第169章 此世不成,便活到五百年後
字數:3825 加入書籤
老監正一問,荀青衣無甚表情變化,輕聲回道:“叩問長生路,何人不逆天。修為境界隻要上了先天,已經得了些許天機,便都是在逆天。到了我們這個境界更是在奪天運,更是逆天。”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這一便是留個芸芸眾生的變數,便是我等逆天叩長生的生機。”
老監正搖頭道:“這是我道家的說法。”
荀青衣笑了笑道:“盡人力而後聽天命,力不盡則憾,命不聽則枉。事在人為,這是我儒家的說法。”
老監正幽幽道:“事在人為,事在人為,可成事者幾人?”
荀青衣淡淡一笑道:“成者有一便足夠了,即便無一,那就成個一。”
語氣平淡,但字字豪氣。
老監正道:“你荀青衣有這個氣魄,否則也幹不來上泥難山威脅齊白衣的舉動。”
荀青衣笑而不語,揮手間,棋盤上棋子重新調入棋罐中,而後他重新落子。老監正隨手一抓,兩子落下。
荀青衣愕然,老監正哈哈笑道:“你荀青衣不是棋甲嗎,那便一子對老道兩子。”
荀青衣搖頭失笑,但未拒絕,繼續落子。
老監正又是兩子落,輕聲道:“泥難山上你以大衡十三州的上千座寺廟做賭,逼迫齊白衣與你下棋,輸一子便毀去一座,贏一子便在蜀地新建一座,老道很想知道那一局誰贏了。”
荀青衣輕聲道:“棋道上自是我更勝一籌,但我和他下的棋是儒佛之爭。齊白衣金剛無敵,我破不了他的金剛境,被他怒踩了一百零八金剛印,至今還沒消散。不過我也拿到了我想要的,算是平局收場。”
老監正並未驚訝,道:“你去泥難山拿的是後山八寶功德池裏的龍鯉吧。”
荀青衣手中黑子一瞬間化作齏粉,臉色有些不好看,很快又恢複平靜,重新抓出一字落棋盤,平靜道:“老監正算到了?”
老監正輕輕一笑道:“我在摘星台觀星,望天台觀運,嶺南餘燕一直在我的觀察之內,十年前嶺南了一縷龍氣,雖然被很快遮掩了,但豈能瞞得過老道的眼睛。”
老監正下了第二子後道:“嶺南餘燕小朝廷出了個身負龍氣公主,你這餘燕士子自然要想盡辦法增強她的龍氣。泥難山的八寶功德池中的龍鯉自幼吸食泥難山的功德氣運,最大的那條已經有五百年了,已生龍相。
你想將龍鯉的潛龍之運融入餘燕小公主體內,讓她成為不折不扣的潛龍。
若有潛龍運,將來逢天下大亂,可借亂局渡劫化龍。”
荀青衣輕聲道:“原本想要那條五百年老鯉,可惜泥難山不給,最後隻能拚死搶了一條百年龍鯉。”
老監正搖頭失笑道:“泥難山八寶功德池裏的龍鯉食泥難山功德氣運,將來是要作泥難山的天龍八部,那五百年老鯉更是被佛門定為千年後的南無八部天龍菩薩。
別說泥難山不給,就算給你了,你餘燕能承擔得了那五百年龍鯉的因果嗎?”
荀青衣不再說話,沉默落子。老監正繼續說道:“燕亡是天定,改不了的,你所做注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荀青衣淡淡道:“我曾聽過老監正算過大衡國祚隻有三百年,是否屬實?”
老監正沉默不語,連續落了兩子,道:“你還是好好下棋吧,你已經大龍困淺灘,半死之局了。”
荀青衣輕輕一笑,黑子一落,棋麵局勢有所變化。老監正驚疑,再下兩子,荀青衣跟下一子。
倆人沒再說話,專心下棋,行棋半時辰,老監正舉棋不定,嘴角抽動了兩下。
荀青衣揮手間,黑白二子皆是散開,重新跳脫而起,回歸棋罐中。
老監正歎了一口氣,鬱悶道:“老道兩子下一子竟然還輸了。”
荀青衣輕笑道:“棋盤是我的道,老監正的道在天上。”
老監正搖搖頭道:“大衡國祚原是三百年,隻是現在變了,天機紊亂,老道觀天星兩個月,算了兩個月,隻得了兩個結論。”
荀青衣忙問道:“什麽結論。”
老監正瞥了他一眼,冷淡道:“老道是大衡的欽天監監正,怎會告訴你這個妄圖複國的逆賊。”
荀青衣沒有生氣,反而笑道:“若是好的結果,老監正定然不會不說,看來大衡可能沒有三百年國祚了。”
荀青衣摘下腰間的酒葫蘆,遞給老監正,笑道:“知曉老監正好酒,這是從醫仙穀取來的百年屠蘇酒。”
老監正眼睛一亮,仰頭喝了一口酒,滿意道:“好酒,好酒,不愧是醫仙穀釀的屠蘇。”
荀青衣突然站起身,正色道:“大燕士子荀仲道請教老監正,敢問我大燕可還有複國之機?”
話落後,一揖到底,久久不肯直腰。
老監正搖搖頭道:“沒有。”
荀三甲仍是沒有直腰。
老監正猶豫了一下,歎氣道:“我約莫算到五百年後天下劇變,若是餘燕能撐過五百年,那時便有一線之機。”
荀青衣直起身,怔怔無語,一臉淒涼。
還有五百年才有一線生機,五百年啊,他活不到五百年後啊。
天上雷鳴震響,很快便大雨磅礴。
老監正抬頭看天,荀青衣的心境影響了天相,這滂沱大雨便是荀青衣的心境。
老監正望著這位三十年來幾乎占據儒家風流,傲氣不輸任何人的荀三甲如此模樣,一時間有些戚戚然,長歎一聲,“罷了罷了,這葫酒是好酒。我隻能告訴你一件事,你餘燕那位小公主應該去肺山,不然活不長。其餘的,愛莫能助,你如果再得寸進尺,休怪老道趕你走。”
荀青衣起身,神色平靜下來:“夠了。”
“大衡有變,未嚐就沒有我大燕的機會。我本來就要逆天篡命,若是成功,便再逆天一次。”
“即便不成,我便活夠五百年,去那五百年後複我大燕。”
荀青衣再次作揖,灑然轉身,消失在了瓢潑大雨中。
荀青衣依舊是那儒家氣魄第一,老夫子也稍遜。
老監正沉默不語,幽幽道:“你有餘燕這個羈絆,否則你未必不能超過老夫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