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亡國收地不治民
字數:4073 加入書籤
禦書房內
李景源執筆寫下一首押韻不合轍詩。
暴君獨食人間氣,踏破天地斬仙佛。
西遊萬裏勝千難,人間三年猶勝之。
李景源凝視這二十八字足足半刻鍾,麵無表情的揮手拂過,宣紙自行碎裂成粉,提筆再寫。
昨日寒床一病龍,今朝已是天下君。
欲要天上歸天上,萬裏人間盡歸吾。
倘若仙佛下人間,提劍天門拔人頭。
往昔二年殺三境,猶有三年斬至尊。
依舊是首不合律的不成體統的半步詩,意境卻高過上一首甚多,尤其是最後一句最是自信霸道。
他來世不過兩年已經能殺天上第三境的仙人,第二階段的終極任務時間限定在三年內,還有三年時間未必殺不得如來至尊。
李景源輕輕呼出一口濁氣,大聲笑道:“這才合我心意,老祖宗當年能橫掃六合,何其雄載!我這後世子孫也不能墮了老祖宗的風采。
不過天上仙佛而已,昔年呂祖便能絕天地通,劍盡仙人頭,我又豈會遜色半點。”
李景源收斂笑意,再次揮大袖,滿袖劍氣碾碎宣紙,此詩合心合意卻不能流傳於世。
“傳魏征、商鞅、袁天罡、龐統、賈詡……入宮。”
他隻有三年時間,三年時間可不多,他必須抓緊時間布局。
……
李景源今日沒有待在禦書房,而是來到唯有建成之日和登基大典兩次來過的那座金碧輝煌的金鑾殿,趙高獨自守在殿外。
大殿地麵金磚鋪就,哪怕關門掩窗,但正值朝陽初升時分,因為有光線透過窗紙,大殿內不至於顯得太過陰暗。
李景源高踞龍椅,雙手扶著雕龍髹金扶手,目光睥睨,霸氣側漏。
龍椅寶座背後的七扇髹金的精雕龍屏上十二條浮雕金龍各銜四字詞。
功高惟誌、業廣惟勤、首出廉物、萬國鹹寧……
十二組四字詞無一不是在告訴龍椅寶座上的帝王江山永固,國祚延綿之法。
龍椅兩側擺放有四對威嚴陳設,寶象、甪端神獸、仙鶴與香亭。
寶象象征社稷安定和皇權鞏固;
甪端神獸意吉祥;
仙鶴象征長壽;
香亭寓意江山穩固。
大殿之中的七十二根瀝粉貼金紋蟠龍圖的輝煌大柱亦是有四季,時辰,星宿,天罡等象征寓意。
舉目上望,藻井正中所雕的那隻蟠臥金龍,龍首下探,口銜巨珠,由魏征親自點睛,讓這頭象征天的金龍,栩栩如生,如口含天意。
就連金鑾殿地上的金磚都是特製,一塊金磚造價堪比一兩黃金,寓意著皇權至高無上,天下無有。
他今日來此並非一時興起來感受這至高無上的皇權尊位,而是心有鬱氣,坐這至尊位自洽而內求。
麾下智謀良將不眠不休的兩天合計,終是設計出了兩年一統天下的恢宏計劃。
隻是這個計劃過於血腥殘酷。
此計劃的核心在於亡國收地不治民。
簡而概之就是亡國血屠。
滅亡一國後治理民生是一件極其浪費時間的事情,李景源隻有三年時間,片刻都浪費不得。惟有屠刀落的幹淨,采取極端高壓統治措施方能做到連續短時間裏取國。
此計劃起始就是西戎和北狄兩國,這兩國是草原遊牧民族,蠻夷不化,民風彪悍,生性貪婪殘忍,戰而勝之可以,要其真心歸順則需要以十年記的水磨功夫。
李景源想要人間一統,就須以西戎、北狄作為踏板向更西更北征伐更遙遠的番邦王朝。西戎北狄相當於是前哨戰,所以必須要足夠穩定。
想要短時間裏徹底拿下西戎北狄,除了血屠別無他法。
賈詡甚至提出萬不得已時亡其國滅其種的殘酷提議。
此計劃一旦開始便停不下來,倒在馬蹄鋼刀之下的無辜亡魂將以千萬計數。
這般血腥殘酷的兵伐血戮讓這位尚存良善的新帝心生煩悶鬱氣。
李景源自日出之時獨坐到正午時分,長舒一口濁氣,目光堅定的才走下龍台,龍驤虎步出金鑾殿。
半天的心理建設最終還是那句老生常談的古話。
死道友不死貧道!
賈詡有句話說的在理:為帝者無心,為王者無情。
暴君當再加一條無德。
無心無情無德,李景源的這條大暴君之路還很長很遠。
不過殺著殺著,殺的人多了,也就慢慢心硬如鐵。
李景源沒有選擇同時兵伐兩國,而是先取佛門勢力紮根深重的西戎,有佛門這個內賊相助,取國相較容易。
袁天罡、賈詡帶羅網與不良人先入西戎進行破壞,韓貂寺等十大監領部分羅網暗諜入北狄潛伏。
陳芝豹領大雪龍騎軍和北涼鐵騎等三十萬精銳鐵騎駐西境邊關,待時機一到便直入西戎。
武安君白起陳兵北境,等陳芝豹拿下西戎後再和白起一同攻入北狄。到時大人屠和小人屠共屠北狄,北狄注定屍橫遍野,流血漂櫓。
西戎之戰需要佛門傾力相助,自然要告知如來,如來仔細確認後並沒有異議,隻是口中慈悲的勸說了幾句少殺人。
李景源心裏很清楚,隻要佛門能拿下人間道統,人間死再多的人,這位如來也隻會說一句阿彌陀佛,或許還會為這些枉死之人超度一番。
口中慚愧,心中無悔。
欺世盜名,大抵如此。
佛門最高的如來至尊都是如此,佛門何來的慈悲為懷,又哪來的渡世人法。
《金剛經》有言:世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李景源卻說世間皆假,唯我獨真,唯拳頭至上。
……
西境、北境在厲兵秣馬。
大衡內,李景源一刀落下,一個月內邪僧毒寺被砍去一半,與之牽連未被掃清的流毒惡棍一並連根拔起,殺無赦。
充公的耕田良地大半散歸平民,天下百姓無不拍手稱讚李景源聖德無上。
收繳而來的無數金銀也不充入國庫,在大衡各地購買糧食和鍛兵鐵料,為寒冬過後的兵伐做準備。
由泥難山老菩薩出麵招收的八萬僧兵一並送往西境,這些吃齋念佛的僧兵此番西去當真西去,最多隻能魂歸故土。
佛門舍得,李景源更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