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你們不來我自去,孔聖人開辟天地

字數:4184   加入書籤

A+A-


    東勝有仙山,雲深不知處。
    早曙清光照,咫尺聖人居。
    這首詩寫的就是道門大道尊的道場,首陽山。
    首陽山位於東勝洲,大日東升之時的第一縷陽光首先照到的地方就是首陽山,故而有首陽之名,為仙界第一仙山。
    首陽山為聖人道場,極其神秘,被道門大道尊太清聖人以神通術法折疊了空間,無緣者不可見。
    此時的首陽山中聖意如水流瀉,環繞首陽山的濃重雲霧如仙人揉碎處處白雲,四散而去。
    儒釋道三家的聖人們各個神念進入混沌海觀戰,太清聖人卻中途離開,回歸首陽山中,此刻正在掐指推演李景源的跟腳。
    八景宮中,聖意如潮流淌。太清聖人身披五彩霞光端坐蒲團上,身前有一幅黑白兩色的太極八卦圖,圖中陰陽緩緩流轉,萬般氣象盡在陰陽二氣衍化之後。
    此圖為太極圖,太清聖人的至寶。
    天地陰陽,古今萬物,生死始終,太極圖盡顯而道化之。
    太清聖人雙手撥動陰陽二氣,偶有一星半點的火光亮起,呲呲作響,化作一縷縷不易察覺的青煙。
    太清聖人正在以太極圖推演李景源來曆,這偶爾的異動便是推演的不算順利。
    他自人間歸來,安頓好於斂後。對李景源感興趣,隨手推演他的來曆,可惜推演的結果甚是奇特。
    他是聖人,又以古今萬物生死始終的太極圖推演,天地萬事萬物除非是聖人混淆天機,否則他逃不過他的推演。
    偏偏這個李景源古怪非常。
    本該是早夭之命卻在一夜之間異軍突起,一發不可收拾。
    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奪舍之術中融魂便可做到這一點。但即便是奪舍融魂亦可以抽絲剝繭的找出奪舍之人的根腳,但李景源卻怪異的很,有融魂之相卻查探不出分毫,好似沒經曆過奪舍一般。
    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他的命數極為古怪,在不斷變化,聞所未聞。
    天地間生靈命運自出生那一刻早有定數,即便人生途中會有些機緣、奇變等情況,但絕大多數生靈的大體軌跡是不變的。
    正所謂:黃河九曲終入海,人生蜿蜒複歸途。
    命運既定,早有安排。
    縱使機關算盡,最終也是命裏一尺,難求一丈。
    像李景源這般反複變化的命數實屬開天辟地以來的首見。
    也因李景源的命數多變,接連引發了太多人的命運變動。
    如果將命運比做是一條緩緩流動的長河,天地億萬萬生靈的命數都做此河河水,交織。生滅,雖偶起波瀾,但井然有序。
    李景源就像是往這條平靜河裏投入了一條活性十足的野魚,在河中肆意掀起波瀾,不停的攪亂太多生靈的既定命數。
    命運亂如麻了。
    太清聖人右手呈現七十二色光,探入太極圖中,像是掬水一般,竟是從陰陽大化中撈出了光陰長河投影。
    既然算不出來,他便探查光陰長河,尋找有關李景源的蛛絲馬跡。
    上下四方無跡,古往今來無蹤的光陰長河自太極圖中飄飄渺渺流出,如一條溪澗流淌在太清聖人身前。
    太清聖人俯身觀察光陰長河,於浩瀚的光陰長河找到李景源的時間線,細細查,寸寸看。
    ……
    紫金道輪被毀,二道尊怒極,袖中飛出一口紫金長劍。
    這是二道尊的聖人劍,品軼至高。
    李景源隨手一抓破碎四散的紫金氣,再一甩,大片紫金氣做了劍氣撞向紫金長劍,與劍身同氣連枝的劍氣被李景源降伏,聖人劍與劍氣仿佛同室操戈,劍氣敲擊聖人劍,叮叮咚咚不絕於耳。
    紫金聖人劍一氣破碎削去這些紫金劍氣,轉瞬而來。
    李景源提劍落劍,兩劍相擊,嗡嗡作響,劍氣縱橫,炸裂出絢爛光彩。
    隻是一碰,紫金聖人劍倒飛出去,李景源一步跨出,一劍落下,又一次斬退了二道尊。
    二道尊低頭一看,手心滿是劍傷,白骨累累,雖然一個眨眼功夫便白骨生肉,恢複如初,可到底是惱怒不已。他可是仙界金尊玉貴的至高聖人,雖不是最強,但能穩壓他一頭的隻有兩位。哪有現在這麽憋屈,被一個不知來曆的聖人壓著打。
    李景源目光掃過迦毗羅佛陀和孔夫子,他們依舊作壁上觀,怕是想著做黃雀。
    他有些不耐煩了,他的目標可不是二道尊,是這兩位。
    你們不來,我便去。
    李景源一步跨出,身形大挪移萬裏,直接殺了過去。
    迦毗羅佛陀佛眼一瞪:“找死。”
    身上佛光搖動,異象橫生,李景源四周如天目開睜,橫七豎八,出現了一座座歪斜的巨大漩渦,其內億萬佛光衝湧,匯聚出一道道寂滅佛光,盡皆打向李景源。
    李景源劍起劍落,一瞬十八劍,斬斷寂滅佛光,也將那十八座漩渦斬碎。
    孔夫子一身浩然聖意揮毫潑墨般流淌,滿身書味如稻粱,如肴饌,如醍醐,如烈酒,如辛椒、如醯醢……書中百味盡在一人之身。
    儒家學子聞之一味便可詩書得菁華,翰墨織錦繡。
    陣陣浩然聖意流淌中,浮現出一本白玉瑩然的聖人書籍。
    孔聖人負手讀書:“惟自然之初載兮,道虛無而玄清,太素紛以溷淆兮,始有物而混成,何元一之芒昧兮,廓開辟而著形。爾乃清濁剖分,玄黃判離。”
    聲如洪鍾大呂,可開悟可震人。
    孔聖人讀書,聖人書籍自行翻書,其內浩然聖意凝聚玉色文字,蠅頭小篆,玉光熠熠,璀璨奪目。
    這些玉色小篆自去尋李景源,瞬間拉伸出條條氣勢如虹的璀璨光線,皆筆直一線,朝四麵八方各自迅猛蔓延而走。
    “太極既殊,是生兩儀,星辰煥列,日月重規,天動以尊,地靜以卑,昏明迭炤,或盈或虧,陰陽協氣而代謝,寒暑隨時而推移……“
    成百上千的璀璨光線在李景源周身有序旋轉,迅速衍化萬千氣象。
    “若夫懸象成文,列宿有章,三辰燭耀,五緯重光,河漢委蛇而帶天,虹蜺偃蹇於昊蒼,望舒彌節於九道,羲和正轡於中黃,眾星回而環極,招搖運而指方。”
    二十八條玉光扯起,猶如二十八星宿,列星旋轉在天,有兩條玉光獨做日月,顯現這條星河兩端。
    “川瀆浩汗而分流,山嶽磊落而羅峙,滄海沆漭而四周,懸圃隆崇而特起。”
    一座座山峰,顯化而生,如海市蜃樓,矗立在一道道聖意玉光分割出來的版圖中。
    一條條蜿蜒大水似乎被聖人以大神通挪移而來,落入其內。
    天幹地支,四時節氣,縱橫交織,編製甲子年表,為此方天地歲月排列年份。
    在極短時間裏形成了一方完整的可自行運轉的圓形天地。
    孔聖人讀書,演化天地。
    演化天地都說小了,開天辟地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