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一篇文章,點燃軍備出售的熱潮
字數:9747 加入書籤
第(1/3)頁
關於軍械所的盈利,大勝境內不少民眾和官員也都十分好奇,不過大多數都被政務處給擋過去了。
此刻軍械所內。
黃雷看著賬單,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興奮和雀躍。
“大人,咱們盈利多,但支出也巨大,隻是成立技術部門投資就多達五個億,他們用的各種新型材料,廢掉一個就是多達幾十萬元,一天能報廢一堆。”
“還有那三千艘戰船,很多都沒辦法進行更換新興的裝備了。”
“這一塊支出,可都是我們軍械所承擔的,不管政府和海軍都沒有給錢。”
“搞的很多民眾和官員,都認為我們中飽私囊了,還要求紀律監察部入駐軍械所的。”
“我們要不要向民眾澄清一下。”
一旁的副官苦笑道。
“澄清什麽,澄清的清楚就是泄露軍事機密。”
“澄清不清楚,反而更讓人懷疑。”
“幹脆什麽都不說。”
“等戰爭來臨之後,民眾自然就知道了。”
“我們開辦兵工廠,對外出售軍備,那是最高領袖給予我們造血的支持,政府即沒有分勻利益,也沒有要我們繳納賦稅。”
“我們更要承擔起,大勝軍備生產和強大的重要責任。”
黃雷沉聲道。
“是,大人。”副官點了點頭。
“航母方麵相關聯的一千兩百三十多家工廠,都建好並能產出了嗎?”
“必須加快,這個時候不能省錢。”
“另外建造多處航母建造基地情況如何了,附近必須清空民眾,該給的征地款不能少。”
……
黃雷一一詢問道。
“航母建造基地,那是頭等大事,不敢耽誤,已經全部竣工,並經過了驗收。”
“附近民眾拆遷方麵,得到最高領袖批示,房產司方麵給予了協助,也都已經辦妥了。”
副官回答道。
“好,大勝直升飛機已經完成了技術攻關,新機型領袖很滿意。”
“開始投廠,建立產線。”
“要達到月產一千架的水平。”
黃雷說道。
“大人,月產一千架,那可是現在梟龍戰機的產量水準啊,後者可是積累了大半年,現在直升機就立即部署月產一千架。”
“那需要的投入,怕是……怕是要達五個億以上,這還不包括直升機成本方麵的支出。”
那個副官有些急了。
“此一時彼一時,梟龍戰機那個時候,東西方局勢還算緩和。”
“現在擦槍走火,就是大戰開啟。”
“百萬大軍要奔赴中海沿岸。”
“他們是拿命來和西方作戰。”
“我們能盡可能給予他們必要的庇護。”
“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如果不夠的話,再想辦法開啟一次軍備招商會。”
黃雷沉聲道。
“是!”那個副官領命,但猶豫一下沒有走。
“還有什麽事?”黃雷蹙眉道。
“大人,軍備招商會我覺得沒有太大必要召開了。”那個副官道。
“為什麽?”
“我們大勝的軍備,難道不受歡迎了?”
黃雷臉露不信道。
“大勝的軍備,自然很受歡迎。”
“但是這兩個月來,我們出售的軍備數量,已經足夠武裝他們的軍隊,據說各附屬國還建造了不少倉庫進行一定規模的存儲。”
“除非新的軍備,比如我們的戰機或是最新一代的重機槍和坦克。”
“否則大概率,他們是不會再花大價錢購置了。”
那個副官苦笑道。
“賣了這麽多?”黃雷一愣。
“大人,確實賣了不少。”
“按照預估,境外軍備市場初步的規模在五百億到一千億之間,而對於輕型武器的規模,在一百五十億到三百億之間。”
“但兩個月的時間裏,我們就出售了三百七十多億。”
“若非後期領袖批準,我們出售了大量的次一代坦克,估計還賣不了這個價格。”
那個副官說道。
“嗬,誰預估的?”黃雷冷笑道。
“是政務處秘書室。”那個副官道。
“他們懂什麽。”
“那是他們按照各國常規軍隊,他們的常規軍隊才多少?除了八岐國多一些,其他國家大多在十多萬人,有的才幾萬人。”
“但真正打仗開始,哪個國家不需要武裝五十萬的兵力?”
第(1/3)頁
第(2/3)頁
“難道等我們大勝拿自己士兵的命,去救援他們?”
“軍備出售,若最高在一千億的規模,那還不如破土動工,多建幾個城賣地來的快。”
“你去找官媒。”
“告訴他們,要寫出一篇針對未來戰場,戰爭規模和投入兵力的文章,讓他們明白,戰場規模之大,靠眼前的兵力杯水車薪。”
黃雷說道。
“需要上報給最高領袖嗎?”那個副官道。
“官媒那些家夥,寫出來後必然會上報政務處秘書室,那邊會上報給最高領袖,我們就不要單獨打招呼了。”黃雷擺了擺手。
“是!”那個副官當即領命道。
很快官媒那邊,確實把文章寫出來了,並上報給了政務處秘書室,最後落到了許元勝的手裏。
“看來咱們的軍械所,也頗有商業嗅覺和對於戰爭後勤方麵的把握。”許元勝嗬嗬一笑,看向唐晏廷和萬樹森。
“別人隻當軍械所大發其財。”
“我們心裏明白,黃雷這兩個月辛苦了。”
“軍備方麵,財政支出遠不如軍械所支出的三分之一,大頭都是他們那邊出的。”
唐晏廷如實道。
“正如領袖所言,航母建造確實花費巨大,特別技術積累方麵,一點動靜都沒有的,就每日數百萬元的支出。”
“看來黃雷手裏,也沒有多少資金了。”
“政府方麵,是不是資助一些?”
“不能讓流血流汗的人,還要親自上門來喊窮。”
萬樹森肅穆道。
“暫時不必。”
“即然黃雷想到了好方法,我們支持即可。”
“確實如這片文章所言,各國的軍隊建設和軍備支出,太少了,都想依賴著大勝挑大頭。”
“東西方大戰,不是大勝一家在打。”
“東方的發展福利,也不是大勝獨占了,各國發展都很好,卻處處留著一手,這明擺著到時候想讓大勝軍隊去頂雷。”
許元勝說到最後,臉色也沉下去了。
“倒也不是各國不想發展軍隊軍備。”
“我看也是怕大勝擔心他們太強,所以有限製的保留了。”
唐晏廷道了一個理由。
許元勝聞言沒有說什麽,從一旁拿起筆,把那篇文章的標題進行了修改,並在後麵加了一句話。
然後遞給了唐晏廷。
“標題,論未來戰爭形勢下,持久作戰的必要性。”
“……。”
“戰爭一旦進入東方,必將是海陸空全麵覆蓋,遠程的進攻武器也將很快應運而生。”
“戰爭將會有過去的一麵進攻,發展成多麵進攻,甚至是同一時間各國都將發生戰爭。”
“戰爭也不將再是防禦和進攻那麽簡單,甚至出現互為進攻的方式,大勝的軍隊打入敵國,而敵國也同樣進入大勝以及附屬國境內。”
“大勝願意秉承大國責任,承擔主戰場作戰。”
唐晏廷念完。
句句不說讓各國再次擴軍備戰,句句不講東西方之戰,但每一句話都透著警告。
不要寄希望大勝擔當防禦,守護諸國。
戰爭不再是擺兵布陣,麵對麵的交手了。
戰爭更非一時半會就能結束,有可能演變成處處是戰場的情境。
“就這麽發。”
“除了八岐國和熊國軍隊,維持在一個可觀的數量上。”
“其它諸國都始終遊離於一個懶散的狀態。”
“就連當初強大的蠻國,大荒國,對於軍備的購置上,竟然不如八岐國十分一二。”
“這完全是打算打輔助,認為東方是大勝的東方。”
“也是時候,讓他們明白。”
“大勝不可能庇護他們,戰場也有可能發生在家門口。”
萬樹森沉聲道。
很快這則“論未來戰爭形勢下,持久作戰的必要性”為標題的文章,在大勝官媒的推動下,各地方協同下,迅速在境內外展開。
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戰爭發生了變化。
黃雷也第一時間拿到了這份報紙。
“好,好。”
“讓兵工廠趕緊加緊生產軍備,大訂單很快就要到了。”
黃雷高興道。
“大人,要不要提價?”那個副官笑著道。
“維持原價吧,已經夠暴利的了。”
“畢竟都是大勝的附屬國。”
“不過。”
“誰要是加急,那就另當別論。”
黃雷說道。
第(2/3)頁
第(3/3)頁
“是!”那個副官當即領命。
果然當報紙發出去之後,各國政府頓時意識到了麻煩了,看著境內千瘡百孔的防禦,再看那為數不多的兵馬。
不說地麵部隊了,就說敵機飛過來,怎麽辦?
他們沒有飛機,高射炮必須多購置啊。
還有大勝重機槍。
若是地麵軍隊攻進來?
擴軍,必須擴軍,之前購置的槍支彈藥,手雷和炸藥包,都要翻倍,翻數十倍,多建軍備倉庫。
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為的不止是大勝,更是為了自身的權利和地位。
很快軍備的訂單,瘋狂的湧向軍械所。
不止如此,隨著那份報紙的擴散,就連底層民眾也開始紛紛要求購置槍支,一些國家也樂於如此。
若是民眾有自保能力,他們也能少點軍費支出。
除了大勝境內之外,其餘諸國竟是火速召開民眾代表大會,一直討論通過允許民間擁有槍支彈藥,但僅限於特定火力下的。
“還有這好事?”黃雷吃驚了,看著密密麻麻的大訂單,比之前兩個月還要多啊,但零散的訂單也不少。
能送到他這裏的,主要是各國民間成立的商貿企業,專門從事這個。
“民間購買槍支的願望,十分強烈。”
“不如我們成立專門的店鋪?不能讓錢都被這些商貿公司賺去了。”
那個副官建議道。
“太麻煩。”
“店鋪匯聚資金也麻煩。”
“真是要成立,也是戰爭過後,現在就讓那些商貿公司賺一些,能夠盡快的拿到現錢。”
黃雷擺了擺手,還看不上那點小錢。
“是!”副官恭敬領命。
不止是軍備方麵,就連糧食也成了急購的物資,各類食品也都被大肆的搶購,真正沒錢或是沒有途徑買到槍支彈藥的,也把目光投向了過去的冷兵器上。
也讓大勝原本沉倉底的冷兵器,突然間得以清空。
不止如此,一些境內外的富商以及境外的高官們,竟是紛紛打起了建立避難所的打算。
大勝建造能力是東方第一。
不少人都花大價錢,邀請官方的建設司派人過去。
真花不起這個錢的,也購置大勝的建築材料。
可以說除了水和衣服沒有人買之外,這一份報紙帶動的熱潮,幾乎把大勝從內到外各行各業席卷了一遍。
特別鋼鐵,燃油,水泥以及車輛等支柱產業,都得到了大量的訂單。
政務處內。
“領袖好消息啊。”
“這份報紙,你點睛一筆,就讓大勝這幾日內,境外資金流入大勝就超過了三百多億,這還隻是剛剛開始。”
“很多訂單都沒有給付現錢的。”
“我相信很快,資金就能攀升千億以上。”
“境外附屬國,還真是富裕啊。”
“比我們想的要富裕。”
唐晏廷感歎道。
“東方是一個物資豐富的國度,特別中海一側,那裏生產猛火油。”
“雖然被我們控製了大量的油田,但少數油田加一起規模也是不少的。”
“那裏也將是戰爭的一線,他們有了錢又怕死,隻能瘋狂的花錢購買安全感了。”
許元勝說道。
“現在這麽多錢,怎麽花?”
“領袖請定下方案。”
唐晏廷笑著道。
“嗬嗬,財政現在這麽大方?”許元勝嗬嗬一笑。
“那份報紙點燃了附屬國的危機感,但同樣讓政府意識到了危機即將到來,擴軍備戰上的之處,幾乎都是一致同意。”唐晏廷正色道。
“用不了一個月,航母就要下水了。”
“不能等了。”
“現在就開啟同步建設,我相信在軍械所的努力下,必然能順利下水,形成戰鬥力。”
許元勝說道。
“現在一共有八家航母建造基地,隨時可以開工。”唐晏廷說道。
“那就第一階段,一次性建造八艘航母。”
“讓軍械所盡快把航母艦載機的生產,提上日程。”
“關於航母建造,列為大勝一級機密。”
許元勝說道。
“好。”唐晏廷眸光內透著精光,那大家夥一旦亮相,安全感才是倍增啊,更是能直接開赴西方沿海的巨無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