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家裏
字數:9284 加入書籤
後山,小廟。
張道長小心翼翼地把百年參放好,目光中難掩激動之意,微笑說道:
“1000丸也就數量看著多,但丸小,你得經常吃,兩天一次為宜。”
說罷,他從身上掏出個類似鼻煙壺的小藥瓶,遞給秦遠,繼續道:
“參元養身丸的大小,跟瓶裏的藥丸差不多大,10顆藥丸才兩錢。”
也就是一丸才0.6g,而8兩多百年參,一斤16兩算,大概250g...秦遠心裏快速計算了下,大概有數了。
他又好奇打開小藥瓶,聞了聞,發現味道很熟悉,疑惑說道:
“這是YN白藥?”
“嗯,YN白藥的保險子,我自己配的。”張道長微微頷首,笑著回道,“跟老曲是舊識,這藥你自己用,別聲張。”
道長師父口中老曲,應該是那位白藥創始人,為保住藥方,讓國讜害了。
好藥配的白藥保險子的確是好東西,秦遠悄摸收進儲物空間,又輕聲問道:
“師父,配參丸的副藥,你這缺嗎?缺的話,我這有點錢,你拿去買。”
說完,他掏出一遝嶄新的5塊票子,放到麵前小桌上。
張道長瞥了一眼,溫和回說:
“錢拿回去吧,這些年,我也珍藏了些好藥,用來當副藥足夠。
不過配參丸耗時、耗精力,估摸得3天後才能配好,到時你再來,期間就別來打攪我啦。”
“好嘞!”
秦遠沒矯情,收起錢,給道長師父留下些好吃的,便下了後山。
。
回到村口,老秦家更熱鬧了。
本來那口手壓井便裝的差不多。
而聽到王根寶、陳滬生這哥倆,因手壓井這事兒,進城吃了商品糧。
社員們群情鼎沸,眼紅又羨慕,爭先恐後地給老秦家幫忙。
等秦遠趕回來時,手壓井早已裝好,用的是鑄鐵支撐,根寶他爸找來的鐵料。
此時,王根寶猛壓手壓井,井水嘩啦流個不停,沒一會兒渾濁水變清。
陳滬生這小子立馬接上一桶,拎給秦三柱,討好說道:
“三柱叔,待會殺魚、做飯,就用這桶裏水,幹淨。”
秦三柱樂嗬點頭。
而隨著秦遠的身影在村口出現,不知誰喊了一聲:
“阿遠從山上下來啦!”
頓時,激動的社員把他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地說著。
“阿遠啊,我家那二小子,手腳麻利,幹活不比他王根寶差。
二小子跟你一塊長大的,拉他一把,你喜歡吃魚,我讓當家的給你抓刀魚吃...”
“還有我,遠哥,我也想吃商品糧,帶我一個吧,往後我都聽你的...”
“阿遠,我家孩子也機靈的...”
秦遠被吵的腦袋疼,擠出人群,又找個高處站著,揮揮手,朗聲說道:
“大家聽我說,這進城裏去打進隊這事,不是我能決定的,那是上麵領導拍板的。
之前根寶、滬生因為實驗這個手壓井,幹活勤快、表現好,被上麵領導看中,才決定讓他們試試。
這事你們找我,沒用的。”
陳巧手很有眼力見,馬上接過話茬,吸引火力。
“是啊,這事你們就別為難阿遠啦...”
話還沒說完,馬上就有社員罵道:
“狗日的陳巧手,粘毛比猴都精,便宜都讓你占了,站著說話不腰疼。”
陳巧手嘿嘿笑道:
“這種好事,手快有,手慢無,之前你們不走動,這會兒想撿現成的,強人所難,天底下哪有這麽好的事。”
話音落下,社員們群情激奮,鬧騰的更厲害了,最後還是淮生爺看不過眼,一頓訓斥。
總算讓社員們悻悻離去。
嗯...也有沒走的。
橋南生產隊來的秦大,消息算是靈通,還跟秦遠家有七繞八繞的關係,但逢年過節卻沒見走動。
等到村裏社員都離開,秦大提著兩斤稗草籽過來,笑嗬嗬說道:
“阿遠侄兒,咱兩家親戚,血濃於水的,把你那遠房堂弟也安排進城裏,吃商品糧唄。
來之前,我看過報紙,曉得這事,你肯定能說上話,幫幫你堂弟,他老大不小,還沒娶上媳婦呢。
還有這兩斤稗草籽,你拿著,你媽以前就愛找這個,養胃的。”
秦遠自是沒接,並狠狠翻了個白眼。
‘你這叫求我辦事兒?’
隨便拎點禮物,還理所當然且強人所難求辦事...他前世沒資格遇見,但見公司領導遭遇過,讓人惱火的。
秦遠沒理會秦大,快步走開,隻是路過陳巧手身邊時,給其使了個眼色。
陳巧手會意,趕忙攔到秦大身邊,嗤笑道:
“我們要麽送鹹鴨蛋,要麽送好古玩,你拿個破稗草子,還想讓阿遠幫你兒子弄進城,淨想美事呢。”
“那阿遠是我侄兒,我們親戚來的。”
“別不要臉啦,都一個公社的,誰不了解誰,以前怎麽沒見你提這茬。
趕緊走吧,沒見阿遠都懶得搭理你嘛。”
秦大聽得臉色一陣陰沉。
但見表情不善的陳巧手,以及正往這湊的陳滬生,終究沒發作,灰溜溜地離開。
秦遠邁步回到家裏小土院。
“謔謔謔...”
清脆的磨刀聲掠過耳畔,轉頭看去。
見秦三柱正拿著把菜刀,在青石上磨著刀刃,腳邊還放著個瓷盆,盆裏有水,幾條小魚懶懶趴在盆底,沒死。
“呦,這幾條河豚看著不小啊,哪弄的?”秦遠好奇問道。
見是寶貝兒子,秦三柱樂嗬嗬說道:
“都曉得你愛吃魚,河豚是衛國跟巧手這兩天抓的,抓了不少,最後留下了三條,個兒最肥,每條都超過半斤重,好魚。
你爸我擅長做這個,待會你放心吃,鮮著呢。”
長江四鮮:銀魚、刀魚、江團、鰣魚,再加個河豚,嗯...有5個沒毛病。
河豚是淮揚菜中珍品,自家老爹淮揚菜做的好,刀工也很好,的確擅長處理河豚。
想著河豚的鮮美,秦遠不由咽了咽口水。
秦三柱磨好刀,放好,又衝秦遠低聲說道:
“剛剛衛國、巧手,又給家裏送禮了,衛國送了一壇鹹鴨蛋,巧手送了一個碗,說叫什麽...鈞瓷,是好寶貝。”
“鹹鴨蛋是好東西,衛國叔哪來的?”秦遠詫異問道。
“老隊長家的老二從城裏送來的,阿遠等你回城時,把這鴨蛋帶回城裏吃。”
“我不缺這個,鴨蛋你們留著吃,小霞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秦遠擺擺手回了句,又從身上拿出些錢+糧票,塞給秦三柱,繼續道:
“這些,爸你收著,回頭把那鈞瓷碗給我就行。”
不用想,這鈞瓷碗,肯定比之前那唐寅的畫貴。
秦三柱曉得兒子出息了,沒矯情,笑吟吟地收起錢,殺河豚更有勁了。
隻見他挽起袖子,一把從瓷盆裏抓出一條河豚,又拿起鋒利菜刀劃過河豚肚皮。
肥河豚劇烈撲棱兩下,很快沒了生息,縷縷鮮血順著青石板的縫隙蜿蜒。
這是條雌魚。
秦三柱手上很穩,嫻熟地剔除有毒的內髒,卵巢,又熟練剝去帶刺的魚皮。
最後留下雪一樣白的魚肉。
弄這個比較耗時間,看了好一會兒,秦遠又來到門口。
王根寶、陳滬生這哥倆一直在門口等著,瞧見秦遠,倆人馬上湊了過來。
“衛國叔和巧手叔呢?”秦遠出聲問道。
“他們回去了。”王根寶表情興奮,溫聲說道,“遠哥牛的,嘿嘿,我們居然真的進城工作了!”
陳滬生感激著附和:“多謝阿遠哥!”
秦遠微微一笑,輕聲說道:
“其實也沒你們想的那麽美好,你們屬於臨時工性質,工資一月18塊,住處還得自己解決。”
王根寶掰著指頭算了算,接著滿足說道:
“一月18塊,合一年216塊,在村裏,哪怕我是壯勞力,一年掙得錢,也遠比不上這個。
關鍵還能吃上菜油,要是我去說媒,公社不知多少大姑娘,上趕著嫁給我。
住處的問題,我聽二叔說過,城裏棚戶區租房便宜,我跟滬生住那就行。
有二叔幫忙,棚戶區房子好租的。”
秦遠思索片刻,點頭讚同:
“你倆去打井隊,最先便是給棚戶區那邊打井,現官不如現管,別說,住棚戶區那邊,的確還行。”
王根寶、陳滬生頓時聽得一臉欣喜。
見又快到飯點,這倆沒好意思多留,不多時便撤了。
。
中午,秦遠家搭的小土屋廚房裏。
秦遠蹲在灶台後麵,很有興致地燒著土灶。
此時,灶膛裏燒著小侄女從後山撿的小樹枝,劈啪作響,橘紅的火苗舔舐著黑鐵鍋底。
土灶台前。
秦三柱見著鐵鍋微微冒青煙,倒入菜油,熱鍋,加入蔥薑爆香,接著放入嫩白河豚肉,小火慢煸。
沒紹興黃酒,加少許七寶燒去腥,再加醬油、加糖,沒高湯,加葷油、開水,最後添適量鹽調味,大夥煮開,文火慢燒。
食材好,烹飪卻挺簡單。
大鐵鍋裏咕嘟咕嘟聲不斷傳出,鮮香四溢。
秦三柱站在灶台前,掐著時間,等了半個多小時後,自信說道:
“好了,阿遠,灶膛可以熄火了。”
聞言,秦遠拿火叉捅咕幾下柴火,熄滅灶膛,又來到鍋前,看著賣相極好的紅燒河豚,吸了吸鼻子,不禁說道:
“看著就有食欲,好香啊!”
“是吧,你爸我燒河豚有一手的,我先給你嚐嚐。”
秦三柱一陣自得,又飛快拿過手邊盤子,從鍋中裝了點河豚肉出來,一嚐。
片刻後,放下筷子,他點評說道:
“唉,沒用河豚肝熬油,到底差點意思。但沒法子,初春河豚毒性大,河豚肝控毒太過耗時,得個把小時,才能處理一個肝。
時間太緊了,兒子這道紅燒河豚,你將就吃,味道也還行。”
等了一會兒,秦三柱沒發現自己有任何不適,當即笑著喊道:
“開飯啦!”
此時,小侄女也從鎮上放學回來。
一家四口難得坐在一起吃飯。
紅燒河豚+蒸米飯,再煮仨鹹鴨蛋,切了一盤,色香味俱全。
唯一有點瑕疵的是,米飯是張桂蘭蒸的,許是苦日子過得久,蒸的還是雙蒸飯。
雙蒸飯,就是指在米飯蒸好過後,蓋子蓋緊,繼續加大火讓蒸汽把米飯蒸飽和。
特點水分多,飽得快,餓的也快。
小侄女穿著新的花襖子,個子似乎長高了點,誘人的紅燒河豚,她視而不見,盯著油汪汪的鹹鴨蛋看。
秦遠笑著給她夾了好幾瓣鹹蛋,溫和說道:
“吃雙蒸飯餓的快,鹹蛋黃有油,多吃點,壓餓。”
秦小霞眉開眼笑,重重點了點小腦袋,說:
“嗯!謝謝小叔。”
秦三柱看得老懷寬慰,給自己倒杯七寶燒,美滋滋喝著,又期待著說:
“阿遠,這河豚裝出鍋有一會兒了,別等涼了,趕緊嚐嚐。”
河豚沒有細刺,滑嫩的魚肉掛著紅紅的湯汁,油汪汪的,微微冒著誘人熱氣。
秦遠夾了一塊魚肉,塞嘴裏。
鮮、甘、嫩、肥,滋味絕倫,但卻一點不膩。
“真好吃,還下飯。”秦遠刨了口米飯,不禁讚道。
秦三柱喝了口小酒,笑嗬嗬說道:
“沒有熬河豚肝油,這道菜隻有六成水準,等下次時間寬裕,那會兒草頭該能吃了,我給你做道正宗的河豚焐草頭,這菜城裏大廚都不如我。”
秦遠笑著點頭。
倒是張桂蘭沒好氣道:“行啦,喝了酒就少吹兩句。”
秦三柱又樂嗬喝口酒,也不反駁。
一時間,家裏四口人,溫馨吃著午飯。
就是張桂蘭老抱著一碗白米飯吃,不見夾菜吃,好的緊家人先吃,自己湊合就行。
看得秦遠一陣無奈。
好在小侄女會給奶奶夾鹽鴨蛋吃。
吃完飯,秦遠又在家裏待到傍晚,才返城。
今天他請了一天的假。
等回到繁花胡同,天色已經黑了下來,秦遠看了下表,已經7點多。
。
晚上,44號石庫門,白熾燈依舊亮著昏黃的燈光。
但今晚卻比往常熱鬧不少。
秦遠在天井支好車子,路過小客堂時。
見44號除了馮舒雅,其他人全在這兒,圍著個收音機激動討論著。
而這兩天馮舒雅在中藥材公司加班,那邊離衡山路近,她住衡山路公寓。
瞧見秦遠,大家都很熱情,邀請秦遠一起過來坐。
收音機放在一個長條凳上,秦遠笑著答應,走過去。
接著,許貞笑吟吟給他遞來一個小板凳,讓秦遠挨著自己坐下,又解釋道:
“今兒,我爸撞了大運,在信托商店淘換到一台收音機,邀請大家一起過來聽。
剛剛播的是《林海雪原》,蠻精彩,可惜你來遲了,節目已經播完。
這會兒大家意猶未盡,尤其那倆小的,纏著我爸講類似的故事,我爸正麻爪呢。
秦遠同誌,你是當過兵,對這個熟,要不你給她們講講?”
說完,她笑盈盈地看著秦遠濃眉大眼的麵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