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簡直是不要太好了!

字數:4323   加入書籤

A+A-


    忙了兩天,徐嬌嬌來訪,卻帶來一個意外的消息。
    說是徐氏鏢行接了一個委托,要在三月底跑一趟徐州。
    棉娘一聽,立刻想起了林微月的事情,這不正好嘛!
    盛家人與鏢行一同前往徐州,相互作伴,簡直是不要太好了!
    棉娘立刻與盛老爺子通了氣。
    雙方一商量,決定就這麽辦,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也不用再等參軍的人回來了。
    但是,得先把莊稼種完。
    盛家人立刻行動起來,趕在三月份,把農活做完了。
    老爺子是半途從京城回老家的,田地並不算多。
    啟程的日子到了,盛家要去哪些人,卻有點犯愁。
    世道亂,人當然是越多越好,可家裏也要留人。
    二郎不用說,是必定要去的。
    棉娘也去,她帶上叼蟬,有足夠的自保能力。而且林微月是女子,到了那邊,有個女伴是最好的。
    遊方元自告奮勇也去,他經驗豐富,還可以保護大家。
    趙甲就不去了,因二妹有孕在身,就與二伯留守家裏。
    五郎和童學還小,要讀書,不去。
    三妹卻吵著要去。
    經過一段時間的七裏鎮上工後,三妹是越來越活潑了,就是苦了張成龍那孩子。
    她也有要去的理由,說林微月是她們的老師,有事弟子服其勞,既然五郎童學等其他人都去不了,那她應該作代表相隨。
    眾人哭笑不得。
    盛老爺子想了想,三妹是怪胎,年紀小實力卻強,去了也是一大助力,就答應了。
    這樣算起來,一共要去五人一貓。
    加上鏢行的人,這個隊伍的實力不差了。
    接下來,就是把林翰林夫婦的骸骨起出來。
    這一刻,林微月的淚水奪眶而出。
    這種無聲的哭泣最傷人,二郎趕緊去找帕子。
    “老親家!雖然我們沒有見過麵,但你的風骨我也有耳聞,讓人欽佩,這次就驚擾二位了!微月是個孝順的好孩子,二郎有幸娶了她,是我盛家之福。這次就由她們作孝子,恭送二老魂歸故裏!”
    盛老爺子滄桑的話語,響徹在林間。
    盛家專門訂做了一個長木箱子,裏麵灑上石灰,把骸骨放進去,然後會裝車。
    放鏢隊的車上。
    這點事前已經通過氣了,鏢隊運的貨,不差這點位置。
    臨走前,老爺子還建議她們女子,把麵容遮掩一點,盡量不引起別人的覬覦。
    因為盛家要出門的三個女子,容貌都有點出眾了。
    棉娘從善如流,當即特意帶上了瓦粉、墨錠等,到時將麵部弄得難看一點。
    都準備好了,兩方叮囑幾番,互相道別保重,便與鏢行的人一起踏上了北去之路。
    鏢行此行有徐父、徐兄、徐嬌嬌,以及其他三位鏢師,還有六個趟子手。
    騾車四輛,馬兩匹。
    其中三輛車拉著貨,用油布蓋著。據徐嬌嬌說,上麵是紅木,最終是要拉去京城獻給老皇帝做壽用的,委托人是五皇子派下的人。
    她們隻需要將貨送到徐州就行了,之後的護送就不用她們管了。
    還有一輛車,主要裝一些日用品。還有,若是路上有人受傷了,或者走累了,也可以在裏麵休息。
    棉娘沒想到,金門縣還出產紅木。
    紅木這種東西,要說值錢吧,一般人還用不上,不會感興趣。這年頭能吃飽肚子就謝天謝地了,要紅木做什麽?用它做桌椅,也不比梨木柳木鬆木坐著舒服些。
    要說它不值錢吧,不少權貴豪紳還就喜歡它,認為它有獨特之處,不惜花費巨資四處收購。
    當然,這不關盛家的事。
    徐嬌嬌能與棉娘同行,非常高興,一路說笑不停。
    其實大家都高興,人多安全性就高,各得其所。
    遊方元與徐父商討行走路線。
    去徐州,首先他們就要經過豐枝縣。
    遊方元知道,豐枝縣的賊冦勢力是很大的,但不久前那位三皇子派人圍剿,還在盛家買走了大量牛皮,想來應該已經被剿滅了。
    但徐父說,他們還是會繞著一點走,盡量遠離賊寇的老巢。
    棉娘一邊聽著他們交談,一邊觀看周圍的風景。
    景色其實是很不錯的,朦朧巍峨的遠山,鬱鬱蔥蔥的樹林,怒放搖曳的花朵,構成了一副副精美的畫卷。
    但路上時不時遇到一些衣衫襤褸、滿臉愁苦的村民,讓人心裏又如壓上了一塊石頭。
    什麽時候,大家才能夠高高興興的生活呢?
    遊方元等人定好了路線,又聊起皇家的事。
    皇帝年過五旬了,卻還沒定下太子。
    民間不少人猜測,這位老皇帝是不是不舍得脫下龍袍呢?
    說那個三皇子,其實口碑很差,這次剿匪,很可能也是為了獲取功勞,好給老皇帝的壽誕獻禮。這種軍功,比禮物還管用,一旦老皇帝高興了,豈不就立他為太子了?
    五皇子口碑稍好一點,但也僅是一點。
    棉娘想想也是,千裏迢迢的送幾根木頭,就為博老皇帝一笑,怎麽看都不像正經做事的人。
    金門縣還算安全的,眾人一路上都沒碰到什麽麻煩。
    夜晚,就在路邊尋個合適的場地,搭建帳蓬,就地生火做飯。
    徐父說,他隻有在金門境內敢這麽做,出了金門,那最好還是住客棧。
    盛家的帳蓬,徐父都給準備了。
    還有做飯,也不需要盛家再開火,大家一起做,一起吃。
    這個飯要怎麽做,徐父還專門來問了棉娘,怕她們吃不慣。
    棉娘說就按你們平常的來,不用特意做。
    於是,到吃飯的時候,一人一個大碗,裏麵裝的是米飯雜糧蔬菜糊,另加一根不到兩指長的臘腸。
    三妹覺得新奇,吃得歡快的很。
    眾人也都沒介意。
    這夥食,其實已經不錯了,有肉有菜的。
    林微月是大小姐出身,但逃難的時候,也是吃過大苦頭的。
    至於棉娘,以前跟著阮氏也吃過不少苦,也不受影響。
    睡覺的時候,四個女子加上叼蟬,住兩頂帳蓬,挨在一起,其餘人睡外圍。
    也沒出什麽事。
    兩天後,到了豐枝縣。
    徐父派人四下打聽,三皇子剿匪的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