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貪婪!

字數:4123   加入書籤

A+A-


    棉娘原本打算出門的,看這情形,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現在應該正是搜查緊張的時候,她不能自找麻煩。
    等老爺子回來,將大致情況給眾人說了一遍。
    說是昨晚戰南王子怒不可遏,直接夜闖皇宮,向老皇帝告了一狀,老皇帝不得不半夜起來,勸了兩句,同時答應幫他搜查。畢竟人家現在是使臣,麵子上得過得去,東西在京城被盜,他們確實也有責任幫忙。
    至於驛館那裏,聽說死了十幾個人,有戰南王子的人,也有蒙麵黑衣人,不過那些黑衣人,全都查不出身份。
    老皇帝在朝堂上,有點高興又有點不高興,高興的是戰南王子的寶貝丟了,不高興的是,他也不知道是誰偷走了。
    眾臣的反應,也在意料之中,大都是幸災樂禍,甚至有人直接公開提議,搜查這事兒簡單做個樣子就行了,真要搜出來了,難道還還給戰南王子不成?
    大家現在都知道了,被盜的隻是一個小瓶子,這種小東西,隨便往哪裏一塞,誰能找得到?
    所以,都覺得沒什麽希望找到。
    老爺子還特意關注了一下三皇子,對方全程陰沉著臉,就差把不痛快三個字寫在臉上了。現在幾乎可以確定,昨晚的黑衣人,應該就是他派去的。
    不過老爺子聽到小消息,三皇子好像也派了人在搜查,他那是真查,想必是心有不甘。
    現在街上,全都是一隊一隊的官兵,在挨家挨戶搜查。
    連盛老爺子的左屯衛也被派了任務,要求嚴密封鎖四大城門,嚴查出城的人員。
    就是這麽個情況,接下來,這種大搜查肯定會持續兩三天,就算做樣子,也要做到位。
    盛家人這三天,也盡量不要外出。
    但是,出乎盛家意料的是,大搜查兩天就結束了。
    因為人人都知道,搜出來的希望幾乎等於零,那還白忙乎幹啥?反正丟東西的是敵國使臣,就算搜出來,也落不到好。
    據說,戰南王子站在城門口,破口大罵了半個時辰,聲稱大元國全是陰險狡詐之徒,蠅營狗苟之輩,罵得大元國人氣憤填膺,人人喊打,最後戰南王子是在眾人的追逐中逃走的,還撂下了一句狠話,稱必定會報複。
    報複什麽的,也不值得驚訝,反正兩國交戰是常事。
    既然危險解除,棉娘便帶著三妹遊方元和二郎,再次去了雲充縣。
    依著記憶,她很快找到花四嬸,讓她帶路,去山裏的蘆薈地看看。
    同行的,還有她老漢,張老四。
    “這座山叫作簸箕山,你們看它長得像個簸箕,這簸箕裏麵,有一大片基本上都是蘆薈!就是這路,不大好走,離市集也有點遠,所以沒人肯來。”
    張老四也比較健談,一路走,一路給她們介紹情況。
    等到了地頭,一片綠汪汪的蘆薈,驚煞了四人。
    真的是好多!
    雖然沒有整體連在一起,但這不是問題,又不是用來觀賞的,隻要數量足夠,那就可以了。
    棉娘簡單察看了一下,表示很滿意。
    就是如張老四夫婦所說,路有些難走,運輸困難。不過這也不是問題,隻要出錢,還怕沒人幹麽?
    為穩妥起見,她還去找了縣衙,花了二十兩銀子,買下了這片地的所有權。
    二十兩銀子,買那麽大一片山地,真是低廉。但那本來就是野山,閑置無用,縣衙白得二十兩銀子,何樂不為呢。
    花四嬸夫婦有些不安,這地被買下了,還有她們什麽事嗎?
    棉娘卻將整片地的收割照看,都包給了她們。
    約定,收獲季節她們每周來收一次蘆薈,價格按一文錢三斤計算。等到蘆薈生長季節,就減少采收量,重點用來看護,保證它們不被破壞。
    花四嬸夫婦懷疑自己聽錯了,不是一文十斤嗎?
    這還有顧客多給錢的事兒?
    主動提價,棉娘當然有自己的理由。雖說價錢低對她有好處,但不是長久之計,太低的價格,有人幹活就會敷衍了事,影響采收效率以及蘆薈的品質。
    簡單一句話,你不能把所有的便宜都占了。
    那不叫會賺錢,那叫貪婪!
    花四嬸夫婦喜不自勝,連連答應。
    棉娘當即給了她們二兩銀子,作為第一筆看護費用。
    又雇了十幾個人采收蘆薈,報酬就是一文錢三斤,算是給花四嬸夫婦打個樣,以後,棉娘不會親自來了。
    這一趟,她拉了整整三大車蘆薈。
    接下來就是製作蘆薈膠了。
    她打算再添加一些藥材進去,改善皮膚的,去痘去疤痕的,都安排上。
    作為功能型顏寶膠,分開售賣,價格也不會高太多。
    事情要多起來了,她又專門跑了一趟牙行,買了四個粗使婆子,暫時湊合著用。
    采購蘆薈的事暫時結束,遊方元和二郎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四處去打聽,合適的忠仆了。
    按棉娘的想法,凡是非常老實的,或受到大冤屈的,或走投無路的,這些人的忠誠度應該可靠一些。
    這種人有嗎?
    多的是!
    當然,世代忠良之家,那也非常可靠,但人家忠誠的是皇家,不會轉投籍籍無名的盛家。
    這期間,三郎來信了。
    盛老爺子在京城安頓好後,就給三郎等三兄弟寫了一封信,告知了一些基本情況,以及落腳的地點。
    現在三郎回信了,大略說了一下邊地的狀況,意外的是,還捎了一個包裹回來,說是給他媳婦的。
    棉娘有些好奇,拆了一看,是個方木盒子,四邊都釘死了,她找來工具將它撬開,發現裏麵是……一團亂棉絮。
    這人!
    棉娘拿手一按,裏麵好像還有東西,她扒開棉絮,一把小巧的弩弓呈現在她眼前。
    額……
    這是擔心她的安危嗎,所以千裏迢迢特意寄了一把弩弓?
    這弩弓做得還挺精致,整體好像是用橡木製成的,又短又粗的牛筋纏在其上,充作弓弦。她還在盒子更下麵,找到了五枚短箭,箭簇鋒銳,泛著寒光。可想而知,這樣一套配合打出去,其殺傷力肯定驚人。
    關鍵是它還小,隻比巴掌略大,攜帶方便。
    行,心意姐是收到了。
    除了三郎的信,還有大郎和四郎的,也來信了。
    四郎的信最簡單,廖廖幾個字,就是問好,報平安,然後沒了。
    大郎的信,寫的多一些,說祝氏的事,他已經知道了,和離了就和離了,心不在盛家,確實就不用勉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