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秦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字數:8746   加入書籤

A+A-


    沛縣。
    聽到熟悉的聲音響起,易小川臉上的笑容一滯,僵硬的轉過頭來。
    一身玄色龍袍的趙真走在前頭,滿臉威嚴,身旁跟著亦步亦趨的趙高,後麵還跟著一群陌生人。
    易小川沒有理會那群陌生人,隻是看著前頭的趙真,不禁皺起眉頭。
    “你是...扶蘇公子?高要,這是怎麽回事?難道陛下駕崩了,扶蘇公子登基了?”
    年輕的趙真,讓易小川不敢相認,他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朝高要質問道。
    扶蘇的長相和年輕的嬴政有著七八分相似,而趙真穿著龍袍,他下意識的以為,秦始皇嬴政駕崩,扶蘇登基為秦二世。
    想到這裏,易小川既驚又怒,驚的是,秦始皇原本應該在始皇三十七年駕崩於沙丘,但如今竟然提前一年就駕崩了。
    而且,秦始皇駕崩之後,應該是由十八公子胡亥繼位,而非大公子扶蘇,曆史被改變了。
    怒的是,高要竟敢篡改曆史進程,真是膽大包天,可惡,太可惡了。
    “啪~!”
    趙真沒有說話,許大貿走上前去,甩了易小川一個耳光。
    “就你叫易小川?真是給咱們穿越者丟臉,王八蛋,呸~!”
    打完一個耳光,許大貿吐了一口唾沫在易小川臉上,將位置讓了開來。
    “去尼瑪的!”
    段浪走上前,一腳將易小川踹翻在地。
    “咱們一起上,扁他一頓。”
    “早就想打他了。”
    “別說,打他一頓真解氣。”
    其他群員也衝了過去,將易小川圍起來圈踢。
    “啊!你們到底是什麽人,為什麽打我?”
    易小川被打得連連慘叫,大聲呼喊,完全被打懵了。
    他雖然身手不錯,但麵對實力高強的群員們,完全不夠看。
    好在眾人都收著力道,要不然一巴掌就能將易小川拍成肉泥。
    他們隻是為了解氣才動手,至於要不要殺他,還是留給趙真去處置吧。
    “你想去哪?”
    這時,劉邦見勢不妙,想偷偷開溜,被林辰攔了下來。
    “貴人明鑒,小的根本就不認識他,您就大人大量,放小的一馬吧。”
    劉邦眼珠子一轉,低聲下氣的哀求道。
    心裏對易小川大恨,王八蛋亂說話,害己害人,不得好死。
    何況,秦始皇陛下疑似已駕崩,新帝登基,他們還能有好下場?
    林辰沒有理會他的哀求,一指點出,將劉邦定在當場。
    “啊....”
    另一邊,易小川已經被打得鼻青臉腫,不再求饒和呼喊,隻剩下痛苦的呻吟。
    “好了,差不多就行了,再打就打死了。”
    林辰見狀,連忙喊停了動手的群員們。
    “哈哈,這一趟沒白來,積攢在我心裏多年的惡氣總算發泄出來了。”
    “出了這口惡氣,我待會兒能多吃三碗米飯。”
    “這就有點誇張了啊,但有一說一,確實很爽,心身通透。”
    群員們默默收回猛踹易小川的腳,一個個喜笑顏開的說道。
    “寡人是該喊你易小川呢,還是該稱你一聲蒙毅?”
    趙真走上前去,俯視著躺在地上呻吟的易小川,淡淡的問道。
    “欺君之罪,你說寡人該如何處置你?”
    不待易小川回話,趙真眼中閃過一抹殺意,喝道:“趙高!”
    “奴才在!”
    高要恭敬的上前回道。
    “寡人如果沒記錯的話,你和易小川是舊識吧。”
    趙真淡淡的問道。
    “請陛下恕罪!”
    高要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冷汗直流。
    “去將沛縣令喊過來。”
    趙真揮了揮手,命令道。
    “唯!”
    高要心裏鬆了一口氣,連滾帶爬的跑去喊人。
    不一會兒,一陣緊急的腳步聲響起。
    很快,高要帶著一名身穿官服的中年人走了過來,身後還跟著縣尉、縣司馬等官員,還有一隊秦卒。
    “沛縣令,拜見始皇帝陛下!”
    那人見著趙真之後,當即行大禮參拜,高聲行禮。
    “拜見始皇帝陛下!”
    其他官員也紛紛恭敬的行禮。
    “平身吧。”
    趙真滿臉威嚴,開口說道:“將易小川、趙高和劉邦抓起來,夷三族。”
    她已經有了決定,直接殺了這三人,既然是隱患就沒必要留著。
    高要雖然有些可憐,但下毒謀害始皇帝,夷三族也不過分。
    劉邦和易小川雖然沒犯罪,就憑他倆剛剛所說的話,就足以夷三族了。
    “唯!”
    沛縣令站了起來,大手一揮,身後跟著的秦卒立即將三人給抓了起來。
    他不需要知道這三人犯了什麽罪,隻要遵令行事即可。
    “求陛下開恩,奴才再也不敢了。”
    高要嚇尿了,心知肯定是自己下毒謀害陛下,才會惹來殺身之禍。
    “我犯了什麽罪,陛下竟要夷我三族,我不服!”
    劉邦也大喊,嚇得臉色蒼白。
    “陛下饒命!”
    易小川也從地上爬了起來,大聲哀求。
    趙真冷著臉,沒有說話,沛縣令見狀,便知道該怎麽處理了。
    他給秦卒們使了一個眼色,秦卒們便捂住了易小川三人的嘴,將他們拉到一旁。
    “噗....”
    秦卒們舉起手中的秦劍,幹脆利落的將三人斬殺。
    隨後,又在縣尉的帶領之下,前往劉邦的家裏,將他的親族全部抓起來,直接斬殺。
    “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大秦效力。”
    趙真讚許的看了沛縣令一眼,勉勵了兩句。
    “臣蒙陛下天威垂訓,惟盡螻蟻之力,為陛下效死!”
    沛縣令大喜,當即伏地稽首,大聲謝恩。
    “我們回鹹陽吧。”
    趙真微微頷首,對林辰等群員說道。
    “走吧。”
    林辰等人重新回到飛行器內,轉瞬便離開沛縣,飛回鹹陽。
    “恭送陛下!”
    看到始皇帝陛下飛走的一幕,沛縣令帶著手下的官員們恭敬的相送。
    ...
    鹹陽。
    從沛縣回來之後,群員們一同進了鹹陽皇宮。
    東道主趙真招呼著眾人落座,又命太監宮女們準備了酒水和禦膳。
    “得管理員林兄弟治好我的頑疾,得王小哥傳授仙法,又解決了易小川和高要,可算是解決了我的大問題。”
    趙真舉起青銅酒樽,站了起來,對在座的群員們說道:“我敬大家一杯,感謝大家的幫忙。”
    “一起喝一杯,幹。”
    “這種酒杯我還是第一次用,別說,挺有意思的。”
    “幹了。”
    群員們齊齊起身回應,一起喝完杯中酒。
    “來了我這裏,大家千萬不要客氣,吃好喝好。”
    有了這番經曆,新老群員們也算是認識了,喝酒劃拳,不亦樂乎。
    酒過三巡,茶過五味,趙真命人撤去了酒宴,再送上熱茶。
    “老趙,我剛剛就想問你,斬殺劉邦之後,你可有得到國運?”
    抿了一口茶,許大貿開口問道。
    “國運?沒有啊,什麽國運,哪來的國運?”
    趙真聞言,皺起眉頭,頗為不解。
    “按理來說,斬殺漢高祖劉邦,改寫秦二世滅亡的命運,應該能得到漢朝的四百年國運啊。”
    “對,咱們之前也是這樣得到國運,用國運來提升修為老爽了,修為提升的速度就跟坐火箭一樣。”
    “不應該啊,怎麽可能沒有國運呢?莫非是老趙騙了咱們?”
    趙真話音一落,群員們立即炸開了鍋,七嘴八舌的討論了起來。
    按照群員們以往的經驗,隻要改變王朝的既定未來,就有可能得到國運的獎勵。
    當初常曦月滅了明朝、李珂滅了清朝、穆念慈滅了南宋....也全都得到了國運。
    為何到了趙真這裏就沒有國運了呢?難道是趙真說謊,她想吃獨食?
    “斬殺劉邦,我真的沒有得到國運,大家一定要相信我。”
    聽完群員們的議論,趙真很快就明白了國運的來曆和功效。
    但她真的沒有見到任何國運,連根毛都沒看到,當即向眾人解釋。
    和她同時入群的新人李離也終於明白,改變王朝的走向可以獲得國運,國運可以用來提升修為。
    “我還是不相信,以前幾次獲得了國運,怎麽這次就出意外了呢?”
    “老趙,咱們也不是圖你的國運,如果你不想分給我們就算了。”
    群員們還是不敢相信趙真的話,認為她在說謊。
    “我真沒有說謊話,你們要相信我。”
    沒人相信自己,趙真太冤枉了,委屈得快要哭了。
    “好了。”
    林辰沉吟一番後,開口說道:“我相信老趙沒有得到國運,你們就不要冤枉她了。”
    他剛開始也不相信,但仔細思考就想明白了,為何趙真明明斬殺劉邦卻沒有得到國運的原因。
    段浪問道:“哦?什麽情況,老林給我們說說。”
    “是啊,這到底是什麽原因?”
    “老林趕緊給我們解釋解釋。”
    其他人也看向林辰,等待他的解釋。
    “大家都知道,曆史上的秦朝二世而亡,秦始皇駕崩之後,胡亥即位,僅過去三年,秦朝就滅亡了。”
    林辰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可你們知道秦朝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麽嗎?”
    “秦朝的法律太過殘暴嚴苛,逼得百姓揭竿而起,陳勝吳廣喊出了那句流傳千古的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我覺得主要是權力交接問題,秦始皇突然暴斃於沙丘,又沒有提前選定繼承人,趙高篡改遺詔,讓胡亥登基,搞得天下一團糟。”
    “要我說,還是秦始皇太仁慈了,他統一六國之後,沒有殺了六國貴族,而是留下了這個大禍患,當秦始皇一死,六國貴族就揭竿而起,快速推翻了秦朝。”
    “我也讚同,就該狠心將六國貴族全部殺光,就像陳勝吳廣,你們不會真的以為他倆是底層百姓吧?要知道,秦朝的底層百姓沒有姓氏隻有名字,擁有姓氏的都是高貴的貴族。”
    “還有一個說法,秦朝的賦役太過沉重,修建修建長城、阿房宮、秦始皇陵等大型工程,耗費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才會導致秦朝二世而亡,和隋朝二世而亡的情況差不多。”
    林辰話音一落,群員們七嘴八舌的討論了起來,發表自己的看法。
    “你們都沒說到重點,我之前也是和你們同樣的看法,但融合了始皇帝嬴政的記憶之後,我才發現大錯特錯。”
    趙真搖了搖頭,說道:“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在於秦朝的製度出了問題。”
    “製度?”
    群員們都很意外,這跟製度有什麽關係?
    林辰卻是胸有成竹,他早就想到了這一層。
    “要不然,還是林兄弟來和大家解釋吧。”
    趙真看了眾人一眼,發現林辰的表情和眾人不一樣,當即說道。
    “我來說也行,大家應該知道,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曾經有過一次變法,也就是商鞅變法。”
    林辰笑了笑,沒有拒絕,開口說道:“商鞅變法,將秦國的選官製度從世卿世祿製改為軍功爵製,不以出身定未來,所有人都可以依靠軍功提升自己的社會階層、改變命運,使得底層百姓有了改變命運的上升通道,從而迅速打破世卿世祿製的壟斷。”
    “軍功爵製的出現,激發了秦國百姓的熱血和戰鬥積極性,提高了大秦軍隊的戰鬥力,使得秦國迅速崛起,成為戰國時期的七大霸主級國家。”
    “其後,嬴政才能奮六世之餘烈,征伐六國,統一中原,稱始皇帝,改諸侯分封製為郡縣集權製。”
    “這才有了賈誼的過秦論之說: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製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彎弓報怨...”
    一切都很美好,可惜,嬴政駕崩之後,秦朝二世而亡。
    “諸侯分封製我明白,但世卿世祿製是什麽意思?我越聽越糊塗了。”
    嶽雲疑惑不解的問道:“抱歉,我是學渣來著,完全不懂。”
    “老林你說的這些,曆史課上好像學過,夏商周屬於奴隸製,秦始皇建立的是封建製王朝,秦朝正好是這兩種製度的轉型期。”
    李離似懂非懂的問道:“但秦朝統治製度的變化,跟老趙沒有獲得國運有什麽關係呢?”
    她還想著改變大唐未來的曆史,比如唐高宗並非李治,以此來獲得一筆國運。
    但沒想到,國運的獲取並沒有她想象中的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