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待閩地大雪紛飛,本佛靈山雷音便可成
字數:8475 加入書籤
傍晚時分。
夕陽都已經懸於天際,帶著一抹晚霞紅光。
林海恩、張道一和閻九幽三人,終於是帶著一臉疲憊回到了天威觀,身上亦是風塵仆仆。
為了解決那邪廟一事。
三人都已經幾十個時辰沒好好休息了,僅在途中有簡單的閉目養神,短暫的恢複下精神和心力。
差不多是三天兩夜。
從中元節那天去榕城參加一年一度,最盛大的這鬼市開始,到現在回到天威觀,已經是用了三天兩夜。
......
來到天威觀。
滿臉疲憊的三人,第一眼便見到了...寧法師和普寧道長兩人,依舊是跟往常那般,正坐在主殿旁的茶台,喝酒閑談。
而原本在聊天的寧法師和普寧道長,聽到青石板傳來腳步聲後,便是不約而同的朝著這裏看來。
見到確實是林海恩三人後,普寧道長露出一抹淡笑,緩聲道。
“你們這三個娃子可算是回來了。”
“要是今天還不回來的話,我和清元多半是要坐不住了,趕去那靈石山尋你們三個娃子了。”
聽到這番話。
林海恩、張道一和閻九幽三人,都是有些驚訝和疑惑,不知道普寧道長是從什麽途徑,知道他們三人去靈石山的。
似乎看出三人眼中的疑惑,確定自家徒弟沒出什麽事的寧法師,便是隨之開口解釋道。
“今天淩晨時分。”
“有一隻長舌鬼尋到了天威觀,起初我還以為是哪來的鬼祟,竟這般的不長眼敢闖來這裏。”
“後麵一問,才知道是來報信的。”
“那長舌鬼說是...你們三人在鬼市結束後,專門叮囑它去盯著一個紋有關公刺青的光頭男人。”
“然後,就在昨晚深夜的時候,那光頭男人就出了意外,腦袋都被人砍了下來,連住的地方都燃起了熊熊烈火。”
“按那鬼祟所說,看到這種情況,它想的是立馬就來通知你們,但偏偏現在又尋不到,也沒辦法去靈石山。”
“畢竟,除掉靈石山立起的邪廟,可是比它剛剛看到的紋身反噬,遭到因果天譴報應身死亦是,要重要的多。”
“但又擔心此事重要,所以在仔細思量後,便來這青芝山的天威觀來通知本道了。”
“這長舌鬼倒也算是機靈,懂得尋不到你們後,便來尋本道。”
“稍稍仔細的想了想後,本道便讓這長舌鬼不用繼續盯著了,當然本道也沒有去那地方看上一眼。”
說到這裏。
寧法師便停頓兩秒,端起麵前的地瓜燒,輕輕抿了一口後,繼續道。
“因為,真說起來的話,那紋身因果反噬,腦袋被人砍下來一事,即便本道在現場,也沒有多大的作用。”
“出現了凶案鬥毆,還有人因此腦袋被砍掉喪命,原本紙醉金迷的夜場,也燃起了大火,濃煙滾滾,似乎還燒死了不少人。”
“惹出這般大的麻煩,肯定第一時間就會被陽間法官給控製圍住,但凡是跟此事有關之人,都會被嚴格徹查。”
“後續本道又問了幾句,原是那半吊子,沒多少本事的顧老頭,竟打算幫把那惡人後背的怒目關公圖點掉雙眼。”
“僅憑他的二三兩法力,以及無半點出眾之處的道行,肯定是沒辦法點掉這後背的怒目關公圖,改不了那惡人原本的命格。”
“那顧老頭其實也知道這件事,心中肯定也沒底,但自家兒子在那惡人的手裏,自然是不得不拚命試一下。”
“但可惜的是...他這搏命般的試,並沒有帶來半點的好結果,反而是讓那怒目關公圖的天譴報應更快的落下來了。”
“要是他不嚐試點掉怒目關公的雙眼,估計還要個幾天時間,那惡人才會因天譴因果報應而死。”
“偏偏顧老頭這樣一試,就令這因果報應也早來了好幾天,惹出了那般大的事情。”
“而且聽那長舌鬼說,顧老頭和他兒子,也死在了這件事裏,一人被亂刀砍死,另一人被活活燒死。”
“歸根結底,也算是命,算是報應。”
“攤上這樣一個兒子,顧老頭即便有點本事,也沒多大用了。”
聽到這番話。
林海恩三人都是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
難怪剛剛一回到天威觀,都還沒開口,普寧道長便說著...三人要是還不回來,他們都要去靈石山尋覓了。
原來是那長舌鬼還算聰慧,遇到事後,懂得來天威觀尋兩位長輩。
同時,三人也從剛剛的描述中,知曉了...為何陰陽繡師那邪人,能夠將光頭男人的魂魄召來。
看來是因果報應恰好落下,也在陽間牽扯出了很大的事情。
當然,後續具體要如何處理,僅跟陽間的種種律法有關,三人自然也無需再管了。
站在旁邊的閻九幽,忽然想到了什麽,連忙出聲追問道。
“對了,清元師叔。”
“先前,我們三人答應過那長舌鬼,幫忙盯著顧老頭,等事後便幫他尋下曾經的情緣。”
“算一算,當初跟他私定終身的那個女子,如今被葬在何處,是否已經投胎了。”
此話一出。
寧法師都還沒開口說些什麽。
坐在旁邊的普寧道長,露出極為古怪的神色,更是輕輕搖了搖頭,滿是無奈的講述道。
“誒,情這一字,最磨人啊。”
“九幽師侄,先前那長舌鬼把有關你們三人的消息告知後,恰好那時本道也來到觀中。”
“本道和清元稍微一商量,便決定...不去管顧老頭一事,也暫且不用去靈石山尋你們三人,搭桌飲酒閑聊安心等待就好。”
“靈石山在山脈環繞之中,單單走進去都要不少的時間,沒有個兩、三天的時間,定是出不來。”
“再加上,如今都還未到壬午年,大劫應當是還不會那麽快顯現,即便有邪事,也不會太過厲害,以你們三人當前的本事,自是能解決。”
“那長舌鬼,見到我們二人不急不緩,也沒有去尋你們的想法,立刻便心急的說出...希望我們能幫忙算下生前的情緣。”
“聽到你們先前已經答應,再加上這長舌鬼沒造孽作惡過,本道便讓其將那女子的生辰八字寫下,替他簡單的算上一算。”
“雖然不像欽天監那般厲害,但要算的僅是個普通人,本道自是也能算出不少東西。”
“可這不算還好,一算就出問題了啊。”
“那長舌鬼口中的小婉,根本就不曾死去,如今都還活在世上,並沒有按照他們二人的約定,一同殉情明誌。”
“再掐指算一下,發現那女子已是有了新的姻緣,還生了五個孩子,沒有墳,也沒有輪回,更沒有殉情。”
“長舌鬼聽到這番話,臉色頓時就變了,跟我們二人道別後,便不知飄到了何處。”
“但在其離去時,本道也是專門叮囑了句,讓其莫衝動行事,身為鬼祟能這麽多年不行惡造孽,已是極其不易。”
“從他死去的那天,情緣便已經斷了。”
“現在若因情這一字,再惹出其他事端,反倒是有些不美了啊。”
這個結果。
無疑是讓林海恩三人都為之愣了愣,完全沒想到會是這種結果。
張道一跟著搖頭輕歎一聲,帶著一抹苦笑和惋惜,緩聲道。
“沒想到竟是這種結果。”
“先前幾次去榕城鬼市的時候,長舌鬼提了不少次這件事,我原本以為...那個叫小婉的女子,同樣是像它那般殉情明誌了。”
“結果,似乎是這長舌鬼想錯了,對方並沒有喜歡它,喜歡到能放棄身上的這條命,已是放掉了這段情緣。”
“隻能期望長舌鬼別做出什麽極端的事情,毀了自己好不容易修出的道行。”
林海恩和閻九幽亦是讚同的點了點頭,心裏皆有些惋惜。
先前長舌鬼那般的自信,對那女子念念不忘,三人都覺得...都已經約定好的殉情,肯定不會出什麽差錯。
結果現在,得知那女子沒有殉情,反而過上了家庭和睦的日子,著實讓三人感覺有些意外。
心有執念的長舌鬼,隻怕是更加的不好受。
情這一字。
雖然看似簡單,但真當是最磨人,最難放下的一件事。
就像當初的青衣鬼,雖然跟長舌鬼的遭遇相差無幾,但它卻好在...當初的情緣真當是一同跳江殉情了。
可最後的結局,似乎也是被困在了情字裏麵。
因為,它曾經的愛人已經投胎轉世,開啟新的一世了,但它卻還困在曾經的回憶之中。
走不出,邁不過,亦是不願忘記。
而那嫁衣女鬼,則是另類的被情所困,可同樣是走不出。
現在的林海恩,雖然不像曾經的那般愚鈍,但依舊是不願想這件事,在他看來...修道之人,不該談情,不該談姻緣。
有了情,便有了另類的牽掛,會讓其拔刀的速度變慢,會影響他殺鬼的心境。
所以,林海恩對情沒有半點期待,平日裏也不會去想這件事。
修道,殺鬼,滅妖,除邪。
這幾件事,才是他當前考慮最多的事情,心思純淨、道心堅定的不被重重雜念所侵擾。
不再想有關長舌鬼的事情。
林海恩看向寧法師和普寧道長兩人,格外認真的開口講述道。
“師父,普寧師叔。”
“這次我們三人雖然得到了有關靈山雷音的消息,也將歸順那精怪鬼祟的陰陽繡師斬掉了,但還是沒能將那隱匿的精怪鬼祟揪出來。”
“不過,我們倒是見到一隻傳說中的三足烏,歸順了那精怪......”
數分鍾後。
林海恩已是將這次在靈石山遇到的種種情況,大致都告訴給自家師父和普寧道長。
有些許遺漏的地方,張道一和閻九幽也是及時的補上了。
雖然是把陰陽繡師除掉了,卻也進一步的看出來...那意圖立起靈山雷音的精怪鬼祟,道行法力確實是厲害的很,遠超以往見到的精怪。
寧法師仔細聽完後。
看向身旁的普寧道長,兩人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後,便是對著林海恩三人壓了壓手,示意道。
“暫且是不急了。”
“這次能斬掉陰陽繡師,便是一個好消息了。”
“若是讓其等到九煞冥繡成事,又足有幾個月熟悉的話,隻怕麻煩會更大。”
“至於,那精怪鬼祟如今藏匿何處,確實是難以琢磨,當前大劫還不顯現,所以更是難以尋覓。”
“但也無妨,屆時道門中人皆來閩地,那精怪鬼祟無論如何的能藏,終究還是會被挖出來。”
“此事,暫且便到此為止,你們三人都先去好好休息一番。”
“大劫不會消失,我們道門也不會逃。”
“無論那精怪鬼祟怎般厲害,法力道行怎般的高,屆時匯集道門眾脈之力,此劫定是能難過!”
“那靈山雷音,亦是立不起來!!”
......
邪廟一事。
雖然隨著陰陽繡師身死,基本都已經塵埃落定。
可靈山雷音的威脅還在,所以林海恩三人依舊是在不斷的探查,希望能夠再尋到有關此劫的消息。
但可惜的是...始終是沒有再尋到其他的相關消息。
靈山雷音一劫,好似在一天之內,便被徹底隱去,沒有半點的消息。
......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
轉眼間。
便從中元節的七月,來到了臨近新年的臘月。
壬午年已是臨近,在欽天監沒有算出具體大劫顯現時間的情況下,已有越來越多的道門中人,從四麵八方來到閩地,隻為共應此大劫。
但不知是今年的氣候不對,還是其他的什麽原因。
溫度明顯比起以往要冷不少,陣陣凜冽寒風好似要刺入骨髓一般。
旗山頂下。
一位穿著單薄粗布麻衣的年輕人,踏著都有些凝霜的青石板,走到百佛寺的倒塌側殿裏。
那從主殿裏傳來的誦經聲,他並沒有理會半點,也無需理會。
因為那裏麵的四位和尚,在誦經時兩耳不聞窗外事,無比的專注和虔誠,根本就不會知道他來到這偏殿。
更不會看到,就在他的身後,還跟著三名穿著官服,隻能蹦跳前進的‘人’。
走進偏殿。
看著那巨大的佛像,鄭重的拜了三拜,緩聲問道。
“佛祖。”
“我已按照您的吩咐,從各地足足尋來了九百多尊佛,請問靈山雷音一事,何時能成?”
在這年輕人的詢問聲中。
原本蹲坐在倒塌偏殿裏的神像,竟是緩緩的睜開眼,將手中的布袋朝著那三個‘人’擲去。
布袋打開,三個‘人’立刻便被收進其中,不帶半點情緒的沉聲道。
“無需著急。”
“如今已經萬事俱備,隻差天時。”
“待到閩地大雪紛飛,雪厚九寸的那日,本佛祖的靈山雷音自是可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