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林永安的前九世,此才是真正佛緣

字數:8797   加入書籤

A+A-


    臘月二十九。
    這是林永安的生日。
    而在那年。
    恰好嶺勝村遭遇了詭船事件,為了辟邪求福,要和周邊的村莊一起,重啟這新春遊神。
    那時的林海恩,恰好要第一次去遊神,第一次穿神裝。
    再加上。
    陰陽命和通靈體的神異開始顯現,所以每一晚的夢中,都有眾多看不清的神明顯現,等著他來選擇何種器物。
    隻不過,在媽祖娘娘的指引下,林海恩沒有僅選擇某件器物,而是將所有器物都收下。
    雖然有些意外,但卻是讓所有神明都滿意了,從此結下了因果緣分。
    正因如此。
    林永安剛剛出生的那段時間,恰好也是這九天神明,在場的這三尊凶神,最為關注林海恩的時間段。
    那時凶神皆在看著,都感覺到林海恩即將起乩,自是想看下,他何時會選擇真正的選擇一件信物,能否成為自己的乩童。
    由於他極其特殊的命格,這可不是尋常的乩童,而是能讓九天神明重新下來,看著陽間變化的特殊乩童。
    因眾神那時皆在,所以祂們都無比清楚...林海恩究竟是有多麽愛護,那布袋裏的娃子。
    想的就是其能一輩子平平安安、無憂無慮,絕非入道門或者佛門。
    要真想讓這娃子學本事的話。
    以他現在的道行和法力,足以教導那布袋裏的娃子,根本不會僅是給出虎齒項鏈,符籙法咒等物,讓其僅是自保。
    無論道門,還是佛家,修行這條路都太苦,太苦了。
    若是林永安的年紀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還是想要修行學本事,那到時林海恩或許不會阻攔。
    僅會將裏麵的辛苦和艱難說清,讓自家弟弟認真選擇。
    一到進了道門或佛門,那便是一輩子的事情了,中途絕不可放棄。
    現在情況卻完全不同。
    林永安的年紀尚小,而且還在這九天之上,被束縛在這布袋之中。
    無論如何看,都像是被脅迫。
    平日疼愛有加的親弟,結果被擄到九天之上,回來後不知怎的就加入了佛門,開始吃齋念佛,遁入空門,誦起阿彌陀佛。
    這會讓林海恩有多驚愕,又有多憤怒,簡直是無需多說。
    明明自己親弟,一直說的都是要留在家中,好好孝順父母,要考上大學,結果莫名在突然間,就入了空門修佛。
    林海恩怎能同意,其家人更是無法接受這種結果。
    兩個孩子,有一個因天生的命格特殊,所以不得不修道,學大本事來麵對可能到來的種種大劫。
    此生注定是聚少離多,不會有承歡膝下的機會。
    但好在還有另一個孩子,雖然頑皮了些許,但卻是同樣的孝順。
    原本安安穩穩、平平安安的另一個孩子,忽然間就踏入佛門,從此不再回家,所有塵緣都被強行斬斷,這如何讓他們能接受。
    甚至,比起修道來說,修佛要更加辛苦,也要將一切牽絆都放下,徹底的無欲無求,一心隻誦佛經,求個五蘊皆空。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
    結果,兩個娃子都走上了這種路,這對一家人的打擊會有多大,簡直無需多說了。
    ......
    此刻。
    站在雲層上的大聖爺,對著哪吒三太子和二郎真君看了看,見到這兩個凶神的眼中,有跟其一樣的情緒後,不由得點了點頭。
    很明顯。
    雖然沒有開口溝通,但三尊凶神目前的想法極其一致。
    如果彌勒佛是要讓這布袋子裏的小娃應劫,讓這次的陽間大劫變得圓滿,讓其剛剛說的萬佛,能借此劫立起。
    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
    勉強答應下來,倒也不算什麽大事。
    畢竟,西天佛門確實不好惹,彌勒佛的身份地位也夠高,這該給的幾分麵子,總歸是要給。
    但現在卻不同。
    這彌勒佛不僅要讓這陽間大劫圓滿,還要讓布袋子裏,都還沒到十歲娃子修禪學佛,就此遁入空門之中。
    無論如何,這都是絕不可以允許的事情。
    大聖爺眯了眯眼睛,也沒了剛剛的嬉笑之意,就連和善情緒都微微收斂了幾分。
    看著身旁的彌勒佛,皺著眉頭不滿的開口道。
    “大肚和尚。”
    “如果汝僅是要這娃子應個劫,在能保證其安全的情況下,俺老孫也就做主答應了,到時跟其兄長解釋兩句也就無事了。”
    “但未曾想,汝的心思竟這麽深。”
    “這布袋裏的娃子才不到十歲,就要將其引入佛門,清清苦苦的過完這一輩子。”
    “尤其是大肚和尚汝可知,如今這陽間變得如何了?又有多少的花花世界,多少美酒美人的誘惑?”
    “要知道,當初那唐僧就連女兒國都差點邁不過去,這娃子不一定能扛得住種種誘惑,守住佛門八戒,一心修佛?”
    “況且,與其要這娃子入佛門,汝還不如和那如來老頭說下,這陽間裏的和尚,十個裏有九個半,心都不誠,日日都在破戒。”
    “都別說破戒了,不少和尚甚至連私生子都有,天天吃著雞鴨豬牛,用著各種佛寺生意來斂財。”
    “汝在西天,去不了這陽間所以見不到,可俺老孫卻去了陽間幾次,一切都看在眼裏。”
    “莫打什麽讓其進佛門的主意了,就安安穩穩的讓這娃子回陽間,按照天地因果應劫,吾等護其安穩無事即可。”
    “都還不到十歲的娃子,啥都不懂,更不懂何為修佛,何為空門,汝這大肚和尚,那般強求作甚。”
    “哈哈哈,悟空,汝可說錯了。”彌勒佛笑著應了句,依舊雙眼都擠成一團,滿眼帶笑的繼續道。
    “這娃子雖看似年幼,但其佛緣和佛心之堅,可遠非他人可比。”
    “無論當今陽間變成如何,若是他都守不住佛心,破了各種戒律,那吾覺得...隻怕這世上,多半不會有人受得了佛門之清苦了。”
    “而且,若其不進佛門的話,才是完完全全的可惜,將積攢數世的善行都拋下,錯過此生最大的機緣。”
    “哼!”站在遠處的哪吒三太子,不由得冷哼一聲,周身氣勢湧動,極為不屑的開口道。
    “機緣?進佛門誦經就是機緣嗎?”
    “這娃子或許往後能有各種各樣的好日子,結果現在卻隻能吃素誦經敲木魚,跟著一些褪色的佛像相伴終生。”
    “以小爺來看,這如果是機緣的話,那幹脆寧願不要!”
    彌勒佛依舊是滿臉笑意,微微抬起手中的佛珠,朝著那布袋子輕輕揮了下,一道淡黃色的氣息便徑直朝著破口湧進。
    這股氣息頓時便籠在了林永安的身上,讓原本處於熟睡的他,不由得皺了皺眉,似乎夢到了什麽事情般。
    見到彌勒佛的動作。
    哪吒三太子猛然抓緊火尖槍,明顯是想要不顧一切的阻止,就算是要引起什麽嚴重後果,與西天靈山為敵也毫不畏懼。
    在祂看來,彌勒佛這揮出的氣息,多半是想要害林永安。
    但哪吒三太子打算用力捅刺火尖槍時,已是清晰感覺到...有一股巨力壓在了祂的火尖槍上。
    朝著旁邊看去,發現竟是二郎神立刻移形換影來到祂身旁,按住了火尖槍,更是對其輕輕搖了搖頭示意。
    擁有大神通的彌勒佛,亦是知曉當前所發生的種種事情,但其沒有半點的緊張和擔憂,僅是依舊笑著道。
    “三太子,無需擔憂。”
    “本尊僅是用點小神通,將這娃子的佛緣和經曆顯現出來,讓汝們仨能好好看下,為何吾會說出先前那番話。”
    “同時,本尊也想看下這娃子,是否真如悟空和三太子說的那般,會因如今的陽間繁華,不願再入佛門,不願再誦經敲鍾。”
    說完之後。
    彌勒佛又繼續的大手一揮,林永安身上的淡淡黃光,被引導驅使著來到了布袋外,化為邊緣模糊的長方形光幕。
    而在這幕布之中。
    忽然出現了一位估摸約十八歲的少年,這位少年的眉眼清秀,身材瘦削,穿著簡單的粗布衣裳,正背對跪在一個蒲團上。
    這地方好像是一處破廟,前方擺著一尊僅有小臂大小的鎏金佛像,在燭光的映照下,這佛像好似都在熠熠發光。
    在燭光的照耀下,一個有些佝僂的瘦弱影子逐漸靠近。
    一位發須潔白的老僧手持著剃刀,緩緩走到這位少年的身前,輕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後,開口道。
    “娃子,你可真當要入佛門嗎?”
    “往後不殺、不盜、不淫、不貪、不嗔、不癡、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
    “從此不理世俗之事,斬斷世俗之情,一生苦行修佛,隻求那西天禪意,尋一個真切的佛心。”
    “修佛很苦,苦行僧更難,你若想反悔,如今還有機會。”
    “若等老僧的剃刀落下,將你的三千煩惱根刮掉,一切便已是注定,此生皆要清苦度過,一生如一日。”
    “師父,弟子無需反悔,也永不會反悔。”一道有些青澀的話語隨之傳來,這位少年更是昂起頭,看著那老僧格外肯定的點頭道,
    “弟子心有所感,此生就該修佛,苦行度過。”
    “現在即便是有一屋金黃酒肉,滿屋嬌娘妻妾等候,弟子也不會有半點猶豫,更不會多看一眼。”
    “弟子隻願入這佛門,整日對著佛像誦經也願意。”
    當這畫麵中的少年抬起頭之時。
    同樣正看著這畫麵的三尊凶神,立刻便發現了...這位少年的長相,竟是跟現在布袋裏的林永安,有那八分相似。
    以三尊凶神的見識和道行,已經是第一時間確定,當前正打算剃度的少年,多半就是林永安的前世。
    始終是笑眯眯的彌勒佛,則是撚著佛珠,無比滿意的點頭道。
    “這便是布袋裏小娃的第一世啊。”
    “這一世,他原本是世家之子,結果適逢多國戰亂,家人全死僅剩其一人。”
    “最終十八歲入佛門,佛號為圓淨,而帶領他入佛門的師父,則是一位居無定所,雲遊各地的苦行僧。”
    “這一世,他過的很苦,但卻積攢了不少的功德善行,尤其佛心更是遠比尋常僧人要堅固。”
    在彌勒佛講述的時候。
    那布袋前的畫麵,也在不斷持續的進展著。
    三尊凶神能夠清晰看到...在入了佛門之後,這佛號為圓淨的和尚,真當就是腳踏實地,極為虔誠的開始向佛誦經起來。
    由於其師父是雲遊僧人,所以他也跟著居無定所雲遊。
    那適逢千年之前,王朝戰亂之際,各地餓殍遍地,瘟疫滋長,平民百姓過的淒苦無比,日日難得幾粒米吃。
    師徒倆雲遊各地,因知百姓都難,所以不到各地化緣也就罷了,竟還主動去尋各種藥材,隻為救下那些得了瘟疫的鄉親。
    這一去,便是二十多年。
    原本的師徒倆,變得僅剩下圓淨和尚一人,但其依舊走在路上,在各地積攢善行,更不忘日日夜夜誦經。
    最後恰好在一處破廟壽終正寢,被附近的鄉親發現,才得以安葬。
    隨著這畫麵結束。
    正在熟睡中的林永安皺了皺眉頭,似乎他當前正做著的夢,有著前所未有的真實。
    下一秒。
    全新畫麵顯現而出。
    有位衣裳襤褸,宛如乞丐模樣的少年,正端著一個破碗,低頭跪在一處寺廟前。
    雙膝早已跪破,渾身也被大雨淋透,寒風不斷的湧來,令其止不住的顫抖,可他依舊是沒有移動半點。
    這少年的長相,跟林永安依舊是有八分相似,宛如是一個模子刻出。
    就在天即將徹底暗下時。
    原本緊閉的寺門打開了,一位同樣剃著光頭的小和尚,朝著正跪著的少年,無奈開口道。
    “嘿,進來吧。”
    “一天一夜已經過去,師父已經願意收你為徒了......”
    挺著圓肚子,滿臉笑意的彌勒佛,又是繼續開口道。
    “這是小娃的第二世。”
    “從小就是個沒人要的乞兒,一路顛沛流離活到十七歲,意外聽到城外的佛寺方丈收徒,便來此跪了一天一夜,最終入了佛門。”
    “相較於第一世,這第二世的他,身上有了不少從小當乞兒立下的壞習慣,但就是在其師父和佛祖的教導下。”
    “一點點的壞習慣都被改變,最終成為真正的高僧。”
    畫麵開始連續的變化。
    第三世、第四世、第五世、第六世......
    林永安的每一個前世,都在畫麵中清晰展現,已是讓三尊凶神都越發明白,為何彌勒佛會專門為其來此。
    從起的數個前世來看,這娃子真當就是修佛的料啊。
    一連幾世全入了佛門,而且都是高僧,沒被各種各樣的世俗誘惑,嚴守著清規戒律。
    而且,這幾世中做的善行極多,所積攢的佛緣更是難以想象。
    就在三尊凶神有些凝重之時。
    那畫麵又開始變了,這已經是林永安的第九世。
    一個寫有含光寺三字的牌匾,伴著旁邊一株巨大,枝丫被風吹到飄搖的榕樹清晰的出現在畫麵之中。
    緊接著。
    畫麵又到了一處佛殿之中。
    但跟先前不同的是...這次竟有兩個小娃一同剃度,一位慈眉善目、穿著補丁法衣的老僧,將小娃的最後一點頭發剃掉後,才笑著點頭道。
    “好了,剃完頭發後,以後你們倆就是老僧含光寺裏的小沙彌了。”
    “雖然你們一個十歲,另一個才六歲,但佛號也可是少不了的哩,讓師父我好好的想一下。”
    “現在已經到慧字輩的,那你們倆啊...師兄就叫慧真,師弟便叫做慧覺,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