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議和

字數:4260   加入書籤

A+A-


    長春宮。
    給老太妃請安,又坐了小半個時辰後,賢德妃賈元春方才回到宮中,進了自己那向來冷清的寢殿。
    同住長春宮的宋、錢、趙等幾位貴人、美人來給她請安,與她們坐了一會後,賈元春方才命她們各自回去。
    她雖貴為四妃,卻不大受皇帝恩寵,皇宮內如今有皇帝、太上皇的大大小小妃嬪,總計不下二百人,東西六宮不大夠用了。
    見四下無人,賈元春方才從櫃子中取出一封書信,借著宮燈的光,仔細看了起來。
    沒看幾句,她便止不住的流淚:
    “老祖母……爹,娘,女兒何日才能與你們再相見?”
    這封信是一年多前的了,信中提到了賈家事,又叮囑她在宮中多加小心。
    元春每每心中鬱結之時,都會拿出舊日往來的書信觀看。
    “娘娘!”
    侍女抱琴急匆匆走進來,元春忙拭去眼淚,將信收好,收斂神色問她:“何事慌張?如今雖是動亂之際,可也不能沒了規矩,你跟我多年,應該懂得這宮裏不比家中。”
    抱琴是她從賈家帶來的貼身丫鬟,從小就服侍她,賈元春在皇宮裏,也隻有在她與老太妃麵前能說幾句心裏話。
    “娘娘!”
    抱琴卻管不了那麽多了,又走上前幾步,低聲和她說:“皇後派來的那幾個值事太監,暗示我要銀子,我給了他們二百兩,他們就告訴我,皇後吩咐了,讓他們準備三尺白布,留待以後用!”
    “啊!”
    賈元春那張皎月一般白皙精致的臉上,露出驚懼之色。
    再愚蠢的人,也該知道三尺白布用在何處。
    若賊軍破城,值事太監便用這三尺白布,交與宮中妃嬪,令她們自盡,保住順朝最後的體麵。
    賈元春呆若木雞,抱琴喊了她幾聲,她才落下淚來,一言不發的麵朝窗外。
    “娘娘!”抱琴跪下,也哭道:“想娘娘九歲進宮,至如今已將近有十年,熬了也有十年,方才封了個貴妃之位,可老天不開眼,讓娘娘才剛得尊榮之際,還未誕下皇子皇女,便遭受賊寇圍城的劫難……如今,還要跟隨皇上……這賊老天何其不長眼!”
    她雖名為抱琴,卻性子急躁,眼下大難當頭,什麽話都敢說出口!
    “抱琴,勿要再言。”
    賈元春臉色木訥,好似心如死灰,“我既已來了這見不得人的地方,便早料到會有今日……若賊軍進城,你可趁亂出去,回到家中,老太太、太太不會不管你。”
    “娘娘……”
    抱琴望著元妃娘娘,心中一片酸楚。
    半晌,她才走出去了,抬眼看向夜色中的皇宮,黑沉沉的,隱約聽到幾聲咳嗽,回蕩在四周。
    抱琴徘徊在宮門許久,那值事太監們剛得了銀子,也不管她,閑坐在那玩牌。
    “不能夠!決不能……豈能就這樣讓娘娘陪著自盡?”
    抱琴下定決心,匆忙回娘娘寢殿,在自己床前點了燈,連夜寫了一封書信。
    明日,她再去找夏公公身邊的太監,將書信送到賈家!
    不管有沒有起作用,這是她想到了唯一辦法。
    ……
    一夜過去,朝陽升起,燦爛的春日陽光照耀到大順朝京城內外,城中百姓陸續起床,一些人步履匆匆的行走在街道上,遇著熟人了,也隻是拱手見過,便又繼續忙著自己事情。
    距離乾王攻城僅餘兩日。
    百姓們非有必要,都不再出門,鎖死門窗待在家中,靜待兩日後。
    太和殿。
    “啪!”
    儀禮司太監甩動長鞭,鳴鞭示意,今日朝會開始。
    賈政站在太和殿外,環顧四周,臉上不禁露出悲涼之色:
    比起昨日,今早來上朝的京官,又少了一半。
    連忠順親王都不再來,躲在了王府中,隻托人傳出話,他主張降乾王。
    無需人說,太和殿外眾多小官便聚攏在太和殿外,近距離聆聽裏邊傳出的爭吵聲。
    隻不過今日這次吵架,聲音比前兩日小了許多,主張投降的人大多都已和忠順親王一樣,托病在家,不再來上朝。
    壓抑的氣氛,連待在殿外的賈政都感受到了。
    半個時辰後,朝會結束。
    眾大臣從殿中走出,賈政也趕忙迎向小舅子,王子騰並未隱瞞,當著眾人麵,口中說出兩個字:
    “議和。”
    太和殿外等候的眾人,頓時嘩然色變。
    賈政心裏頭卻是像有一塊石頭落地,輕鬆了許多,撫著胡須點頭:“眼下情勢,隻能暫時與賊王議和了,不知皇上派了誰去?”
    王子騰道:“還有待商榷,已命人去請忠順親王,或許我也會同往。”
    有大臣憂心忡忡:“這乾王自從起兵以來,概不理會朝廷招安文書,又聽聞其破城後,定會將城中富戶劫掠一空,賞賜下屬……這議和,怕是朝廷也要被狠狠勒索一番,方才能滿足他!”
    賈政看他一眼,見是軍機處的一位參讚,連他也稱那賊寇為乾王了?
    商議片刻,賈政官小,議和一事也輪不到他來做主,便回到了家中,在書房獨坐。
    坐了足有一個時辰,都未曾見有人來找他。
    他兄長賈赦,東府的賈珍,仿佛都事不幹己一樣,對朝廷內外局勢漠不關心,至於族兄賈敬,更是隻在城外道觀煉丹修仙,與太上皇如出一轍。
    “唉。”
    賈政長歎,若是城破,賈家會如何?若是就此家破人亡……
    賈政不敢往下細想。
    這時,小廝在門外喊道:“老爺,璉二爺來了。”
    “璉兒?”
    賈政心中一動,寧榮兩府也就賈璉能辦事,他那兒子賈寶玉有些許偏才、怪才,可惜卻不肯用在仕途正道上。
    “讓他進來。”賈政道。
    賈璉很快走進書房,先行禮,再說道:“老爺,娘娘從宮裏頭悄悄傳出一封信,我不敢擅自看,故而交由老爺!”
    “什麽?她……怎敢的。”
    賈政被嚇得不輕,順朝後宮規矩森嚴,妃嬪私自與外戚通信,嚴重點說,等同於謀逆大罪,輕一點,也要罰俸,降品。
    賈璉道:“眼下大亂在即,也顧不得那些規矩了,老爺請看信!”
    說罷,將一封書信雙手遞過去。
    賈政忙打開看了,越看,神色越慌亂。
    “老爺,老爺。”
    賈璉問了兩次,方才聽到老爺說:“這信,是抱琴寄出來的。”
    “她說了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