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章 背吊柴(1)
字數:7433 加入書籤
吳尚榮自從考上民師後,雲隊長就對他說,上級已經通知了,他的民師從八月份算起。
也就是說,從八月份起,他就是民辦教師,有全月的工分了。
因此,他平時就不用去生產隊掙工分了。前些天,掰玉米掙的工分直接記在他媽的頭上,剝玉米掙的工分就不另算了。
現在離九月份開學上課還有十來天,他準備上老林背吊柴買。
因為,他老媽江文江老毛病又翻了。但是家裏現在是一貧如洗,拿一元錢出來都困難。
雞前幾些天下的蛋,一共十多個,他媽拿了大半去賣了,買了點鹽和火柴回來。
還剩幾個,江文英給吳二叔家尚銳拿了去。
論說,尚銳的腿傷沒有吳尚榮的嚴重,應該好得差不多了。
但吳尚銳還是離不開拐杖,放了拐杖,受了傷的那隻腳就承受不起身體的重要。
吳二叔去問醫生,醫生說生活太差了,營養跟不上。
沒辦法,幾家人能湊出來的就隻有一點雞蛋,想買點牛奶這些奢侈品,根本沒有可能……
所以,吳尚榮決定去背柴賣,爭取掙點錢來給老媽買點藥,再給二叔家尚銳買點奶粉。
但吳尚榮一個人上老林,沒有一個伴,江文英不放心,不許他去。
吳尚榮想找吳尚俊、田大富、雲吉強等幾個小夥伴去,他們說要參加農忙,搶工分。
因為開學時,每個在讀生還要把在隊裏的勞動天數開去交給學校。
吳尚榮想到,那這農忙期間,能陪自己去背吊柴的就隻剩下一個蘭子姐。
可是,江雨祥都說了,不許他給江沁蘭來往,他去約江沁蘭背吊柴也不知道他的那個雨祥舅同不同意。
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去江沁蘭家。
江沁蘭家在吳家寨村的最南端,離吳尚家有三裏多路,屬於吳家寨村第三生產隊。
這天早上,吳尚榮沿著大路來到江沁蘭家。
運氣好,家裏沒有大人。隻有江沁蘭帶著三個妹妹一個弟弟在家裏做家務,她爸做木工活去了,她媽生產隊農忙去了。
吳尚榮把來意說了,又問她家裏的事丟得下不?
江沁蘭說:“牛是老二沁園在放,沁春已經10歲了,沁雪8歲,她們兩個人完全可以煮飯和喂豬的。因此,她可陪吳尚榮去老林背吊柴。”
吳尚榮道:“那就這麽定了,從明天起,我們兩個人就去背吊柴。你早點上來,我在家等你。”
江沁蘭點頭應允……
…………
背柴賣那時又叫背吊柴,大概是最初背來的柴,要吊在吊秤上稱重量而得名。
既然要去背吊柴,吳尚榮頭天就把砍刀磨快,把背架和打杵準備好。
淩晨四點半左右,吳尚榮的媽媽就起來跟兒子煮好了早飯,並用灰麵給他烙了七八個烙餅當午餐。
知子莫如母,他知道兒子要去背吊柴,約不到其他人,肯定約好了蘭子一同去。
這樣,江文英便給兒子準備了雙份的烙餅。
五點半,吳尚榮就起來吃了飯,把烙餅袋子放在背架上係好,坐在家裏等蘭子姐……
牛池鎮吳家寨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村子。他夾在兩條深溝的中間,南北狹長,上下有七八裏距離。東西比較窄,隻有一到四裏寬。
村子的南端是懸崖,北端是一筆斷裂的岩石。
因此要進出吳家村寨,必須經過東西兩麵的兩座木板橋。
西麵的板橋叫西板橋,連通鎮上。
東麵的板橋是東板橋,通向深山老林。
吳家寨村共有三個生產隊。最上麵是一隊,吳尚榮家所在的是二生產隊,江沁蘭家在南邊的三生產隊。
兩座板橋都在二生產隊的地盤上,要進出吳家寨,都必須經過二生產隊的地盤。
吳尚榮在家裏坐了十來分鍾,江沁蘭就到了。
江沁蘭用手輕輕地推開他家大門,向吳尚榮招了招手。
吳尚榮背上準備好的物件,把膠鞋換成了草鞋,就跟著蘭子姐出發了。
此時,天還沒有大亮。吳向榮家在村子的西邊,離西板橋最近,離東板橋遠。
要經過東板橋去深山老林,就要橫穿整個村子。
出了東板橋,清一色的上坡路。二人背著背架,微微彎著腰,不停地向山上爬去。
從小就在山路上走慣了的,二人不停地走著,還不時說些笑話。
一陣陣歡聲笑語傳向遠方,二人絲毫沒有勞累的感覺。
如果這條路永遠沒有盡頭,吳尚榮願永遠陪著蘭子姐這樣走下去。
走著,走著,吳尚榮陷入了睱想中:二人同時進入小學和初中,在一張凳子上同坐了七年。
對方的一顰一笑,喜怒哀樂,彼此都非常清楚。
兩個人都是班上的優生。蘭子姐是班長,他是學習委員。
所以,兩個人都非常討老師的喜歡,老師們稱二人是班上的金童玉女。
江沁蘭比吳尚榮大了將近兩歲,從小無論是個頭還是力氣,都比吳尚榮大。
上學的路上大人不在時,總是蘭子姐照顧他。
過溝上坎是蘭子姐牽著他,背不起書包了,是蘭子姐拿過來背在自己身上。
特別是下了雨,沒帶雨傘時,更是蘭子姐脫了外套罩在他的頭上,而蘭子姐自己經常淋了個透心涼。
難怪嫂子們總是打趣他:“尚雲兄弟,你怎麽沒得點男子漢的氣魄?總是要女朋友照顧。”
過去,無論大人孩子見他倆在一起,總是拿他倆訂娃娃親的事說笑。
他倆好像也習以為常,上學和放學還是天天在一起,形影不離,從來沒有感覺到難為情。
但自從初中畢業後,這一個多月,兩人就很少在一起了。
因為回到家裏,各人忙各人家的家務事去了。何況吳尚榮還摔下了山坡,住了半個月的院,又在家裏將息了十來天。
現在二人又走在了一起,好像重新回到了學生階段。
隻是二人回到家裏後,都經曆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如今的心境都發生了一些變化。
江沁蘭見吳尚榮沉默了好一會兒都沒有說話,便問道:“尚榮,你腿摔斷了姐都沒有來看你一下,你是不是生姐的氣了?”
“蘭子姐,我乍會生你的氣呢?你沒有來看我,肯定是雨祥舅封鎖了消息。”
“否則,我回到家裏後,你一定會來看我的。”
“那麽,你是不是恨我爸?”
“不恨。雨祥舅是怕我長大後娶了你,不能讓你過上幸福的生活。”
“其實,他人並不壞。我回到家裏的時候,他悄悄來看過我,還給了我媽五元錢。隻是他來時,我睡著了,沒有見著他。”
聽說尚榮養傷期間,老爸還是來看過尚榮,還給過五元錢,江沁蘭心裏的愧疚終於減輕了一些……
從吳家寨到砍柴的深山老林,大約有十二三裏路,也就是一小時多一點的時間。
到了旺泉井,二人用背架上的空瓶打了點水來喝,然後坐下來休息了一會兒。
旺泉井的水清涼甘甜,比後世的純淨水好喝多了。
二十多年前,曾經有一位道士雲遊到這裏,喝了這裏的水後說,這是一道難得的靈泉,喝了對人是很有好處。
當時牛池鎮上正在建酒廠,便決定用馬匹專門脫水去煮酒。
第一鍋酒出來後,請來的品酒師傅一嚐,連稱:“好酒,好酒。這味道已經超過全縣所有酒廠的酒了。”
但是,鎮上離這裏十多裏路,每天用馬駝水來煮酒不現實。
一是成本太高,二是產量拿不上來。
後來就改成了用10%的旺泉井水,90%的一般井水來煮酒。
煮出來的酒雖然比不上第一鍋的味道,可是比起其他酒廠的酒的味道又好了許多。
所以,後來核定價格時,該廠的57度白酒,訂的零售價是一元錢一斤,而其他酒廠的酒是八角五分一斤。
想到這裏,吳尚榮突然對江沁蘭說:“蘭子姐,你說如果我們今後在旺泉井這裏建個酒廠,全部用這甘甜的井水來煮酒,銷路是不是更好?”
江沁蘭道:“那還消說,隻不過現在天天在喊割尾巴,不允許私人辦酒廠。”
吳尚榮說:“現在不行,不過再過三四年也許就可以了。”
江沁蘭道:“現在私人不行,但集體可以。如果以你們生產隊的名義,或者幹脆以吳家寨村的名義辦一個酒廠,就應該批得下來。”
“對呀,蘭子姐,你真聰明,我咋沒想到這點呢?那啥歌裏不是天天唱‘推廣新農具,社社辦工廠’嗎?”
“是的。所以說現在從上到下都是鼓勵集體辦廠的。”
吳尚榮道:“隻是現在無論是村上,還是生產隊都沒有多餘的錢拿出來辦廠。”
江沁蘭說:“是啊,現在村委會就是一個空架子。每年靠各下屬生產隊的提流維持運轉。生產隊那點錢每年年終都要跟社員搞決算,發餘糧款。如果我們拖來用了,年終沒有錢給社員發餘糧款,社員肯定跟你拚命。”
“嗯,你說得對,真正地想用集體的錢來辦酒廠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隻能自籌資金,以集體的名義辦廠。但是,由私人來管理,請生產隊的人來當工人就行了。工人的錢交給集體,也變相地增加了生產隊的收入。”
“可是你從哪裏弄來辦廠的錢呢?”
“這個,等我想到了弄錢的法子就告訴你。等有了錢後,就把支書和村長找來商量,給他們一些好處,讓他們幫忙把辦酒廠的手續跑下來,這樣酒廠就可以辦起來了。”
“那支書高大發辦事拖遝,辦廠最好不要過於依賴他。我聽說你們二隊的老雲隊長,今年幹到年終就不幹了,他準備推薦你二叔來幹。”
“你二叔是生產能手,辦事效率高。前兩年雲隊長請他出來當副隊長,他嫌麻煩,沒有答應。這次你鼓勵他把隊長一職承擔起來。到時由他出麵,以生產隊的名義辦酒廠手續就容易多了。”
“哈…哈,蘭子姐,我怎麽覺得你有當縣長的能力呢?你安排起這些事來,頭頭是道,不是嗎?”
“哈哈,我如果當了金川縣的縣長,就把你弄來當牛池鎮的鎮長。”
“當什麽鎮長喲,幹脆給你當男秘書算了。到時人家那些領導帶女秘書下鄉,你就帶個男秘書下鄉。”
“我帶你個大頭鬼,哈…哈……
“哈…哈……”
帶著童音的笑聲和銀鈴似的笑聲混合在一起,回蕩在四周的山穀中。
吳尚榮和蘭子姐好久沒有這樣開心過了。
其他上山砍柴的人聽見兩個學生娃娃笑得這樣開心,還以為二人前些天在校園裏搞了什麽惡作劇,現在互相炫耀呢……
一路說說笑笑,氣氛非常活躍。二人很快就到了砍柴的地方大岩洞。
二人把背架放好,各人揮舞柴刀開始砍柴。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二人從小做家務,幫著家裏幹各種勞動,砍起柴來毫不費力。
隻見柴刀飛舞,林間不斷傳來咚咚咚的砍柴聲。
一小時多點,二人就把柴砍好了。
他們把枝葉除去了的柴用刀切成一米五左右,用藤蔓捆成三四十斤一捆的木材。
一般根據個人的力氣大小來決定每一捆柴的具體重量,以及背幾捆柴。
吳尚榮問了蘭子姐,在家裏背短途,她頂多背過130斤。
背柴是長途運輸,背起來必須感到很輕鬆才行。
因此,吳尚榮說,蘭子姐今天的柴最多背三十多斤重的三捆,總重量100斤左右就行了。
他自己呢,短途估計背得動160斤左右。今天他跟自己定的目標是130斤,那麽30多斤左右的柴,他今天準備背四捆。
如是在往年,江沁蘭根本不相信吳尚榮的力氣會超過自己。
吳尚榮前幾天打臉吳中剛的事情,在村子裏傳得沸沸揚揚的,她已經聽說了。
這才相信吳尚榮的力氣滾了一次山坡過後,奇跡般地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