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逃課

字數:4204   加入書籤

A+A-


    雨停了。
    來的快,去的也快。
    薑淼淼從橋廊裏出來時,天也漸漸放晴了。
    她伸了個懶腰,滑下薑小白的背,準備自己走。
    等了等還沒追上來的喜兒。
    抬眼望去,閣樓裏阿娘這會兒應該正在忙著撥算盤呢,一早秀秀姨就搬回了一箱子賬簿。
    有夠阿娘忙幾日的。
    這會兒應該沒空管她。
    薑淼淼便往後院園子裏走去,像是放風的小野馬,蹦蹦跳跳的,邊走邊哼歌。
    喜兒在後邊跟著。
    薑小白見小主子用不到它,一溜煙跑了。
    小主子在作死,它還是先走為妙。
    穿過抄手遊廊,穿過假山,穿過花徑,來到池子邊一塊開闊的草坪上。
    小姑娘在草坪上奔跑。
    跑著跑著,看到亭子裏兩個熟悉的身影。
    小姑娘突的停住了腳步,一轉身就往回跑。
    怎麽回事,這個時辰,阿娘不是應該正在看賬簿,怎麽有空在那和秀秀姨喝茶。
    沒看見,阿娘剛剛一定沒看見她。
    小姑娘加快了腳步。
    還沒跑幾步,就被一雙大手給是撈了起來,“跑什麽跑,阿娘有這麽可怕嗎?”
    薑淼淼一臉心虛,對著阿娘露出乖巧的笑容。
    陸青瑤捏了捏閨女的臉蛋兒,笑也沒用。
    這孩子,咋那麽不愛念書呢?
    說起來倒是跟她兒時有些像,她那會也不愛念書,極其不愛習字。
    然後爹爹就慣著。
    以至於她後來同京城貴女們來往,在一塊行酒令,時常被那些閨女們嘲笑,笑話她行的酒令粗鄙。
    反而是嫁給薑雲澤的前兩年,夫唱婦隨,時常為他研墨,也耳濡目染習了一些。
    隻是她那一手字,終究是練不回來了。
    後來想了想,沒所謂了,反正她又不用像男子那樣去科考,寫個家書什麽的,別人能看懂就足矣。
    人無完人,何苦為難自己。
    她的字是挽回不了,但閨女年幼,還是有機會習得一手漂亮好字的。
    總歸,還是要逼一逼。
    “薑淼淼,你是不是又逃課了?”
    “沒有,沒逃課,是二哥哥老往茅廁跑,火氣還大,傷肝,阿娘該找太夫給他瞧一瞧了。”小淼淼仰著頭一本正經說道。
    陸青瑤眉頭抽了抽。
    宴兒那般沉靜的性子都教不了,也不知道誰能教,看來隻能把希望寄托在千雪身上了。
    反正她是教不了。
    她試過了,教淼淼不到一刻鍾,她就起了想揍孩子的念頭。
    她告訴自己,淼淼已經沒有父親了,她得做一個慈母。
    教孩子這事,教孩子這種事,還是請別人來。
    她下不去手。
    喜兒看著姑娘的樣子,抿了抿唇垂下頭去,憋住了笑意。
    小主子太會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了。
    薑淼淼繼續道:“阿娘,我真的識得好多字了,隻是不會寫。”
    陸青瑤看到閨女,她咋那麽不信呢。
    “淼淼,你可得珍惜你二哥教你的日子,待年後她去了江州,你可就一年半載都見不到他了,想讓他教都沒機會呢。”
    薑淼淼:……
    好吧!她阿娘是懂得拿捏人心的。
    就知道她舍不得二哥哥。
    算了,反正念書這事應該是逃不掉的,阿娘說她可以不用像大哥那般熟讀兵書,也不用像二哥那般讀完四書五經。
    但要識文斷字,三百千弟也是要學的。[1]
    字也要好好寫的,可不能讓別人認為她是個草包美人。
    薑淼淼妥協了。
    也沒啥大不了的,不就是背個古文嘛。
    不過阿娘怎麽會在這,難道是忙完了?
    “阿娘,我們一起踢球吧?”薑淼淼接過喜兒手中的圓球。
    這時候也是有球的,俗稱蹴鞠。
    是用動物膀胱充氣成球,在外皮包裹以動物皮縫合而成,已經是很接近現在的皮球了。
    別問她是怎麽知道的。
    好奇的小姑娘已經親自拆開剝皮瞧過了。
    陸青瑤很抱歉的親了閨女一下,“淼淼,阿娘與你姨姨有事要聊,讓喜兒陪你蹴鞠,好不好?”
    “那我不玩了,我陪你們聊事情吧。”
    薑淼淼也不是非要踢球不可,阿娘聊事情也是很有意思的,她能聽得懂。
    陸青瑤點頭,讓閨女坐自己身旁,塞了塊果脯在她嘴裏。
    聽一聽也無妨,這小孩子學東西,最好就是耳聾目染,死記硬背記得快,忘的也快。
    就像楓兒,忘性比記性還大。
    秀秀給阿姐遞了盞茶,問道:“阿姐,來京城之後咱們買了宅子,置辦了田產,特別是在屯糧和捐糧上花銷了一大筆銀子,如今手上的積蓄可是不多了,那些下人還要買嗎?”
    自從阿姐和離,另立了門戶的消息傳出後,就不斷有陸家從前的下人上門尋舊主。
    可是這宅子根本容納不下那麽多人。
    “買,他們都是陸家的舊人了,都是我娘一手調教出來的,自是要比外邊隨便買的中用許多,隻是我們現在不比從前那般光鮮,若他們願意留下,府裏留用一些,剩餘的就暫時安排到郊外的莊子上,那邊也需要人手。”
    “讓宴兒挑幾個忠厚老實的帶在身邊,日後去江州念書也好有個照應。”
    陸家流放前,阿娘就遣散了仆人,還了身契,讓他們去自謀生路。
    許多都是陸家的老仆和家生子。
    如今還有人願意回來,她自然是沒有要趕人走的道理。
    秀秀伸手要銀子,“阿姐,買是容易,可養家仆是要月月發例銀的。”
    “自然。”陸青瑤說著從懷裏掏出一遝銀票。
    “我昨兒夜裏潛回了陸家一趟,在家裏挖出一罐銀子,就拿去換了銀票。”
    注 [1]《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簡稱“三百千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