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求追讀)人間何處不是道?解鎖新靈材

字數:4177   加入書籤

A+A-


    長街上,狐妖看著對麵含笑的書生,口中不由喃喃重複了一句:
    “那家人惡毒,又怎能怪狐?”
    狐妖抬眼去看對麵書生,那青年尚且戴著一個白臉麵具,麵具沒有五官,唯有兩眼處挖空,露出了青年朗星般的雙目。
    不知怎麽,雖瞧不清對方五官,狐妖卻不由自主感覺到對麵之人一定極是風采神雋。
    令狐妖不由自主便生出一種莫名的激動,似有熱血從心底沸騰,要叫他衝破世俗種種迷障,去看到大千世界,星月朗闊。
    狐妖下意識想學習對方的笑容,更想學習對方的神采。
    “我……”狐妖臉上露出笑,尖尖的嘴角自兩邊向上咧開。
    他又覺得不對,連忙就伸手放到臉頰兩邊搓了搓,揉動了略微有些僵硬的五官,使笑容弧度更加柔和自然一些。
    狐妖這才拱起手,帶著笑,向陳敘彎腰深深施了一禮。
    “我、我……小狐,小狐多謝先生教我!”
    狐妖喜悅,激動,恨不能當場抓耳撓腮,卻又扭扭捏捏要丈量著自己笑容的弧度,盡力學出優雅。
    他雖是人形,也通人言,甚至有些地方比某些人還更懂禮知事些,但此時此刻陳敘卻又分明像是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隻皮毛未褪的狐狸。
    狐狸人立而起,尖尖的下頷,斜飛的眼線,耳邊簪著一朵芙蓉花。
    他穿書生袍,戴書生巾,像人,卻又保留著動物的天性未褪。
    真是有些滑稽,可竟然又有些野性的可愛。
    陳敘看到這裏心下不由微微鬆了一口氣,狐妖可教,自然是比打生打死要好上許多倍。
    “相逢即是有緣,你我閑談論道而已,又何必言謝?”
    狐狸卻又是一怔,小心反問:“我們……是在論道嗎?這便是論道?”
    “人間何處不是道?你知恩圖報是道,信守承諾是道,此刻長街煙火也是道。”陳敘說,“又不是一定要鬆花煮酒,春水煎茶才叫道。
    或是道門真人,儒家高士,焚香調琴,陽春白雪……
    他們是道,我們難道便不是道了麽?”
    狐妖“啊”一聲,眼睛亮了,砰砰跳動的心髒越發激動。
    他喜不自勝,卻又不知該說些什麽好,一時扶一扶鬢邊的簪花,一時又摸一摸頭上的帽子,手還忍不住想要去搓自己的臉。
    “我、我必要報答你一些什麽。”狐妖苦惱,“可是我先前答應過林家小兒,明日還要躲在棺材中問你是不是殺人凶手。
    他人雖死了,我曾答應的事情卻務必要履行。這、這又該如何是好?”
    陳敘說:“你隻管履行的你的承諾,到時候問便是,至於何時問,怎樣問,我又會有什麽反應,那卻與你的承諾不相幹了。胡道友以為,可是如此?”
    狐妖的眼睛不由得又是一亮。
    陳敘最後笑說:“胡道友在人間修行,想要成道,還請務必知曉一事。
    世間之人有完全者,亦有殘缺者。所謂殘缺者,雖為人形,其性卻惡。此等人行事叵測,毫無底限。雖為人,卻又非人,實乃蠹蟲而已。
    胡道友可千萬莫要去學那蠹蟲,被這濁世迷花了眼,丟失底限。
    今日相逢,你我互稱一聲道友。他朝若是有緣再見,希望你我還能再稱一聲道友。”
    說罷了,他將自己的麵具摘下。
    狐妖怔怔看著他,腦海中翻滾著他的話,臉上又不由自主學他神態,一時間腰背挺直了些,臉上略微僵硬誇張的神情又顯得柔和自然了許多。
    狐妖寬袖端方,將雙手交疊至身前,此番鄭重行禮道:“自當如此,不敢偏離。”
    陳敘回禮道:“在下陳敘,見過胡道友。”
    狐妖結巴了一下,忙說:“在下、在下胡溪,見過陳道友。”
    一人一妖相對行禮,互相告辭。
    直到狐妖告辭離去,陳敘忽聞耳畔人聲嘈雜,隻這一刹那,紅塵中的所有喧囂便又都回來了。
    而長街之上隻見行人往來,夜市熙攘,又哪裏還有狐妖的影子?
    燈火下一相逢,簡直便如誌怪小說中的幻夢一場。
    但陳敘知曉這一切絕非是夢,因為狐妖臨去前也贈送了他三根狐毛。
    如今狐毛還在手中呢,真真切切,神異瑰麗。
    【狐妖靈須,煆炙後碾成粉末,搭配輔材可調和成玄狐回春散,功能止血生肌,治愈外傷,對修行者亦有一定功效。】
    【與狐妖結緣,獲得新品種靈材,獎勵煙火值+300。】
    陳敘頓時驚喜,煙火值+300,他回去就可以解鎖控火術二級,或是呼風之術了!
    正喜悅間,陳敘就要將手中三根狐毛收入煙火廚房,忽然聽到身後傳來驚喜一聲:“這裏這裏,妖氣便在前方,快,阿倔我們快走!”
    轉頭一看,映入眼簾的便是好生顯眼的一人一驢。
    隻見一藍衫道袍的小道士一手舉著個羅盤,另一手拉著頭灰驢,正費力向前拖拽。
    人往前走,驢往後退。
    小道士先喜後急再怒:“妖氣就在前麵啊,蠢驢你再跟我倔等下妖氣就又跑了。哎呀快走……”
    驢不走,驢噅噅叫,驢退得更厲害了。
    “阿倔!”小道士先是怒喝,後又哭喪臉,“祖宗啊,我叫你祖宗行不行?我下回再不騎你了,咱們快走吧。”
    小道士服軟了,驢便不再往退了。
    驢終於肯乖乖往前走,小道士正欣喜間,忽然低頭一看手中羅盤。
    咦,羅盤指針又不對了。
    “啊!”長街上,小道士發出了殺驢般的慘叫,“妖氣又不見了?啊啊啊,蠢驢、倔驢,小爺要跟你拚了!”
    “噅噅噅——”
    長街這頭,陳敘悄無聲息將手中三根狐毛收入了煙火廚房。狐毛一被收走,所謂妖氣自然也就沒了。
    他把玩著手上的兩個麵具,與小道士擦身而過。
    小道士牽著驢,忽然回頭“咦”一聲,熱情地奔到陳敘麵前打了個稽首說:“這位善信,小道清虛道宮第七十二代弟子,道號玄一,此番南下曆練,為體察世情,降妖捉鬼而來。
    我觀善信氣韻不凡,想來見識定然遠超常人,想請問善信在這左近可有見著妖?”
    陳敘看向玄一小道士,奇怪反問道:“夜市中熙熙攘攘盡是人,道長為何就認定我能識妖?在下不過是凡間俗人而已,怎就當得道長一句氣韻不凡?”
    玄一小道士被反問懵了,不由撓了下腦袋,結結巴巴說:“難、難道不是嗎?不對呀,我一見你我就覺得你定與常人不同,我的感覺不會錯才是……”
    陳敘急著回去修煉,立時一本正經忽悠他道:“感覺之說虛無縹緲,又怎會定然無錯?
    道長莫要被自己的錯覺騙了,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