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紫玄權記名

字數:6948   加入書籤

A+A-


    “難不成這金玉散注竟然是大有來曆之物,竟然讓半江真人這等高人也如此驚訝?”路寧心中暗忖,連忙又將相關之事統統敘述一遍,連當初自己參悟這金玉散注走火入魔之事也沒忘提起。
    隻是當初路寧昏迷後發生的事情,諸如神秘符號之事連他自家都不曉得,因此沒有說與溫半江知曉,倒也不算有意隱瞞。
    溫半江聽路寧說雖然未曾得到金玉散注的道書,卻曾將其全文記下,麵上微露喜色,忙令路寧複述一遍。
    那雲雁子便在一旁打趣道:“區區一本殘破道書,也值得半江兄你如此重視麽,左右不過是個古仙遺留,便是老道出身雁蕩劍派的道法也比他高明些,如何能入得了你的法眼?值當這樣著急與聞麽!”
    溫半江歎道:“雲雁道兄,你當知我紫玄山數千年前天地大劫時曾有道法散佚,若溫某沒有猜錯,這金玉散注所載十九便是我紫玄山散佚道法之一,溫某焉能不急。”
    聞聽此言,連雲雁子也正色道:“我看那白猿法力不過爾爾,難道你先前猜測全中,此妖果真是得了你紫玄山前人的遺澤?”
    路寧聽見兩位真人的話,也知道其中利害,連忙將金玉散注的全文背出,雲雁子深知門戶之別,故此急忙運轉玄功閉了雙耳,怕聽了別門別派的真傳記在心中,日後好友麵前不好交代,心中卻想:“若這什麽金玉散注當真是紫玄山散佚道法,隻怕這個小子是離不得紫玄門牆了。”
    溫半江真人一聽路寧所背金玉旁注,果然正是參悟紫玄山至高無上道法總綱時留下的注解筆記,對如今總綱業已失傳的紫玄山來說意義極其重大,連忙施法將路寧所背道法錄成冊子,細細問了一遍,確定絲毫無錯,方才珍而重之的收在身邊。
    他得了本門遺寶,不免仔細盯著路寧看了數眼,上下打量,最後才說了聲:“不錯,不錯!”
    雲雁子見路寧還懵懵懂懂,不知半江真人深意,不由笑罵道:“你這憊懶小子,既然學了紫玄山的道法,放著半江真人在眼前,難道還不知道機緣難得麽!”
    路寧頓時恍然大悟,連忙再度翻身下拜,對溫半江施了三跪九叩的大禮,恭聲敬道:“小子懵懂,還望真人垂憐,收了小子入門,小子日後必定誠心學道,不辱紫玄山威名。”
    溫半江將袍袖一抖,隔空把路寧扶起,“諒必你這凡俗小子,焉能知我紫玄山有多大威名?不過你既然將金玉散注全文記下,便算是學了本門道法,本來收你為弟子卻也並無什麽不妥。”
    “隻是本門之中向例收徒謹慎,有諸多考驗,你得了金玉散注,使其能重歸紫玄,算上一項大功,但門戶中的規矩不可輕廢,想做溫某徒弟也不是那般容易。”
    路寧聞言連連叩頭,溫半江才又道:“既然你有功勞在身,又有幾分誠心,我便做主免了你根骨天賦、道心毅力等考驗,暫時收你為記名弟子,傳你道法。”
    “你且還回家中,三年之內若你依舊向道心誠,能勤勉修行,不出差池,溫某自然來尋你,正式收你入門,否則便是你與本門無緣,到時候溫某必定追去你的道法,消去你與本門之間一切記憶,你可願意?”
    路寧雖然踏入修行路“容易”,但與白猿相交一場後,也知道似他與白猿這等野路子修煉之輩,想要得到正宗傳授實在比登天還難,尤其是道魔兩家的大派,想要位列其中更是極難得的仙緣,等閑之人就算輪回十世,也不一定能有機會拜入其中學道練法。
    因此雖然溫半江隻肯收其為記名弟子,言語之中十分苛刻,他卻知道此乃莫大機緣,連忙回道:“便隻做個記名弟子也是天大的福分,隻求師父教我!”
    雲雁子搖頭道:“你們紫玄山便是收徒上太苛,連我老道都看不過眼去,好好一個修道的苗子,收入門下細心調教便是了,偏要多番考驗,看確實可堪造就才肯收錄,似如此,便是再多本質上佳的弟子,也被你們嚇跑了。”
    溫半江聞言不禁笑罵道:“你們雁蕩劍派難道便滿天下隨意收徒不成?牛鼻子切莫多言,路寧,你且過來,雖然溫某已經收你為徒,但金玉散注乃是本門前輩注解一部驚天動地的道法所得,你如今這點修為怕是碰也碰不得,我且施法將其這部分記憶禁製住,待得日後你根基有成才能解開,否則必有奇禍。”
    路寧慌忙點頭,真人便伸出手指頭,在他額頭上一按,路寧便覺得神思恍惚,隨即清醒過來,但是腦海中關於金玉散注的一切俱都忘得幹幹淨淨,體內體悟金玉散注而生出的些許法力也自消失。
    果然溫半江身為元神真人,法力精微奧妙到不可思議,居然就似生生將已然發生的事情完全從路寧身上切割出去了一般,卻完全沒有影響到他神魂的一絲一毫。
    此時的路寧記憶之中隻有白猿傳道、溫真人收徒等事,故此清醒過來後,還沉浸在喜悅當中,溫半江將手一收,微微一笑。
    旁邊的雲雁子卻忍不住將瞳孔微縮了一縮,卻是瞧出溫半江這一手似乎另有奧妙。隻是他深知老友之能,況且又是他自家的徒弟,管那麽多作甚?因此不言不語,隻在一旁笑看。
    溫半江道:“既然收作了徒弟,受了你的大禮,老道也不能白了你,便先賜下三本道書吧!這其中有許多奧妙,一本是本門心法秘傳玉鎖金關訣,一本是術法秘要,裏麵收了些護身保命的小法術,一本是溫某修行閑暇記下的雜錄,其中記了許多修道時的常識禁忌,你務須好好收藏,切不可輕忽。”
    路寧一聽到玉鎖金關訣五個字,頓時心中一驚,抬眼朝師父看去,卻見溫半江不動聲色的掃了自家一眼,頓時略有所悟,不敢多言,跪倒在地把三本道書都收了。
    溫半江滿意的點點頭道:“你如今修為已經到了鍛體練穴的地步,這本玉鎖金關訣中詳述了該如何修練本門心法,又有一百二十處穴位真圖,載有五經七脈其中較為根基的三經一脈打通之法。”
    “本來還當賜你一套劍法與配合的劍訣,借外功錘煉肉身,不過你所學白猿劍訣變化精微,也不遜色本派入門劍訣,為免你所學蕪雜,貪多務得,故此鍛體你便還用白猿劍訣,否則穴道雖然練通,肉身卻配合不上,一樣不能算是鍛體練穴有成。”
    “多謝師父指點!”路寧這才明白自家所學白猿劍訣之不凡,更有配合鍛體的妙用,殊不在紫玄山秘傳劍訣之下。
    然後便聽溫半江又接著說道:“鍛體練穴向來是道門中最重視的基礎功夫,故而你須在三年內將玉鎖金關訣練到一百二十處穴道盡數通暢,周身元氣運轉不絕的地步,最後運用一十八重天的玉鎖金關訣打通三經一脈,才算你過了第一關,到時如果你還願投入紫玄門下,溫某自然收你做個傳道的徒弟。”
    “弟子定會謹記師父教誨,每日勤懇練功。”
    溫半江因為尚未正式收路寧為徒,因此還隻是自稱溫某,路寧卻是一口一個師父,顯然已經自認是紫玄山弟子了。
    溫半江知他因為求道心切,故此遇上機緣便有十分誠心,顯然是個曉得輕重,明了決斷的,心中也自暗許,隻是麵上卻不說破,轉而對雲雁子說:“此番煉丹事才了,又遇上白猿造下的這些冤孽,既然被你我碰上,總不好坐視不理,溫某想把路寧此子送還家中,有些東西也要盡快送回紫玄山才可,此間之事,怕是得多煩道兄你了。”
    雲雁子笑道:“你也是老道,我也是老道,偏這繁難的事兒就要我去操心,真真豈有此理!”
    溫半江知道雲雁子與自己一向戲謔慣了,也不以為忤,就要帶著路寧動身離開,卻聽得雲雁子說:“半江道兄,老道這兒正好有一件事兒為難,既然這姓路的小子還隻是位列紫玄山記名弟子,須得回家自行修煉,不如就將他借給老道辦一件事,日後事畢,老道自然會送他回家,你看如何?”
    “路寧不過一個初入修行之輩,你能有什麽事要他幫忙?”
    雲雁子拈須笑道:“因你老兄又收了個弟子,讓老道也不禁想起本門中那幾個劣徒,如今也都到了快要出山曆練之際,卻沒什麽趁手的修道家什。”
    “你也知我雁蕩劍派隻是十三異派之一,不比你們紫玄派家大業大,老道與幾個師兄弟都是窮鬼,除一口飛劍外幾乎身無長物,倒是昔年先師未曾轉世之時曾留下幾口上好劍胎,封禁在某處,憑老道一人之力怕是取不出來,便想借你這個徒弟之力幫把手,要是僥幸成功,必少不了你這徒弟的好處。”
    溫半江知道雲雁子雖然出身異派,但雁蕩劍派底蘊也著實不淺,雖則門中隻修劍法,道行上略有欠缺,但法力卻是真高,與自己又是多年至交,此老既然開口,必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此也不問他為何偏要路寧幫忙,便開口道:“路寧,你可願助雲雁師叔一臂之力?”
    路寧自是千肯萬肯,雲雁子笑道:“難得你答應的快,到時候可別怪雲雁師叔坑小輩做苦力……不過隻消你自家努力,日後必有好處,也算是師叔送你個見麵之禮,免得你家師父日後收了你入門,再派人上我雁蕩山來討要人事。”
    溫半江聞言不禁莞爾,笑罵了一句,便不再去管二人,將身一縱便化為一道紅光飄然而走,轉瞬不見,連句囑咐都不曾對路寧說,實在瀟灑得緊。
    雲雁子見溫半江走了,便讓路寧自回原本所居的山洞歇息養傷,等候一番,自己則施展法力,將石洞中諸女連同山穀中的瓊娘一起攝走,縱起劍光不知往何處安排善後去了。
    似他這種元神境界的地仙高人,法力神通近乎無窮無盡,自然有許多法子妥帖解決這些女子的問題,也不需路寧再為此操心。
    反倒是路寧,此番險死還生,還得逢不世仙緣,被溫半江真人收為記名弟子,雖然還未真個入了紫玄山門牆,但隻消他肯努力,前途自是一片光明,因此心中十分暢快。
    隻是偶爾想起白猿之事,雖然知道這位白兄已然被某個不知名的高人救走,性命無憂,但回想起當初情分與翻臉情形,依舊有些難過,隻是事已至此,也隻能在心中祝禱,希望這位白兄經此一難後能改邪歸正,好生修持,成就長生之道了。
    獨自回到先前所待的石洞,雖然隻是短短半日功夫,路寧倒頗有些光陰似箭、物是人非之感。
    隻是他也知道如今不是感懷之時,因此唏噓一番之後就輕輕將此事放下,將半江真人所賜的三本道書取了出來,先拿起玉鎖金關決,思及當日之事,才知道原來溫半江真人早就在關注自己,否則的話,也不會暗中先將這門心法用白猿的紙箋留給自己了。
    不過路寧此時細細將道書觀看一遍,才發現師父賜下的玉鎖金關訣道書比先前偷偷留下的心法內容何止多出十倍,原來先前隻是初步的心法,後麵更有許多內容,依法修煉,才算是真正的道家真訣。
    道書中還夾有一張穴位真圖,與白猿口傳心授的大大不同,乃是道家珍藏,奪天地之造化的寶物。
    可惜隻有一百二十處,依法施為,能練通身上約莫三分之一的穴道,卻沒有天地五要的奧秘,不可憑此衝破煆體煉穴的境界,再上一層樓。
    這也是道家法不輕傳的緣故,否則的話,輕易就將無上妙法統統傳授,萬一所托非人又該如何?
    故此道門中許多門戶,傳授弟子都講究循序漸進,隻等修為到了,經過了磨練考驗,方才會教授下一層次的道法。
    比如路寧若能在三年內將玉鎖金關決練至隨心如意,一十八重天境界,鍛煉完一百二十處穴道,再打通三經一脈,溫半江自會將更高的心法傳授,助他衝破天地五要之一,練到更高境界。
    至於術法秘要,其中則載有十餘種法術,都是路寧修為日深之後便可修煉的,諸如搬運、甲馬、幻術、穿牆、煉丹、符水等等,與***一樣,是世間萬千道法的根基。
    譬如甲馬、符水,便是符法根基,穿牆、求雨,是遁法與五行大術的根基,搬運幻術之流,是萬千法術的根基,等等等等,比起尋常人世間旁門左道的所謂法術,厲害不知多少。
    路寧若是將其一一修成,日後就算他不堪造就,未能真個得入紫玄山門牆,憑了這本道書中所載內容也盡夠其在世間逍遙,或者到朝堂之上做個供奉、法師之流,享受一世榮華富貴。
    隻是路寧經過前番走火入魔之事,見識過了溫半江、雲雁子這等真正的元神高人,對於修煉這些微末法術之事看得已經不如初時之重,自覺有了***便足夠使用了,這些法術,還是等到自家修為達到師父的要求之後再說罷。
    他卻不知道自己這一番心思卻剛好合了道法修煉的道理,這些法術變化萬千,有莫大威力,等閑人一旦上手便會為其深深吸引,自覺有掌控天地萬物之力,難免因此生出種種紛亂心思來,焉還能靜得下心來苦修基礎的心法?
    而若是按捺住性情,等修為高深了之後再行涉獵法術,到時候反而不用多費心思,自然而然就能煉就莫大法力,如此方為道門修煉的正路。
    半江真人將這術法秘要賜給路寧,實則是為了考驗這個記名弟子,看他能否耐得住心思,不去學這些法術,耽擱本身道行修為。
    此中道理就算路寧本身參不透,真人所留給路寧的第三本道書乃是不折不扣的寶物,內中有許多道家修行的種種道理、禁忌,何處可走捷徑,何處定要打好基礎,何處萬萬不可冒失,全都暗藏在諸多平淡的言語之中,乃是溫半江半生修煉的心得精華,比什麽心法、法術都要珍貴。
    路寧若是個曉事的,將這本道書細細研讀,自然該知道如何修煉,沒師父在旁指點也能逢凶化吉,道法修為一日千裏。若是心竅被迷,不明白所留道書真意,真人也就不必收這個徒弟了。
    偏生路寧真個福至心靈,並未曾將術法秘要看得太重,隨手便將這一般人視如拱璧的寶貝放在一邊,翻開半江真人的修行雜錄細細看了幾眼,頓時隻覺自家的心砰砰直跳。
    聰明如他,如何能不知這一本蘊含了乃師修道智慧與經驗的寶貝才是三本道書中真正的精華,甚至比玉鎖金關決更加重要許多。不由得深感師恩厚重,暗中下定決心,未來三年裏一定要好生修煉,務必要完成考驗,真正拜入半江真人門下,才好朝夕得恩師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