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不與民爭利

字數:3889   加入書籤

A+A-


    程時要比較的主要是顯示器、CPU、內存和硬盤上。
    這個年代,國際領先的第四代數控機床用的也還是CRT顯示器。
    去年京城電子管廠跟霓虹國合作建成了北方最大的CRT 顯示器生產基地。
    鄭擁軍給程時買來的就是這個廠的產品。
    相比林雪霽送來的霓虹進口顯示器,性能相差無幾,以後完全可以替代。
    到了剩下的三個,程時就犯了難。
    就算不跟後來的精密數控機床相比,隻看這個年代的尖端產品,CPU都是用的漂亮國去年剛發布的80486 處理器或者 68000 係列微處理器。
    國產 CPU 在運算速度、指令集豐富度、集成度等方麵都遠不及這些國際主流產品。
    國產內存以小規模的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和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為主,雖然不能支持複雜的電腦運用,但是用在數控機床上足夠了。
    不過國產內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不夠,會出現數據丟失、讀寫錯誤等情況,這也挺麻煩。
    然後是硬盤,漂亮國這會已經用上了容量超800Mb的硬盤。國產硬盤的容量也能幾百MB,勉強能用,實在不行,一個不夠就兩個。
    問題在於國產的硬盤采用傳統的機械硬盤技術,尋道時間長,數據傳輸率低。在製造工藝和品控方麵也很不足,機械故障頻發,出現磁頭損壞、數據丟失等問題。
    而精密數控機床對數據讀寫速度要求很高。
    因為在刀具高速運轉中,機床需要快速讀取程序段和數據,以保證刀具的精確運動和加工的連續性。
    就好比一個專業舞者聽旁人講述動作來跳舞,最後限製舞蹈完成度和優美性的,除了舞者的專業素養和反應能力,就取決於負責指揮那個人的表達夢裏了。
    讀寫速度慢會導致數據傳輸不及時,可能使加工出現停頓、誤差等問題,影響機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特別是長時間連續運行時,對數據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要求極高,任何數據丟失或錯誤都可能導致加工失敗,甚至損壞工件和機床設備,造成重大損失。
    所有暫時而言,他也不敢冒險用國產的硬盤。
    所以如果要實現精密數控機床的全國產化,必須促進國產CPU,內存和硬盤這些產品技術突破。
    那就不是機械專業的問題,而是電子行業的了。
    這個事,急不來。
    隻能先用進口的。
    不過,隻要把計算機控製係統做好,剩下的伺服驅動係統、位置檢測裝置和輔助裝置就相對好辦很多了。
    因為這幾部分的關鍵零件,他都設計好了實現路徑。
    程時估算了一下,如果順利的話,明年年初,他的第一版自製的精密數控機床就能試用了。
    他看了看表,五點。
    還有半小時下班。
    因為這段時間,事情多且雜。
    他和於大東,張自強三個人已經形成了默契,每天在下班前半小時碰個頭。
    除非遇見特別緊急情況,否則張自強和於大東不會在其餘時間幹擾程時。
    一來於大東和張自強向程時匯報一下今天各項事情的進展。
    二來,他們兩個也會把遇見的難題說出來,程時為他們解答,他們次日去解決。
    他們要是解決不了的,程時就要親自出馬了。
    今天這兩個人臉色都不太好,程時勾了勾嘴角:“怎麽啦?被人踩到尾巴了。”
    於大東忿忿地說:“特麽的,我今天竟然被一群開跑跑的圍攻了。”
    這個年代沒幾個人有車,所以錯過了公交車,或者公交車都不到的地方,都是小型三輪摩托車來解決。
    這裏的人給這種三輪摩托車起了個有趣的名字叫“跑跑”。
    雖然向東市有摩托車廠,買三輪摩托相對方便。
    可是一輛三輪摩托也要好幾千。
    買三輪摩托來幹“跑跑”的也多半是城裏沒有正式工作的人或者郊區農民。
    一家人傾其所有買個三輪摩托車,自然是想要多賺些。
    現在國有企業要開出租車公司跟他們搶生意,他們自然就炸窩了。
    於大東除了生氣,其實也有些糾結:他不久前還跟這些幹“跑跑”的人一樣,每天要去掙今天的飯錢,現在卻要從他們嘴裏搶食。
    新的生產工具淘汰舊的生產工具,肯定會有矛盾。
    程時微微點頭,又衝張自強抬了抬下巴:“你呢?”
    牛馬的情緒決定了幹活的效率。
    現在張自強可是他的最強牛馬,所以如果出了問題,必須盡快解決。
    張自強有氣無力地說:“我爸不同意我跟紅綾在一起。”
    程時:“哦。這個......我幫不了,你得自己解決。”
    於大東又說:“他們也不容易。我又不能打他們,不然就真的成惡霸了。可是他們整天圍在出租車門口,也挺討厭的。”
    程時:“嗯,不用管。反正下崗職工學開車拿到駕照還要一段時間。你先把酒店這件事弄好。”
    於大東:“然後呢?這也隻是把矛盾拖後。最多半年,我的夥計就能陸陸續續拿到駕照,這個出租車公司就要開起來了。”
    程時:“到時候顧客會用腳選擇。”
    於大東:“哈?什麽意思?”
    程時:“你想,向東市每個人都能打得起出租車嗎。”
    於大東搖頭:“那肯定不可能了。可是沒錢打車的也未必會去坐跑跑,肯定會去坐公交車啊。”
    程時:“那有錢打出租車的人,沒有出租車就會去坐跑跑嗎?”
    於大東想了想說:“不會。可能會買車?”
    程時:“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雖然有了汽車,但是自行車並沒完全被淘汰,因為汽車太貴。而且我告訴你,即便是很久以後,汽車普及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中國人買汽車就像我們現在買摩托車一樣容易,自行車的銷量依舊會好。因為汽車和自行車各有各的優缺點,適用的場所就不一樣,根本不是競爭關係。其實跑跑和出租車也一樣。”
    “你始終都要明確我們的原則,我們不是要與民爭利,而是要彌補空白,開創新的盈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