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原來是這寶貝

字數:4699   加入書籤

A+A-


    那是一架米-23!!

    此時已近黃昏。

    穹頂漏下幾束昏黃光柱穿過細細飛舞的灰塵,投在那銀灰色的機身上,好像舞台上的聚光燈聚焦在主角身上。

    又好像點燃了一團火苗,讓冰冷的銀色機身染上了幾分熱烈的顏色。

    好像一隻鷹,下一刻就會破頂而出,翱翔遠去。

    耳邊仿佛有戰歌響起,全身血液都沸騰起來。

    之前中國就老想要這個機型,可惜大鵝不肯給。

    哪怕是報廢的,也隻能是趁著大鵝現在比較亂,通過第三方,才有可能弄回來。

    這是由大鵝是設計師米高揚親自設計的最後一個項目,也是大鵝首款大規模裝備的可變後掠翼戰鬥機,其核心設計理念是超音速攔截與多用途作戰。

    頭頂閃過飛機發動機的爆鳴聲。

    程時從時空停滯的錯覺中驚醒,興奮得雞皮疙瘩都豎起來了。

    段守正:“這是淘汰的故障機。所以要修。但是我們沒人修過這個機型,都一個月了,不敢下手。”

    程時暗暗算算時間,可不就是他和林雪霽去莫斯科之後談妥的麽?

    飛機旁站著一群人,都穿著連體工裝,看不到軍銜。

    不過從他們的站姿,程時很容易看出誰是頭。

    人是群居動物。

    群居動物最大的特點就是會分等級。

    就算嘴裏不承認,下意識的動作也會暴露內心對自己的定位。

    比如現在所有人都側身朝向那個幹練威嚴,中等身材的中年人,保持一定距離留出空間卻給予足夠的關注,確保自己能聽見這個人的每一句話。

    這個中年人典型的南方人長相,鼻梁微塌,濃眉,單眼皮,皮膚微黑。

    果然段守正向那個男人介紹程時:“這個就是我說的程時同誌。”

    又向程時介紹“這是空軍基地技術總工周安宇同誌。”

    哦,專業技術少將,難怪。

    在機修庫裏,不可能有比他級別更高的人了。

    程時跟周安宇握了握手。

    之前聽說中國這個時候,飛機機械師出現了斷代。

    現在一看,還真是。

    周安宇手下的技術人員基本就是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

    因為曆史原因,出現了十年的教育空白。

    原本三十五到四十五歲的機械師正是黃金年齡。

    積累了十幾年經驗,見識過足夠多的事故和機型,且腦力和體力還沒有出現嚴重下滑。

    可是這個三十五到四十五歲的機械師剛好是在那空白十年裏受教育。

    恢複高考後,教育體係轉型,飛機維修人才培養規模縮減。

    但是民航擴展迅速,行業需求激增。

    於是就有了現在這樣老的老了,年輕的還沒成長起來的尷尬局麵。

    難怪會連台飛機都不敢拆。

    周安宇一邊敷衍的跟程時握手,一邊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段守正。那眼神似乎在說:這就是你給我找來的幫手。這麽個乳臭未幹的小白臉?

    你這不胡鬧嗎?看我等下怎麽跟你親爹告狀?!!

    程時問:“怎麽不打開呢?要拆開才知道哪裏有問題。”

    周安宇旁邊的人歎氣:“不知道怎麽拆。”

    要是正規渠道買來的,會有一本《維護手冊》,哪怕是俄文的也好,他們也有辦法看懂。

    可是現在就是沒有。

    程時走到工具箱前麵看了看,說:“也是,沒工具,確實沒法拆。我給你們列一張清單。你們去找。找齊了回來了才能拆。”

    他摸身上的口袋,找筆,才意識到剛才進來的時候被搜過身,他的東西都被扣在門崗了。

    有人遞了夾板和筆過來。

    程時開始在上麵寫:“1、精度±5%的扭矩扳手4把。2、液壓扳手泵.......”

    雖然慢,但是沒有停頓。

    所有工程師都圍過來看他寫。

    獨留段守正一個人站在外圈無聊的東張西望。

    反正他也看不懂,反正他也不感興趣。

    技術人員們交換著驚訝的眼神:這混蛋是瞎寫的吧。

    程時列了整整一頁紙,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遺漏,翻了一頁在紙上畫了個表格,說:“這是米格-23的《結構化的維護記錄表格》,照著這個製作打印,以後你們維修和拆裝都能用上。”

    沒有人告訴他現在拆的這台直升機米格-23。

    他是怎麽知道的?

    直升機上通常會印國籍或軍隊標誌,通常以國旗、軍徽或特定的部隊標誌等形式呈現。比如漂亮**用直升機會有空軍、陸軍等軍種的標誌以及星條旗元素等。

    還有噴塗在機身的明顯位置,包含數字、字母等組合的戰術編號,航空隊標誌或隊徽,戰功標誌和個性化特殊標識或文字。

    但是現在為了掩蓋這些直升機的出處,已經塗掉了機身外殼所有標誌。

    光憑軍迷雜誌上那些圖片,外行人也很難分辨。

    有人不信邪,小聲說:“這是米格-21。”

    程時說:“不對。米格-21采用三角翼設計,米-23是是變後掠翼設計。米格-21的機翼固定,而米格-23的機翼可以在16度到72度之間調節,才能在高速和低速飛行中都能表現出色。這是米格-23沒錯。”

    那些人才徹底服了。

    程時把這些東西交給剛才遞東西給他那人。

    那人看了一眼周安宇。

    周安宇點頭:“分一下工,去找吧。”

    那些人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然後散開。

    程時這會兒忙著繞著飛機打轉,仔細打量。

    他重生前,曾參與研發中國自己的戰機,更是無數次參與解決修理各種進口戰機。

    即便是這樣,他第一次見到米格-23也是在2000年以後了。

    沒想到,沒想到。

    現在這個好事竟然被提前了十年。

    一邊轉圈的時候,程時的餘光瞥見周安宇在認真打量自己。

    他知道,這是周安宇在重新評估他。

    以貌取人其實不是勢利眼也不是弱點,而是一種技能。

    一個人根據自己社會經驗迅速把人分類,排除危險,過濾無用人物,留下有用資源的技能。

    所以,任何人其實見到別人,首先都會下意識的“以貌取人”。

    特別是那種,工作跟人打交道多的人。

    像軍人,警察這種職業,具有高超“以貌取人”技巧才能少受傷,活下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