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不止有兩把刷子
字數:3625 加入書籤
電氣組的組長一愣,好一會兒才說:“對,當時他們一個斷路器就要我們十萬美金,我們隻能自己仿製。除了沒有廠家和產地標識之外,這個斷路器跟楓葉國原裝的從外形到材質是一模一樣的。試運行和檢測的時候都沒問題。你是怎麽看出來的......”
大家都很驚訝,盯著程時等他回答。
程時淡淡地說:“這個斷路器的裝配精度不足。設計圖紙要求斷路器的動觸頭與靜觸頭的接觸深度為5毫米,實際接觸深度為4.4毫米。兩者差異超過0.5毫米。還有潤滑油老化,導致操作機構卡澀,分閘時間從額定的延長,超出安全限值。雙重作用下,導致的中壓斷路器機械故障頻發。”
有人小聲說:“0.5毫米的誤差就導致故障,不至於吧。”
程時說:“0.5毫米的誤差臨界值,不是隨意設定的,而是源於材料物理特性與工程實踐平衡後得出來的。觸頭表麵鍍銀層厚度通常為812微米,若插入深度不足導致鍍層磨損超過0.5毫米,底層銅基材直接暴露,接觸電阻激增。因為運行中觸頭溫升可達70K,根據鍍銀銅合金的熱膨脹係數,所以要求預留0.5毫米的膨脹裕度,避免因熱脹導致機械應力超限。”
“而且插入深度每減少0.5毫米,接觸電阻,引發局部溫升,導致接觸電阻增大,時間一長造成局部絕緣材料碳化,而且合閘過程中,未充分接觸的觸頭可能產生電弧,燒蝕鍍銀層並形成氧化膜。長期運行後,觸頭表麵可能出現熔坑,導致分合閘失敗。”
“插入深度不足,還會使觸指彈簧壓緊力下降,在分合閘時產生橫向位移,機械振動幅值增大,加速了觸頭材料疲勞,日積月累誤差加大,惡性循環。切爾諾貝利事故,”
會議室裏又是一片安靜,大家想的是:臥槽,臥槽,他真的懂。
不過也是,他是機電方麵的專家,自然是機械和電子,電氣都要懂。
看來他還不止有兩把刷子。
老甘眼裏的冷淡也變得饒有興致。
程時:“我沒有核工程機械師的工作經驗,所以隻能提幾點不成熟的意見。你們權且聽聽。第一,換一個裝配更精良的斷路器。”
有人嘀咕:“這個安裝誤差小於0.5毫米不知道國內有沒有廠子能做到。”
程時想了想,說:“121廠和427廠應該都可以做到。”
關鍵這兩個廠都屬於軍工企業,保密級別足夠加工核電站的零件。
有人說:“你怎麽確定?”
程時:“因為他們的機床是我幫忙調的精度。他們的安裝車間,我也去幫忙優化過。除非他們不按要求使用,精度不至於下降那麽厲害。”
121和427廠都算是國內機械加工的標杆了。
所以這些人聽程時說是他幫這兩個廠調精度,心裏又覺得程時在吹牛。
杭天勤忙說:“如果他們都做不到呢?”
程時猶豫了一下,含糊回答:“如果他們都做不到,你們再找我。我再想辦法。”
他其實真不想摻和。
杭天勤忙記下來,問:“第二點呢?”
程時說:“換更好的高溫鋰基脂潤滑油。看看能不能降低故障率。”
老甘說:“我們的已經用的已經是國內最好的高溫鋰基脂潤滑油。”
程時問:“通過了核級認證嗎?”
老甘:“沒有。”
程時:“據我所知,核電站機械潤滑油要求耐輻射劑量,長期運行的滴點,鹵素含量和25微米以上顆粒數,以及剪切安定性都比其他行業使用的高溫鋰基脂要高。”
“最主要的是,國產高溫鋰基脂沒有經過實際工程檢驗過。”
有人終於受不了,出聲說:“你這就有點崇洋媚外了。”
程時從不浪費時間跟人爭辯這種無聊的問題,往後一靠,說:“從我的專業角度,我能說的就這麽多了。”
想要強大,不是盲目自信甚至是捂著嘴不肯承認不如人,而是正視差距,努力追趕。
他為了得到性價比更好的潤滑油,已經把國內的所有潤滑油廠家都盤了一遍。
國產高溫鋰基脂主要采用石蠟基礦物油,皂化反應控製精度較低,可能導致皂纖維結構不均勻,連滿足汽車機床這些機械的長期穩定性都夠嗆,別說核電環境下的要求了。
大家都有些不服氣,更受不了被一個毛頭小子說不行,氣呼呼地說。
“你做過比較嗎?就在這麽肯定國產的不行?”
“你才多大,用過多少國產潤滑油?”
剛才質疑程時最多的老甘卻說:“比較潤滑油優劣的事情應該是我們去做,程時同誌是來給我們提建議的。我們不能聽見不同意見就跳起來。我們在很多方麵還不如人,這也是事實。不然我們不會在這裏幹了近二十年,才把核電站修好。”
大家都不出聲了。
看得出來,老甘在這裏說話還是有點分量的。
老甘又對程時說:“謝謝程時同誌,給出的那麽多專業性的建議。我覺得很好,多半就是你說的原因了。”
做過選擇題的人知道,排除掉所有錯誤選項,得到的就是正確答案。
他們已經把所有錯誤選項都排除掉了,隻是沒有想到程時說的這兩個方麵。
誰也沒有想到程時這麽快就解決問題,所以壓根沒有考慮今天安排車送他回去。
而且這裏去鎮上再到海城要三個多小時車程,這會兒出發也有點太晚了。
所以程時隻能在這裏過夜了。
杭天勤:“程時同誌,我們這裏條件有限。你莫怪。”
程時:“沒關係,我以前也經常吃住在車間,這都不算什麽。”
杭天勤:“現在的年輕人,難得有幾個像程時同誌這樣能吃苦的了。你放下行李,我帶你轉轉,順便去食堂吃飯吧。”
程時:“直接吃飯好了,轉轉,就沒必要了。”
既然是保密單位,他知道越多就越麻煩。
以後有什麽事都找他來幹。
萬一泄密了,他也會成最大嫌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