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他是誰?
字數:4093 加入書籤
甘惜年說:“啊,對,說起這個密封。我們現在用的大鵝的金屬波紋管密封,當時大鵝說設計壽命有十年,可是我們了解後發現其實隻有5年。因為O型圈,容易老化和泄漏。你有沒有什麽好的解決辦法。”
程時說:“這個可以用複合密封結構。金屬波紋管+彈簧加載石墨環雙冗餘密封。石墨在高溫高壓下的泄漏率,相比單一用O形圈降低兩個數量級。”
甘惜年輕輕用食指敲了一下桌子:“誒,這個想法很有意思。你能畫個圖給我看看嗎?”
程時在自己那個本子上畫了個示意圖撕下來遞給他。
甘惜年:“不錯不錯。我們試試。去看看我們的操作,幫忙看看還有沒有什麽隱患。”
程時好無奈:“我還沒吃完飯呢。”
他還是第一次遇見比他還癡迷技術的人。
甘惜年有些不好意思:“對不住,說得高興,忘了這回事了。我等你。你慢慢吃。反正站裏也沒有什麽娛樂活動。”
程時:“這麽枯燥,你們是怎麽在這裏一待就是二十年的。”
外麵的世界,條件再差,相比這裏,也是燈紅酒綠。
特別像甘惜年這種在海城長大的人,怎麽受得了這種寂寞?!
甘惜年沉默了一下,說:“如果沒有值得惦記的人,在哪裏都一樣。”
程時一聽不好再問下去了。
甘惜年不知道想起了什麽,望著窗外的海景。
此刻夕陽照在黑色的礁石上,白色海鷗給晚霞點上了幾個生動的白點。
程時匆匆扒拉幾口就放下了:“去看吧。”
甘惜年帶著程時走了一圈。
程時還真看出了不少問題。
比如鉤爪組件偶然會出現卡澀。
甘惜年說以前不這樣,現在出現的頻率也很低,所以他們竟然沒有發現。
程時分析說,應該還是潤滑油在輻射下效果下降。
可以觀察一下,如果時間越長,這種現象越嚴重,那就基本可以確定了。
還有水力部件效率降低,汽蝕餘量增大。
程時覺得應該是葉輪的表麵粗糙度太大,造成磨損嚴重,如果用五軸精密數控機床,把表麵粗糙度Ra控製在0.4微米以下,葉輪進口邊再加噴陶瓷基複合塗層,能有效降低汽蝕餘量隨著使用的增加現象。
他怕甘惜年沒明白,又把本子拿了出來,在上麵畫給甘惜年看。
甘惜年感歎:“你是哪個大學畢業的,基礎知識學得真紮實。”
程時:“慚愧,我沒上過大學,全靠高中物理老師莫晚晴女士講基礎理論的時候,講得很紮實,所以後來我才能自學流體力學和三大力學。”
甘惜年聽見“莫晚晴”這三個字,眼裏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情緒一閃而過。
程時想要細看,甘惜年卻已經轉開了頭。
甘惜年:“啊,挺好的。上了大學也未必能學到這麽多,還是要靠自己肯鑽研。其實人的一生,自學的時間比跟老師學習的時間要長很多。”
他明顯失去了跟程時繼續討論技術的興趣,說:“不好意思,讓你連飯都沒吃好。你也累了一天了,去休息吧。要是還想再吃點,我幫你再打一份飯菜。”
程時:“不用了。能有機會跟甘工這樣的核工程機械專家討論技術,我挺高興的。”
他想要從甘惜年臉上找到其他證據,卻徒勞無功。
甘惜年的臉平靜,溫和。
如果甘惜年真是他猜想中的那個人,也太能掩飾自己的情緒,太無恥和冷血了。
夜裏,海浪的聲音在窗外“嘩......嘩......”響著。
這聲音本來應該很催眠,程時卻睡不著。
他在腦子裏反複琢磨這件事的。
一切都隻是他的感覺和推測,沒有證據。
萬一自己搞錯了,又會給那個可憐的女孩造成二次傷害。
呂將軍早上給程時打電話:“小子,不錯嘛。沒給我丟臉,聽說你半小時就解決了問題。”
程時:“我隻是提了幾個意見。能不能解決要看他們。”
呂將軍:“我已經叫人來接你了。你是直接回湘省嗎?我要給你買機票。”
程時:“我去一趟京城。看看朋友。”
呂將軍:“嘖嘖,你小子的鐵石心腸,總算是被人焐熱了。還知道順路去看看她。”
程時知道他誤會了,卻懶得解釋。
他在Q大的機械係女生樓下出現的時候,已經是傍晚。
引來無數女生的目光。
好多認出他是上次來講座那個年輕企業家,跑來跟他說話。
程時耐著性子一一回應。
莫曉溪一路小跑下來:“誒,時哥,你怎麽有時間來看我們。”
程時:“出差,路過。”
莫曉溪:“我去叫敏之。”
程時:“先不要叫她,我有幾句話要單獨跟你說,我們找個地方坐坐。”
他記得附近有個西式咖啡館,是這個年代京城裏為數不多的賣正宗咖啡和西點的地方。
他帶著莫曉溪去了那裏,給她點了可可和蛋糕。
兩個人就開始有一句沒一句的聊。
“最近還好嗎?有錢花嗎?”
“挺好的。我還有錢,你不要給我了。我當上了學院學生會幹部。”
“嗯,不錯,多參加一下這些活動,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增加跟社會接觸的機會。學習還跟得上嗎?”
“跟得上,我覺得我一開始是沒有轉變過來。畢竟大學的學習跟高中截然不同。”
程時笑了笑,不出聲。
畢竟這個他沒有發言權。
莫曉溪望著他,溪水一般的眼睛裏閃著關切的光:“時哥,你是不是有什麽心事。”
程時想了想,問:“你身上有沒有你父親的照片。”
莫曉溪一愣:“有一張合影。外婆去的時候,我悄悄從相冊裏抽出來藏起來的。其他的都被媽媽燒掉了。”
程時:“給我看看。”
莫曉溪把錢包裏麵夾著的那張照片拿出來,指著後排旁邊的一個人說:“我覺得,應該是這個。”
程時仔細看了看。
時間久遠,照片太模糊了,沒什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