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有問題
字數:4095 加入書籤
這會兒已經傍晚,湖麵帶著淺淺紅色。
風吹過蘆葦,帶來了湖麵潮濕清新的空氣和稻田的香氣。
整湖的紅綠色就跟著晃,把身後樹上蟬鳴的燥意濾去大半。
寸把長的白條,擺著銀閃閃的尾巴躍出水麵,又“啪嗒”一聲落回去。
遠處對岸的田埂順著丘陵的曲線鋪到天邊,早稻已經成熟,遍地金燦燦。
白鷺斜斜飛過來,翅膀掃過湖麵時沾了點水,落在菖蒲叢裏,縮著脖子理羽,偶爾抬眼望望這邊。
程時說:“嘖,要是住在這附近多好,吃完飯還能來這裏走走,散散步。想爬山還能去爬山。隻可惜,以我個人能力,拿不下下來這塊地。”
他們才搞了個住宅項目,又搞這麽一大塊地,上麵不會同意的。
段守正:“現在那個化工廠的空氣是不太行。”
這也是程娟寧肯住在娘家的舊房子裏,也不願意回化工廠居民樓的新房子住的原因。
於大東:“是啊,要是在這裏圈起來,搞個別墅區,沿著湖修房子。那簡直不要太美。”
段守正恍然大悟,隔空用手狠狠點了點於大東和程時:“在這兒等著我呢?我說你們怎麽這麽好心還帶我跑那麽遠來釣魚......”
程時:“反正都要搞房地產,就什麽類型的項目都做做唄。這裏還可以搞酒店,旅遊度假村.......以後離國道也不遠。”
段守正皺眉:“嘶,你等等。你怎麽知道國道的位置。”
第一條高速路修建申請報告剛打上去,上麵都還沒批複最後的位置。
程時沒可能這麽快知道。
程時說:“分析一下就知道了。第一條國道肯定是連接京城和穗城貫穿南北大動脈。既然是南北走向,肯定是沿著京珠鐵路修建最省錢,因為沿路的地質和構築物的結構都已經被驗證過了。”
他不但知道高速路出口離這裏不遠,還知道,幾十年後高鐵站也離這裏不過五十公裏。
“你知道嗎。有時候太聰明了不是好事。”段守正哼了一聲,轉回頭,“你們告訴我這些幹什麽。我又沒有處置這塊地的權利。”
程時所答非所問的說:“我記得前年出台個《外商投資開發經營成片土地暫行管理辦法》,憑借這個政策的鋪路,好幾個港資房地產公司在穗城拿了大塊地,打算修建住宅項目......”
段守正一臉懵:“嗯?”
程時指了指身邊的地:“假設有個跟你們關係很好的港資房地產企業想來向東市投資,看上了這塊地......”
段守正說:“我聽不出來,這跟我有什麽關係。”
程時:“你隻要幫我引薦一下那位房地產公司的老板就行。其他的我來辦。錢能解決問題,都不是大問題。”
段守正說:“我能幫你引薦。但是別人未必會買你的賬。”
程時把魚竿一收,拿起段守正的衛星電話:“那是我的事。你隻管打電話給對方。來,現在就打,越快見麵越好。”
段守正因為經常要處理緊急事件,所以隨身都帶著衛星電話。
通話質量雖然不穩定,但是跟這會兒大哥大也差不多。
段守正:“要不要這麽著急。”
程時:“趁著我不是很忙,把這件事情搞定。”
港城一家著名的房地產公司給向東市土地管理部門,說想要來投資房地產。
這土地管理部門跟後麵肥得流油不同,現在是個清水衙門,因為之前都隻管紛紛農田,搞搞城市規劃。給大企業劃地。
可是房地產的相關政策出台後,有遠見的人已經預測到了,這個部門將得到的巨大利益和權力。
有些人隻覺得以後會多很多工作,多很多麻煩事。
幸好,接電話的人,屬於前一種人,他興奮地把電話轉給了領導。
那個領導熱情的邀請對方來向東市談,如果順利還能把地塊都定下來。
蔣鬱東聽他們匯報了這件事之後,總覺得哪裏不對。
比如向東市地處中部丘陵地區,而且是重工業城市。
一般人不應該選沿海發達城市這種地方來搞高檔別墅項目嗎?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在向東市這種地方搞,房子很可能會賣不出去,風險太大。
隻是這麽好的事情,別的市求都求不來,他也沒理由把人拒之門外,答應先談一下。
港商帶著一個漂亮的秘書來了。
秘書的精致眉眼,大紅的口紅和港商的大鑽戒,帶著濃濃的港味。
這位老板姓曲,是三十年前從穗城偷渡去香港的那批人,對故鄉有著濃濃的眷戀,想要回饋故鄉。
這些話,對一般人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但是蔣鬱東這種人精,心裏比誰都清楚:說得再天花亂墜,披再多外衣,也是為了賺錢。
隻不過,有點良心的人,賺錢的同時帶動故鄉一起富裕。
沒良心的人,回來就是為了坑老鄉一把。
合**議談得很順利,對方是真的想回來修房子。
曲老板出錢,出方案,出管理團隊。
隻有兩個條件,地塊要自己選,當地的合作方要自己定。
因為要建酒店,修度假村,把旅遊業搞起來,所以對地的要求比較高。
要景觀好,足夠大,交通也要方便,但是又不能離市區太近,最好在河流上遊。
各個部門都狠興奮,因為這意味著增加稅收和就業機會,還會修配套的路和各種基建。
稅收多了,就業好了,治安也會更好。
現在盜搶那麽多,究其根源還是因為失業的人多,經濟不景氣。
而且國家本來就鼓勵發展房地產和第三產業,這個項目滿足了所有要求。
大家都等著蔣鬱東拍板。
蔣鬱東組織幾個部門領導開會,找不出任何問題。
他又打電話給段守正核實這個曲老板和房地產公司的情況
段守正說曲老板在穗城搞了一個很大的地產項目。而且他的地產公司前不久在港城上市,且擁有多個其他產業,資金充沛,信譽良好。
蔣鬱東找朋友去港城查了一下這個人,跟段守正說的一樣。
如果非要說有什麽怪異的,就是這家之前就想上市,但是一直沒成功。
這一次借了殼,不到一個月就辦成了。
但是這也不是大問題,因為好多公司都是這樣操作的。
關鍵他們家的股票,上市以後一直在穩步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