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來年抱孫子
字數:4215 加入書籤
“我笑你方才的樣子,我都不介意,你生個什麽氣?”沈昭寧打趣道。
當事人是她,又不是裴恒,他竟比自己還在意,倒是讓人意想不到。
“他們那般調侃你,言語粗鄙,為何不能生氣?”裴恒反問。
“都是些無心之言罷了,不必放在心上,你就莫要不開心了。”沈昭寧像哄孩子似的開口安慰。
裴恒搖頭,“不,不是的,他們是我的友人,我該阻止他們對你大放厥詞,是我的錯,此次委屈你了。”
本想帶她喝酒聽曲,舒緩心情,卻被幾個狐朋狗友給毀了,想想就不得勁。
沈昭寧神色一愣,沒想到他竟會掛記此事。
裴恒看似放蕩不羈,吃喝玩樂,無一不通,實則性子純良,還是有救的。
想起正事,她有意提醒:“這事我並沒放在心上,你也不必再心懷愧疚,我隻想你多把心思用在讀書上,上進勤奮,考取功名,至於其他的都不重要。”
又是考取功名,裴恒聽了就頭大。
他同她致歉,她為何一心隻有讀書呢?
“裴恒,你在想什麽?”沈昭寧蹙眉,不禁擔憂。
回過神,裴恒連連點頭:“放心,我會用功的。”
“天色不早了,咱們還是快些回府吧!”
生怕沈昭寧會再囉嗦,他匆匆往前走,心下鬱悶極了。
好不容易出門,又是狐朋狗友,又是好一頓叮囑,今日也太倒黴了吧!
“唉!”
沈昭寧無奈歎息,明知他在敷衍,又無可奈何,隻得默默地跟上去。
兩人一前一後地回到侯府,好巧不巧地,二夫人正好路過,瞧見這一幕,眼巴巴地湊上前來。
“恒兒,昭寧,你們這是一起出府遊玩了?”
見沈昭寧點頭,她笑的合不攏嘴,“你們二人新婚燕爾,感情甚篤,我看了很歡喜,趁著勢頭正好,恒兒你可得努把力,爭取讓母親來年抱上孫子。”
“母親,你說什麽呢!”裴恒臉色通紅,心跳不止。
二夫人顧不得其他,自說自話,“娶妻生子,乃人之常情,如今第一步成了,也該到第二步了,昭寧是女子,害羞正常,你身為男子該主動些,莫要讓母親失望。”
越說,裴恒的臉越紅,直紅到了耳後根。
他尚是童子之身,哪裏聽的了這個?
“我乏了,回房歇著了,您自便!”
丟下話語,他匆匆離去,就怕母親還要說些害臊的話。
二夫人還想說些什麽,人已走遠,隻能轉移目標。
“母親,天色已晚,是該歇息了,明日再向您請安!”
沈昭寧一眼看穿她的心思,急忙快步跟上去。
她和裴恒連房都沒圓,怎麽要孫子?
二夫人隻當兩人害臊,無奈搖頭,心裏盤算著改日再找機會。
夜半三更,更深露重,長樂院裏寂靜無聲,月色透著窗柩灑進屋中,裴恒的一雙丹鳳眼赫然睜著,並無半分睡意。
酒樓裏的一幕幕回蕩在眼前,心情久久難以平複。
床本就不大,還躺著兩個人,沈昭寧微微翻了個身,手肘正好搭在他身上。
驀然間,母親的話不合時宜地飄蕩在耳邊。
抱孫子?
那也得圓了房才能抱吧!
他側過頭,借著月光隱約看清身旁的女子,唇紅齒白,嬌俏動人,哪個男人見了不迷糊?難怪那群狐朋狗友會看呆了眼。
一時間,喉頭幹燥,燥熱難耐,心底湧起一股邪火,伸出的手又適時收回。
這注定是個不眠夜。
翌日晨光初現,沈昭寧如往常般催促:“今日天色正好,適合……”
“聽曲兒作樂!”裴恒奪過話匣子。
“適合讀書,你答應過我的,會好好讀書,切莫再想著玩樂了!”
沈昭寧算是服了,他明明才華斐然,為何要藏拙呢?
“放心,我不會食言的。”
裴恒蹙眉,不情不願地前往書房,順勢瞥了眼屋外,風和日麗,萬裏晴空,多好的天氣,不去喝酒真是可惜了!
沈昭寧交代好院落的事宜,便也跟著去了書房,邊研墨,邊監督。
裴恒盯著書,每個字入了眼,困意席卷而來,眼皮沉重的快抬不起來。
“嗯?什麽味道?”
猛然間,一股芳香絲絲傳來,沁人心脾,頓時困意全無,吸著鼻子尋找來源。
“就是這個味道!”
他驚呼一聲,抬眸望去,竟是從沈昭寧身上傳來的。
“安心念書,莫要生別的心思。”沈昭寧垂眸,恨鐵不成鋼地對上他的視線,耐著性子提醒。
裴恒無力反駁,隻得坐直身體,注意力再次落到書上。
奈何香氣時不時傳來,令人難以冷靜。
他是人,自然有七情六欲,加之母親先前說的那番話,又有佳人在側,哪能不浮想聯翩?
“二弟,你竟然在看書,真是難得一見啊!”
偏偏不速之客的到來,打斷他的思緒。
裴恒抬眸,苦笑道:“為了夫人,我當然得刻苦學習,好像兄長一樣光耀門楣。”
裴文軒險些沒笑出聲來,就裴二這吊兒郎當的樣子,還光耀門楣?不惹禍就不錯了。
他暫時還不想撕破臉皮,便順勢說道:“那便提前祝賀二弟了。”
明知這是假話,裴恒並不在意,畢竟他的本意並非考取功名,不過無奈之舉罷了。
“對了,大哥,你今日怎麽有空過來了?”他轉移話題,不願再揪著此事。
裴文軒這才想起正事,“哎呀,瞅我這腦子,險些把正事給耽擱了!我是想找前朝大能的著作,鳶兒說在你這書房裏。”
裴恒很快反應過來,疑惑道:“大嫂怎會知書籍在我書房?”
沈漓鳶嫁進來沒多久,連裴文軒都不知書籍的去向,更何況她呢?
“這……”
裴文軒被問到,不知如何解釋。
他確實感到奇怪,可那是鳶兒,萬不能有疑心。
一旁研墨的沈昭寧會心一笑,了如指掌。
沈漓鳶與她一樣,活了兩世,對裴府上下自然熟悉,知曉書籍的去向不為過。
隻是這般毫無緣由地道出,的確引人懷疑。
這下可有好戲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