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佛子,普賢菩薩的執著

字數:4569   加入書籤

A+A-


    在普照禪師將這首偈子出來之後,眾人震撼之餘,再無丁點雜音。
    在一陣驚歎之後,全場陷入了一片靜寂。
    落針可聞。
    方才看似從容淡定,實則心中略顯驕矜的普賢菩薩,也一時愣住。
    雙目定定地看著這位從來都是靠拳頭和禪杖解決問題的是利益。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普賢菩薩緩緩複述了一遍,隨即悠悠一歎,“師弟才是真正的佛性啊。”
    “終究還是老衲著相了,身如菩提,心如明鏡,可終究,不是自己。”
    毫無疑問,他先前提出來的佛理,此時,被普照大師一番話徹底推翻。
    這一次講禪,北禪寺完敗。
    而一眾南禪寺高僧,此時也忍不住麵露喜色。
    雖然南北禪宗並列,可大部分講禪說法,都是北禪寺更勝一籌。
    南禪宗則是敗多勝少。
    至於其他佛家寺廟,更多隻是陪跑的,過來也是抱著學習的心態。
    可今日,南禪寺又贏了。
    而且還贏得這麽赤裸裸的,贏得這麽幹脆利落。
    “普照師弟身懷慧根,雖然修的是金剛道,卻有一顆佛陀心。”
    普恩大師雙手合十,微微一笑,實則心中卻得意到了極致。
    人人都說南禪寺不如北禪寺。
    可如今雙方講禪,甚至不用他這位菩薩出手,僅僅一位修行金剛就能拿下此局。
    看似謙讓,實則裝逼。
    但就在這時,普照大師卻搖了搖頭,“諸位師兄,實在是太看得起我了。”
    “這一首偈子並非出自貧僧之手,而是一位書生寫給我的。”
    說到這裏,普照大師就像當初攔住沈無名的事情娓娓道來。
    眾人聽聞之後,更是一個個大驚,想不到俗世之中,還有如此慧根之人?
    “能夠寫出這副偈子,此人雖在俗世,卻一定是真佛陀。”
    “說不定就是佛陀轉世,我這幾十年的修行,都不如人家一手偈子!”
    眾位高僧無不是感歎,不管是南禪寺、北禪寺,全都甘拜下風。
    至於其他寺廟之人,更是搖頭晃腦,除了感慨,已經說不出其他。
    “這就是天生的佛陀,若能入我佛家修行,將來必不失佛陀之位。”
    “白馬寺的那座金蓮,恐怕也要為他所降服。”
    普賢菩薩滿臉的驚訝,“不知是何方人士,不如將其收入我佛家?”
    “難咯!”
    普照大師搖了搖頭,“若是之前,或許還有那麽一絲機會吧。”
    “可如今……”
    他在為摩羅金剛找場子之前,也是打聽過沈無名的來曆的。
    得知他是定州解元,而且才華橫溢,儒墨雙修,此番又是入京參加春試。
    不出意料的話,定能拿下一甲進士,甚至狀元之位都不是不可能。
    “此人是誰?”
    普賢菩薩追問道,眼中已出現些許執著,不管什麽身份,他都有意將其拿下。
    當今修行之道,看似諸子百家各有傳承,可最強的還是三教罷了。
    也就是儒教、道教、佛教。
    即便是權貴官宦,他相信,北禪寺也能拿出對方難以拒絕的籌碼。
    “定州解元,永安縣子,沈無名。”
    普照大師緩緩道,“此人才華橫溢,此番春試定能拿下狀元之位。”
    “而且先前的秋試就已登上儒家文廟第五樓,早已進入儒家那幾位先生的眼!”
    普賢大師卻聽出了些許其他的意味,“你是說他還登上了文廟第五樓,還擅長儒家?”
    “不僅是儒家,還包括墨家。”普照大師說到這裏,轉頭走進一旁的禪房。
    片刻後出來,手上已經拿著一份邸報,“我不知道你們看沒看過這一期。”
    “整整九成的篇幅,全部都是沈無名的著作,就連太學主都被壓到了角落。”
    太學主的修行實力和理論水準,眾人自然不會懷疑。
    可連他都被搶了風頭,可想而知,沈無名這四篇文章的水準。
    眾人連忙傳來傳去,無不震撼,普恩大師看完後,更是拍桌而起。
    “好啊。”
    普恩大師心懷慈悲,是真正的得道高僧,“我等口誦慈悲,自以為拯救眾生。”
    “卻不料世間真有佛陀在,這四篇文章活人無數,豈不比我們打坐參禪更有佛性?”
    佛家張口閉口都是拯救世人,可真正做的,也不過寥寥無幾。
    但沈無名的幾篇文章,卻真正的給老百姓帶來了好處。
    尤其是牡蠣造橋之法,對山區和河邊的老百姓來說,更是再好不過。
    “佛子,這就是我佛家天生的佛子,說他是牟尼轉世,貧僧都不會懷疑。”
    一位高僧忍不住驚歎道,“貧僧真的想去度化他了,哪怕得罪文廟都行。”
    普賢菩薩聽到此言,眼中的執著更深,幾乎都快轉化成執念了。
    “剛才普照師弟是說,他如今去京城參加春試了?”
    普賢大師緩緩問道。
    ……
    “快喝啊,養魚呢!”
    麗景樓中,沈無名橫掃群雄,已經幹翻了一大堆的勳貴子弟。
    什麽黃國公世子、齊國公世子、長平侯世子全都倒在了地上。
    鼾聲如雷,滿臉通紅。
    就連楊元慶此時也趴在了桌上,喘著粗氣,感覺腦袋比鐵還重。
    “兄弟夠猛。”
    楊元慶用盡全身力氣,跟沈無名比了一個大拇指,這家夥是真猛啊。
    一進來麗景樓,這些等候已久的勳貴弟子就拉著沈無名喝酒。
    菜都沒吃兩口。
    結果沈無名一身轉戰酒桌,愣是把在座之人全部都給喝趴了。
    大部分都睡過去了,剩下寥寥幾人,也都已經趴在桌上,爬不起來。
    “趴著幹什麽?起來呀,繼續喝。”
    沈無名把旁邊的昌樂王拽起來,舉起酒杯,遞到他的麵前。
    “昌樂王,你剛才說的,隻要還沒有喝吐,就得給我繼續喝。”
    “快點,別裝死。”
    昌樂王是齊王之子,論輩分的話,還算是裴子安的小舅舅。
    不過齊王不爭權勢,貪財好色,膝下兒女幾十個,昌樂王是最小的。
    年齡倒是和沈無名相差無幾。
    此番也是跟過來湊熱鬧,剛才誇下海口,沒有喝吐就一直喝。
    這會兒沈無名可沒有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