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金刀計,京兆尹之位

字數:4523   加入書籤

A+A-


    沈無名雙眼微合,仔細想想,這個計策倒是可以,唯獨無法拿下鐵勒部落王子。
    要讓他乖乖率領鐵勒部落精銳將士離開京城,還需要花些心思。
    “金刀計!”
    沈無名思索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王猛。
    當時前秦宰相王猛遠見卓識,意識到投靠過來的前燕皇叔慕容垂有問題。
    將來會威脅前秦。
    多次上書前秦天王苻堅,勸他除掉慕容垂,以絕後患。
    但是苻堅卻有容人之心,始終沒有聽進去,最終王猛就決定用出金刀計。
    “我想想……”
    沈無名思索著朝廷最近的消息,鐵勒部落前來進貢,也是刊登在邸報上麵的。
    他也看過。
    領頭的總共是兩個人,一個是鐵勒部落王子薛延彌、左大都尉阿蘭多。
    薛延彌是鐵勒部落可汗之子,雖然不是嫡長子,但母係頗有實權。
    所以一直以來,薛延彌也在想辦法競爭可汗之位。
    這次出使北漢朝廷,就是為了給自己鍍金,增加奪權的砝碼。
    而那位鐵勒部落可汗,似乎也挺支持他,所以派來了親近薛延彌的左大都尉。
    嚴格來說的話,阿蘭多還是薛延陀的舅舅,兩人之間可謂是極為親切。
    “如果我能夠取來阿蘭多的信物,那麽必定能夠取信於薛延彌!”
    沈無名想到此處,心中已經誕生了陰謀,轉頭就跟曹茱萸開始商量。
    曹茱萸看似單純,可不代表是個蠢貨,反而心思極為靈敏。
    畢竟是商家魁首培養出來的女兒,甚至,曹子敬還想讓她接手曹家生意。
    絕不是什麽傻白甜。
    聽到沈無名的計劃,她頓時驚為天人,“這……這可真是上上之策。”
    “唯獨就是一定要阻斷他們之間的信息差,另外就是取得有分量的信物。”
    這的確是兩個難點。
    不過沈無名有了王猛這位先人的前車之鑒,倒是方便了許多。
    無非就是準備一件寶物,然後去拜訪一下阿蘭多。
    “隻是先前沒有交集,而且最近又跟魏王府交惡,他未必會給你機會……”
    曹茱萸斟酌著道。
    沈無名搖了搖頭,“恰恰是這個原因,或許他才會讓我接近,相信我。”
    ……
    禦書房。
    五位宰相齊聚於此,還有六部尚書,此番也是全部到齊了。
    “陛下突然召見,這是有什麽要事嗎?左相大人可知道?”
    右相大人是一個滿頭白發,老眼渾濁的老者,看樣子,似乎要不了多久就要入土了。
    不過眾人可不敢這麽想。
    畢竟二十年前,又有人看到右相大人耋耋老矣,準備著接他的班。
    結果熬死了一批又一批,右相大人還是這副模樣,屁股下的位置卻沒動。
    左相大人搖了搖頭,“你是宰相,我也是宰相,咱倆一樣的身份。”
    “你都不知道,你覺得我會知道嗎?”
    右相大人見他不客氣,神情也不惱,隻是嘿嘿一笑,盤著手上的核桃串。
    一副極為悠閑的模樣。
    其餘三位宰相和六部尚書,論地位卻比左右二相低了一些許,此時沉默不言。
    不過臉上卻依舊帶著疑惑之色,皇帝突然召見,也不說個緣由。
    結果他們到這兒大半天,皇帝還不過來,更是搞得他們七上八下的。
    而就在此時,外麵傳來一道清亮的聲音,“陛下到!”
    一眾宰相、尚書連忙起身,看著從門口步入其中的絕世身影,連忙鞠躬一拜。
    “參見陛下!”
    女帝擺擺手,走到上方的龍椅坐下,“都免禮吧,趕緊說正事。”
    “這次叫你們過來,就一件事,誰能夠接任何文廣的京兆府尹之位?”
    京兆府尹論及實權,其實也就和一個大郡的太守相差無幾。
    論及京兆府的大小,還未必比得上一些邊境大郡,可位置極為關鍵。
    一來天子腳下。
    二來品級很高。
    所以京兆尹的人選,就算是皇帝也不會一言而決,要討論著來。
    眾人麵麵相覷,六部尚書都閉口不言,純粹隻當一個旁觀者。
    他們隻是列席罷了。
    真正的決斷,還是在皇帝和五位宰相的手中。
    場麵安靜的片刻,左相大人突然開口道,“要不裴德本吧!”
    “他擔任大理寺卿也有些年份呐,按說的話,下一步就是禦史大夫或者刑部尚書。”
    “可他為人較為激進,不如放在京兆尹這個位置,打磨兩年。”
    畢竟京兆尹雖然地盤不大,可管轄的卻是洛陽城。
    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
    負責方方麵麵的事情,而不僅僅是斷案之說,是挺磨練人的。
    左相大人的說法不無道理,可其餘人聽到,卻無不是臉色大變。
    讓他當大理寺卿就得了!
    平日裏敬他三分,隻要沒有違法犯罪,那麽他們倒也用不著怕。
    可若是當了京兆尹……
    誰家手上沒點不幹淨的生意啊?平時大理寺也不會盯著去查。
    可若是當了京兆尹,裴德本慢慢跟他們料理,那麻煩可不小。
    “萬萬不可。”
    一位宰相當場擺了擺手,“裴德本擅長刑法,可頗有嚴刑峻法之勢。”
    “讓他執掌大理寺,定然能還朝野一個清明,可若是掌管京城,恐怕會成酷吏。”
    左相大人倒也無所謂,他提出裴德本,一來是真有舉薦的意思了。
    但最重要的是拋磚引玉。
    其實他內心也明白,裴德本這個人,的確未必適合京兆尹的位置。
    眾人又相繼推出不少人選,互相博弈之間,最終還是把決定權交到了女帝手上。
    女帝思索片刻,“你們都說的很有道理,但京兆尹這個位置,負責事情太多!”
    “不僅有民生問題,而且還需要防備方方麵麵,尤其是最近朝野不穩。”
    “與燕國的大戰在醞釀之中,我們有防備,對方也在準備。”
    “前線都已經發來消息,說是有不少諜子都滲透到了京城。”
    “京兆尹掌握洛陽重地,不能再以文官擔任,而是要文武雙全之人。”
    這話有道理。
    眾人也都是在微微點頭,可一時之間,沒有想到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