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吐穀渾部落

字數:5584   加入書籤

A+A-


    就在裴子安認真清理菜盤的時候,崔寬等人卻走了上來。
    “還得是你沈憔悴的名頭大,我問那掌櫃的,他都說沒包間了。”
    “結果輪到你來,嘿,都不用問,他就拿出了這間房。”
    楊元慶目光豔羨地打量著房間內部陳設。
    語氣卻有些酸溜溜的。
    他們來的時候,大廳裏麵還有幾個位置。
    但是亂糟糟的一片。
    他就找過掌櫃,加錢點一個包間。
    結果掌櫃的倒好。
    指天發誓說沒有包間,都被訂完了。
    而且主動開口免了他們的單,說是用來表達歉意。
    結果沈無名一來,他們可是眼睜睜看著掌櫃主動把他帶過來的。
    沈無名聳了聳肩,“我哪知道這情況,剛剛都沒看到你。”
    “不然就一起吃唄。”
    “切。”
    楊元慶翻了個白眼,“你吃肉,我們吃狗糧是吧?”
    玩笑歸玩笑,楊元慶還是說起了剛才永嘉侯那兩人的事情。
    “你可得小心點,永嘉侯為人低調,絕對不會主動找事。”
    “而且家教挺嚴!”
    “那永嘉侯的老三看著憨,但絕對不是沒腦子。”
    聽話聽音,沈無名也明白他的意思。
    他雙目微合,沒有多說什麽。
    “放心好了,我自己心裏有分寸,不是什麽大麻煩。”
    楊元慶驚訝地看著他。
    毫無疑問,沈無名絕對是一個聰明人。
    這會兒也絕對不會誇下海口,而是言之有物。
    如此說,絕對是心中已有定計。
    “行!”
    楊元慶點點頭,“反正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直接開口。”
    “就算我不行,背後還有個老子!”
    “我這親兒子在他那裏的分量都沒你重。”
    崔寬也走上前,“我家在京城也有些生意,需要幫忙就說。”
    韋孝文則是更直白,“我爹是左領軍將軍,手下就駐紮在京城!”
    “別的幫不上你,但要是幹架的話,我能招呼一大堆人來!”
    左領軍將軍乃是重號將軍,掌管著天子六軍。
    天子六軍由六位柱國大將軍掌管,同時組成大漢的最高軍事會議。
    簡而言之,六位柱國大將軍相當於負責軍事方麵的宰相。
    不過實際品級隻有從一品,比左相和右相要略低半級。
    天子六軍又分為十二衛,有十二衛大將軍負責。
    十二衛大將軍之下,每一衛又有將軍兩人,分統兵馬。
    論地位的話,比廣武將軍還要更勝一籌,算是重號將軍。
    “可以啊,孝文,之前都沒有聽你說過,沒想到你還是將門之後!”
    楊元慶摟著韋孝文的肩膀,“那回頭我找人幹架,你可得幫我。”
    “正好左領軍將軍負責巡防之事……”
    韋孝文有些靦腆地笑了笑,“不過是仗著先人餘蔭罷了。”
    放眼整個天下,中山郡的達官貴人未必是最頂尖的,但一定是最多的。
    因為太祖皇帝從中山郡起兵之後,無數泥腿子翻身成了權貴。
    不說在路邊隨便丟塊磚都能砸到個公侯,但誰家祖上沒闊過?
    隻要開國後還活著的老家夥,最差的都是個校尉。
    更不要說和太祖皇帝走的近的,公爵侯爵伯爵一大堆。
    若非如此,以楚平山壽亭侯的身份,也不至於混的那麽拉胯!
    楊元慶逗了他幾句,眾人說笑著離開。
    不過剛下樓,就看到等候許久的掌櫃大步上前。
    “沈爵爺,剛才的事情,我們麗景樓想給你一個交代。”
    “不知可否請你移步?”
    沈無名不以為然,正想擺手拒絕,楊元慶卻拽了拽他的袖子。
    打了個眼色。
    兩人也相處許久,沈無名知道他的德性,這是在點他。
    看來在麗景樓的背後,應該是有人才對。
    若非如此,又怎麽敢拒絕榮國公世子,讓他在大廳裏麵吃?
    想到此處,他便和掌櫃的來到後院,掌櫃的連忙給他泡了一杯茶。
    “見過左都統!”
    掌櫃的放下茶時,站直身軀,對著他嚴肅抱拳。
    此時的掌櫃,身上已經沒有方才的卑躬屈膝。
    而是一股鐵血之氣。
    除了微微彎曲的背,整個人像一杆槍似的筆直。
    紅光滿麵,目光如鷹隼般鋒利。
    沈無名端起茶,剛送到嘴邊,看到這一幕,瞬間頓住。
    別人稱呼他沈公子、沈解元、沈爵爺、沈伯爺都正常。
    哪怕就是沈憔悴這個稱呼,他心裏麵不樂意,但也已經習慣了。
    但卻從來沒有人叫過他左都統,因為這是他在天策府裏麵的職位。
    是由大理寺卿、天策府暗部指揮使裴德本給他的。
    可他除了有一塊令牌,從來沒有用過這個身份,也沒有公開過。
    哪怕就是曹茱萸等,他都沒有說。
    倒不是瞞著,而是一直以來,他都沒有覺得這個身份有多重要。
    可如今,掌櫃的居然知道,而且看這樣子……
    “你也是天策府的人?”
    沈無名放下茶杯,神情有些嚴肅地問道。
    掌櫃點了點頭,“天策府暗部帶刀小校劉春風,拜見左都統大人!”
    “有事嗎?”沈無名表情淡淡,心中卻提起警惕。
    他一直都沒有跟天策府打過交道,突然找過來,這是要幹什麽?
    掌櫃的也就是劉春風連忙道,“沒有別的事。”
    “就方才永嘉侯三公子找事,我特地讓人去查了查原委。”
    “這才得知都統大人身份,在下不敢隱瞞,所以如實道來。”
    “叫都統大人過來,主要是跟都統大人說一下永嘉侯府!”
    劉春風說到這裏,就從旁邊取出一張卷起的紙,遞給沈無名。
    沈無名緩緩展開,目光突然變得有些陰沉。
    “這魏王,還真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非要給我找麻煩。”
    這紙上麵赫然就是介紹永嘉侯這一脈的,雖然是侯爵,卻並非漢人。
    而是吐穀渾人!
    當年突厥和大漢開戰,吐穀渾部落被夾在中間。
    左右為難,同樣左右逢源。
    於是當時的吐穀渾大可汗就讓手下人暗中勾結突厥和大漢。
    以此牟利。
    直到後麵西突厥滅亡,大漢占據了河西之地,情況才有所改變。
    吐穀渾大可汗見情況不對,當場投了,被冊封為順義王!
    連帶著不少吐穀渾部落的大臣,也被冊封為公爵侯爵。
    初代永嘉侯正是其中之一。
    不過這些公爵侯爵大多隻是頂個名頭,實際上,都被放在洛陽閑置。
    唯獨永嘉侯投降之後,並未消沉,反而還選擇從軍立下不少功勳。
    尤其是帶人反攻西北諸多部落,更是敢為人先,妥妥的蠻奸!
    不過對大漢朝廷來說,這樣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所以本著千金買馬骨的精神,永嘉侯得到了不少的賞賜。
    甚至朝廷還覺得他忠心耿耿,幹脆放他回到了西北,執掌一部!
    僅僅隻是留下他的三子和庶女留在洛陽,當做質子。
    “這是跟永嘉侯有關的話,咱們恐怕就不好做了。”
    “畢竟永嘉侯代表著吐穀渾部落!”
    “咱們若是報複太狠,恐怕會引起西北諸部不爽,還請都統從長計議。”
    劉春風說了老半天,終於說到了正點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