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從嚴處置

字數:4519   加入書籤

A+A-


    永嘉侯三公子挑的這些人,也都是用心挑的,都是大嘴巴。
    薛延彌離開京城不到一天,消息就傳到了朝堂之上。
    五位宰相高度重視,另外還叫來了六位柱國大將軍,六部尚書。
    倒是沒有開朝會。
    畢竟眾所周知,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
    真正拿到朝堂上麵討論的,要麽已經有了決定,要麽就是不重要的事情。
    而這件事關係到與西北諸部落的關係,自然不能一開始就聲張。
    先得定性。
    “到底是怎麽個情況?上上下下全都走了,一個人都沒留?”
    鄭成武臉色有些陰沉,朝著一旁的兵部尚書問道。
    兵部尚書搖了搖頭,“倒還是留了兩個,都是些仆人之類。”
    “鐵勒部落四王子薛延明、左大都尉阿蘭多等人全都跑了!”
    “包括他們帶過來的鐵勒勇士,也全部溜了個幹淨!”
    鄭成武瞪著一雙眼睛,花白的胡須賁張,就像是一頭發怒的獅子。
    “他娘的!”
    他一巴掌重重拍在桌上,“總共有多少人?我要一個準確的數字。”
    “五百多號人。”兵部尚書說著,就翻開了桌上已經整理好的卷宗。
    他指著上麵記載的一個數字,“準確來說,五百六十五!”
    李國忠眉頭微皺,“這倒是有些不好辦啊。”
    “這些人都是在兵部已經登記造冊的軍中士卒,而非護院家丁之類。”
    “畢竟這人數,按照朝廷規章的話,沒有兵部虎符,是絕對不能動的。”
    鄭成武臉色也很難看,瞥了瞥其他幾位柱國大將軍,“你們怎麽說?”
    “違令必斬。”
    一個大將軍開口道,“國無法度不成樣,軍中更是如此。”
    “十四禁令五十四斬,大家天天都念在嘴邊!”另一個大將軍也開口道。
    “不可能發生這種事,反倒視而不見吧?那以後還如何服眾?”
    他們說的都是很現實的問題,按照軍中規矩,這與造反無差。
    李國忠為難道:“可如今鐵勒部落牽扯太大!”
    “尤其是西北諸部都以鐵勒為首,咱們若是如此定性,恐怕會……”
    如今東北邊境和燕國不斷摩擦,國內還有矛盾不斷。
    本來就是內憂外患的局麵,若是還跟西北諸部產生隔閡……
    “但違反軍令,必須從嚴處置!”一個大將軍開口道。
    鄭成武也點了點頭,“若是高高拿起,輕輕落下,以後人人效仿又該如何?”
    “在座諸位,誰在軍中沒兩個朋友?沒兩個兄弟?”
    “這次不處罰薛延彌,來日我等也隨意帶兵出入京城,又該如何?”
    李國忠沉默不言。
    他也知道這其中肯定有問題,但顯然,觸犯了軍中的紅線。
    無論是鄭成武又或者其他大將軍,都不可能隨便放過薛延彌。
    他轉頭望向左相大人。
    在場唯一能夠壓製他們這幫軍頭子的,也隻有出將入相的左相大人。
    “跟陛下說吧!”
    左相大人歎了口氣,“事關重大,咱們自然不可能一言而決。”
    “而且……不管處罰與否,都必須要給陛下一個交代。”
    與此同時,女帝也已經得到了消息,把玩著手上的奏折,眼中泛著笑意。
    她的消息比幾位宰相來的更快。
    早在昨日薛延彌離開之時,她就已經得到了天策府的情報。
    更不要說她手握九鼎,本身就能通過術法,將整個京城的情況盡覽眼底。
    隻是她並沒有急於說出來,而是在等著這個消息發酵。
    “不錯不錯。”
    女帝笑了笑,看向一旁的高大人,“我就說這小子有辦法嘛!”
    “人都不在京城,居然還能夠把薛延彌和楊文道玩弄於股掌之間。”
    楊文道就是當朝魏王,論輩分的話,算是女帝的堂弟。
    不過,雙方的關係平平無奇,甚至可以說,頗有些僵硬。
    畢竟前任魏王輔佐先帝登基,位高權重,在朝廷有不少的影響力。
    韋太後掌權和女帝親政以來,都在不斷打壓魏王府的勢力。
    而魏王也同樣圖謀不軌。
    畢竟誰家天下交給一個女子來掌管?皇室又不是沒有人了。
    高大人莞爾一笑,“還得是陛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就在兩人說笑時,有宮女進來通報,說是宰相等人求見。
    “讓他們進來吧。”
    不多時,左相大人領頭,十來號人浩浩湯湯走進了禦書房裏麵。
    “拜見陛下。”
    眾人鞠躬一拜,皇帝擺了擺手,“你們的來意我已經知道了。”
    “我不管那麽多,隻有一句話,從嚴處置,此風絕不可長。”
    李國忠連忙道:“陛下,微臣知道薛延彌此舉的確有違軍令。”
    “但想來其中肯定另有內情,還請陛下先行將他們捉拿。”
    “問清緣由之後,再行處置,否則的話,怕是不好跟西北諸部交代。”
    女帝淡淡道,“朕為什麽需要跟他們交代?他們算什麽東西?”
    “什麽時候我處置一個小小的番邦王子,還需要畏首畏尾了?”
    “陛下恕罪。”李國忠聽到這話,頓時臉色一變,連忙跪在地上。
    “微臣言之有罪,但如今我大漢與燕國摩擦不斷,隱約可見戰火。”
    “南唐使節又遭遇刺殺,能否達成合作,還是未知之數。”
    “而朝堂之上,還有變法之爭,一時難以四麵為敵。”
    “還請陛下將當務之急放在燕國,暫且對西北諸部寬容些許。”
    “等到後麵國泰民安,自然能夠好生處置,還請陛下三思。”
    李國忠言之有理,而且拳拳之心都是為了朝廷著想,女帝也並未苛責。
    但她隻是搖了搖頭,“你口中所言,都不過是癬疥之疾罷了。”
    “無論是西北還是東北,早晚都有處置的一天,何必在乎前後?”
    “更何況,謀反大罪如果都能寬容,那這朝堂豈不是亂套了?”
    女帝站起身來,“朕不想重複剛才的話,就這樣吧。”
    “不僅要嚴厲處置鐵勒部落,還要追根溯源,給我上上上下查清楚。”
    “到底有哪些人參與其中!”
    說到這裏,女帝看向刑部尚書,“韓愛卿,你聯合大理寺、禦史台通查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