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繡衣使者建在百人隊上
字數:4461 加入書籤
繡衣使者的濫觴,源自於大漢建國之初,太宗皇帝派出使者遊行天下。
這些使者頂著禦史台的職位,身穿皇帝禦賜繡衣,嚴查不法。
不過沈無名提及的繡衣使者製度卻並非如此,而是要常規性建立。
在百人隊以上的架構,都必須設立繡衣使者,將其作為一種常設官職。
其品級當與軍中首官相當,在非戰時,負責軍中的生活、思想等等。
包括時不時開展軍中的關愛活動、監督活動以及思想會等等。
但同時要限製繡衣使者的軍權,不得幹擾軍中守官的作戰指揮。
“他口中所謂的繡衣使者,有點類似於我們之前派遣的監軍。”
“但如果細究下,卻又有所不同,這化作了一種軍中常有的官職。”
“最重要的是,通常是大軍開拔之際,安排一人前往監軍。”
“這人身負皇命,但常常有弄權之嫌疑,而且還會與將領不和。”
“同時級別太高,很難落到下麵,這繡衣使者卻又有所不同。”
一是常設,二是級別。
光是這兩點,就對傳統的監軍製度做出了極大的改變。
特別是繡衣使者設在百人隊以上這個要求,是鄭成武最看重的。
“倒是可行!”
李國忠本身是負責教育、外交之事,不太會參與軍事的討論。
可此時卻難得發聲,他開口說道。
“隻恐軍中將領反對太大了,畢竟這樣一來,相當於他們頭上懸著一把刀。”
按照傳統方法,隻是派遣一個監軍過去,很多將領都習慣了。
可是繡衣使者建在百人隊上,那可就有著奪權的嫌疑了。
“他們敢!”
鄭成武眼睛一瞪,“我都讚成,他們誰敢反對?誰敢反對就是想造反。”
“更何況,你反過來想想,若是派一個監軍過去,他們會懷疑自己被監軍取代。”
“可若是層層疊疊,每一個級別都有繡衣使者,反倒會打消這個嫌疑。”
“隻是避免了他們擁兵自重罷了,要我說,反對的人應該不多。”
李國忠平常會反駁鄭成武,但討論到軍事,他卻絕對尊重鄭成武的意見。
在這方麵,鄭成武絕對是專業的。
左相大人沒有說話,而是看向了兵部尚書,“於大人,你覺得呢?”
兵部尚書於誌龍,此人倒也不是純粹的武將出身,而是文官。
但是曾經擔任過地方長吏,也曾任防禦使之類的軍職。
可以說是文武雙全。
他思索片刻,“我倒是覺得,可以慢慢來,不用著急。”
“咱們先在天子六軍之中推行,如果反響好,在蔓延至地方駐軍以及邊軍。”
“如策論中所言。”
“開埠可以和‘繡衣使者建在百人隊上’兩個策略,同時進行。”
“畢竟這玩意兒,估計有不少邊軍大將心動,咱們正好作為條件。”
朝廷和地方都代表了官府,但同樣會存在著y地之爭。
很多時候,雙方的利益要進行交換,才能夠取得最佳效果。
沈無名策論中就提到了這一點,當然,言辭還是比較委婉。
主要的意思卻非常明顯,那就是以開埠作為條件,換取邊軍大將同意。
開埠之後,邊境貿易繁榮起來,朝廷肯定會收取不少的稅。
但到底如何分,還有一個監察力度如何,都是可以拿捏的。
稍微放鬆些許,邊軍大將就可以拿到不少的好處。
倒不是說這些將領隻知道貪汙,即便是一片公心之人,也肯定想經費寬裕些。
此言一出,左相大人也點了點頭,“沈無名看似年輕,實則心思靈巧。”
“和很多空懷大誌的年輕人不同,他看問題更加的細。”
“隻可惜不在京城,不然把他叫過來,倒是可以和我們一起討論。”
女帝驚訝地看了左相大人一眼,要知道,這可是大漢最高規模的會議。
參會之人,除了一個代表專業人士的兵部尚書以外,其餘人都是宰相和皇帝。
決策層的。
左相大人此時提及沈無名,倒是出乎了她的意料。
“左相大人未免太過高看他了吧?這家夥,現在還是個考生呢。”
女帝忍不住笑道。
左相大人搖了搖頭,“若非他隻是個考生,我這位置恐怕都得落在他屁股下。”
眾人同時轉頭,驚訝地看著他,沒想到左相大人對沈無名的評價這麽高。
“好了,回頭再說。”
女帝打斷道:“除了他說到的繡衣使者建在百人隊上,以及開埠。”
“還有這個關稅之策……”
……
沈無名回到京城的時候,聽到周圍酒樓,都在唱誦自己的“杯汝前來”。
不由得滿是驚訝。
稍微一打聽,才知道自己的卷子又被貼了出來,公開處刑。
“他們有病啊。”
沈無名將曹茱萸摟在懷裏,忍不住吐槽道,“犯得著嗎?”
“而且為什麽要讓我一個人在金榜上?這不是給我拉仇恨嗎!”
有一位偉人說過,我們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
可這朝廷跟有病一樣。
一個勁的給他拉仇恨,這屆考生,估計又有不少想幹掉他的。
曹茱萸嫣然一笑,“無名,我看你這是在凡爾賽吧?”
凡爾賽這個詞,也是她從沈無名的嘴中學到的。
沈無名翻了個白眼,他是真的不想如此高調,暗中發財才是正義。
畢竟他還盯著狀元之位,要是這麽拉仇恨,怕是有人想要從中做梗。
就在這時,楚幼儀從外麵走了進來,將一張紙給遞了過來。
“夫君,這是禮部下發的公文,說是確定好了第二場考試的時間。”
沈無名接過,瞥了一眼,雖然就是在後天,他倒是得好好準備了。
思索片刻,他看一下兩位娘子,“這麽久沒陪你們,我們今天去逛街吧?”
逛街不是目的,他真正的目的是去買一點花,上次答應的姑奶奶的。
不出意料的話,第二場實戰又得去文廟,他不能食鹽而肥。
時間悄然過去。
第三天一大早,沈無名就摟著一捧花,在文廟外麵開始排隊。
“狀元,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