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正名
字數:3984 加入書籤
裏正惶恐地迎上前,撲通跪下磕頭道:“草民元家村裏正元懷義,參見縣丞大人。 ”
周圍的百姓跟著跪下,請安聲此起彼伏,隻有元君瑤還淡定地站著,沒有下跪的打算。
她是不習慣給人下跪的,也不喜歡給人下跪。
但是她如此一來可又是把元識生和齊梅香嚇壞了,他們隻能在心裏祈禱,祈禱縣丞大人看在她腦子不正常的份上,不要和她計較。
至於她和離,和離就和離了吧,她腦子這般不正常,在婆家也會闖禍,早晚會把自己的命搭上。
而他們也不可能不管她,哪怕她腦子有病。
齊梅香著急道:“君瑤,縣丞麵前不可無禮。”
“還不快跪下。”元識生也在一旁催促。
元君瑤壓根不搭理他們, 徑直走上前,說道:“胡大人,你怎麽親自來了,真是太破費了。”
胡長庚溫和一笑;“你的事情我怎麽能不上心,我爹也來了,就在後麵。”
胡長庚回了元君瑤的話後又看向眾人,說道:“各位鄉親們,你們都起來吧。”
他其實是沒打算來的,是他爹逼著他來的,說就算兩人不能成就好事,那元君瑤也是他義妹。
眼下和離回家肯定會受排擠,甚至她娘家都可能會欺負她,所以他必須過來給她撐腰做主,讓旁人不敢小瞧了她。
雖然胡長庚覺得以元君瑤的能力絕對不會被欺負,但是他還是得聽他爹的,不然他爹準揍他。
胡長庚與元君瑤一副很熟絡的模樣,這倒是讓裏正等人更加糊塗了。
她一個普普通通的鄉野農女怎麽會認識縣丞?
裏正和蕭奶奶更是大膽的想著,是不是因為元君瑤攀附上了縣丞,這才與張家和離的?
元識生和齊梅香倒是沒有把自己的女兒想的這般不堪,隻是心裏也在想,女兒是如何認識這等人物的?
裏正小心翼翼地詢問道:“大人,不知您駕臨元家村,可是有什麽要緊的事情?”
他的視線若有若無的落在胡長庚身旁的那個男子身上。
那男子留著兩撇山羊胡,三十來歲的模樣,一身青色長衫,身材瘦弱,兩隻眼睛透著精光。
這便是縣丞身邊的師爺—— 朱遠青。
朱遠青不動聲色,笑容淡淡,在他的臉上看不出什麽。
裏正心裏就更沒底了。
胡長庚說道:“本官此次來,是為了本官的義妹。”
元君瑤這下是真感動了,胡長庚肯定是不會為她做到如此的,是胡大爺。
胡大爺真是太好了。
萍水相逢,她不過是舉手之勞救了他一命,結果他卻對她這般好。
裏正下意識看了元君瑤一眼,但還是問道:“不知大人的義妹是??”
如果隻是為了元君瑤,那也不必如此興師動眾吧。
胡長庚看向元君瑤,溫聲說道:“本官的義妹是君瑤。”
他爹是真心將元君瑤認做義女的,所以元君瑤確實是他義妹。
而他這一句話也證明了元君瑤的清白,她並未攀附什麽男人。
但是認了一個縣丞義兄也不該和離啊,更不該揮霍無度,畢竟那也不是她親兄長。
這不還是嫌貧愛富嗎?
所以啊,女人若是忽然賺錢了,或者有能力了,不管如何都會被人猜測是不是攀上了什麽厲害的男人,又或者是賣身得來的好處。
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優秀的人總會被人戴有色眼鏡。
元識生的臉色陰晴不定,上前疑惑地詢問道:“大人,小女無才無德,無任何長處,何德何能被您認做義妹?”
胡長庚目光落在他身上,聞言不自覺散發幾分官威,沉聲問道:“你是君瑤的父親?”
元識生不敢直視胡長庚,麵對他甚至還有些畏懼,氣勢弱了好幾分,隻低聲回道:“是,草民是元君瑤的生父,名叫元識生。”
“嗯。”
胡長庚輕應了一聲,讓人摸不清他的喜怒,四下安靜的落針可聞,而他隻是停頓了片刻,卻讓眾人覺得過了許久。
胡長庚掃視眾人,四下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他朗聲說道:
“君瑤立下大功,助官府擒獲五名作惡多端的匪徒,還救了本官的父親一命。
本官的父親已經認她做了義女,那本官自然算得上她的義兄。”
原來如此。
裏正鬆了一口氣,不由得又喜上眉梢。
族長那一房總以攀上縣丞身邊的師爺而沾沾自喜,現在好了,他們這一房的閨女,那可是成了縣丞大人的妹妹。
元識生蹙眉道:“大人,會不會是弄錯了,她一個弱女子怎麽可能幫官府擒拿匪徒。”
那五個匪徒凶名在外,連官府都拿他們沒辦法,他是怎麽想都想不到,元君瑤能如何幫忙。
胡長庚淡淡道:“這就涉及官府機密了,本官無可奉告,總之那五名匪徒能緝拿歸案君瑤功不可沒。”
他這般說一是替元君瑤隱瞞她會武功的,二是給官府留幾分顏麵。
畢竟他們抓了幾個月都沒抓到那幾個人,結果最後被一個小姑娘找到並製服了,這要是說出去他們都丟人。
至於元君瑤那立下的大功,海捕文書上可是寫了,向官府提供匪徒的下落也算是大功一件。
那日斬首匪徒的事情很轟動,所以基本是人人都有耳聞。
這下元君瑤為什麽突然有那麽多銀的事情也能解釋的通了,畢竟有五十兩呢。
胡長庚繼續道:“除了官府的五十兩賞錢外,官府再額外獎勵良田三畝,宅基地一塊。
這次本官前來,便是特意為了此事,元裏正,這些事情需要你配合官府落實。”
裏正立即點頭哈腰。
“是,是是,草民一定積極配合。”
有宅基地,有五十兩賞錢,有縣丞義兄,原來元君瑤說她要蓋房子是真的,她是真的有這個能力。
這下元識生和齊梅香也無話可說了。
“我來了我來了,我給我閨女送嫁妝來了。”
這時,遠處傳來了吆喝聲,隻見一輛牛車以最快的速度而來,牛車上堆滿了東西。
元君瑤一眼就發現,上麵多了好多東西,整個牛車上都堆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