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和解。
字數:4028 加入書籤
曹氏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你這倒黴孩子!玩去吧。”
隨後她便進了屋。
這時候劉氏已經在勸齊梅香了,她已經大概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大嫂,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俗話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既然得了好處,那肯定也得承擔風險啊,就像我剛開始擺攤,那也還得做好心理準備虧本呢。
剛開始擺攤的時候前幾天還不是天天虧,後來還遇到了流氓地痞收保護費,當時我家女兒差點就被搶走了,那我能怨恨君瑤帶我去擺攤?”
齊梅香沉默著沒說話。
劉氏繼續說道:“剛開始確實是經曆了一些挫折,要是我剛開始因為流氓地痞就放棄擺攤,那就沒有現在的好日子了。”
齊梅香抹著淚說道:“你大哥還有君和還有君玲都不理解我,發生了這麽多次意外,那我害怕不是很正常嗎?”
“我理解我理解,誰家不想平平淡淡的過日子,這提心吊膽的,多嚇人啊。”
劉氏摟著齊梅香,溫聲細語的勸道:“雖然發生了很多次意外,但是每次都能化險為夷啊,君瑤每次都早有防備呢,你細細想想是不是這樣。”
齊梅香回頭想想也確實是。
“所以啊你放寬心,日子會好起來的,君瑤不是說了已經見過皇上了,現在她都讓你們回家了,那肯定是沒事的呀。”
被劉氏這麽一安慰,齊梅香心裏舒服多了。
“你大哥現在動不動就吼我,動不動還就吼我,一點都不理解我。”
“這是大哥的錯,等會我說說她,還有你自己也得反思反思你自己,君瑤為這個家付出了這麽多,你這樣她也會寒心的啊。”
齊梅香歎了一口氣,說道:“我隻是這麽多次在生死邊緣徘徊,有點不安,總是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
她說這句話的時候,元君瑤和沈少禹便出現在了門外。
這個房子蓋好,元君瑤還一次都沒來過呢,
“姐,你回來了。”
門口傳來君和驚喜的聲音。
齊梅香急忙擦了擦眼淚,說道:“我匆匆回家,家裏啥也沒有,給你倒杯水都沒有。”
劉氏立即招呼道:“中午別忙活了,去二嫂家吃飯,我們請了人做飯的,工人也要吃飯呢,正好多開一桌,給你們一家接風洗塵。”
曹氏笑著點頭道:“對對,就來我家吃,老四家的住我們家,我都省的做飯了,每個月交點夥食費,就吃現成的。”
劉氏笑道:“應該的,我在村裏租房子也得花錢呢,住你家你也沒收我的錢。”
“瞧你說的,我以後不還得住你家。”
以前妯娌間多少還是有點矛盾和嫌隙的,但是現在日子漸漸好起來後,關係也漸漸變的好了。
這是因為手頭寬裕了,很多小事便不會斤斤計較了。
所以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錢確實能解決大部分的事情。
“你們不是在擺攤嗎?怎麽現在還有時間來我這裏?”
這時候元君瑤和沈少禹已經進屋了。
劉氏和曹氏都看向了兩人,但是他們不認識沈少禹。
劉氏還一邊回齊梅香的話,一邊盯著兩人。
“現在我們兩家的丫頭小子也能獨當一麵了,讓他們看著攤子呢。”
“二嬸,四嬸。”元君瑤和兩人打招呼。
劉氏和曹氏笑著點頭,看見元君瑤很激動,但是想說什麽又不知道該說什麽。
“二嬸好,四嬸好。”
沈少禹很有眼力見的給兩人打招呼。
劉氏和曹氏想起剛才在村口,這人便摟著元君瑤一下子就飛上屋頂,便意識到兩人的關係可能不一般。
劉氏詢問道:“君瑤啊,這位是?”
說到這個,齊梅香的臉色又不太好看了。
畢竟以她的思想,女子的名聲還是極其重要的。
所以元君瑤還沒說話她便說道:“這是我家君瑤的未婚夫,我們雙方父母已經把婚事定下了。”
劉氏和曹氏不由得多看了沈少禹幾眼。
沈少禹的身高和長相還是很出色的,劉氏和曹氏自是滿眼讚賞之色。
劉氏不由得誇讚道:“不錯不錯,真是一表人才。”
再多誇獎的話她便說不出來了,畢竟肚子裏沒有墨水。
既然齊梅香說了,元君瑤也就沒說什麽,未婚夫就未婚夫。
“君瑤定下婚事這麽大的喜事我們都不知道,那今天的午膳肯定要隆重一些,畢竟是人第一次在我們家吃飯呢。”
劉氏急匆匆的起身,說道;“我這就去讓人準備,多準備一點菜。”
元君瑤想叫住她都來不及。
她是打算過來告個別就走的,時間緊迫,她得在傍晚之前趕到太守府,在明天天亮之前趕回京城。
但是這都好久沒有回村裏了,也招架不住二嬸和四嬸的熱情款待,所以...
她不由得看向了沈少禹。
沈少禹說道:“那就留下吃午飯吧,京城那邊沒事,他們到了還得先在驛站休息幾日才能覲見呢。”
元君瑤點了點頭,這下便放心了。
“君瑤啊,你還得回京城啊?”曹氏疑惑的詢問。
元君瑤點頭,“是的二嬸,這次回來就是解決我爹娘的事情,我還得回京城去呢,一大堆事情。”
曹氏回想了一下元君瑤在屋頂上說的話,不由得詢問道:“你現在是在京城當官嗎?”
元君和豎起耳朵在一旁聽著。
“是的二嬸,我就是在司農部,弄這個水稻的事情。”
“真是厲害,有大出息啊。”曹氏這下是真的服氣了。
即便她是個沒什麽文化,沒什麽見識的農婦,那也是知道是沒有女子當官的,但是元君瑤現在就當官了。
“我聽說,你弄這個水稻,要是真能讓天下百姓都吃飽飯,是會被封王,這是真的嗎?”
其實她覺得是不可能的,一個女子怎麽能封王?
“那就不知道了,我隻是在盡力做我能做的事情。”
“行行。”再多的曹氏也就沒問了,她也不懂。
她隻是又勸道:“母女哪有隔夜仇,有什麽事情說開就好了,怎麽日子越來越有盼頭,反而是關係不好了,那是沒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