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告別。

字數:4726   加入書籤

A+A-


    元君瑤現在也不缺錢了,畢竟都是郡主了,況且沒錢了就直接問皇帝要就是了。
    而且沈少禹給了她腰牌,要多少銀子直接取就是了。
    她置辦的無非就是一些布匹、衣服、首飾什麽的,這些沈少禹的產業中都有。
    胡長庚第二日便啟程離開了。
    一共三輛馬車,後麵兩輛馬車塞滿了東西,沈少禹安排了十幾個武功高強的人護送他回去,過年前應該能到家。
    他和元君玲的婚期定在明年開春之後,到那時候,這邊的事情應當已經平息了。
    幾天後便有消息傳出,南疆的人也將於兩日後離開。
    自宮宴結束後,元君瑤就再也沒有見過南疆的人。
    而這天她也收到了消息,她可以去上朝了,想來這段時間朝堂中也是炸開了鍋。
    夫妻倆一大早起床洗漱更衣,換上官袍,乘坐馬車出門的時候天都還沒亮。
    文武百官先後走進金鑾殿。
    元君瑤是其中唯一的一個女子,顯的格外突兀。
    不僅如此,她竟也不用站著上朝。
    夏南行直接在沈少禹身旁安排了一個位置,這也就是為什麽她這幾天上不了朝的原因。
    並且夏南行還放出話,若明年能大豐收,全民都種出雜交水稻,他要將直接將元君瑤封王。
    文武百官中幾乎是大半都在反對,氣的夏南行這幾天早朝都在發火。
    罵他們需要賑災的時候在哪?
    所有賑災糧食都是元君瑤拿出來的。
    南疆的人挑釁的時候在哪?
    結果還是元君瑤站了出來。
    邊關遭到侵犯的時候,當年是他親自出征的,也是沈少禹力挽狂瀾的。
    那個時候文武百官在哪?
    種出增產水稻的也是元君瑤。
    所以文武百官做了什麽造福百姓的事情?
    文武百官被問的鴉雀無聲。
    夏南行是直接指著他們罵。
    說他們都是廢物,正事幫不上忙,平時就知道窩裏橫,這事誰要是敢反對,文官直接調去司農部,接手元君瑤的工作,武官直接去鎮守邊關。
    夏南行早就不是剛登基的時候,他早已坐穩皇位,權力都在自己手中。
    反正夏南行是鐵了心要讓元君瑤來上朝。
    誰要是反對,就自己去攔著不讓元君瑤進。
    但誰敢去攔她啊。
    宮宴上的時候她有多厲害大家都看在眼裏。
    再就是,若明年她真能造福百姓,那是絕對能得民心的。
    現在要是得罪了元君瑤,將來豈不是要將全天下的百姓都得罪了?
    元君瑤雖然是第一次來上朝,但十分的淡定。
    夫妻倆並肩而行,成雙入對,在百官們的注視下,走到了兩人的位置上坐下。
    整個金鑾殿內鴉雀無聲聲,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元君瑤身上。
    元君瑤十分淡定,直接無視。
    直到太監唱和。
    “皇上駕到——”
    文武百官齊齊跪地,元君瑤和沈少禹依舊端坐著。
    夏南行走上高台,在龍椅前站定,看見元君瑤後,嘴角便抑製不住的上揚。
    這次很稀奇,竟連太後都一直沒有動靜,本來最反對的應當就是太後。
    百官行禮之後,便開始商議國事。
    大部分元君瑤都是聽不懂的,所以她坐在一旁極其無聊。
    她一個司農部的,這商議的大部分國事都和她無關。
    直到夏南行說道:“這兩日,朕在想立太子的事情。”
    此話一出,整個金鑾殿都安靜了下來。
    立儲是大事,隻是這個時候立太子,怎麽能不讓人多想了,偏偏宮宴時,皇帝身中劇毒的事情還沒有完全明確。
    “皇上,立儲有益於江山穩固,微臣覺得盡早立儲是好事。”
    “皇上,微臣提議秘密立儲,如此可保護儲君。”
    秘密立儲,能避免太子被圍攻,也能讓所有皇子都更加刻苦學習,展現才能,使儲君能得到更長時間的曆練和考驗,更能避免太子懈怠,驕傲自滿。
    “皇上,臣覺得秘密立儲好。”
    “臣附議!”
    “臣附議!”
    此時有人說道:“皇上正值壯年,皇子們還尚且年幼,臣以為立儲之事可暫且緩緩。”
    “臣附議,儲君之事需從長計議,臣認為幾位皇子可再曆練幾年。”
    朝堂上五位皇子四位都在,五皇子夏瑾奕被派去賑災了。
    如果皇上真的身中劇毒的話,那他這算不算是被踢出局了?
    這情況來看,是對五皇子不利的。
    另外四位皇子,三位乃皇後之子。
    剩下的便是容妃之子,容妃地位卑微,若不是母憑子貴,也到不了妃位,所以三皇子的地位也是不高的,尋常時存在感也是很低。
    大皇子憨厚,基本不參與,剩下的便是二皇子和四皇子了。
    夏南行對待幾個兒子向來是一視同仁。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皇後是偏寵四皇子的,四皇子也是皇位的熱門人選。
    夏南行還能不明白這些老家夥在想什麽。
    他沉聲說道:“太子的人選,朕心裏有數。”
    金鑾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夏南行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告訴眾人,他已經有了太子的人選。
    他又說道:“幾位皇子年紀也不小了。”
    夏南行一個眼色,趙公公立即躬身上前宣讀聖旨。
    大皇子冊封為瑜親王。
    二皇子為榮王。
    三皇子為安王。
    四皇子為賢王。
    五皇子為齊王。
    如今這般也看不出什麽,諸位皇子謝恩後便退朝了。
    夏南行突然提起立儲之事,且還說有太子人選了,再加上先前宮宴上發生的事情。
    這怎麽像是在交代後事?
    下朝後,沈少禹去了養心殿。
    元君瑤獨自出宮。
    誰知剛出宮,就遇到了古奎。
    古奎身著玄色長袍,長身玉立,容貌俊朗但透著陰鬱,正微笑著看著元君瑤。
    元君要瞥了他一眼,不屑於搭理,直接就要走。
    但古奎喊住了她。
    “元大人留步。”
    元君瑤腳步微頓,語氣不耐的問道:“太子殿下有何貴幹?”
    都鬧成這個樣子了,也沒必要虛與委蛇。
    古奎嘴角微揚,說道:“馬上就要離開北冥了,特來和元大人告別。”
    元君瑤起了警惕,有了戒備,表麵上卻是微笑著說道:“那就祝太子殿下一路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