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偷梁換柱

字數:4429   加入書籤

A+A-


    心裏的響動,讓李持安愣了一下。

    那顆心在蕩漾,不能自遏。

    紀娘子青裙縞袂,即使鉛華不禦,也無限佳麗。

    紀娘子勇敢無畏,重情義,還能看得懂他。

    那副幹淨的模樣,讓人相憐相惜。

    顧彥拱手賠罪“李副使,是下官錯怪你了,那接下應該怎麽做?”

    顧彥的聲音讓李持安回過神來,他將目光落在顧彥身上。

    李持安的聲音清晰“你已經遞呈子到大理寺,清明過後,大理寺、刑部和禦史台三司會審,鞫司讞司那邊在下會盯著,顧副將耐心等待。”

    紀晏書腳步卻轉,準備緩緩而去,和李持安離得越遠越好。

    劉將軍和北玄軍的事,自有朝廷解決,她也幫不了。

    忽然聽到李持安輕聲說“紀娘子,聊一聊吧。”

    “聊?我們有什麽可聊的。”紀晏書低聲嘀咕,回身後垂下眼眸,她的眼睛是一點也不想看到李持安,他們除了和離,沒有什麽可聊的。

    李持安要和她聊,是為了和離的事?

    如果是為了和離書的事,那就值得留下聊一聊了。

    李持安救過她和歡歡,他用表弟欺負她的事可以一筆勾銷。

    和離書一簽,此後各不相關。

    紀晏書抬眼,朝李持安輕輕點頭,“好!”

    茶室。

    紀晏書本以為李持安會快刀斬亂麻,沒想到他入了茶室後,隻顧忙著手上的活。

    點火炙茶,搗茶碾茶,磨茶羅茶,任她心急,也不說一句話。

    “李……”坐在席上的紀晏書不覺惱了一聲,打斷主人點茶,是無禮之舉。

    李持安取來一隻建窯鷓鴣斑黑釉盞,拿起一旁的白瓷湯瓶注水入黑釉盞中湯盞。

    凡欲點茶,需先將茶盞湯熱,茶盞壁冷則茶不浮。

    李持安倒了黑釉盞中的水,用茶匙蒯了勺茶粉入盞中,量茶粉多少而注湯,用茶筅調如溶膠。

    李持安端起白瓷湯瓶沿著黑釉盞壁邊緣環形注水,持茶筅攪動茶膏。

    李持安指繞腕旋,擊拂的力度掌握很好,筅觸碰茶湯的聲音很悅耳,她用琵琶也彈不出這樣的曲調。

    茶麵上的泡沫粲然而生,如疏星皎月。

    第二湯,李持安是急注急止,細長的左手手指按穩茶盞,右手持茶筅擊拂的力道很大,茶麵色澤漸開,泡沫隨之增多,若珠璣磊落。

    第三湯,注水如前,茶筅擊拂的力道輕盈均勻,周環旋複擊打。未久,茶盞中的茶湯表裏洞徹,浮沫如粟文蟹眼錯落升起,茶湯的顏色呈米白色。

    紀晏書無聊看著,忍不住浮想聯翩。

    他點茶動作優雅有範,不管什麽人,上下隻看一眼,大概都會被這般自然內家氣象吸引。

    李持安本就是個俊俏可喜的少年郎君,與那些須眉男子大有迥別。要是他沒幹那點蠢事,說不定兩人可以相敬如賓地過去下。

    胡思亂想結束時,李持安完成點茶的第五湯,茶麵上結浚靄凝雪,茶色越發純白。

    第六湯,李持安隻注了一點水入盞,手上茶筅緩緩拂動。

    第七湯,主要是看沫餑的厚薄、凝固程度。

    李持安將茶盞擱在白瓷碟上,紀晏書偷眼看那盞茶,茶色是純白的,就知道李持安他是個在行的。

    “乳霧洶湧,溢盞而起,周回凝而不動,咬盞做的很不錯!”

    紀晏書跟著姑母學過點茶,最後一步怎麽都做不好,每次咬盞都咬不起來,佼人館的師傅們點茶都比她點的好,有還能在茶麵上作畫。

    “多謝誇讚!”李持安的聲音清潤而溫和。

    點茶已罷,紀晏書以為李持安端那盞茶款待她這個客人時,卻又見李持安調膏作畫,未幾,茶麵上便勾勒出一幅畫。

    水麵上,一個女人把一個落水的男人拖上岸邊。

    這畫的是她與李持安。

    但救李持安的是棠溪昭,不是她,李持安畫錯了。

    李持安端起那盞茶放到她麵前,輕聲說“紀娘子,請!”

    “多謝李副使。”紀晏書垂眸看向那黑釉盞,有那一瞬間不想把一盞點的如此好的茶破壞掉。

    就像朋友好不容易做成一隻陶土娃娃,朋友把這隻陶土娃娃送給你,你不忍心去動它,生怕弄壞了它,將朋友的心意糟蹋,心裏會生出罪惡感。

    紀晏書端起黑釉盞,鼻端輕袖,茶味馨香四達,秋爽灑然。

    忽然心裏有個念頭,她要是用茶葉和香料做款茶香放到店裏賣,那應該很好賣。

    尋常的茶葉數焙麵幹而香減,不適合做香料。

    手已不覺間將黑釉盞放下,腦袋裏想著用哪種茶葉調香比較好。

    如果用香氣濃鬱的歙縣鬆羅茶、吳地虎丘茶、錢唐龍井茶,與其他香料按照一定比例調製,應該可以做出滋味甘香、清肺除煩的茶香。

    如果能研製成功,這款茶香足稱仙品!

    見紀娘子茶一口都沒喝,便小心翼翼放下茶盞。

    李持安心裏思忖她生氣了嗎?

    眸子裏的那一抹明亮當即斂去,拿去一卷文書展開遞過去。

    紀晏書看到遞來的文書,以為是和離書,欣喜地一手去接,一手要去拿腰間囊袋裏的小毫筆。

    目光看清文書的字時,眼眸不由得一愣。

    不是和離書!

    是她想多了!

    收回探去腰間的手,拿住那一張文書細看。

    上頭謄寫一段摘自史料的文字,是關於東漢黨錮之亂、唐末宦官禍國之亂的。

    這是一份題目!

    紀晏書已經明白李持安要做什麽,凝目看向他“你想讓我偷梁換柱,換掉父親備好的試題,為了幫北玄軍?”

    李持安鄭重其事點頭“紀娘子倒是聰穎,在下還沒說,你便猜到了。”

    要紀娘子用這份題目偷換她父親備下的題目,為劉將軍和北玄軍造勢。

    紀知遠是國子監的司業,時常出題考校國子監學子的才能,看其長短優劣,再擇其適合的方法教導。

    紀知遠出題還有個特點,出題後,紀知遠會將題目刊印出來,密封好分發給學子,人手一份。

    國子監是朝廷最為重視的學府,國子監學子也是為將來朝堂儲備的人才。

    若三司會審顧及太後勢力而輕判黃盧二人,此舉正好給太後和大理寺施加壓力。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