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洞仙侍郎:中原有句古話,叫做引蛇出洞!【3更求月票】
字數:5051 加入書籤
粘罕過來的時候,正趕上馬蹄國士兵跟高考考完最後一科一樣狂奔回來。
然而燕京城牆上隻是零零星星的射了幾支箭,仿佛走走形式……
“廢物!”
粘罕勃然大怒:
你們“呼啦啦”跑過去,人家射幾支箭,你們又“呼啦啦”跑回來……
晨練呢啊?
出汗了嗎你們?
一看粘罕發怒,他手下一對雙胞胎大將沙文金和沙文銀便搶上前去,揮舞皮鞭鞭撻逃回來的馬蹄國士兵!
馬蹄國元帥黑風高敢怒不敢言。
相比金國,馬蹄國不過是個彈丸小國。
但是黑風高心中的積怨更深了些。
連主帥都是如此,士兵就更別說了。
“再來!”
粘罕臉色陰沉的逼迫黑風高:
“這一次我親自督戰,不戰而逃者,斬!”
黑風高也是醉了:你踏馬用你自己的兵怎麽沒這麽狠?
但是黑風高不敢違抗粘罕的命令,金國已經取代遼國成了塞北的霸主。
像他們這種彈丸小國,金國隨手就滅了,所以隻能違心的任金國驅使。
黑風高揮了揮手,在戰鼓聲中,馬蹄國士兵無可奈何的再次衝向城牆。
護城河已經在這麽多天的輪流攻城中填出了一條大路,可以直達城牆。
“衝鴨——殺鴨——”
馬蹄國士兵有氣無力的嚷嚷著,到了一箭之地,城上便射下一蓬亂箭:
“嗖嗖嗖——”
衝在最前麵的馬蹄國士兵倒下了幾個,其他的馬蹄國士兵調頭就跑!
然而沙文金、沙文銀率領金兵督戰隊已經手持長槍大刀等著他們了!
“大殿下有令,不戰而逃者,斬!”
沙文金氣勢洶洶大喝一聲,五股烈焰叉一叉子把當頭的戳了五個窟窿!
“不戰而逃者,斬!”
沙文銀殺氣騰騰的大聲附和,掄起大砍刀,砍翻了一個馬蹄國士兵!
兩個大將帶了頭兒,金兵便如狼似虎的屠殺起了退回來的馬蹄國士兵!
“住手!”
黑風高眼珠子都紅了,猛然拔出了腰刀:
這可都是他的兵!
“黑元帥!”
粘罕惡狠狠地瞪著他:“你是要親自斬殺逃兵麽?”
粘罕目光好似餓狼一樣綠幽幽的,盯得黑風高汗流浹背,動彈不得。
鐵木真有心想拉黑風高一把,但是沒借口,畢竟粘罕殺逃兵有理有據。
就在這時,忽然從金兵大營方向傳來了“轟隆隆”的雷鳴之聲!
粘罕、黑風高、鐵木真都懵了,呆滯了兩秒,鐵木真猛然反應了過來:
“大炮!這是大炮!”
“嘶——”
粘罕情不自禁倒吸一口冷氣:
大炮乃是南蠻子的攻城利器!
雖然金國買來了二十門大炮,可是也不該轟炸自家的軍營啊!
“不好!”
鐵木真臉色大變:“大殿下,隻怕是南蠻子偷襲咱們的大營!”
粘罕顧不得CPU黑風高了,慌忙大叫:
“撤兵!援救大營!”
金兵趕緊都翻身上馬,簇擁著粘罕風風火火的趕往金兵大營。
鐵木真跟黑風高對視了一眼,黑風高苦笑搖頭,組織人馬也往回走。
他們這邊一撤兵,城牆上就發現了。
今日守城的大將耶律得華第一時間跑去匯報狼主耶律輝。
耶律輝馬上召集幾個文武重臣商議此事。
“狼主,定然是齊軍來救咱們了!”
歐陽侍郎興奮的說:“咱們合該趁此機會出城殺敵,和齊軍兩麵夾擊!
“如此一來,金兵必敗!”
“慢!”
洞仙侍郎立即跳出來反對:
“歐陽侍郎此言差矣!
“我問你,二位皇侄是何時殺出重圍的?”
歐陽侍郎掐指一算:“距今已有七八日!”
“七八日能否到青州?”
洞仙侍郎追問歐陽侍郎,歐陽侍郎隻能搖頭:
“到不得青州……”
“所以二位皇侄要麽向滄州求救,要麽向莫州求救,要麽向檀州求救!”
洞仙侍郎理直氣壯的說:“無論是哪個州能抽出的兵力都超不過二萬!
“區區二萬人馬,如何能讓金兵撤退?”
歐陽侍郎無言以對,隻好反問:
“既然如此,你說金兵為何忽然撤退?”
“中原有句古話,叫做引蛇出洞!”
洞仙侍郎擼著山羊胡子自信的說:
“金兵連番多日攻城都以失敗告終!
“依我看,金兵八成是想要引蛇出洞,假裝大營遇襲把咱們引出去!
“咱們若是出城殺敵就中計了!”
狼主耶律輝一聽兩邊都有道理,於是問都統軍兀顏光:
“愛卿你怎麽看?”
兀顏光乃是遼國第一員上將,精通十八般武藝,熟讀兵書,有萬夫不當之勇!
他身長八尺有餘,小白臉兒,紅嘴唇兒,黃胡子,綠眼睛,儀表堂堂,威風凜凜!
都統軍是遼國的軍方一把手,所以不但耶律輝問他,在場的文臣武將也都把目光投向了他。
兀顏光沉吟了兩秒:“狼主,奴婢以為洞仙侍郎所言,言之有理!”
洞仙侍郎得意的瞥了一眼歐陽侍郎,歐陽侍郎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
左丞相幽西孛瑾和右丞相太師褚堅對視一眼,都表示沒有異議。
於是耶律輝決定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
金兵大營。
“今日之事已不可挽回,咱們敗了……”
眼見金兵大營一片混亂,齊軍的喊殺聲如山呼海嘯,燕子國元帥烏國龍苦笑搖頭:
“如之奈何?”
“哥哥差矣!”
他兄弟烏國虎說:“敗的是金兵,關咱們燕子國什麽事?”
烏國龍一愣:“也是啊……”
“大哥,既然已經無法挽回,不如我們先撤了罷!”
烏國虎出主意說:“日後金國責問起來,就說被齊軍殺散了,我們找不到他們才回去的!”
“妙哇!妙哇!”
烏國龍原本就不想給金國當炮灰,哥倆兒一拍即合,立即率領燕子國士兵撤出了戰場……
要知道燕子國來了三萬人馬,三萬人馬撤退的動靜能小得了?
相鄰的沙陀國一看燕子國撤了,幹脆也跟著撤了。
不撤難道還真的為了金國跟齊軍血戰到底?
沙陀國一撤,旁邊的流沙國也看到了。
考慮到法不責眾,流沙國也撤了。
就這樣,六國三川的兵馬一觸即潰,甚至無接觸就自己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