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專業
字數:3433 加入書籤
錢文豪嘴裏塞得滿滿的,含糊不清地說:“嬸子,這能怪我們嗎?您看看今天這菜,光是聞著味兒我就受不了了!就不說這雞了,這魚,還有這蝦,我們也是頭一回吃上呢。”
他說著又夾了一隻蝦,“我這輩子都沒吃過這麽鮮的東西,鮮得我差點把舌頭都吞下去!”
李建明擦了擦嘴,看向江晚檸:“小江,我看這魚蝦的個頭,是不是可以起魚塘了?”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停下筷子,齊刷刷地看向江晚檸,眼睛裏閃著期待的光。
江晚檸笑著點點頭:“是差不多了...”
“等!”晨晨突然出聲,聲音雖然不大但很堅定。見大家都看向他,他有些緊張地攥著衣角,但還是堅持說道:“等...放假...等彤彤和軒軒...”
江晚檸溫柔地拍了拍晨晨的肩膀:“對,我們答應了兩孩子,等他們放寒假了再開始起魚塘。”
宋林驚訝地看著這一幕。他注意到晨晨說話時雖然有些吃力,但眼神很專注,與常人無異。更讓他驚訝的是,在場所有人都耐心地等著晨晨把話說完,沒有絲毫不耐煩。
“晨晨的廚藝越來越好了。”江月娥笑著轉移話題,“宋教授,您覺得這菜怎麽樣?”
宋林放下筷子,鄭重其事地說:“說實話,我做農業研究這麽多年,吃過各種有機種植、生態養殖的食材,但從來沒有吃到過這樣的味道。”他指著那盤已經見底的酸辣白菜,“就說這白菜,酸甜辣的比例恰到好處不說,白菜本身的口感脆嫩得不像話,而且...”
他突然停住了,皺著眉頭似乎在思索什麽。
“而且什麽?”江霏霏好奇地問。
宋林搖搖頭:“說不上來,就是覺得這菜裏除了食材本身的味道,好像還有種...特別的東西。”
江晚檸聞言,心頭微微一動。
這是第一次有人察覺到食材中蘊含的特殊能量,雖然宋林教授隻是隱約感覺到“特別的東西”,但這份敏銳已經讓她有些意外。
她不動聲色地放下筷子,輕聲問道:“宋教授覺得是什麽特別的東西呢?”
宋林推了推眼鏡,眉頭微蹙:“說不上來,但絕對不是普通的鮮味或者甜味。這種味道層次太豐富了,每一口都能嚐出不同的風味,而且...”他頓了頓,“吃完後整個人都感覺特別舒服,精神也好了很多。”
一旁的李建明哈哈大笑:“老宋,你這職業病又犯了吧?吃個飯還要搞研究分析。”
“不,建明,我是認真的。”宋林神色嚴肅,“就拿這條魚來說,肉質緊實卻不柴,鮮甜中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清香。更奇怪的是,我吃完後眼睛都清亮了不少。”
陸涼風聞言也放下筷子:“老師這麽一說,我也感覺到了。剛才還覺得眼睛酸澀,現在看東西特別清楚。”
江晚檸心頭一緊,麵上卻依舊平靜:“可能是我們農場的水質比較特殊吧。山上的泉水富含礦物質,養出來的魚蝦自然不一樣。”
宋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突然問道:“江老板,你們平時都用什麽肥料?”
“主要是農家肥,”江晚檸回答得很自然,“雞糞、豬糞經過發酵後使用,偶爾也會用些草木灰。”
“沒有用過其他特殊的肥料?”宋林追問道,目光如炬。
江晚檸正要回答,錢文豪突然插話:“宋教授,您這問題問得,怎麽跟審犯人似的?我可以給你保證,小江農場的東西絕對是天然無汙染的,絕對沒有用什麽不該用的東西。”
整個農場都在他眼皮子底下運作,這個自信還有的。
宋林這才意識到自己失態,連忙道歉:“抱歉,職業病犯了。實在是被這些食材的品質震驚到了。”
飯後,江晚檸提議:“宋教授一路舟車勞頓,要不要先休息一下?明天我再帶您參觀農場。”
宋林卻已經站起身:“不用不用,現在我整個人精神的很,一點也不用休息。如果可以,我想先去看看你們農場的水源。”
李建明笑著搖頭:“老宋啊老宋,這麽多年了,還是這麽急性子。”
“做農業的,最重要的就是水源和土壤。”宋林一邊說一邊從包裏取出一個小型檢測儀,“我得先了解基本情況,才能給出合理的規劃建議。”
江晚檸見他如此專業,也不再推辭:“那好,我帶您去山上逛逛吧。”
一行人沿著蜿蜒的山路向上走。
江晚檸走在最前麵帶路,宋林和陸涼風緊隨其後,李建明、錢文豪和江霏霏也興致勃勃地跟了上來。
宋林時不時停下來,用隨身攜帶的工具檢測土壤。
“pH值6.8,有機質含量4.2%,”宋林看著檢測數據,驚訝地說,“這土壤條件比很多實驗田都要好。”
江霏霏得意地說:“那當然,要沒這麽好的環境,也種不出這麽好吃的東西不是。”
來到半山腰的溪坑,宋林立即被眼前的景象吸引。
清澈的山泉從石縫中湧出,匯入一個天然形成的小水潭。
“這水質...”宋林取出水樣檢測,“TDS值隻有38,幾乎不含重金屬,礦物質比例也很均衡。”
陸涼風也湊過來看數據:“老師,這比我們實驗室的純淨水指標還好。”
宋林點點頭,轉向江晚檸:“你們就是用這水灌溉的?”
“是的。”江晚檸看向整片山頭,“但是我們也還沒有來得及修建灌溉係統,就想著等教授你過來,幫忙規劃。”
宋林點了點頭,在筆記本上記了下來:“這山泉水的水質很好,到時候在這基礎上做引流就成。”
隨即他又皺起眉頭,“按理說,就算水質再好,作物的品質也不應該達到這種程度。”
李建明拍拍老友的肩膀:“老宋,你這是職業病又犯了。好東西就是好東西,非得找出個科學依據來?”
宋林卻搖搖頭:“建明,你不懂。作為科研工作者,我必須弄清楚其中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