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新官上任

字數:8790   加入書籤

A+A-


    不過蘇澤還有更重要的事情,他升官了!
    打開係統,看向自己的人物卡:
    【主線任務,升官四品,已經完成!】
    【任務獎勵:每月模擬次數+1】
    ——宿主:蘇澤——
    年齡:30
    籍貫:南直隸太倉縣
    官品:中書檢正官(正四品),日講官,東宮講讀。
    威望:3050(每日+50)
    模擬次數:每月3次(剩餘3/3)
    持有道具:【模範毛筆】(藍色),【家庭裝種植毯】(紫色),【翻譯年糕】(藍色),【事後畫冊】(橙色,剩餘2/5),【飛鴿傳書】(紫色),【記憶宮殿香囊】(橙色),【萬病藥】(橙色)。
    新主線任務:升官從三品。
    任務獎勵:橙色道具抽獎次數*1。
    ————
    終於,升官了!
    升官之後,加了最重要的每月模擬次數,日後蘇二疏就要進化成蘇三疏了!
    對於蘇澤來說,從現在開始,他正式進入到了重臣行列!
    所謂重臣,就是要有自己的班底,擔任一個部門的正印官。
    蘇澤以前擔任過戶部郎中,但這僅僅是戶部下一個司的主官。
    包括蘇澤擔任過的其他官職,都不是一個部門的主官。
    一個部門的主官,和其他官員是完全不同的。
    一部之主,可以掌握整個衙門的公印,整個部門都要在主官的意誌下行事。
    一部之主,手掌整個部門的考核人事之權,下屬見到都是戰戰兢兢的。
    這一步,已經是很多官員一輩子努力奮鬥的終點了。
    但是對於蘇澤這種要衝擊閣老一級重臣的人來說,這才是起點。
    執掌一部,是權力也是責任。
    整個部門的興衰都在你的手上,部門的成績就是你的成績,部門的黑鍋就是你的黑鍋。
    能不能管理好整個部門,朝堂上下都在看著。
    隻有勝任了這個職位,接下來才有可能升遷去更大的部門,最終才有可能入閣。
    蘇澤這一步的起點是中書檢正官,這就更具有挑戰性了。
    因為這是個從無到有新設的部門,也就是沒有前人的製度可以參考,一切都要靠蘇澤自己。
    朝堂上下都在盯著蘇澤,特別是那些因為中書門下五房設立而不滿的官員們,都希望看到蘇澤出錯,然後彈劾他。
    可以說,蘇澤是給自己挖了坑,選擇了一條最困難的邁向重臣的道路。
    但風險巨大也就意味著回報巨大。
    一旦蘇澤將中書門下五房給弄順了,真的做出成績出來,那就再無人可以質疑他的政務能力,日後入閣之路就再無險阻了。
    十一月四日,廂房中,挺著大肚子的趙令嫻,正在給蘇澤整理官袍。
    正四品已經是緋袍了,趙令嫻不厭其煩的幫蘇澤撫平官袍上每一寸褶皺。
    蘇澤忍不住說道:
    “娘子,這種事情交給別人做就行了,你還是安心養胎吧。”
    趙令嫻卻固執的說道:
    “今日是相公升遷的第一天,妾身當然要親自送相公出門。”
    蘇澤也拗不過妻子。
    夫妻一體,這些年隨著蘇澤的地位上升,趙令嫻在京師貴婦中的地位也在不斷的上升。
    趙令嫻也感慨,自己在家族眾多姊妹中,嫁得實在是太好了。
    同輩的姊妹,夫婿中最成器的也才邁入中級官員的行列,那他們的妻子在京師婦人的聚會上,連個配角都輪不上,隻能算是個小透明。
    而趙令嫻早就是聚會上的焦點,如今蘇澤已經正四品了,趙令嫻在京師貴婦社交圈子也進入頂級行列。
    “府上如果有人拜見,留下拜帖拒絕禮物,等為夫回來處理。”
    “是,相公。”
    蘇澤還是很放心的,趙令嫻持家有方,趙氏又是書香世家,自有一套馭下的手段。
    別看趙令嫻在自己麵前柔柔弱弱的,但是蘇府中的下人還是很畏懼這位主母的,蘇府的仆役在京師名聲也極好,從沒有鬧出過仗勢欺人的事情。
    蘇澤交代完畢,前往皇宮,開始他作為中書檢正官的第一天工作。
    蘇澤的腰牌用布囊包著,沒有發出劈裏啪啦的撞擊聲。
    等到了皇宮前,守門的禁衛紛紛向蘇澤行禮,雖然大家都認識蘇澤,但是一名禁衛軍軍官還是站出來,對著蘇澤說道:
    “請蘇檢正出示腰牌!”
    蘇澤解開布囊,這名軍官檢查完畢,立刻讓開道路。
    這份腰牌也是昨天隨著聖旨一起送來的,皇帝和內閣甚至都沒有給蘇澤交接通政司工作的時間,由此可見朝廷對於中書門下五房這個新部門的重視。
    蘇澤走入皇宮,中書門下五房身為內閣的秘書機構,蘇澤第一件事自然是去拜見閣老們。
    蘇澤走入內閣,因為蘇澤是提前出門的,此時內閣之中隻有殷士儋。
    雖然皇帝已經同意了殷士儋的致仕奏疏,但是隆慶皇帝還是請求殷士儋,先在內閣待一段時間,將前陣子的保生醫局事務,以及殷士儋提出來的蒙學教育問題推動下去,等朝廷有了合適的接任者再離開內閣。
    對於皇帝這個請求,殷士儋自然也沒辦法拒絕,所以他這段時間每天都加班,就是為了盡快做完手頭上的事情。
    沒辦法,殷士儋也是要臉的,如果長期賴在內閣,就會被士人鄙夷辭而不退,所以他加班加點,就是為了快點幹完手上的工作。
    殷士儋看向蘇澤,看向這個讓他致仕的“罪魁禍首”。
    蘇澤也有些尷尬,自己算計殷士儋,這位殷閣老卻不計前嫌,幫著自己推動成立中書門下五房。
    無論以前的關係如何,殷士儋對自己也是有恩的。
    蘇澤連忙上前道:
    “拜見殷閣老。”
    殷士儋已經是半離任狀態了,這時候他的脾氣反而好了很多。
    殷士儋罕見的說道:
    “初見子霖的時候,老夫還是翰林學士,誰能想到新科進士中的庶吉士,才幾年時間就走到這個位置上。”
    蘇澤連忙說道:“下官能有今天,都是皇恩浩蕩,也多賴諸位閣老的提攜。”
    殷士儋揮手說道:
    “子霖不必過謙,老夫可從沒有提攜過你。”
    殷士儋說道:
    “也許過不了幾年,老夫在鄉間就能聽到子霖入閣的消息了。”
    說到這裏,殷士儋也有些唏噓。
    大明最年輕的入閣記錄,是弘治年間的閣臣謝遷。
    謝遷是三十七歲入閣,按照蘇澤的速度,他五年內說不定就能入閣了。
    三十五歲的閣臣,這是何等恐怖的影響力?
    蘇澤連忙謙虛了兩句,殷士儋又看向蘇澤,問道:
    “子霖看了老夫的辭表了吧?蒙學教育本就是你提的,你對這件事是怎麽看的?”
    殷士儋的辭表,就是他最大的政治遺產。
    對於這份違背了自己學術理想的政治遺產,殷士儋自然是十分重視的,他想要聽聽蘇澤的看法。
    畢竟肉眼可見蘇澤是要入閣的,能不能留住自己的政治遺產,蘇澤的態度也很重要。
    蘇澤說道:
    “殷閣老以陛下一身係國族大同,實乃百年國策!”
    聽到這裏,殷士儋更高興了。
    果然蘇澤能夠看出自己的謀劃!
    這是殷士儋苦思冥想出來的辦法,蘇澤一眼就看透了!
    殷士儋的心情更好了,但是他看到蘇澤還有話說,連忙問道:
    “子霖還有什麽想法就說吧。”
    蘇澤遲疑了一下,這才說道:
    “殷閣老的國體之論確實十分的精妙。”
    “可萬千係於陛下一身,也就是權力集於陛下,吾等大臣得君權而行政。”
    殷士儋點點頭,這正是他想要構建的未來。
    蘇澤說道:
    “吾等大臣有權無責,如若遇到大事,何計?”
    這下子殷士儋愣住了。
    這種神聖化的虛君政治,最大的問題就是責權等。
    皇帝名義上擁有天下,實際上執政的權力在大臣手裏。
    大臣手裏有執政的權力,但是沒有對國家的責任,隻有對君主的義務。
    這種政權,很容易陷入到集體狂熱之中。
    這種時候,誰又能給這個帝國踩下刹車?
    殷士儋陷入到思考中。
    但是蘇澤很快笑著說道:
    “閣老,蘇某說的都是百年以後的事情了,這種時候,隻能相信後人的智慧了。”
    “一道國策,能十年不易,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能用上百年,都是千古良策了,咱們今人何必苛責呢。”
    殷士儋也露出笑容,顯然在目前,蘇澤是認同自己的政治遺產的。
    那自己也算是對得起隆慶皇帝的知遇之恩了。
    就在這個時候,內閣首輔高拱,次輔張居正,三輔趙貞吉也都踩著點走入內閣。
    蘇澤一一拜見眾人,這時候也到了內閣正式辦公的時間。
    大明內閣,在不上早朝的時候,差不多在七點開始辦公。
    如果要上早朝,內閣就要在早朝前處理緊急公務。
    所以蘇澤請罷早朝,最輕鬆的就是諸位閣老了。
    趙貞吉打了一個哈欠,因為皇帝生病,從今年開始閣臣都輪流值守紫禁城,看來昨天值夜的就是趙閣老了。
    高拱看向自己的得意弟子,開口說道:
    “昨日陛下專門下旨,從內帑撥款修葺內閣,並在內閣邊上修建廡房,作為中書門下五房的辦公場所。”
    宣讀完聖旨,在場眾人都口呼皇帝聖明。
    不得不說,隆慶皇帝的政治手腕確實不差。
    既然已經抬升內閣地位了,那皇帝也不小氣了,專門從內帑撥款,幫著內閣修房子。
    這一來也改善了內閣的辦公環境,讓閣臣都感念皇帝的恩情。
    二來宣示皇帝給內閣抬咖,幫著抬升內閣的威望。
    這也是隆慶皇帝的優點,無論決策的時候多麽糾結,隻要下定決心後,就不會再猶豫,會全力支持國策執行。
    高拱又說道:
    “修葺內閣的工程自有工部負責,中書門下五房就先在中書科辦公吧。”
    內閣兩翼,分別是六科和中書科。
    中書科就是中書舍人們辦公的地方。
    高拱這句話,蘇澤倒是聽到了新的信息。
    中書門下五房和中書科的職權其實衝突了,既然中書門下五房成立,也就有裁撤中書科,將中書科並入中書門下五房的呼聲。
    但是高拱的這道命令,說明了皇帝和閣臣們,沒有裁剪中書科的想法。
    蘇澤稍微思考了一下,也明白了皇帝和閣臣的想法。
    中書科的中書舍人們,因為地位不高,在做皇帝和閣老秘書的時候更加的謹慎,從不幹預政務。
    幾位閣臣身邊,都有用了很多年的中書舍人。
    顯然閣臣也想要保留中書科,而不是讓中書門下五房壟斷他們身邊的一切工作。
    蘇澤明白了閣老們的意思,也對自己的計劃進行了調整。
    等到高拱說完了後,對著蘇澤說道:
    “蘇檢正,中書門下五房新設,這也是你上書提議設立的,說說你的想法吧。”
    正戲來了!
    高拱這是向自己詢問中書門下五房的具體架構了!
    這次內閣問對,內閣也會根據自己的提議,決定對中書門下五房的支持力度。
    畢竟新設一個衙門,要錢要人才要政策,內閣能給多少,也就決定了中書門下五房日後的權勢。
    蘇澤深吸一口氣說道:
    “高首輔,諸位閣老,下官一點淺見,如有不周,請諸位指正。”
    蘇澤說道:
    “朝廷設立中書門下五房,是為宰輔之臂膀,增其臂助,使之得以提綱挈領,專精於軍國大政之謀議、決策。”
    “五房之房正,當在閣老身邊聽用,襄理庶務,向六部九卿衙門傳達內閣的決議。”
    高拱點頭,問道:
    “中書科的中書舍人呢?”
    蘇澤說道:
    “中書科非下官所製,中書舍人們在閣老們身邊聽用已久,中書門下五房隻負責協助閣老們處理公務,也就是閣部之間的事務。”
    眾人都是人精,一下子明白了蘇澤的意思。
    也就是說中書門下五房的秘書服務,隻提供相關政務的谘詢輔助,私人事務和非公務部門,還是由原來的中書舍人負責。
    這相當於中書舍人是閣老們的私人助手,而中書門下五房的房正,是閣老們的政治助手。
    高拱一思考,也覺得蘇澤這個辦法極好。
    中書舍人都用了很多年了,自然是信得過的,但是中書舍人們學識能力有限,隻能處理簡單的庶務。
    中書門下五房的還需要磨合考察,但是交由他們處理公務是沒問題的。
    公私分開,確實是個很好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