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朝會
字數:3073 加入書籤
第二天清晨,宋青書躡手躡腳地從被窩裏鑽出來後,望著嫻雅豐美、嬌羞無限的薛寶釵,招手笑道“寶姐姐好好休息,等我回來再繼續向你講解人生的真諦,生命的奧秘。”
薛寶釵雙頰緋紅,輕啐一聲“油嘴滑舌,簡直比當初的賈寶玉還要無賴,還有,跟你說過好幾次了,不要叫我寶姐姐!”這個稱呼讓她羞惱。
宋青書哈哈笑道“娘子既然不喜歡,那為夫以後就不叫了,娘子覺得寶兒和釵兒那個好聽,實在不行叫你寶貝也行。”
薛寶釵直接不理他,翻了個身繼續睡覺,給宋青書留下一個嬌美無限的背影,昨晚直到後半夜才閉眼,她到現在都還有點犯困,作為受過良好貴族教育的淑女,為了不使自己的美貌褪色,她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長,最關鍵的是她實在承受不住這家夥嘴裏時不時蹦出的“金玉良言”。
宋青書見狀也沒有繼續挑逗她,穿戴整齊後就出了房門,直向皇宮而去,他今天還要幹一件大事,在路上他不禁感慨,還是薛寶琴更聽話,讓她做什麽都可以,薛寶釵明顯還擺脫不了那些封建枷鎖,沒那麽放的開,就像昨晚他想把薛寶琴拉進來,讓她們姐妹親近親近,薛寶釵死活不願,得想個辦法幫幫她才行。
進入皇宮,入了朝堂,小皇帝趙禥高坐龍椅,文武百官都在,看著自家小皇帝坐在龍椅上的滑稽模樣,不少官員都是麵色古怪,一些忠心皇室的大臣都不禁暗歎,這位皇上明顯沒有真龍天子的福氣,也不知還能在龍椅上坐幾天。
他們雖然忠心皇室,人品無可挑剔,但畢竟有家有室,需要考慮整個家族的利益,在這時局動蕩之際,為了維持家族的繁榮,他們也不得不向如今權勢滔天的宋青書靠攏。
望著站在群臣最前方的英俊男子,不少官員心情複雜,宋青書最開始到來時,還是代表金蛇營與南宋談判,時過境遷,不過數載光陰,現在的他已經成為了宋朝實際上的主人了,許多人在背後,甚至明麵上都稱他為攝政王。
這次召開朝會本來就是宋青書的意思,經過最開始例行公事的匯報工作後,宋青書開門見山,直接說起了西夏的問題,宋朝與西夏征戰多年互有輸贏,結果宋青書隻是帶了些兵,不僅把氣勢洶洶的蒙古殺的大敗,還讓有尚武之風的西夏幾乎無條件投降,輝煌的戰績使得一些大臣至今腦子都是嗡嗡作響。
不同於早有依附之心的大理,對於如何處置西夏,大臣們進行了一場深入討論,其中甚至有激進大臣提出非人的建議“陛下,應將西夏全境納入我大宋版圖,將其皇室貴族盡數誅殺,以絕後患!”
此提議一出,朝堂頓時炸開了鍋,宋青書都不禁皺了皺眉,心想要是讓清露她們聽到這話,肯定要將那大臣大卸八塊,以絕後患。
也有溫和派大臣反駁道:“不可,我大宋乃禮儀之邦,怎可如此殘暴,若如此行事,恐激起民憤,令諸國非議,且如今蒙古雖退,但清、金二國仍虎視眈眈,若對西夏太過逼迫,難保他們不會生出異心。”
雙方爭論不休,小皇帝趙禥坐在龍椅上不知所措,目光不時看向宋青書,他牙都還沒長齊呢,要他處理國事實在太為難他了。
“咳咳。”
宋青書一聲輕咳,朝堂頓時安靜下來,所有視線都聚焦在他身上,他緩緩說道:“此番能覆滅蒙古大軍,西夏也出了不少力,本王以為,對西夏應寬容些,可保留其皇室和部分製度,但需稱臣納貢,派遣質子入朝,同時,在西夏設立大宋官員進行監管,促進兩地交流融合,如此,既能彰顯我大宋仁德,令各國稱頌,又能穩固邊疆,震懾宵小。”
此言一出,大多數大臣紛紛點頭讚同,小皇帝也連忙附和,朝堂上響起與眾不同的稚嫩童音:“宋愛卿所言極是,就按你的意思辦。”
於是,關於西夏處置之事就此敲定,這時,宋青書趁熱打鐵,繼續說道“陛下,如今我大宋形勢大好,西夏稱臣,蒙古大敗,大理、高麗等國早已臣服,正是我大宋開疆拓土之良機,金國近年來內部紛爭不斷,再加上蒙古進攻和上次的北伐,國力不斷削弱,臣以為,我軍可趁此時機進攻金國,收複失地,揚我大宋國威。”
此言一出,朝堂再次炸開了鍋,上次北伐南宋氣勢洶洶,聯合了好幾個國家共同出兵,想一舉滅掉金國,洗刷靖康之恥辱,結果反而辱上加辱,數路大軍兵敗也就罷了,其他幾個響應的國家也都不濟事,金國勢如破竹,迫使南宋再次簽訂了屈辱條約,連當朝第一人韓侘胄都被先斬後奏,當成了禮物送給金國。
宋青書剛講出提議,很多主戰派大臣立刻響應,認為這是難得的機會,應果斷出擊,給金國來一次狠的,但也有一些主和派大臣猶豫不決,擔心戰事一起,會讓百姓受苦,且金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還有清國這個鐵杆盟友,萬一戰敗,後果不堪設想。
王子騰和薛極對視一眼,相顧無言,他們沒想到宋青書這麽快又要搞事情了。
不得不說在趙構這個投降派皇帝的帶領下,一些大臣實在是失去了精氣神,或許是經受了金國多年陰影,心有畏懼,即使取得了多次大勝,依舊不願與金國輕啟戰端,畢竟隻要不打仗,他們的小日子就過的有滋有味,一旦打起仗來,很多事情就不可控了。
朝堂上又吵了起來,不過由於是宋青書的提議,且現在的南宋確實今非昔比,所以主戰派占了大多數,口水滿天飛,一些老成持重,主張從長計議的大臣被噴的有些慘。
看著朝堂亂糟糟的景象,小皇帝趙禥將求助的目光投向自己的老師太傅,當朝太傅歎了一口氣,看了宋青書一眼,向小皇帝點點頭,意思不言而喻。
小皇帝得到示意,強裝鎮定地一拍龍椅扶手,這是他老師教他的“齊王乃我大宋戰神,在他的帶領下,我大宋定能戰勝金國,所以朕決定不日進攻金國。”
雖然小皇帝年紀尚小,火候不足,但這番慷慨言語倒是說的氣勢昂揚。
朝堂瞬間安靜下來,宋青書嘴角上揚,抱拳領命:“陛下英明!臣定當竭盡全力,為我大宋收複失地。”
一場轟轟烈烈的北伐就在兩人的三言兩語下拉開了序幕。
喜歡偷香高手後傳請大家收藏:()偷香高手後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