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接仙
字數:3575 加入書籤
子時三刻,萬籟俱寂,別墅二樓的氛圍異常凝重,靜得連一根針掉落在地上都能聽見。
老崔身著一襲靛青色的法衣,腰間係著九色絲絛,原本頭頂的節能燈不知何時被換成了三盞古老的油燈,微弱的火光在風中搖曳,將他的麵龐映照得忽明忽暗,投下深淺不一的陰影。
"時辰到了。"老崔的聲音突然變得低沉而沙啞,仿佛來自幽冥地府,與白天那爽朗的東北大嗓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右手拿起文王鼓,左手執著趕山鞭,轉頭凝視著我,鄭重地囑咐道:"待會無論發生什麽事情,你都要記住三點——絕對不能躲、不能怕、更不能有絲毫的疑慮,心中想說啥就說啥,感覺老仙來了手裏的幡就搖一搖,晃一晃。"
我艱難地咽了口唾沫,喉嚨幹澀得幾乎發不出聲音,隻覺得後頸的汗毛根根豎起,一股寒意從脊梁骨上湧起。
我坐在蒲團上,手中拿著引路幡,看上去有點像白事上那種幡,頭上盯著一個紅蓋頭。
站在老崔身後三步處的栓柱,也已換上了一件對襟白衫,雙手捧著那本發黃的唱詞本,額頭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顯然他也同樣緊張。
就在這時,老崔突然猛地跺腳三下,那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寂靜的夜裏震耳欲聾。
與此同時,文王鼓發出"咚"的一聲巨響,仿佛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猛然敲擊,那鼓聲如同重錘一般狠狠地砸在我的天靈蓋上,震得我眼前金星亂冒,幾乎要站立不穩。
緊接著,那沙啞的唱腔如破鑼一般驟然響起,在這詭異的氛圍中顯得格外刺耳,讓人毛骨悚然。
“日落西山那~~~黑了天啊~~~哎哎哎哎~~~~~”
“日落西山黑了天,家家戶戶把門關!”
“五爪的金龍歸北海,千年的王八回沙灘,大路斷了車和輛,小路斷了行路難。”這裏的唱詞其實大多都有語氣助詞,和二神的習慣不同,一般都是為了能夠壓轍口。)
“行路君子奔旅店,耍錢的哥們上了梁山。”
“本是那個我呀~~燒香打鼓來請神仙。”
他的鼓點也隨著歌聲的節奏而變化,時而如暴雨傾盆,時而似溪水叮咚,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
栓柱緊跟著老崔的節奏,和聲道:“唉嗨喲——”他的聲音雖然有些顫抖,但卻不敢走調,努力地配合著老崔的節奏。兩人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和諧。
“有幫兵我撥戰馬,吊欄杆,拜動東家的胡家將,請來東家的黃家仙。”
“點動那橋神,橋神都知道,點動那路神,路神都知全。”
“點動了八個大報馬,八個報馬八下跑;跑到高山把信傳那~啊~~~”
隨著老崔的鼓點不斷地響動交徹,我的兩個腿也開始有幅度的抖動了起來,手裏的花幡也在不停的晃動。
“我請來那個胡三太爺來當令,胡三太奶陪伴著zhuo)~呀啊啊~~~。”
“胡家有胡家多,胡家人馬來登科。”
......
“走下了不平和窪路,走下了狹狹窄窄的小山峰。”
老崔的鼓點如疾風驟雨般不停歇,他給栓柱遞了一個眼神。
栓柱心領神會,快步走到我麵前,小心翼翼地從我手中接過那支引路幡。
這引路幡,又名五路花杆,本是指引亡魂歸鄉的重要道具。
然而,到了此刻,它的使命似乎已經完成。
就在我恍惚之際,老崔突然向前邁了兩步,與我之間的距離驟然拉近。
與此同時,他手中的鼓點也發生了變化,原本沉穩的節奏變得急促而慌亂,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推動著他。
“哎~~叫老仙,你是聽~這會文王打,鞭子顛!”
老崔的歌聲在空氣中回蕩,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一般敲在我的心上。他的嗓音越發高亢,那唱詞也如連珠炮般脫口而出,讓人應接不暇。
而我,在這激昂的鼓點和急促的歌聲中,意識逐漸模糊。
我的身體開始不受控製地顫抖起來,而且越來越劇烈,仿佛被一股強大的電流擊中。
頭上的紅蓋頭也在我劇烈的顫抖中搖搖欲墜,最終被我大幅度的動作給顛落下來。
隨著我的動作,老崔敲鼓的動作也發生了變化。
他手中的鼓槌不再像之前那樣輕盈靈活,而是變得力大而緩慢,每一次敲擊都帶著沉甸甸的力量,仿佛要將那麵鼓敲破一般。
“說幫兵我攔著了馬頭,問國號,手扶鞍橋問家鄉。”
“或hui)姓張,或姓王,趙錢孫李李存孝,周吳鄭王王彥章。”
“馮陳楚衛衛學士,蔣沈韓楊楊六郎,百家之姓你占的哪一行啊~”
“看看哪位仙家你下了iao)山崗啊~”
老崔停下了口中的神調,而是看著我。
“哪位老仙?”老崔問道。
我的脊椎突然挺得筆直,下巴不受控製地揚起,喉嚨裏擠出沉穩有力的聲音,但明顯不是我的聲音:
“叫聲拉馬你聽清,你拉住我馬頭問我國號,手扶鞍橋問我姓名!”
老崔聞聽我口中傳出,文王鞭再次拿在手,敲起了鼓來。
隻不過這次不是他唱,而是我口中捆了我全竅的老仙唱的。
“馬前來了我忠良將,堂前來了我胡家兵。”
“我家住往東往東且往東,千年的寶塔萬年鬆。”
“千年的寶塔鑲鐵馬,萬年的青鬆掛心中。”
“掌堂的教主胡天山,來到了萬馬神堂營。”
“借口傳言會會拉馬神的幫兵。”
隨著我唱完,老崔再次改換鼓點,唱了起來。
喜歡天生童子命:我出馬看事那些年請大家收藏:()天生童子命:我出馬看事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