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盛衰論篇第八十(二)
字數:5546 加入書籤
話說有一天,雷公這家夥,閑來無事,就跑去問黃帝:“嘿,陛下,我聽說陰陽這事兒挺玄乎的,你能不能給我講講啊?”黃帝一聽,心想:“這家夥,平時就知道打雷下雨的,現在也對陰陽感興趣了?”不過黃帝畢竟是黃帝,很有風度地笑了笑,說:“好啊,那我就給你講講陰陽的那些事兒。”
黃帝清了清嗓子,開始說道:“至陰虛的時候,天氣就會斷絕,就像你有時候累得不行,連打雷的力氣都沒有了,那就是至陰虛了。反過來,至陽盛的時候,地氣就會不足,想象一下,太陽曬得大地都快裂開了,那就是至陽盛的表現。”
雷公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說:“哇,這麽神奇啊!那陰陽交並呢?是不是就像我打雷下雨,陰晴不定的時候?”黃帝一聽,差點沒笑出來,心想:“這家夥,還真會聯想。”不過黃帝還是耐心地解釋道:“陰陽交並,說的是陽氣先至,陰氣後至,就像你有時候先打雷,然後才下雨一樣。但這裏的陰陽交並,可不是簡單的天氣變化,它可是至人就是那些懂得養生之道的高手)所行的法則。”
雷公撓了撓頭,說:“我還是不太懂,這陰陽交並跟咱們有啥關係呢?”黃帝歎了口氣,說:“你這家夥,平時就知道打雷,也不學學中醫理論。好吧,那我就再給你講講。”
黃帝接著說:“聖人持診之道,就是根據陰陽的先後順序來診斷疾病的。就像你有時候先看到閃電,然後才聽到雷聲,這就是陰陽的先後順序。在中醫裏,我們通過觀察病人的脈象、舌象、麵色等等,來判斷陰陽的盛衰,從而確定病情。”
雷公一聽,眼睛又亮了起來,說:“哦,原來是這樣啊!那《奇恒之勢》又是什麽呢?”黃帝笑了笑,說:“《奇恒之勢》是一本講陰陽變化的經典,裏麵有六十首方子,專門用來診斷那些微妙的事情。就像你有時候打雷,聲音大小、時間長短都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仔細分辨,才能知道你是不是生氣了或者累了。”
雷公一聽,哈哈大笑,說:“黃帝大大,你這比喻真是太逗了!那我再問問,追陰陽之變,章五中之情,這又是什麽意思呢?”黃帝搖了搖頭,說:“你這家夥,問題還真多。追陰陽之變,就是說我們要根據陰陽的變化,來預測疾病的發展趨勢。就像你有時候看到烏雲密布,就知道快要下雨了,這就是追陰陽之變。而章五中之情,則是說我們要了解五髒的陰陽情況,因為五髒的陰陽平衡,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健康。”
雷公一聽,連連點頭,說:“對對對,我平時打雷下雨,也是要看天氣的。那其中的虛實之要呢?”黃帝笑了笑,說:“虛實之要,可是中醫診斷的關鍵。實,就是有餘;虛,就是不足。就像你有時候打雷打得太猛,那就是實;有時候雷聲小得像蚊子一樣,那就是虛。在中醫裏,我們通過判斷病人的虛實,來確定治療的方法。”
雷公一聽,恍然大悟,說:“哦,原來如此!那五度之事呢?”黃帝歎了口氣,說:“你這家夥,問題真是一個接一個。五度之事,就是根據陰陽的盛衰,來確定治療的程度。就像你有時候打雷下雨,隻是小打小鬧,那就不用太過擔心;但有時候雷電交加,狂風暴雨,那就得趕緊找個地方躲躲了。在中醫裏,我們也是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來確定治療的力度和方法的。”
雷公一聽,連連稱讚,說:“黃帝大大,你真是太厲害了!這麽複雜的陰陽理論,你都能講得這麽清楚明了。那我再問最後一個問題,知此乃足以診,這是什麽意思呢?”黃帝笑了笑,說:“知此乃足以診,就是說隻要掌握了這些陰陽理論,就足以進行診斷了。就像你掌握了打雷下雨的規律,就能知道什麽時候該打雷,什麽時候該下雨了。”
其實啊,陰陽理論不僅僅適用於中醫,它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麵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比如我們常說的“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就是陰陽互補的原理。男人屬陽,女人屬陰,隻有男女搭配,才能達到陰陽平衡,從而發揮出最大的效率。
再比如我們常說的“心態決定一切”,這也是陰陽理論的一種體現。心態好,就像陽氣充足,能夠驅散內心的陰霾;心態不好,就像陰氣過重,會讓人陷入消極和沮喪。所以,要想保持身心健康,就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陰陽平衡。
雷公鼓足勇氣,跑到黃帝麵前,眨巴著大眼睛,一臉呆萌地問:“陛下,我一直搞不明白,這陰陽啊,它怎麽分左右上下呢?您能給我講講不?”
黃帝一聽,心裏那叫一個樂嗬,心想這雷公還真是個活寶。他清了清嗓子,故作深沉地說:“雷公啊,你這問題問得好!要想弄清楚陰陽的左右上下,咱們得先弄明白一個道理——陰陽啊,它就像是咱們生活中的左右手,少了哪個都不行,得相互配合,才能幹大事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雷公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好像發現了新大陸:“啊?陰陽還能像左右手一樣配合?快給我講講!”
黃帝笑了笑,繼續說道:“你看啊,咱們中醫講究的是‘切陰不得陽,診消亡’。這話啥意思呢?就是說啊,如果你在診斷病情的時候,隻看到了陰的一麵,沒看到陽的一麵,那病情就像是被你切掉了一半,不完整了,治療起來那當然就沒啥效果了。所以啊,咱們得陰陽兼顧,才能找到病根兒,對症下藥。”
雷公一聽,恍然大悟,拍著手說:“原來如此啊!那‘得陽不得陰,守學不湛’又是啥意思呢?”
黃帝一看雷公這求知欲旺盛的樣子,心裏那是更樂了。他耐心地解釋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你隻看到陽的一麵,沒看到陰的一麵,那你就算學再多的醫術,也不過是半吊子水平,達不到精通的程度。因為陰陽是相互依存、相互製約的,少了哪一方都不行。所以啊,咱們得陰陽平衡,才能醫術高超,治病救人。”
雷公一聽,連連點頭,好像明白了什麽大道理似的。接著他又問:“那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又怎麽說呢?”
黃帝一看雷公這架勢,是要把陰陽學說問個底朝天啊!他想了想,幽默地說:“雷公啊,你這問題問得真是有水平!你看啊,咱們中醫講究的是整體觀念,不能隻看一麵。就像你看一個人,不能隻看他左邊不看右邊,或者隻看右邊不看左邊,那樣你就看不到他的全貌了。同樣啊,陰陽也是如此,你得把它們看作一個整體,左右兼顧,才能把握病情的全局。”
雷公一聽,笑得前仰後合,說:“黃帝大大,您這解釋真是太逗了!那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後呢?”
黃帝一看雷公這樂嗬樣兒,心裏也是美滋滋的。他繼續說道:“這話啊,其實是一個道理。你看啊,咱們中醫治病啊,得上下兼顧,前後照應。不能隻看到上麵的症狀,忽略了下麵的病因;也不能隻看到先前的病情,忽略了後麵的發展。所以啊,咱們得全麵分析,綜合考慮,才能製定出最佳的治療方案。”
雷公一聽,連聲稱妙,說:“黃帝大大,您這一番解釋啊,讓我對陰陽學說那是有了新的認識!原來陰陽不僅僅是簡單的對立統一,還得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啊!”
黃帝一聽,滿意地點點頭,說:“雷公啊,你總算是明白了!其實啊,陰陽學說不僅僅是中醫的基礎理論,更是咱們中國人看待世界的一種哲學觀念。它告訴我們啊,萬事萬物都是相互聯係的、相互影響的,咱們得用全麵的、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雷公這位老兄,一臉好奇地湊近黃帝,眨巴眨巴眼睛,就像咱們小時候問爺爺“為啥天空是藍色的”那樣,他開口問道:“嘿,陛下,我總聽你說診斷病情能‘十全’,這到底是個啥高深的道理啊?是不是跟變魔術似的,一出手就知道病人在想啥?”
黃帝一聽,哈哈一笑,心想這雷公還真是調皮,不過既然你問到了,那我就給你來個中醫版的“十萬個為什麽”吧!於是,黃帝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中醫脫口秀”:
“雷公啊,你這問題問得好!要想知道‘十全’的奧秘,首先你得學會‘四知道’——知道啥是好啥是壞,就像分辨西瓜甜不甜,敲一敲聽聽聲兒;知道誰病了誰沒病,這可比偵探破案還厲害,得從蛛絲馬跡中找線索;還得知道病情是輕是重,是上升還是下降,就像看股票走勢圖,得預判下一步是漲是跌;最後,你得知道啥時候該行動啥時候該休息,這可是人生大智慧,跟咱們中醫的‘陰陽平衡’一個道理。”
雷公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心想這黃帝大大說得也太玄乎了吧?不過聽起來好像挺有道理的樣子。黃帝見狀,繼續他的“爆笑講解”:
“別急,還沒完呢!你得學會‘五觀察’——觀察病人的坐姿站相,是不是坐沒坐相站沒站相,這往往能透露出身體的秘密;觀察他們的行動舉止,走路帶不帶風,那可是氣血足不足的直接體現;最重要的是,你得學會觀察脈象,那可是咱們中醫的‘獨門秘籍’,通過脈搏的跳動,就能知道身體內部的情況,比gps還準!”
雷公聽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插嘴道:“哎呀,黃帝大大,你這說得也太神奇了吧?脈象還能看出這麽多東西?”
黃帝笑了笑,拍了拍雷公的肩膀,說:“別急,我這還有‘三法則’呢!第一,你得知道病人哪裏有餘哪裏不足,就像咱們吃飯,得知道自己是吃多了還是吃少了;第二,你得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來對症下藥,這可不能馬虎,得跟打仗一樣,戰略戰術都得用上;第三,你得學會綜合判斷,把病人的形體、脈象、症狀都結合起來分析,這樣才能得出準確的診斷。”
雷公聽得連連點頭,心想這黃帝大大果然厲害,把中醫說得跟打遊戲升級似的,一環扣一環。黃帝見雷公已經入了門,便繼續他的“爆笑教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以啊,診斷病情就像打遊戲,你得有攻略,有技巧。你得坐在那裏,穩如泰山,不急不躁,就像個老練的獵人,等待著獵物的出現;你得出入病房,行走如風,但又不失穩重,就像個優雅的舞者,在舞台上自如地穿梭。你得用心去感受病人的氣息,觀察他們的神情,就像讀一本無字的書,從中讀出他們的心聲。”
雷公一聽,忍不住笑了起來,心想這黃帝真是太逗了,把中醫說得跟打遊戲、跳舞似的。黃帝見狀,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繼續說道:
“而且啊,你得學會觀察脈象的滑澀、寒溫,就像咱們吃火鍋,得知道是麻辣的還是清湯的;你還得觀察病人的體型大小,跟挑西瓜似的,得挑個熟透了的。你得把這些都綜合起來,跟病人的病情相對應,這樣才能得出準確的診斷。”
雷公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問道:“那陛下,要是這些都做到了,是不是就能‘十全’了?”
黃帝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算是吧,但還不夠。你還得學會‘逆從以得’,就是根據病情的變化來調整治療方案,不能一成不變;你還得知道病名,就像咱們認識新朋友,得知道人家叫什麽名字。隻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做到‘診可十全’,不失人情。”
雷公一聽,恍然大悟,心想這黃帝真是太厲害了,把中醫說得這麽簡單又這麽深奧。他忍不住拍了拍手,笑道:“陛下,你這說得太好了!我以後一定好好學習,爭取也成為像你一樣的中醫大師!”
黃帝一聽,也笑了起來,說:“好啊!那我就等著看你成為中醫界的‘網紅’了!不過記住啊,中醫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成的,得下功夫,得用心去感受。就像咱們吃美食一樣,得細細品味,才能嚐出其中的滋味。”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