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針十二原篇第一(一)

字數:5900   加入書籤

A+A-


    黃帝,那可是個閑不住的皇帝。他不僅忙著治理國家,還得操心老百姓的吃喝拉撒。有一天,黃帝悠悠地歎了口氣,對身邊的岐伯說:“岐伯啊,你看看我這當皇帝的,雖然名義上管著天下萬民,但實際上呢,我還得養活著這幫子百姓,還得收他們的租稅。你說我這心裏苦不苦?”
    岐伯一聽,趕緊躬身行禮:“陛下憂心國事,實乃天下萬民之福啊。”
    黃帝擺擺手:“別扯那些沒用的,我現在最頭疼的是,老百姓生活不易,還經常生病。我就想啊,能不能別讓他們整天吃藥,跟吃苦似的,也別動不動就動刀子、紮砭石。我想啊,能不能用那些細小的針,紮紮他們的身體,就能把病給治了?”
    岐伯一聽,心裏暗暗佩服黃帝這腦洞,但還是得提醒一下:“陛下,這針灸之術,雖然神奇,但也不是那麽簡單的。”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快說說,快說說!”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娓娓道來:“這針灸啊,說起來簡單,其實裏麵的門道可多了。那些粗心的醫生,隻會盯著病人的身體,看看哪裏腫了,哪裏疼了,然後就紮針。但真正的高手呢,那是要守住病人的‘神’,就是那個生命力和精神頭。你得跟病人聊天,觀察他們的表情,聽他們說話的聲音,才能摸到那個‘神’的門道。”
    黃帝一聽,撓撓頭:“這麽玄乎?那具體怎麽操作呢?”
    岐伯笑了笑:“這你就不懂了吧。你得先學會觀察病人的病情,就像偵探一樣,找到病因的蛛絲馬跡。然後,下針的時候,你得快準狠,就像打遊戲一樣,得把握好時機。那些粗心的醫生啊,他們隻知道守著身體的某個部位,比如穴位啊、關節啊,但他們不懂那個‘機’,就是那個關鍵時機。真正的高手,是要守住那個‘機’,在病情剛剛露頭的時候,就給它來個迎頭痛擊!”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你這說得跟武俠小說似的,還迎頭痛擊呢!”
    岐伯也笑了:“可不是嘛,這針灸啊,有時候就得像武俠小說裏的高手,一針下去,就能讓病人起死回生。不過啊,這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你得先了解人體的經脈和血氣運行,才能找到那個‘機’。而且啊,你還得會‘聽針’,就像聽音樂一樣,聽到針在人體裏的聲音,才能知道病情的變化。”
    黃帝一聽,眼睛更亮了:“這麽神奇?那你快說說,怎麽‘聽針’啊?”
    岐伯摸了摸胡子:“這‘聽針’啊,得靠經驗和感覺。你得把手放在針上,感受針在人體裏的振動和跳動。就像你摸脈一樣,能摸出人體的氣血運行和病情變化。不過啊,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得靠長期的實踐和積累。”
    黃帝一聽,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那針灸之術,真的能傳於後世嗎?”
    岐伯肯定地說:“當然可以。不過啊,這得有係統的方法和理論才行。我得先給你立個針經,把針灸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項都寫清楚。然後啊,還得分門別類地講解,讓讀者能一目了然地掌握針灸的要領。”
    黃帝一聽,高興得合不攏嘴:“太好了!岐伯啊,你這簡直就是我的救星啊!”
    岐伯謙虛地說:“哪裏哪裏,臣隻是略懂皮毛而已。真正的針灸高手啊,那都是經過千錘百煉才練出來的。”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說得好!那你快給我講講這針灸之術的要點吧!”
    岐伯於是開始細細講解起來:“這針灸啊,最重要的是要知道病情的來龍去脈。你得先判斷病情是往哪個方向發展的,是逆還是順。如果是逆的話,那你就得用針去阻止它;如果是順的話,那你就得用針去幫助它。就像開車一樣,你得知道什麽時候該踩油門,什麽時候該踩刹車。”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有道理!有道理!”
    岐伯接著說:“還有啊,你得知道病情的虛實。如果病情是虛的話,那你就得用針去補充它;如果病情是實的話,那你就得用針去疏泄它。就像給植物澆水一樣,你得知道什麽時候該澆水,什麽時候該排水。”
    黃帝一聽,更高興了:“岐伯啊,你這說得太好了!那你快給我講講這針灸的具體操作吧!”
    岐伯於是開始詳細講解針灸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他說:“這針灸啊,你得先選好穴位和針刺的深度。然後啊,你得用適當的力度和角度把針刺入人體。在針刺的過程中啊,你還得注意病人的反應和病情變化。如果病人感到疼痛或者不適的話啊,那你就得及時調整針刺的力度和深度。”
    黃帝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這麽複雜?那我這腦子能記住嗎?”
    岐伯笑了笑:“陛下啊,你這可是小看自己了。你是天生的聰明人,隻要肯下功夫學啊,肯定能掌握這針灸之術的。”
    黃帝一聽,嘿嘿一笑:“那就好!那就好!那我可得好好學學了!”
    於是啊,黃帝就開始跟著岐伯學起了針灸之術。他每天都認真地聽岐伯講解和示範,還時不時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見解。岐伯呢,也是耐心地解答和指導他。就這樣啊,黃帝的針灸之術也是日益精進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一天啊,黃帝突發奇想:“岐伯啊,你說這針灸之術能不能用來治療自己的病呢?”
    岐伯一聽,想了想:“應該可以吧。不過啊,這得需要極高的技藝和勇氣才行。畢竟啊,自己的身體可不是鬧著玩的。”
    黃帝一聽,嘿嘿一笑:“那我來試試吧!”
    於是啊,黃帝就開始在自己身上紮起了針來。他先是選好了穴位和針刺的深度,然後又用適當的力度和角度把針刺入了自己的身體。在針刺的過程中啊,他還時不時地感受一下自己的身體反應和病情變化。
    嘿!你還別說啊!這針灸之術還真管用!黃帝隻紮了幾針啊,就感覺自己的身體輕鬆了許多!他高興得哈哈大笑:“岐伯啊!你這針灸之術真是太神奇了!我以後啊!再也不用怕生病了!”
    岐伯一聽啊!也是笑得合不攏嘴:“陛下啊!你這可真是自學成才啊!不過啊!這針灸之術啊!雖然神奇!但也不能濫用!你得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病情來選擇合適的穴位和針刺方法才行!”
    黃帝一聽啊!連連點頭:“對對對!你說得對!我以後啊!一定得注意這點!”
    從此以後啊!黃帝就更加熱愛針灸之術了!他不僅自己學!還鼓勵自己的臣子和百姓們也跟著學!就這樣!針灸之術就在華夏大地上流傳了下來!成為了咱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
    不過啊!咱們也得記住岐伯的話!這針灸之術啊!雖然神奇!但也不能濫用啊!咱們得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病情來選擇合適的穴位和針刺方法才行啊!畢竟啊!咱們的身體可不是鬧著玩的!
    再回到黃帝和岐伯的對話上來啊!黃帝啊!那可是個愛思考的人!他又問岐伯了:“岐伯啊!你說這針灸之術啊!有沒有什麽特別的講究啊?比如說什麽時間紮針最好啊?什麽天氣紮針最好啊?”
    岐伯一聽啊!又是一陣哈哈大笑:“陛下啊!你這可真是問對人了!這針灸之術啊!確實有不少的講究呢!比如說啊!在一天之中啊!早晨是陽氣初生的時候啊!這時候紮針最好!可以助陽氣升發!而晚上呢!是陰氣漸盛的時候!這時候紮針就不太好啊!容易傷陰氣!”
    黃帝一聽啊!眼睛又是一亮:“哦?還有這樣的講究啊?那天氣呢?有沒有什麽特別的講究啊?”
    岐伯點了點頭:“當然有啦!比如說啊!在風和日麗、氣候溫暖的時候紮針最好!因為這時候人體的氣血運行比較順暢!而在陰雨連綿、氣候寒冷的時候紮針就不太好!因為這時候人體的氣血運行容易受阻!”
    有一天,黃帝突發奇想,對身邊的歧伯說:“嘿,歧伯啊,我這心裏頭一直有個疑惑,就是想問問你,這針灸裏頭說的‘虛實’到底是個啥玩意兒?你能不能給我講講這其中的門道?”
    歧伯一聽,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飄逸的長須,說道:“黃帝啊,你這問題問得好!要說這針灸的虛實,那可是咱們中醫裏頭的一門大學問呢!來來來,我給你細細道來。”
    歧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那深入淺出的講解:“凡是用針的人啊,都得記住這個原則——虛的地方,你得給它補實;滿的地方,你得給它泄泄火。這就好比咱們吃飯,餓了就得多吃點,撐了就得溜達溜達消消食兒。人體也是這樣,氣血不足了,你就得用針給它補補;氣血太旺了,你就得給它疏導疏導。”
    黃帝一聽,點了點頭,說道:“嗯,這個我懂,就是缺啥補啥,多了就往外倒騰嘛。”
    歧伯笑了笑,繼續說道:“對對對,就是這個理兒!不過啊,這針灸裏頭還有個更絕的,叫做‘宛陳則除之’。宛陳啊,說的就是那些淤積在身體裏頭,像陳年老垢一樣的東西。這些東西啊,可不好對付,你得用針給它們來個大掃除,把它們從身體裏趕出去!”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說道:“喲,這針灸還能當清潔工啊?厲害厲害!”
    歧伯哈哈大笑,說道:“那當然啦!咱們中醫講究的就是平衡和諧,身體裏頭有垃圾,自然得給它清理掉。不然啊,這些垃圾堆積起來,可是會生病的喲!”
    黃帝點了點頭,又問道:“那‘邪勝則虛之’又是什麽意思呢?”
    歧伯解釋道:“這個啊,說的是當身體被外邪入侵的時候,你得用針給它泄泄邪氣,讓它恢複到平衡的狀態。這就好比咱們家裏進了小偷,你得趕緊把他趕出去,不然他可就把你家給搬空啦!”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說道:“原來如此!那《大要》裏頭說的‘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又是什麽意思呢?”
    歧伯微微一笑,說道:“這個啊,說的是針灸的手法。你下針的時候,如果慢慢地進去,然後快速地拔出來,這樣就能起到補實的作用;反過來呢,如果你快速地進去,然後慢慢地拔出來,這樣就能起到泄虛的作用。這就好比咱們炒菜,火候掌握得好了,菜就好吃;火候掌握得不好,菜就完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說道:“歧伯啊,你這比喻打得可真是生動形象啊!那‘言實與虛,若有若無,察後與先。若存若亡,為虛與實,若得若失’又是什麽意思呢?”
    歧伯微笑著解釋道:“這針灸之道啊,其中的奧妙可不僅僅在於手法與穴位的精準。它更要求我們醫者,在施針之時,全心全意地去感知病人身體內的微妙變化。你可知,那體內的虛實轉換,時而清晰,時而朦朧,猶如山間雲霧,時隱時現,變幻莫測。這樣的變化,若非用心體悟,細致入微地觀察,又怎能捕捉到其準確的蹤跡呢?
    這就好比孩童們常玩的捉迷藏遊戲,那藏起來的小夥伴,若不專心致誌地尋找,又如何能發現他的藏身之處呢?針灸亦是如此,醫者需以心為眼,以神為引,方能洞察秋毫,把握那瞬息萬變的病情,給予病人最恰當的治療。這便是我們針灸醫師所追求的境界啊!”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說道:“不錯不錯!歧伯啊,你這針灸的理論可真是博大精深啊!我算是長見識了!”
    歧伯笑道:“黃帝啊,咱們中醫的學問啊,那可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這也隻是給你講了個皮毛而已。要想真正學好中醫,你還得下苦功夫呢!”
    黃帝一聽,連連稱是,說道:“對對對!我一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取早日成為中醫界的扛把子!”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