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針解篇第三(三)

字數:6197   加入書籤

A+A-


    黃帝,突發奇想,對身邊的岐伯說:“岐伯啊,我這心裏頭一直有個疑惑,想跟你探討探討針灸的那些個奧秘。你能不能給我講講,為啥有的人紮了針,病就好了,有的人卻反而更糟了呢?”
    岐伯一聽,嘿,這可是個大問題,得好好給黃帝上一課。於是,他捋了捋長胡子,慢悠悠地說:“陛下啊,這事兒說來話長,但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針灸這事兒,得看準脈,下對針,不然,嘿嘿,後果自負哦!”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心裏頭那個好奇啊,就像貓見了魚,眼睛都亮了:“快說說,快說說,怎麽個看準脈,下對針?”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針灸課:“首先啊,咱們得明白,人體裏有五大重要的陰脈,要是病在裏頭,氣兒不足,你還一股腦兒地紮針,想把那些陰脈裏的氣都給瀉了,那可就慘了,直接就能把人送走。這就好比一個人本來就餓得慌,你還非要把他家裏的糧食都搶走,他不餓死才怪呢!”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那五大陰脈是哪五條呢?”
    岐伯笑了笑:“這個嘛,按照現代中醫的說法,咱們可以理解為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和手厥陰心包經。這些經脈都是滋養咱們身體的重要通道,要是亂瀉,那可真是自找麻煩。”
    黃帝點了點頭,又問:“那三陽之脈又是怎麽回事呢?為啥瀉了它們,病人就會嚇得不敢再來了?”
    岐伯哈哈一笑:“三陽之脈,指的就是咱們的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這三條經脈啊,那可是咱們身體的陽氣之源,要是亂瀉,就好比把太陽給遮住了,你說,這日子還咋過?病人不得嚇得趕緊逃跑啊!”
    黃帝一聽,樂了:“哈哈,岐伯,你這比喻打得真是生動形象,我都聽懂了!”
    岐伯繼續他的講解:“還有啊,奪陰者死,奪陽者狂,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奪陰,說的就是紮錯了尺澤穴附近的五裏穴,這五裏穴啊,在現代針灸學上,咱們一般說的是手五裏,它位於臂外側,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3寸處。這個穴位要是被誤瀉,那可是會傷到大陰之氣的,人自然就危險了。”
    黃帝一聽,連忙追問:“那奪陽者狂呢?又是咋回事?”
    岐伯神秘一笑:“奪陽啊,說的就是瀉了那些陽氣充足的穴位,比如咱們的手三裏、足三裏這些大補陽氣的穴位。要是瀉得太過,人就會變得亢奮,甚至瘋狂。你想啊,一個人本來陽氣就足,你再給他瀉瀉,他不就跟打了雞血似的,到處亂竄嘛!”
    黃帝一聽,笑得前仰後合:“岐伯,你這解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啊!那這麽說來,針灸這事兒,還真得是個技術活啊!”
    岐伯點了點頭:“沒錯,陛下,針灸可不是鬧著玩的,它可是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得好好學,好好用。不然,嘿嘿,那可真是‘針’到用時方恨少啊!”
    黃帝一聽,連忙點頭:“對對對,岐伯,你說得對。看來,我這以後啊,得多跟你學學,不然,我這身上的小毛病,可就得找上門來了!”
    岐伯一聽,哈哈大笑:“陛下,您這可是抬舉我了。不過,學針灸這事兒,還真得下功夫。咱們人體的穴位啊,那可是多得跟天上的星星似的,每個穴位都有它的作用,你得記住它們的位置,還得知道它們能幹啥,這樣才能對症下藥,手到病除。”
    黃帝接著又問岐伯:“岐伯啊,我這心裏頭老有個疑問,就是想不通針灸時如何判斷病人的病情,你能不能給我說道說道?”
    岐伯一聽,嘿,這可是個大問題,得好好給黃帝解釋清楚。於是他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說:“皇上啊,這事兒說來話長,咱們先從望診開始吧。您看一個人,首先得睹其色,瞧瞧他的臉色咋樣,紅潤還是蒼白,泛黃還是發黑,這都能看出點問題來。再察其目,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嘛,看看眼神是否明亮,有沒有血絲,瞳孔大小變化,這些都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
    黃帝一聽,點了點頭,心想:“這望診還挺有意思。”
    岐伯接著說:“然後呢,知其散複,就是觀察他的精神狀態,是萎靡不振還是精神抖擻。一其形,就是看看他整體的體型,是胖是瘦,肌肉是鬆軟還是緊實,這也能反映他的體質和健康狀況。最後聽其動靜,就是聽聽他的聲音,是洪亮還是沙啞,呼吸是否順暢,這些都能給出一些線索。”
    黃帝聽了,頻頻點頭,覺得岐伯說得在理。
    岐伯又接著說:“說到針灸,那還得會調尺寸、小大、緩急、滑澀。這尺寸啊,可不是量衣服的尺寸,而是指脈象的深淺寬窄,就像咱們現在說的寸口脈,分寸、關、尺三部,能反映出不同的髒腑病變。小大呢,就是脈象的強弱粗細,緩急是脈搏跳動的快慢,滑澀則是脈象的流暢度。通過這些,咱們就能大致判斷出病人得了什麽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說:“原來如此,這脈象還真是一門學問啊!”
    岐伯笑了笑,接著說:“還有啊,知其邪正,就是要分清是虛邪還是正邪之風。虛邪呢,就是那些不正當的、會傷害人體的邪氣,比如寒風、暑熱、濕氣啥的。正邪呢,就是自然界正常的氣候變化,人體能適應的那種。咱們針灸啊,就是要幫人體把這些虛邪給趕出去,恢複正氣。”
    黃帝聽了,連聲稱讚,說:“岐伯啊,你可真是個寶藏男孩,啥都知道!”
    岐伯一聽,差點沒笑出聲來,心想:“這黃帝還挺逗的。”
    接下來,岐伯決定給黃帝講講穴位的事兒,這可是針灸的關鍵所在。
    “皇上啊,要說穴位啊,那可真不少,咱們就先挑幾個重要的說說吧。比如這個合穀穴,就在咱們手背上,第一、二掌骨之間,靠近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您試試看,用力按一按,是不是有點疼?這個穴位啊,是陽明大腸經的原穴,能治療頭痛、牙痛、感冒啥的,簡直就是咱們的‘止痛神器’!”
    黃帝一聽,立馬伸出手來,照著岐伯說的位置一按,哎喲喂,還真有點疼。不過一想到這穴位能治病,心裏就樂開了花。
    岐伯接著說:“還有這個足三裏穴,在咱們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脊外1橫指處。這個穴位啊,可是咱們身體的‘大補丸’,能健脾和胃、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您要是覺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啥的,針灸這個穴位,保管您胃口大開,吃嘛嘛香!”
    黃帝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說:“這穴位也太神奇了吧!那以後我得好好保養這些穴位才行。”
    岐伯點了點頭,說:“沒錯,皇上。還有啊,像內關穴、太衝穴、三陰交這些穴位,也都是咱們針灸時常用的。內關穴在手腕上,能治療心悸、胸悶啥的;太衝穴在腳上,能疏肝解鬱、緩解壓力;三陰交在小腿上,能調和氣血、美容養顏。這些穴位啊,都是咱們身體的‘寶藏’,得好好利用起來。”
    黃帝又向岐伯發問:“岐伯啊,我這心裏頭有個大大的問號,就是關於針灸這事兒,咱們到底是怎麽操作的?還有啊,那個調氣,聽著就高深莫測,您能給我講講不?”
    岐伯一聽,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飄逸的長胡子,說道:“黃帝啊黃帝,你這問題問得好,咱們這就來一場針灸與調氣的奇幻之旅!”
    “首先啊,針灸這事兒,得講究個團隊協作。想象一下,你右手是那英勇的騎士,負責推著針往前衝;左手呢,就是那智慧的向導,穩穩地握著針,引導它進出人體的奇妙世界。這就叫‘右主推之,左持而禦之者’,說的就是這持針出入的微妙技巧。”岐伯邊說邊比劃,仿佛真的在指揮一場戰鬥。
    黃帝聽得入迷,連忙點頭:“原來如此,那調氣又是怎麽回事呢?聽起來就像是給身體做一場心靈按摩?”
    岐伯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對頭,你這比喻挺到位。調氣啊,就像是給身體裏的氣兒們開個大會,讓它們和諧共處,該補的補,該瀉的瀉。氣至而去之者,就是說,當那股神奇的氣兒被我們引導到位後,該補的地方咱們就給它加點料,該瀉的地方呢,就讓它痛痛快快地釋放出去。這樣一來,身體裏的氣兒們就平衡了,人也就跟著神清氣爽了。”
    黃帝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調氣還真是門藝術啊!不過,您說這調氣在於終始一者,持心也,這話又該怎麽理解呢?”
    岐伯拍了拍黃帝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黃帝啊,這調氣的關鍵,就在於一個‘恒’字。無論是開始還是結束,都要保持一顆平靜而專注的心。就像燉一鍋好湯,火候要穩,心情也要穩。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氣調而和,達到針灸的最佳效果。所以啊,‘持心’二字,乃是針灸調氣的精髓所在。”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眼裏閃爍著求知的光芒:“那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這又是什麽意思呢?”
    岐伯哈哈一笑,說道:“這話說的是咱們人體啊,就像個大自然的奇妙網絡。全身的關節,就像是一個個小小的交通樞紐,而那三百六十五個交會點,就是絡脈們向這些關節輸送能量的站點。想象一下,這些絡脈就像是勤勞的信使,不停地將氣血、營養輸送到身體的每一個角落,讓咱們的身體保持活力滿滿。”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話道:“這麽說來,針灸就像是給這些絡脈信使們加油打氣的過程了?”
    岐伯大笑:“正是如此!針灸啊,就像是給身體這個複雜的網絡係統做一次深度保養,讓每一個關節、每一條絡脈都能暢通無阻,讓身體這台大機器運轉得更加順暢。”
    說到這裏,岐伯突然話鋒一轉,神秘兮兮地說:“黃帝啊,你知道嗎?針灸這門學問啊,可不僅僅是一門技術,它還蘊含著深厚的哲學思想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帝好奇地問:“哦?願聞其詳。”
    岐伯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你看啊,針灸講究的是陰陽平衡、五行相生相克。這就像咱們生活中的道理一樣,什麽事情都不能太過,要適中。身體裏的氣兒們也是這樣,多了少了都不行,得剛剛好。而且啊,針灸還告訴我們,萬物之間都是相互聯係的,一個地方的病變,往往能反映出全身的問題。這就像咱們的網絡世界一樣,一個小小的漏洞,就可能引發一場大危機。”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感歎道:“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岐伯,您這一番講解,讓我對針灸有了全新的認識。”
    岐伯笑著擺擺手:“黃帝啊,咱們這都是互相學習。記住啊,針灸這門學問啊,得用心去學、去感受。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它的精髓,成為一位真正的針灸大師。”
    黃帝又向岐伯發難,提出了一個超級深奧的問題:“岐伯啊,你說這五髒之氣要是在內或者在外絕了,到底是個啥情況啊?我這心裏頭啊,就跟揣了個十萬個為什麽似的,非得弄個明白不可!”
    岐伯一聽,心裏暗笑:“陛下,你這是又想考驗我呢!”但他麵上卻是一本正經,開始給黃帝講解起來:“陛下啊,你問得好啊!咱們先說說五髒之氣已絕於內這事兒吧。你想啊,如果一個人五髒六腑裏的氣都已經快沒了,那他的脈象啊,就像是個罷工的工人,根本不到崗。這時候呢,你要是個糊塗醫生,還傻乎乎地去紮他外麵的穴位,特別是那些陽經上的大穴,想幫他提提陽氣。結果呢,陽氣一來,裏麵本就奄奄一息的氣兒,直接被榨幹了,這人就徹底歇菜了。所以啊,這時候的病人啊,他要是死了,那就是因為沒氣兒可喘了,整個人跟雕塑似的,一動不動,安靜得嚇人。”
    黃帝一聽,眉頭緊鎖:“這聽起來可真是嚇人!那要是五髒之氣絕於外呢?”
    岐伯嘿嘿一笑:“陛下啊,這事兒更逗了!你想啊,如果一個人的五髒之氣在外麵已經跑光了,脈象呢,也是軟綿綿的,跟沒吃飯似的。這時候呢,你要是個愣頭青醫生,還一個勁兒地往他手腳末梢的穴位上紮針,想幫他補補陰氣。結果呢,陰氣一來,陽氣一看,‘哎呀媽呀,家裏來強盜了!’嚇得趕緊往回跑。這一跑可好,陽氣和陰氣就在體內打起來了,這人啊,也就一命嗚呼了。所以啊,這時候的病人要是死了,那就是因為陰氣太旺了,整個人跟打了雞血似的,躁動不安。”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岐伯啊,你這解釋得可真是通俗易懂,我這心裏頭的疑惑啊,算是徹底解開了!”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