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氣藏府病形篇第四(六)

字數:6721   加入書籤

A+A-


    黃帝閑來無事,就琢磨起病來。他說:“哎,岐伯啊,你說這病啊,真是千奇百怪,變化無窮。要是按照病的不同變化來紮針,咱們該怎麽搞呢?”
    岐伯一聽,嘿嘿一笑,說:“這事兒啊,簡單!你看啊,那些個症狀來得急的,多半是因為體內寒氣太重;反過來,症狀來得慢悠悠的,那可能就是熱邪在作祟了。再比如說,有的病看起來氣勢洶洶,那其實是氣多血少;有的呢,看起來就像個小綿羊,那是因為血氣都少得可憐。還有的,摸起來滑溜溜的,那是陽氣太旺,稍微有點熱;要是摸起來澀澀的,那就是血多氣少,稍微帶點寒氣了。”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喲嗬,這麽有意思?那咱紮針的時候,是不是也得講究點技巧啊?”
    岐伯點點頭:“那是自然!你看啊,遇到那些急性的病,咱們得深紮針,還得留針久一點,就像是給寒氣來個‘深度凍結’,讓它們無處遁形。而那些慢性的熱病呢,咱們就淺紮一下,然後嗖的一下把針拔出來,就像是給熱邪來個‘閃電戰’,讓它們措手不及。”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又問:“那對於那些氣勢洶洶的病,咱們是不是得狠狠地瀉它一下?”
    岐伯擺擺手:“非也非也!對於那種看起來很厲害,其實是氣多血少的病,咱們得悠著點瀉,千萬別把血給瀉出來了。就像是給氣球放氣,你得慢慢放,別一下子把氣球給放炸了。”
    黃帝哈哈大笑:“有意思!那滑溜溜和澀澀的病呢?”
    岐伯說:“滑溜溜的病啊,咱們還是得淺紮針,然後快速拔出來,就像是給陽氣太旺的家夥來個‘快速降溫’。至於那些澀澀的病,咱們得精準地紮到脈上,然後順著它的來龍去脈留針久一點。拔針之前,還得先按摩按摩,拔針之後,再按一下針眼,千萬別讓血出來了。就像是給生鏽的鎖加點潤滑油,讓它順暢起來。”
    黃帝一聽,拍案叫絕:“妙哉!那對於那些血氣都少的病呢?”
    岐伯歎了口氣:“那種病啊,說實話,紮針效果不大。咱們還是別開針方了,用點甘甜的藥來調養調養吧。就像是給虛弱的人喝點雞湯,補補身子。”
    黃帝閑來無事,就跟岐伯聊起了天。黃帝說:“老岐啊,我聽說五髒六腑的氣啊,它們會在滎穴、俞穴那裏溜達一圈,然後找個叫‘合’的地方匯合,你說這氣是怎麽走的?它們走的路線是咋樣的?還有啊,它們匯合後又幹啥去了?來來來,快給我講講這裏麵的門道。”
    岐伯一聽,心想:這黃帝陛下今天好奇心爆棚啊!於是,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那既專業又不失幽默的講解。
    “陛下啊,這事兒啊,得從咱們中醫的經絡學說講起。您知道嗎?咱們人體裏啊,有十二條正經,就像十二條高速公路,連接著五髒六腑。這些經絡上布滿了穴位,就像是高速公路上的服務區,給氣血提供休息和補給的地方。”
    黃帝點了點頭,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岐伯接著說道:“咱們說的滎穴、俞穴啊,就像是這些服務區裏的特色小店。滎穴呢,就像是快餐店,氣血路過這裏,可以快速補充點能量;俞穴呢,就像是按摩店,氣血累了,可以在這裏放鬆放鬆,疏通疏通筋骨。”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岐伯啊,你這比喻倒是挺形象的!那‘合’呢?這個匯合的地方,是不是就像是個大型購物中心,氣血們都在這裏買買買,準備繼續上路?”
    岐伯也笑了:“陛下真是聰明絕頂!這個‘合’啊,確實就像是個大型購物中心。不過呢,它不僅僅是個購物的地方,還是個交通樞紐。氣血在這裏匯合後,會根據身體的需要,重新分配任務,該去五髒的去五髒,該去六腑的去六腑,忙得不亦樂乎。”
    黃帝點了點頭,又問:“那這些氣血是怎麽找到路的呢?它們會不會迷路啊?”
    岐伯笑道:“陛下您真是幽默!這些氣血啊,它們可聰明著呢!它們沿著經絡走,就像我們開車沿著高速公路走一樣,有明確的路線和指示牌。而且啊,它們還懂得‘交通規則’,知道什麽時候該加速,什麽時候該減速,什麽時候該轉彎。”
    黃帝聽了,更是笑得前仰後合:“岐伯啊,你這解釋真是太逗了!那這些氣血要是違反了‘交通規則’,會不會被罰款啊?”
    岐伯也忍不住笑了:“陛下您真是想象力豐富!不過啊,氣血要是真的‘違規’了,那身體可就要出問題了。比如說,氣血流通不暢,就會導致疼痛、麻木;氣血過盛或者不足,就會導致疾病。所以啊,咱們中醫治病,就是要調整這些氣血的流動,讓它們按照規矩來,身體自然就健康了。”
    黃帝聽了,連連點頭:“原來如此!那針灸呢?針灸是不是就是給這些氣血指路的交警啊?”
    岐伯豎起了大拇指:“陛下英明!針灸啊,就像是給氣血指路的交警。我們通過刺激穴位,可以調整氣血的流動,讓它們按照我們的意願去五髒六腑。比如說,某個人胃痛,我們就可以通過針灸足三裏穴,讓氣血多往胃裏流一點,緩解胃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黃帝聽了,眼睛一亮:“老岐啊,你這針灸學問可真是博大精深啊!那你說說,這五髒六腑和針灸穴位之間,還有啥有趣的事兒嗎?”
    岐伯想了想,說道:“有啊!比如說,咱們的肺吧,它就像是身體裏的鼓風機,給身體提供氧氣,排出廢氣。肺經上的穴位啊,就像是鼓風機上的按鈕,我們按一按,就可以調整肺的工作狀態。還有心啊,它就像是身體裏的發動機,給身體提供動力。心經上的穴位啊,就像是發動機上的油門和刹車,我們踩一踩或者鬆一鬆,就可以調整心的跳動速度。”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岐伯啊,你這比喻真是太妙了!那脾呢?脾在身體裏扮演什麽角色?”
    岐伯笑道:“脾啊,它就像是身體裏的營養師,負責把咱們吃進去的食物消化吸收,轉化成身體需要的營養物質。脾經上的穴位啊,就像是營養師手裏的勺子,我們攪一攪,就可以促進脾的消化功能。”
    黃帝聽了,哈哈大笑:“岐伯啊,你這中醫針灸學問,簡直就是一部人體喜劇大片啊!每個穴位都是個角色,每個經絡都是個故事。以後我要是多懂點針灸,是不是也能給自己治治病,省得老是找你了?”
    岐伯也笑了:“陛下您真是太幽默了!不過啊,針灸學問雖然有趣,但也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您要是感興趣,我可以教您一些基礎的,但治病救人這種大事兒,還是得靠我們專業人士來幹。”
    。黃帝有一天突發奇想,決定找岐伯聊聊針灸的那些事兒。黃帝悠悠地開了口:“嘿,岐伯,你說這滎俞與合,它們是不是都各有各的小名兒啊?”
    岐伯一聽,心裏暗自嘀咕:“這黃帝今兒個怎麽突然對穴位這麽感興趣了?”但麵上依舊保持著那雲淡風輕的笑容,緩緩答道:“黃帝啊,你這問題問得可是真有水平!沒錯,滎俞和合穴啊,它們在中醫針灸裏,那可是各有各的管轄範圍,各有各的獨門絕技呢!”
    黃帝一聽,眼睛立馬就亮了,跟發現了新大陸似的:“哦?快說說,快說說!”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穴位大揭秘”:“首先啊,咱們說這滎穴和俞穴,它們就像是中醫界的‘邊防戰士’,專門負責守護咱們身體的‘外經’——也就是那些四肢上、離心髒比較遠的經絡。你想啊,這些經絡就像是咱們身體的‘高速公路’,要是路上有啥風吹草動,比如寒氣、濕氣啥的,那滎穴和俞穴就得趕緊出手,把它們給擋在門外,或者幹脆來個‘就地正法’,不讓它們有機會禍害咱們的身體。”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心裏不禁感歎:“這滎俞兩兄弟,還真是盡職盡責啊!”
    岐伯一看黃帝這反應,心裏那叫一個得意,接著又說道:“然後啊,咱們再來說說這合穴。合穴呢,就像是中醫界的‘內務大臣’,它們專門負責打理咱們身體的‘內腑’——也就是那些五髒六腑的領地。這合穴啊,不僅位置比較深,藏在咱們身體的‘腹地’裏,而且它們的功能還特別強大,能夠調節咱們身體的各種機能,像是消化啊、排泄啊、呼吸啊,都得靠它們來幫忙。要是哪個髒腑出了啥岔子,比如胃疼了、肝火了,那對應的合穴就得趕緊出手,給它來個‘內部整頓’,讓髒腑們都能安安穩穩地工作。”
    黃帝一聽,頓時覺得豁然開朗,原來這滎俞合穴還有這麽多門道啊!不過呢,他也是個愛搞怪的人,於是又問道:“岐伯啊,你說這穴位們是不是也有啥‘性格差異’啊?比如有的穴位比較溫柔,有的穴位就比較火爆?”
    岐伯一聽這話,差點沒笑出來,心想:“這黃帝還真是愛開玩笑啊!”不過呢,他還是一本正經地答道:“黃帝啊,你還真別說,這穴位們還真有點‘性格差異’。比如有的穴位,像是足三裏啊,那就是個‘老好人’,不管你是胃寒還是胃熱,它都能給你調和一下,讓你舒服點。但是呢,有的穴位,像是湧泉穴啊,那就比較‘有個性’了,你要是敢隨便碰它,它可就得給你點‘顏色’瞧瞧了!”
    黃帝一聽這話,頓時笑得前仰後合,心想:“這岐伯啊,還真是會逗樂子!”不過呢,他也知道岐伯這是在用幽默的方式給他講解穴位的知識,於是趕緊收斂了笑容,認真聽了起來。
    岐伯一看黃帝這態度,心裏那叫一個滿意啊!於是又接著說道:“黃帝啊,這穴位啊,就像是咱們身體的‘小助手’,它們雖然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性格’,但都是為了讓咱們的身體更健康、更快樂而存在的。所以啊,咱們平時啊,得多關注關注它們,多給它們一些關愛和嗬護,這樣它們才能更好地為咱們服務嘛!”
    黃帝突發奇想,對著身邊的岐伯說:“岐伯啊,你說咱們這身體裏的內腑要是出了問題,該怎麽治呢?是不是得開膛破肚,來個徹底大掃除啊?”
    岐伯一聽,差點沒笑出聲來,心想這黃帝還真是想象力豐富。他慢悠悠地回答:“皇上啊,您這可就想複雜了。咱們中醫講究的是‘以柔克剛’,哪用得著那麽血腥暴力。要治理內腑,咱們有獨門秘籍——取之於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心裏嘀咕:“取之於合?這是啥高深的武功秘籍嗎?”
    岐伯見狀,知道黃帝這是誤會了,連忙解釋道:“皇上別急,聽我慢慢道來。這‘取之於合’啊,其實是咱們中醫針灸理論裏的一個精髓。中醫把人體看作是一個整體,講究的是陰陽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而內腑呢,就像是咱們身體的‘小國家’,各自有各自的職能,但又相互關聯、相互影響。”
    黃帝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在認真聽。岐伯接著說道:“咱們中醫治病啊,從來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據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像治理一個國家,得根據各地的民情、風俗來製定政策一樣。而對於內腑的問題,咱們有一個特別的方法,就是通過刺激身體某些特定的穴位來調理。”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這麽說來,這些穴位就像是通往內腑的‘秘密通道’了?”
    岐伯豎了個大拇指:“皇上真是聰明絕頂!沒錯,這些穴位就是咱們中醫所說的‘合穴’。它們就像是身體的‘大使館’,通過它們,咱們可以間接地影響到內腑的健康。”
    黃帝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那這些合穴都分布在哪裏呢?是不是得全身搜索,跟尋寶一樣?”
    岐伯哈哈一笑:“皇上這比喻真是貼切。不過呢,這些合穴其實都有固定的位置,它們大多分布在咱們的四肢肘膝關節附近。比如胃經的合穴是足三裏,脾經的合穴是陰陵泉,腎經的合穴是陰穀等等。每個合穴都對應著一個特定的內腑,通過針灸或者按摩這些穴位,就能達到調理內腑的效果。”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話道:“那這麽說來,是不是隻要掌握了這些合穴,就能成為一代醫學大師了?”
    岐伯搖了搖頭,笑道:“皇上啊,您這可是把中醫想得太簡單了。雖然合穴確實是調理內腑的重要工具,但要想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醫,還得掌握陰陽五行、髒腑經絡、病因病機等一大堆知識呢。就像您治理國家一樣,光知道幾個政策可不夠,還得了解民情、經濟、文化等各方麵的情況才行。”
    黃帝一聽,頓時覺得自己任重而道遠。不過他還是不死心地問:“那有沒有什麽快速掌握這些合穴的方法呢?比如背個口訣啥的?”
    岐伯想了想,說:“口訣倒是沒有,不過我可以給您講個笑話,讓您在笑聲中記住這些合穴。”
    黃帝一聽有笑話,頓時來了精神:“快說快說!”
    岐伯清了清嗓子,說道:“從前啊,有個叫小明的學生,他特別怕背書。有一天,老師讓他背誦十二經脈的合穴。小明怎麽也記不住,急得滿頭大汗。突然,他靈機一動,編了個順口溜:‘胃經三裏腎陰穀,膀胱委中膽陽輔;小腸下巨大腸合,三焦委陽脾陰陵;心包曲澤肺尺澤,任脈列缺督後溪。’結果他還真記住了!從此以後,他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還成了班裏的學霸呢!”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這小明還真是聰明絕頂啊!不過話說回來,這順口溜還真挺好記的。”
    岐伯也笑了:“是啊,這順口溜不僅好記,而且把十二經脈的合穴都涵蓋了進去。皇上要是多念幾遍,說不定也能成為半個中醫專家呢!”
    黃帝一聽,更是來了興致:“那好啊,從今天開始,我就天天念這個順口溜,爭取早日成為一代醫學大師!”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