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結篇第五(五)

字數:6483   加入書籤

A+A-


    黃帝有一天閑來無事,就對岐伯說:“岐伯啊,咱們來聊聊形和氣之間的逆順關係吧,這其中的門道可真是不少啊!”
    岐伯一聽,嘿嘿一笑,說道:“皇上啊,您這問題可真是問對人了!要說這形和氣之間的逆順,咱們得先明白啥是形,啥是氣。形呢,就好比是您這身龍袍,看得見摸得著;氣呢,就好比是這龍袍裏的那股子勁兒,雖然看不見,但沒了它,龍袍可就立不起來了!
    咱們先說‘形氣不足,病氣有餘’。這啥意思呢?就好比是您這龍袍穿久了,有點舊了,裏麵的那股子勁兒也不足了,這時候呢,外來的病氣就趁機搗亂,占了上風。這就好比是您這皇宮裏進了小偷,您這龍袍舊了,守門的侍衛也就是您的正氣)也累了,小偷病氣)自然就進來了。這時候咋辦呢?得趕緊把小偷抓住,趕出去!在咱們中醫裏,這就叫‘急瀉之’,趕緊用針灸、草藥啥的,把病氣給瀉出去!
    再說‘形氣有餘,病氣不足’。這就好比是您這龍袍雖然穿了好久了,但依然光鮮亮麗,裏麵的那股子勁兒也足得很。這時候呢,外來的病氣想進來搗亂,可就難了。這就好比是您這皇宮裏守衛森嚴,小偷想進來,門兒都沒有!這時候咋辦呢?咱們得趕緊給守衛們加加油,讓他們更有勁兒!在咱們中醫裏,這就叫‘急補之’,趕緊用針灸、草藥啥的,給身體補補正氣!
    可要是‘形氣不足,病氣也不足’呢?這就有點麻煩了。就好比是您這龍袍舊了,守衛們也沒勁兒了,偏偏這時候小偷也沒來搗亂。您說這咋整?這時候啊,咱們可不能輕易動手,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龍袍給扯破了,守衛們也給弄散了。在咱們中醫裏,這就叫‘不可刺之’。為啥呢?因為這時候您這身體裏的陰陽氣血都已經不足了,再動針動藥,那可就是雪上加霜了!要是真這麽幹了,那可就完了,陰陽氣血都得枯竭,五髒六腑都得空虛,筋骨髓都得枯幹。到時候啊,您這龍袍可就真成破布了,守衛們也都得成逃兵了!您說這多可怕啊!所以啊,這時候咱們得趕緊想法子補補身子,可別真等到那時候才後悔莫及啊!
    反過來呢,要是‘形氣有餘,病氣也有餘’呢?這就好比是您這龍袍雖然光鮮亮麗,守衛們也都精神抖擻,但偏偏這時候來了個大盜,想跟您這皇宮鬥一鬥!這時候咋辦呢?咱們得趕緊調集兵馬,跟大盜幹一場!在咱們中醫裏,這就叫‘急瀉其邪,調其虛實’。趕緊用針灸、草藥啥的,把病氣給瀉出去,同時再給身體補補正氣,讓守衛們更有勁兒!這樣一來啊,大盜就得落荒而逃了!”
    黃帝一臉認真地問岐伯:“嘿,岐伯啊,我一直有個問題想不明白,這針灸補瀉的道理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
    岐伯一聽,嘿嘿一笑,說:“這事兒啊,簡單得很!咱們中醫講究的就是個平衡,身體裏的氣血啊,跟咱們生活中的收支一樣,得保持個動態平衡。多了就得瀉出去點,少了就得補進來點,這就是所謂的‘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說:“這道理我懂,但具體怎麽操作呢?總不能拿根針亂紮吧?”
    岐伯搖了搖頭,說:“那當然不行啦!針灸這事兒,可是個技術活。你得先了解病人的體質、病情,然後選擇合適的穴位、手法,才能達到補瀉的效果。”
    黃帝一聽,來了興趣,說:“那你快給我講講,這針灸補瀉到底怎麽個操作法?”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爆笑講解:“好嘞!先說瀉法吧。這瀉法啊,就像是給身體裏的‘氣球’放氣。你想啊,氣球吹得太大了,是不是得放點兒氣出去,不然它就炸了?咱們身體裏的氣血也是一樣,要是某個地方氣血太旺了,就得用瀉法給它‘放放氣’。”
    “具體操作呢,就是得用點兒力,針要紮得深點兒,手法要快點兒,就像是在給身體裏的‘氣球’紮個小眼兒,讓多餘的氣血流出去。這樣一來,身體就平衡多啦!”岐伯邊說邊比劃,逗得黃帝哈哈大笑。
    黃帝笑夠了,又問:“那補法呢?是不是就像給氣球打氣一樣?”
    岐伯點了點頭,說:“對頭!補法就像是給身體裏的‘氣球’打氣。你想啊,氣球癟了,是不是得給它打點兒氣進去,不然它就飛不起來了?咱們身體裏的氣血也是一樣,要是某個地方氣血不足了,就得用補法給它‘打打氣’。”
    “具體操作呢,就是得輕柔點兒,針要紮得淺點兒,手法要慢點兒,就像是在給身體裏的‘氣球’慢慢打氣。這樣一來,身體就又有勁兒啦!”岐伯說完,又做了一個打氣筒的動作,把黃帝逗得前仰後合。
    黃帝笑夠了,又問:“那針灸補瀉有沒有什麽特別的技巧或者注意事項呢?”
    岐伯想了想,說:“當然有啦!首先啊,你得找準穴位。穴位就像是身體裏的‘開關’,按對了地方才能有效果。其次呢,你得掌握好手法。手法太重了,病人受不了;手法太輕了,又沒效果。所以啊,這針灸啊,可是個細活兒,得慢慢練才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黃帝又琢磨起了一個大問題:“哎,岐伯啊,你說咱們這針灸之道,刺法的逆順到底有啥講究啊?”黃帝一臉認真,仿佛是在問一個宇宙級別的難題。
    岐伯一聽,心裏暗笑:“這皇上,又開始鑽研了。”但他還是一本正經地回答:“陛下啊,這刺法的逆順,那可是針灸學裏的大學問。你要是不懂這個,那可就容易出大亂子了。”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哦?此話怎講?”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娓娓道來:“你想啊,要是咱們在針灸的時候,不辨真假邪氣,一股腦兒地亂刺,那可就要壞事了。比如說,一個人體內氣血太滿,你還給他補,那結果會怎樣?”
    黃帝撓撓頭:“會怎樣?”
    岐伯笑道:“那可就熱鬧了!氣血太滿你再補,就好比給一個已經吃撐了的人再塞一大碗飯,他不得撐得五髒六腑都往外脹啊?到時候,陰陽之氣四溢,腸胃撐得跟吹氣球似的,肝肺也被擠得沒地方待了,整個身體裏的陰陽平衡都被打亂了。”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你這比喻,真是絕了!那要是虛了還瀉呢?”
    岐伯故作神秘地說:“那可就更慘了。你想啊,一個人本來就氣血不足,你再給他瀉一瀉,那不就等於給一個餓了好幾天的人再抽點血嗎?經脈空虛,血氣枯竭,腸胃呢,也變得鬆鬆垮垮,皮膚薄得跟紙似的,毛孔也大得能塞豆子。這樣下去,不用我說,你也知道後果了吧?”
    黃帝一臉驚愕:“這麽嚴重?那豈不是給人針灸一不小心,就成了殺人凶器了?”
    岐伯搖頭晃腦地說:“所以啊,咱們針灸大夫,那可得小心謹慎,得把刺法的逆順摸得透透的。不然,一不小心,可就真成了‘針灸殺手’了。”
    黃帝聽了,笑得前仰後合:“岐伯啊,你這嘴皮子功夫,真是越來越厲害了。不過話說回來,這刺法的逆順,到底要怎麽掌握呢?”
    岐伯收斂了笑容,認真地說:“其實也不難。關鍵是要懂得辨證施治,看準病人的體質和病情,再決定用補法還是瀉法。比如說,一個人要是氣血太滿,那就得用瀉法,把多餘的氣血給排出去;要是氣血不足,那就得用補法,給身體加點油。”
    黃帝點了點頭:“嗯,這麽說來,這針灸之道,還真是深奧啊。”
    岐伯笑道:“深奧是深奧,但隻要咱們用心去學,總能摸出門道來。再說了,咱們這可是在給人治病救命呢,學點深奧的東西,那也是應該的。”
    黃帝突發奇想,對著岐伯說:“岐伯啊,我一直有個問題想問問你,咱們這針灸啊,到底是怎麽個調陰陽的法兒?你能不能給我講講?”
    岐伯一聽,心裏那個樂嗬,心想:皇上又開始琢磨他的醫學大道了。於是,岐伯捋了捋胡子,一本正經地說:“用針的要訣啊,那可是大大的學問!關鍵在於要知道怎麽調和陰陽。一旦你把陰陽調和得恰到好處,那人體的精氣神兒,自然就熠熠生輝了。陰陽和諧了,形體和氣息也就合拍了,這樣一來,人的元神就能安安穩穩地藏在身體裏,不會輕易跑丟啦!”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心裏犯嘀咕:“調和陰陽?這聽起來怎麽這麽玄乎?”但他嘴上可沒這麽說,而是繼續追問:“岐伯啊,你這說得倒是輕巧,可具體怎麽操作呢?能不能給我來點實際的?”
    岐伯一看黃帝這副求知若渴的樣子,心裏那個得意啊,於是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解起來:“咱們中醫啊,講究的就是個陰陽平衡。你看這大自然,有白天黑夜、春夏秋冬,這就是陰陽的體現。人呢,也一樣,身體裏有陰陽二氣。陰呢,就像是那溫柔的水,滋潤著咱們的身體;陽呢,就像是那熊熊的火,給咱們提供著能量。陰陽平衡了,身體就健康;陰陽失衡了,那就得生病。”
    “針灸啊,就是咱們調和陰陽的大法寶!咱們通過刺激身體上的穴位,就能調整陰陽二氣的平衡。比如說,你陽氣太旺了,燥熱得不行,那咱們就得給你紮幾針,泄泄陽氣;要是你陰氣太重了,冷得跟冰棍似的,那咱們就得給你補補陽氣。這一泄一補之間,陰陽就平衡啦!”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哎呀媽呀,老岐你這說得跟變魔術似的!那針灸到底是怎麽個泄補法呢?”
    岐伯嘿嘿一笑:“這你就不懂了吧?針灸啊,那也是有講究的。咱們得根據病情、體質、季節、時辰等等因素,來選擇不同的穴位、不同的針刺手法。比如說,補法呢,就像是給身體加油打氣,咱們得慢慢來,不能一下子紮得太猛;泄法呢,就像是給身體放氣減壓,咱們得快點紮進去,還得來回撚轉幾下,讓陽氣能順利地泄出來。”
    “而且啊,咱們還得注意針刺的深度和角度。深了淺了、直了歪了,那可都不行!深了可能會傷到內髒;淺了呢,又可能達不到效果。角度呢,也得根據穴位的位置和經絡的走向來調整。這一針之間,那可都是大學問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帝開口又問:“嘿,岐伯,我一直有個疑問,你說咱們這醫術界,上工、中工、下工到底有啥區別啊?是不是跟飯店裏的大廚、二廚、洗碗工似的,一個比一個菜差)啊?”
    岐伯一聽,哈哈大笑,說:“黃帝啊黃帝,你這比喻可真是絕了!不過話說回來,上工、中工、下工的區別,還真不是那麽簡單。來,我給你細細道來。”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他的“醫術界吐槽大會”:“先說上工吧,這些大佬級別的醫生,那可真是‘平氣’的高手。他們看病,就像高手下棋,走一步看十步,能提前預判病情的發展,然後輕輕巧巧地就把病給治了。在他們眼裏,人體就像一台精密的機器,哪個零件出了問題,一眼就能看出來,然後手到病除,那叫一個瀟灑!”
    “中工呢,就比較接地氣了。他們看病,就像咱們平時打遊戲,遇到個boss,得費點勁才能打過。中工們得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脈象是不是亂了套,然後琢磨著怎麽給病人開方子、紮針。雖然過程有點曲折,但好歹也能把病給治好,算是及格線上的好學生吧。”
    “至於下工嘛,嘿,那就得好好說道說道了。他們看病,簡直就是一場災難片啊!你說他們醫術不行吧,他們還非得逞能,結果一出手,就把病人的氣給‘絕’了,病情反而越來越重,簡直就是‘醫死人不償命’的代名詞啊!這可不是我瞎說的,岐黃之術,博大精深,下工們要是不謹慎點,亂來一氣,那可真是害人害己啊!”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道:“那岐伯老兄,你說這下工們到底該怎麽做,才能避免成為‘醫死人’的罪魁禍首呢?”
    岐伯搖了搖頭,歎了口氣說:“這下工啊,還真得好好學學。他們得看清楚五髒六腑的變化,了解五脈的對應關係,掌握經絡的虛實,還得摸摸病人的皮膚,看看是柔嫩還是粗糙。這些基本功要是不過關,那可真是一步步走向‘醫死人’的深淵啊!所以啊,我說這下工們,可得千萬小心,別一不小心就成了‘醫界黑手黨’啊!”
    黃帝一聽,忍不住笑了起來,說:“岐伯老兄,你這比喻真是太逗了!不過話說回來,這醫術還真是得好好學,不然一不小心就成了‘醫界笑柄’了!”
    岐伯也笑了,說:“可不是嘛!醫術這東西,可不是鬧著玩的。咱們中醫講究的是‘望聞問切’,得全方位了解病人的情況,才能對症下藥。不然的話,就像瞎子摸象,摸到哪裏算哪裏,那可真是害人害己啊!”
    說到這裏,岐伯突然話鋒一轉,說:“黃帝啊,你知道嗎?其實這針灸啊,也是一門大學問。你看這針灸的穴位,就像是人體上的一個個小開關,按對了,就能治病救人;按錯了,那可就得小心了,說不定就把病人給‘電’死了!”
    黃帝一聽,嚇得連忙擺手說:“哎呀媽呀,這針灸聽起來好嚇人啊!我還是不學了吧!”
    岐伯哈哈大笑,說:“黃帝啊黃帝,你這膽子也太小了吧!不過話說回來,這針灸啊,確實得小心。你得知道每個穴位的位置,還得知道怎麽紮,紮多深,才能起到治病的效果。不然的話,就像開車一樣,你得知道怎麽踩油門、怎麽踩刹車,不然一不小心就撞車了啊!”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