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始篇第九(三)
字數:5685 加入書籤
有一天,黃帝閑來無事,就對著岐伯說:“岐伯啊,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你。你知道脈口一盛、二盛、三盛的時候,咱們該怎麽處理嗎?”
岐伯一聽,心裏暗自得意:“哈哈,這可是我岐伯的拿手好戲啊!”於是,他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地說:“黃帝啊,這事兒得這麽看……”
岐伯說:“脈口一盛的時候,就是肝火太旺了,得給肝降降火。這時候,咱們要瀉足厥陰肝經,再補足少陽膽經。為啥呢?你想啊,肝是將軍之官,脾氣大得很,一不順心就容易上火。而膽呢,就像個乖寶寶,總是跟著肝大哥混。咱們把肝的火氣瀉一瀉,再讓膽來補一補,這樣肝就不會那麽囂張了。”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啊!那具體怎麽操作呢?”
岐伯說:“很簡單,咱們用針灸或者推拿的方法,刺激一下足厥陰肝經的穴位,比如太衝穴,把火氣瀉出去。然後再刺激一下足少陽膽經的穴位,比如陽陵泉,讓它來補補。記住,要二補一瀉,就是瀉一次肝,補兩次膽,每天來一次,保證你立馬見效。不過啊,你得自己感覺一下,如果還覺得心裏煩躁,那就繼續瀉瀉火;等到心平氣和了,那就算好了。”
黃帝聽了,笑得合不攏嘴:“哈哈,岐伯啊,你這方法真是太妙了!下次我上火了,就找你給我瀉瀉火!”
黃帝又問:“那脈口二盛的時候呢?又該怎麽處理?”
岐伯說:“脈口二盛啊,就是腎水不足了。腎是先天之本,腎水一少,人就容易覺得累,沒精神。這時候,咱們得瀉足少陰腎經,再補足太陽膀胱經。為啥呢?腎和膀胱就像一對好哥們兒,腎是哥哥,膀胱是弟弟。哥哥水少了,弟弟就得幫忙補充一下。咱們把腎裏的濁氣瀉出去,再讓膀胱來補補水,這樣腎就不會那麽幹了。”
黃帝一聽,又明白了:“哦,原來是這樣啊!那具體怎麽操作呢?”
岐伯說:“還是一樣的道理,用針灸或者推拿的方法,刺激一下足少陰腎經的穴位,比如湧泉穴,把濁氣瀉出去。然後再刺激一下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比如委中穴,讓它來補補水。記住啊,要二補一瀉,就是瀉一次腎,補兩次膀胱,不過這次得隔天來一次,因為腎比較嬌貴嘛,得慢慢來。等到你覺得精神飽滿了,那就算好了。”
黃帝聽了,笑得前仰後合:“哈哈,岐伯啊,你這方法真是太絕了!下次我腎虛了,就找你給我補補水!”
黃帝又問:“那脈口三盛的時候呢?又該怎麽處理?”
岐伯說:“脈口三盛啊,就是脾胃不和了。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一不和,人就容易消化不良、拉肚子或者便秘。這時候,咱們得瀉足太陰脾經,再補足陽明胃經。為啥呢?脾和胃就像一對好搭檔,脾負責把食物轉化成營養,胃負責把營養送到全身。如果它們倆鬧別扭了,那咱們就得幫它們調解一下。”
黃帝一聽,又明白了:“哦,原來是這樣啊!那具體怎麽操作呢?”
岐伯說:“還是一樣的道理,用針灸或者推拿的方法,刺激一下足太陰脾經的穴位,比如三陰交穴,把濁氣瀉出去。然後再刺激一下足陽明胃經的穴位,比如足三裏穴,讓它來補補氣。記住啊,這次要二補一瀉,而且得每天來兩次,因為脾胃的問題比較嚴重嘛,得趕緊解決。不過啊,你也別太著急,得慢慢來,等到你覺得胃口好了、大便也正常了,那就算好了。”
黃帝閑來無事,便找來了岐伯,打算聊聊醫學那些事兒。黃帝開口就問:“岐伯啊,我聽說有的人的人迎脈和脈口脈都特別旺盛,旺盛到三倍以上,這到底是咋回事兒呢?是不是他們身體裏有啥寶藏沒被發現啊?”
岐伯一聽,哈哈一笑,說:“黃帝啊,你這問題問得可真是有水平,不過呢,這事兒得從咱們中醫的陰陽理論說起。”
黃帝一聽陰陽,眼睛立刻就亮了,畢竟這可是中醫的兩大法寶之一嘛。岐伯見狀,便繼續說道:“你看啊,咱們中醫講究陰陽平衡,就像咱們生活中的天平一樣,左邊放點兒陽,右邊放點兒陰,這樣天平才能穩穩當當的。可是呢,有些人呢,他們的陰陽平衡就被打破了,就像是天平的兩邊都加上了三倍的重物,你說這天平還能穩得住嗎?”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你是說人迎脈和脈口脈都旺盛到三倍以上,就是陰陽兩邊都加了重物,平衡被打破了,對吧?”
岐伯點頭稱讚:“對對對,黃帝真是聰明絕頂啊!這種情況呢,我們中醫稱之為‘陰陽俱溢’。就像是兩個水庫的水都溢出來了,你說這水往哪兒流呢?總不能一直在那兒泛濫吧?”
黃帝想了想,說:“那肯定是流到低處去了,或者是流到別的地方去了,總不能一直在那兒堵著吧?”
岐伯一拍大腿:“對頭!在咱們人體裏啊,這溢出來的陰陽之氣呢,就會到處亂竄,找不到出路。就像是你開車在路上,突然遇到了大堵車,你說你是不是很著急,很想找個出口出去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黃帝點頭:“那肯定的,誰也不想一直堵在那兒啊!”
岐伯接著說:“所以啊,這溢出來的陰陽之氣也是一樣的,它們找不到出路,就會在身體裏到處亂竄,最後呢,就會流到五髒六腑裏去。你想想啊,這五髒六腑就像是咱們家裏的房間一樣,突然之間湧進來一大堆水,你說這房間還能住人嗎?”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老岐啊,你這比喻真是太貼切了!那照你這麽說,這五髒六腑被陰陽之氣給淹了,那豈不是要出問題啊?”
岐伯點頭:“沒錯,黃帝真是舉一反三啊!這五髒六腑被陰陽之氣給淹了,就會出現各種內傷。就像是咱們家裏的電器被水淹了一樣,你說這電器還能正常工作嗎?”
黃帝一聽,眉頭緊鎖:“那這可如何是好?總不能看著這些內髒被淹死吧?”
岐伯笑了笑,說:“黃帝別急,咱們中醫有的是辦法。不過啊,這事兒得講究個方式方法,不能亂來。就像是治水一樣,你得先找到水源,然後再想辦法把水引走,對吧?”
黃帝點頭:“對對對,這治水可是個大學問啊!”
岐伯接著說:“所以啊,咱們治這個陰陽俱溢也是一樣的道理。你得先找到病因,然後再對症下藥。可是呢,有些人呢,他們不懂這個道理,一看到身體不舒服,就想著用艾灸來治。就像是你看到家裏漏水了,不去找漏水的原因,反而拿著個熨鬥去熨地板一樣,你說這能解決問題嗎?”
黃帝一聽,笑得前仰後合:“老岐啊,你這比喻真是太逗了!那照你這麽說,這艾灸要是用得不當,反而會加重病情了?”
岐伯點頭:“沒錯,黃帝真是思維敏捷啊!這艾灸啊,要是用得不當,就像是給已經泛濫成災的水庫又加了一把火,你說這水是不是會漲得更高,淹得更多啊?”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原來這艾灸也不是萬能的啊!那要是遇到了陰陽俱溢的情況,咱們應該怎麽辦呢?”
岐伯微微一笑,說:“這事兒啊,咱們得慢慢來。首先呢,咱們得找到病因,看看是哪兒出了問題,導致了陰陽失衡。然後呢,咱們再想辦法調整陰陽,讓身體重新回到平衡的狀態。就像是咱們開車遇到了堵車一樣,你得先找到堵車的原因,然後再想辦法繞過去或者等交通恢複暢通一樣。”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老岐啊,你這說得真是太有道理了!看來咱們中醫還真是博大精深啊!”
岐伯笑了笑,說:“那是自然。不過啊,黃帝啊,咱們這中醫雖然博大精深,但也不是萬能的。就像是咱們生活中的事情一樣,總有一些是無法改變的。所以啊,咱們還是得保持一顆平常心,順其自然,這樣才能活得健康長壽啊!”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老岐啊,你這說得真是太好了!看來咱們這中醫啊,不僅治病救人,還能教人做人啊!”
兩人相視而笑,這場關於陰陽俱溢的討論也就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不過呢,黃帝和岐伯的對話卻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他們不僅揭示了中醫陰陽平衡的重要性,還提醒了人們在麵對疾病時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順其自然。畢竟啊,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嘛!
所以啊,各位小夥伴們,咱們平時也得注意保持陰陽平衡哦!別總是熬夜、暴飲暴食啥的,這樣可是會打破咱們的陰陽平衡的。要是真遇到了啥不舒服的情況呢,也別急著亂吃藥、亂艾灸啥的,還是得先去找找病因,對症下藥才行哦!不然的話呢,可就要像黃帝和岐伯說的那樣啦——“變易而為他病矣”!
黃帝突發奇想,對身邊的岐伯說:“岐伯啊,我一直有個疑惑,這針灸之道,裏麵到底藏著啥玄機呢?你能不能給我說道說道?”
岐伯一聽,嘿,這可是個展示自己深厚醫學功底的大好機會,於是清了清嗓子,擺出一副老學究的架勢,緩緩開口:“陛下啊,要說這針灸之道,那可真是一門大學問。簡單來講,就是‘凡刺之道,氣調而止’。啥意思呢?就是說,咱們紮針啊,目的就是要把人體內的那股子氣給調順了。氣順了,病自然就跑了,懂不?”
黃帝一聽,眉頭微皺,心裏嘀咕:“這說的啥跟啥呀,氣調而止?聽起來好玄乎。”但臉上還是笑嘻嘻地說:“哦,原來如此,那具體怎麽操作呢?”
岐伯一看黃帝這副似懂非懂的樣子,心知這家夥肯定沒聽明白,於是繼續深入淺出地講解:“陛下啊,您想啊,咱們人體裏這股氣,有陰有陽,就像咱們生活中的陰陽天一樣,有時候陽光明媚,有時候陰雨綿綿。針灸呢,就像是天氣預報員,通過紮針,咱們可以補陰瀉陽,讓體內的陰陽平衡起來。”
“補陰瀉陽?”黃帝一聽,更糊塗了。
岐伯見狀,無奈地搖了搖頭,心想:“這皇帝,醫學知識真是欠費嚴重啊。”於是,他換了個更接地氣的說法:“這麽說吧,補陰就像是給身體喝水,瀉陽就像是給身體降火。水喝多了,火降下來了,身體自然就舒服多了。針灸呢,就是通過刺激特定的穴位,來達到這個目的。”
黃帝一聽,這才恍然大悟:“哦,原來如此,那針灸還有啥好處呢?”
岐伯一看黃帝終於上道了,心裏那個美啊,於是繼續滔滔不絕:“陛下啊,針灸的好處那可多了去了。比如說,它能讓我們體內的氣血運行得更加順暢,就像是高速公路上的汽車,少了擁堵,自然就跑得快了。氣血順暢了,咱們的身體自然就棒了,耳朵能聽得更清楚,眼睛能看得更明亮,整個人都精神煥發,跟打了雞血似的。”
黃帝一聽,樂開了花:“哈哈,岐伯啊,你這說得我都心動了,我也想試試針灸,看看能不能讓我這把老骨頭再煥發第二春。”
岐伯一聽,連忙擺手:“陛下啊,針灸這事兒,可不是隨便亂紮的。得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病情,還有天時地利人和,綜合考慮才行。不然的話,氣血運行不暢,反而會適得其反。”
黃帝一聽,嚇得縮了縮脖子:“這麽嚴重?那我還是算了,安全第一。”
岐伯一看黃帝這副膽小如鼠的樣子,心裏那個無奈啊,但嘴上還是安慰道:“陛下啊,您也別太擔心。隻要找對了醫生,針灸還是挺安全的。就像咱們吃飯一樣,吃對了是營養,吃錯了是毒藥。針灸也是同理。”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