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筋篇第十三(五)

字數:6919   加入書籤

A+A-


    話說有一天,黃帝閑來無事,就對岐伯說:“岐伯啊,我這心裏頭啊,老是有個事兒過不去,就是想問問你,那個手陽明之筋到底是個啥玩意兒?你能不能給我說道說道?”
    岐伯一聽,嘿嘿一笑,說:“這事兒啊,簡單!手陽明之筋啊,它可是個有意思的家夥。你得聽我慢慢給你講。”
    黃帝點點頭,說:“好,好,你講,你講。”
    岐伯就開始說了:“這手陽明之筋啊,它起源於咱們大拇指旁邊的那個食指的尖端,對,就是那兒,你伸出來看看。然後啊,它就順著咱們的手腕往上走,一直走到胳膊上,到了肘部外側,它就打了個結,對,你沒聽錯,打了個結。然後啊,它又繼續往上,走到肩膀那兒,在肩髃穴那兒又打了個結。”
    黃帝一聽,樂了:“這筋還會打結?真是太有意思了!”
    岐伯說:“別急,還有更有意思的呢。這手陽明之筋啊,它還有分支呢。一條分支繞過咱們的肩胛骨,夾著咱們的脊椎骨往前走。另一條直行的呢,它從肩髃穴那兒直接衝上咱們的脖子。”
    黃帝說:“哦?那它到脖子上幹啥呢?”
    岐伯說:“別急嘛,聽我繼續講。這手陽明之筋啊,它還有一條分支,從脖子上往上走,走到咱們的臉頰那兒,然後在頄穴那兒打了個結。對,你沒聽錯,臉上也能打結!還有一條直行的呢,它從脖子上出來,走到咱們手太陽小腸經的前麵,然後拐到咱們頭的左上角,繞著咱們的腦袋轉了一圈,最後下到咱們的右下巴那兒。”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這筋還真是會玩兒啊!那它要是出問題了呢?”
    岐伯說:“你問得好啊!這手陽明之筋要是出問題了,那它經過的地方就會疼,還會抽筋。比如說啊,你的肩膀抬不起來了,脖子也不能左右轉了,那都是它鬧的。”
    黃帝說:“那咋辦呢?有啥法治沒?”
    岐伯說:“當然有啦!咱們可以用燔針劫刺的方法。啥是燔針劫刺啊?就是把針燒紅了,然後迅速紮進穴位裏,以病人的感覺為度,感覺到疼了就停。還有啊,咱們還可以根據疼痛的部位,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治療。這種方法啊,咱們中醫管它叫‘以痛為輸’,就是以疼痛的部位作為治療的穴位。”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啊!那這種病症叫啥名兒啊?”
    岐伯說:“它叫孟夏痹。為啥叫孟夏痹呢?因為啊,孟夏是夏天的第一個月,陽氣開始上升,咱們的手陽明大腸經啊,也是陽氣很足的一條經。所以這手陽明之筋要是出了問題,就跟孟夏的陽氣不足有關係,咱們就叫它孟夏痹啦!”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不錯不錯,岐伯啊,你這一講,我就全明白了!”
    岐伯說:“黃帝啊,你以後要是還有啥不明白的,盡管來問我,我保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黃帝哈哈大笑:這手陽明大腸經,它的每個穴位我都想了解得透透的。來來來,給咱詳細說說,咋樣?”
    岐伯曰:“哈哈,黃帝啊,您這求知欲旺盛得跟春天的小草似的,成!那我就一個個給您說道說道,保證讓您聽得津津有味,笑中帶悟!”
    “先說這商陽穴吧,它就藏在大拇指指甲蓋兒邊上,輕輕一按,哎喲,那叫一個酸爽!這穴位啊,就像是咱們身體裏的‘滅火器’,要是您上火了,比如喉嚨痛、牙痛啥的,趕緊揉揉它,保證讓您的火氣瞬間滅掉一半。不過啊,記得別使勁兒掐,咱得溫柔點兒,畢竟這可是咱們的‘寶貝疙瘩’呢!”
    “接下來是二間穴,它就在商陽穴往後挪一挪的地方,兩個手指縫中間。您可別小瞧這地方,它可是治便秘的‘小能手’。要是哪天您肚子脹得跟氣球似的,排便又不順暢,別急,揉揉二間穴,讓它給您腸道加加油,通順通順。不過啊,揉完之後記得多喝水,不然腸道幹了,二間穴也白搭啦!”
    “再來說說三間穴,它就在二間穴再往上一丟丟。這穴位啊,簡直就是喉嚨痛患者的福音!要是您說話說多了,或者吃了啥上火的東西,喉嚨疼得跟刀割似的,揉揉三間穴,保證讓您瞬間感覺喉嚨舒服多了,說話都自帶‘金嗓子’效果呢!不過啊,記得別揉得太猛,咱得慢慢來,享受這個過程嘛!”
    “重頭戲來了,合穀穴!這穴位啊,簡直就是止痛的‘萬能鑰匙’。不管您是頭痛、牙痛、胃痛還是姨媽痛,隻要找到它,輕輕一按,哎喲,那叫一個舒坦!它就在手背上,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間,那肌肉鼓鼓的地方。每次按個幾分鍾,保證讓您痛感大減,心情大好!不過啊,記得別按得太久,不然手該麻了,咱得留點力氣明天繼續按呢!”
    “接下來是陽溪穴,它就在手腕上,拇指往上一翹,那根筋兒旁邊就是。這穴位啊,就像是手腕上的‘靈活劑’,要是您手腕關節僵硬、疼痛啥的,揉揉它,保證讓您手腕靈活得像泥鰍似的。不過啊,揉的時候記得別太用力,咱得溫柔點兒,畢竟手腕可是咱們的‘第二張臉’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再來說說偏曆穴,它就在陽溪穴往上挪一挪,手臂側麵那條線上。這穴位啊,可是調節氣血的‘平衡器’。要是您氣血不和,老是感覺這兒那兒不舒服,揉揉偏曆穴,讓它給您身體的氣血調和調和。不過啊,揉完之後記得伸伸懶腰,活動活動筋骨,這樣才能讓氣血更順暢嘛!”
    “接下來是溫溜穴,它就在偏曆穴往上再走點兒。這穴位啊,就像是身體裏的‘小火爐’,要是您感覺手腳冰涼、怕冷啥的,揉揉它,保證讓您身體暖和起來。不過啊,揉的時候記得別太急躁,咱得慢慢來,享受這個溫暖的過程嘛!”
    “再來說說下廉穴和上廉穴吧,它們就在手臂上,離得不遠。這倆穴位啊,簡直就是腸道健康的‘守護者’。要是您腸道不太好,老是拉肚子或者便秘啥的,揉揉它們,保證讓您腸道更順暢。不過啊,揉完之後記得調整飲食,多吃點兒蔬菜水果啥的,這樣才能讓腸道更健康嘛!”
    “重頭戲又來了,手三裏穴!這穴位啊,簡直就是強筋壯骨的‘大力丸’。不管您是手臂無力、酸痛啥的,隻要找到它,輕輕一按,哎喲,那叫一個有力氣!它就在手臂上,離肘橫紋不遠的地方。每次按個幾分鍾,保證讓您手臂力量大增,提東西都不帶喘的!不過啊,記得別按得太猛,咱得悠著點兒,畢竟力氣大了也得省著點兒用嘛!”
    “接下來是曲池穴,它就在手肘窩那兒,彎起胳膊就能看見。這穴位啊,可是清熱解毒的‘大功臣’。要是您身體裏有熱毒啥的,比如皮膚長痘、喉嚨發炎啥的,揉揉它,保證讓您身體清爽多了。不過啊,揉完之後記得多喝水,排排毒,這樣才能讓身體更健康嘛!”
    “再來說說肘髎穴吧,它就在曲池穴旁邊一點兒。這穴位啊,簡直是緩解肘部疼痛的‘小神醫’。要是您肘部疼痛、僵硬啥的,揉揉它,保證讓您肘部舒服多了。不過啊,揉的時候記得別太使勁兒,咱得溫柔點兒,畢竟肘部可是咱們的‘勞動工具’呢!”
    “接下來是手五裏穴,它就在手臂上,離肘髎穴不遠。這穴位啊,可是通經活絡的‘小能手’。要是您手臂經絡不通、麻木啥的,揉揉它,保證讓您手臂經絡通順多了。不過啊,揉完之後記得甩甩手臂,活動活動筋骨,這樣才能讓經絡更順暢嘛!”
    “再來說說臂臑穴吧,它就在手臂上,靠近肩膀的地方。這穴位啊,簡直是減肥瘦身的‘秘密武器’。要是您想減掉手臂上的拜拜肉啥的,揉揉它,再配合點兒運動啥的,保證讓您手臂纖細多了。不過啊,揉完之後記得堅持鍛煉哦,不然‘秘密武器’也白搭啦!”
    “重頭戲又來了,肩髃穴!這穴位啊,簡直是緩解肩頸疼痛的‘大力士’。要是您肩頸疼痛、僵硬啥的,揉揉它,再配合點兒拉伸啥的,保證讓您肩頸輕鬆多了。不過啊,揉的時候記得別太使勁兒哦,咱得溫柔點兒,畢竟肩頸可是咱們的‘生命通道’呢!”
    “最後說說巨骨穴吧,它就在肩膀後麵那塊兒大骨頭上。這穴位啊,就像是改善肩背不適的‘小助手’。要是您肩背不舒服、酸痛啥的,揉揉它,保證讓您肩背舒服多了。不過啊,揉完之後記得多休息休息哦,畢竟肩背也是需要嗬護的嘛!”
    黃帝閑來無事,就琢磨起人體那些神奇的經絡穴位來了。他自言自語道:“哎,我這當黃帝的,啥都知道點兒,可這手太陰之筋的道理,我還真沒琢磨透呢!”於是,他決定找岐伯來問問。
    岐伯一聽黃帝這麽說,立馬來了精神,心想:“嘿,這家夥今天又想學啥新招了?”他清了清嗓子,慢條斯理地說:“手太陰之筋啊,這事兒可得從頭說起。”
    “你看啊,這手太陰之筋,它就像一根隱形的繩子,從咱們的大拇指頭上開始。對,就是大拇指,你每天按手機的那個指頭。它從這指頭上爬起來,沿著手指頭一路往上,爬到了魚際穴那兒。魚際穴啊,就在大拇指根兒那塊兒肉嘟嘟的地方,你一按,酸酸漲漲的,特舒服。”
    黃帝一聽,樂了:“喲,這魚際穴還能按摩呢?下次玩手機累了,我就揉揉它!”
    岐伯翻了個白眼,心想:“你這黃帝當的,也太接地氣了。”但他還是接著往下講:“這筋從魚際穴出來,繼續往上走,走到寸口外側,就是咱們量血壓的那個地方。然後啊,它就沿著胳膊內側一路向上,爬到了肘窩那兒,結了個小疙瘩,咱們中醫管這叫‘結’。這肘窩裏的穴位啊,可不少,比如曲澤穴,就在肘橫紋裏,你一屈肘,就能摸到一根大筋,筋的內側就是它了。這曲澤穴啊,能清心火、泄血熱,你要是心裏煩躁、失眠啥的,揉揉它準沒錯兒。”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連連點頭:“嗯,這曲澤穴聽起來挺有用的,我得記下來。”
    岐伯接著講:“這筋啊,從肘窩出來,繼續往上爬,爬到了上臂內側,就是咱們常說的‘臑內廉’。然後它鑽進了腋窩,從缺盆穴那兒鑽了出來。缺盆穴啊,就在鎖骨上窩那兒,你深呼吸一下,鎖骨上窩那兒就會動起來,那就是缺盆穴的位置了。這穴位能宣肺止咳、理氣平喘,你要是咳嗽啥的,拍拍它也能緩解點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嘿,這缺盆穴還挺萬能的嘛!咳嗽也能治?”
    岐伯無奈地笑了笑:“是啊,不過這得配合其他穴位和手法才行,可不是光拍拍就能好的。”
    黃帝撓了撓頭,嘿嘿一笑:“我懂我懂,咱們中醫講究的是整體調理嘛。”
    岐伯接著說:“這筋從缺盆穴出來,又繞回到肩上,結在了肩前髃穴那兒。肩前髃穴啊,就是咱們常說的肩髃穴,在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你一抬手,肩峰那兒就會凸起來,肩髃穴就在那兒附近。這穴位能疏經活絡、散寒通絡,你要是肩膀酸痛啥的,揉揉它或者拔罐、艾灸都行。”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嗯,這肩髃穴我也知道,每次打羽毛球打累了,我就揉揉它,挺管用的。”
    岐伯心想:“這家夥還真是個運動迷,啥都能跟運動扯上關係。”但他還是接著往下講:“這筋啊,從肩髃穴出來,又繞回到缺盆穴那兒,跟之前的路線形成了一個小循環。然後它繼續往下走,結在了胸裏,散在了賁門附近。這賁門啊,就是咱們胃的上口,中醫裏常說的‘賁’就是指它。這附近的穴位啊,有中府穴、雲門穴啥的,都能調理肺氣、寬胸理氣。”
    黃帝一聽,眼睛又亮了:“喲,這中府穴、雲門穴我也知道,每次跑完步喘不過氣來,我就揉揉它們,挺舒服的。”
    岐伯翻了個白眼,心想:“你這黃帝當的,還真是自學成才啊。”但他還是接著往下講:“這筋啊,從賁門附近繼續往下走,抵到了季脅那兒。季脅啊,就是咱們腋下的肋骨那兒,你一吸氣,肋骨就會動起來,那就是季脅的位置了。這附近的穴位啊,有章門穴啥的,都能疏肝健脾、理氣散結。”
    黃帝一聽,樂了:“哈哈,這章門穴我也知道,每次吃多了肚子脹,我就揉揉它,挺管用的。”
    岐伯無奈地笑了笑:“是啊,你這黃帝當的,還真是啥都知道點兒。不過啊,這手太陰之筋要是出了問題,那可就麻煩了。”
    黃帝一聽,緊張起來:“啊?會出啥問題?”
    岐伯說:“這筋要是出了問題啊,它所經過的地方就會出現轉筋、疼痛的症狀,嚴重的還會形成息賁病,就是咱們常說的肺氣腫啥的。還有啊,脅肋部也會感到緊張疼痛,甚至還會出現吐血的症狀呢。”
    黃帝一聽,嚇了一跳:“這麽嚴重啊?那咋治呢?”
    岐伯說:“治啊,就得用燔針劫刺。燔針啊,就是燒紅的針,劫刺呢,就是快速刺入,以知為數,就是以患者感到針感為度。還有啊,要以痛為輸,就是哪兒疼就刺哪兒。”
    黃帝一聽,皺了皺眉:“這燔針劫刺聽起來挺嚇人的,不會把人紮壞了吧?”
    岐伯搖了搖頭:“放心吧,咱們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手法熟練,隻要手法得當,是不會把人紮壞的。”
    黃帝一聽,這才鬆了口氣:“那就好那就好。對了,這病叫啥名兒啊?”
    岐伯說:“這叫仲冬痹。為啥叫仲冬痹呢?因為手太陰之筋跟肺經相通,肺屬金,金旺於秋,而仲冬乃秋冬之交,寒氣漸盛,金氣收斂,所以這筋就容易出問題,形成痹症。”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啊!看來咱們中醫還真是博大精深啊!”
    岐伯點了點頭:“是啊,中醫講究的是天人合一、整體觀念,把人體看作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跟自然界息息相關。所以啊,要想學好中醫,就得多觀察、多思考、多實踐。”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嗯嗯,你說得對。以後啊,我得多跟你學學,把這中醫的奧秘都琢磨透!”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