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病篇第二十三一)

字數:6517   加入書籤

A+A-


    話說有一天,咱們的黃帝突發奇想,對身邊的岐伯說:“岐伯啊,我一直對那個偏枯病挺好奇的,你給我講講這其中的門道唄。”
    岐伯一聽,嘿,這可是個展示中醫博大精深的好機會,於是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地開講:“陛下啊,這偏枯病啊,說白了就是半邊身子動彈不得,還疼得要命。但奇怪的是,患者說話還利索,腦子也清醒得很。這病啊,其實就藏在咱們皮膚的縫隙——分腠之間。治療起來也不難,拿出咱們中醫的寶貝——巨針,給它來個‘哪裏不行補哪裏,哪裏多餘就抽哪裏’的療法,嘿,這病啊,也就慢慢好了。”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喲嗬,這巨針療法聽起來挺玄乎啊,那你說說,具體紮哪兒呢?”
    岐伯微微一笑,心說:“這你就問對人啦!”於是,他開始滔滔不絕地介紹起那些神奇的穴位來。
    “首先啊,咱們得說說這‘肩髃穴’,它就在咱們肩膀頭兒那兒,一抬胳膊,肩峰前下緣那個凹進去的小窩窩就是。這穴位啊,是治療偏癱、上肢不遂的絕妙之處。你紮上一針,嘿,保管那半邊身子能動彈不少。”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這麽說來,這肩髃穴簡直就是上半身的‘啟動鍵’嘛!”
    岐伯也跟著樂:“陛下說得極是,咱們繼續。接下來是‘曲池穴’,它就在咱們肘橫紋的外側端,屈肘的時候,肘橫紋頭兒跟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就是。這穴位啊,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那是一絕。偏癱的人紮上它,氣血通順了,那半邊身子也就不那麽難受了。”
    黃帝點點頭:“嗯,這曲池穴就像是上半身的‘氣血調節器’,不錯不錯。”
    岐伯接著往下說:“還有啊,這‘手三裏穴’也不能忘。它在咱們前臂背麵橈側,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二寸的地方。這穴位啊,治療上肢不遂、手臂疼痛那是杠杠的。紮上一針,保管那胳膊跟重生似的。”
    黃帝一聽,笑得前仰後合:“這手三裏穴簡直就是上半身的‘康複小精靈’嘛!哈哈,岐伯啊,你這穴位講得真是生動有趣啊!”
    岐伯謙虛地笑了笑:“哪裏哪裏,陛下過獎了。咱們繼續啊,接下來是‘合穀穴’,它就在咱們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這穴位啊,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治療偏癱那是手到擒來。紮上一針,保管那半邊身子不那麽疼了。”
    黃帝若有所思:“嗯,這合穀穴就像是上半身的‘止痛小能手’,果然名不虛傳啊!”
    岐伯看黃帝興趣盎然,於是繼續介紹:“還有啊,這‘環跳穴’也不能忽視。它在咱們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交點處。這穴位啊,是治療偏癱、下肢不遂的要穴。紮上一針,保管那腿能動彈不少。”
    黃帝一聽,眼睛又亮了:“喲,這環跳穴簡直就是下半身的‘啟動鍵’嘛!岐伯啊,你這穴位講得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啊!”
    岐伯心中暗喜,繼續往下說:“還有啊,這‘陽陵泉穴’也是關鍵。它在咱們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這穴位啊,疏肝利膽、舒筋活絡,治療偏癱、下肢疼痛那是效果杠杠的。紮上一針,保管那腿跟重生似的。”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嗯,這陽陵泉穴就像是下半身的‘康複小精靈’嘛!哈哈,岐伯啊,你這穴位講得真是太逗了啊!”
    岐伯一看黃帝這麽開心,於是更加賣力地介紹起來:“還有啊,這‘足三裏穴’也不能忘。它在咱們小腿外側,犢鼻下三寸,脛骨前脊外一橫指的地方。這穴位啊,燥化脾濕、生發胃氣,治療偏癱、下肢不遂那是手到擒來。紮上一針,保管那半邊身子氣血通順不少。”
    黃帝一聽,笑得合不攏嘴:“哈哈,這足三裏穴簡直就是下半身的‘氣血調節器’嘛!岐伯啊,你這穴位講得真是太絕了!”
    岐伯謙虛地擺擺手:“哪裏哪裏,陛下過獎了。其實啊,這些穴位都是咱們中醫經絡學說裏的寶貝。它們之間相互聯係、相互協作,共同維護著咱們身體的健康。治療偏癱啊,單靠一兩個穴位可不行,得綜合施治、全麵調理才行。”
    黃帝接著問岐伯:“岐伯啊,我聽說有個叫痱的病,挺神秘的,你給我講講這病到底咋回事唄?”岐伯一聽,立馬來了精神,畢竟黃帝問話,那可是要拿出十二分的幹勁來回答的。
    岐伯清了清嗓子,說道:“這痱病啊,可是有點意思。得了這病的人呢,身上倒是不痛不癢的,但是呢,四肢就跟被施了魔法一樣,怎麽也不聽使喚,想抬個手、踢個腿,那叫一個費勁兒。還有啊,這病人的腦子也迷迷糊糊的,有時候清醒,有時候糊塗。要是症狀輕點兒,你還能從他嘴裏聽到幾句含糊不清的話,這時候啊,還有救,趕緊治;但要是嚴重了,他連話都說不出來了,那可就真沒救了。”
    黃帝一聽,眉頭緊鎖:“哎呀,這病聽起來還挺嚇人的。那要是真得了這病,該怎麽治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岐伯摸了摸下巴上的長胡子,說道:“這你就問對人了。這痱病啊,它先是從陽經開始的,然後又跑到陰經去了。所以啊,咱們治病的時候,得先從陽經下手,然後再去陰經收拾它。至於怎麽治嘛,那當然是用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針灸大法啦!針灸大法好啊,那可是上治頭痛腦熱,下治腳痛腿酸,中間還能治肚子痛的神奇療法!”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針灸大法?聽起來挺牛的啊!那你快說說,具體要紮哪些穴位呢?”
    岐伯微微一笑,說道:“別急,我這就給你細細道來。這陽經啊,咱們就先從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穀穴開始。這合穀穴啊,就在咱們手背上,第一、二掌骨之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你伸出手來,我給你找找。”
    黃帝連忙伸出手,岐伯在他的手背上按了按,說道:“就是這個地方,感覺到了嗎?這合穀穴啊,可是個萬能穴,頭痛、發熱、咳嗽、感冒、牙疼啥的,紮它就沒錯。所以啊,這痱病從陽經開始,紮它肯定沒錯。”
    黃帝點了點頭:“嗯,記住了。那陰經呢?要紮哪裏?”
    岐伯說道:“陰經嘛,咱們就從足太陰脾經的三陰交開始。這三陰交啊,就在咱們小腿的內側,足內踝尖上三寸,脛骨內側緣後方。你找找看,是不是這裏?”
    黃帝低頭找了找,說道:“對對對,就是這裏。這穴位名字還挺有意思的,三陰交,是不是三條陰經都在這兒交匯啊?”
    岐伯笑了笑:“沒錯,你真聰明。這三陰交啊,是肝、脾、腎三條陰經的交匯點,對女性來說啊,可是個寶貝穴位。月經不調、痛經、不孕啥的,紮它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所以啊,這痱病跑到陰經去了,紮它也是對症下藥。”
    黃帝聽了,點了點頭:“嗯,長見識了。那除了這兩個穴位,還有沒有其他要紮的?”
    岐伯說道:“當然有啦!這痱病啊,跟咱們的腦神經也有關係,所以啊,咱們還得紮頭部的穴位。比如這百會穴,就在咱們頭頂的正中央,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你摸摸看,是不是有個軟軟的凹陷?”
    黃帝摸了摸頭頂,說道:“對對對,就是這裏。這穴位名字還挺大氣的,百會,是不是意味著啥都會啊?”
    岐伯哈哈大笑:“你想得倒美!不過啊,這百會穴啊,確實是咱們人體的一個重要穴位。它跟咱們的大腦有著密切的聯係,能醒腦開竅、安神定誌。所以啊,這痱病要是影響到腦子了,紮它肯定沒錯。”
    黃帝聽了,眼睛一亮:“哎呀,這針灸大法還真是神奇啊!那紮針的時候有啥講究沒?”
    岐伯說道:“當然有啦!這紮針啊,得講究個手法和深度。手法呢,就是咱們平時說的提插撚轉啥的,這個得靠經驗和感覺。深度呢,就得看病人的體質和病情了。像這痱病啊,咱們紮針的時候就得淺刺,不能紮得太深,免得傷了經絡和髒腑。”
    黃帝聽了,連連點頭:“嗯嗯,原來如此。那紮完針之後呢?有啥要注意的?”
    岐伯說道:“紮完針之後啊,得讓病人好好休息,不能勞累。還有啊,這針眼處也得注意清潔,別感染了。還有啊,這飲食也得清淡點兒,別吃那些辛辣刺激的食物了,免得影響療效。”
    黃帝這時又問:“哎,這熱病三日是個啥情況呢?”
    岐伯一聽黃帝的問題,立馬來了精神,畢竟這可是展示自己的中醫大智慧的好機會啊!他清了清嗓子,開始給黃帝講解起來。
    “黃帝啊,這熱病三日啊,其實是有講究的。您看,要是熱病三天了,氣口就是咱們現在的寸口脈,在手腕那兒)還靜悄悄的,沒啥大動靜,但人迎脈在脖子那兒,喉結旁邊)卻跟打了雞血似的跳得歡,這就說明陽熱之氣太盛了。這時候啊,咱們就得動手了,用針灸來瀉瀉這陽熱之氣。”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針灸?這咋弄呢?”
    岐伯嘿嘿一笑:“黃帝大爺,您別急啊,聽我慢慢道來。這五十九刺啊,其實就是說咱們得挑五十九條經絡上的穴位來紮。當然了,這五十九條經絡上的穴位多了去了,咱們也不可能全紮,得挑些關鍵的。比如說,咱們可以先紮紮手陽明大腸經的商陽穴。”
    黃帝一聽,樂了:“商陽穴?這名字還挺有意思的,在哪兒呢?”
    岐伯指了指黃帝的手指頭:“您看,就在這食指末端的橈側,指甲根角旁0.1寸的地方。這商陽穴啊,可是手陽明大腸經的井穴,瀉熱的效果杠杠的。紮了它,保管熱邪嗖嗖地往外冒。”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那還有呢?”
    岐伯接著說道:“還有啊,咱們再紮紮合穀穴。這合穀穴啊,在手背上,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它可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能調理一身之氣,清熱解表的效果也是一流的。”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連連點頭:“不錯不錯,繼續繼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岐伯又指了指黃帝的胳膊:“您看這兒,曲池穴。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這曲池穴啊,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能清熱瀉火,疏風解表。紮了它,熱邪就得更往外冒了。”
    黃帝一聽,眼睛更亮了:“這穴位聽起來都挺厲害啊!那還有呢?”
    岐伯嘿嘿一笑:“還有啊,咱們還可以紮紮足陽明胃經的厲兌穴。在足第2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它也是井穴,能清熱通絡,調和氣血。還有足三裏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脛骨前脊外1橫指處,犢鼻與解溪連線上。這足三裏啊,可是胃經的合穴,能燥化脾濕,生發胃氣,也是清熱的好幫手。”
    黃帝一聽,樂得合不攏嘴:“哈哈,這穴位真是太多了,聽得我都眼花繚亂了。不過,這五十九條經絡上的穴位,咱們也不可能全紮吧?”
    岐伯搖了搖頭:“那當然不可能全紮了。咱們得根據病情來選穴。比如說,要是熱邪在肺,咱們就多紮紮肺經的穴位;要是熱邪在胃,咱們就多紮紮胃經的穴位。總之啊,得靈活變通。”
    黃帝一聽,連連稱讚:“不錯不錯,岐伯啊,您這針灸學問可真是博大精深啊!那要是熱病三天,身上熱得跟火爐似的,氣口和人迎脈都靜悄悄的,這該咋整呢?”
    岐伯一聽,臉色變得嚴肅起來:“黃帝大爺啊,這要是身上熱得跟火爐似的,但氣口和人迎脈都靜悄悄的,這就說明病情比較嚴重了,可能有死征啊。這時候啊,咱們就不能輕易動手了,得先觀察觀察。”
    黃帝一聽,嚇了一跳:“啊?這麽嚴重啊!那要是可以動手呢?”
    岐伯點了點頭:“要是可以動手啊,咱們就得趕緊動手了。這時候啊,針灸的效果可能就不太好了,咱們得考慮用其他方法來泄熱。比如說啊,可以用刮痧、拔罐、放血等方法來泄熱。”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不錯不錯,岐伯啊,您這方法可真是多啊!那要是針灸的話,紮了針不出汗咋辦呢?”
    岐伯一聽,哈哈一笑:“黃帝啊,這要是紮了針不出汗啊,就說明熱邪還沒被徹底趕出來。這時候啊,咱們就得加大力度了。比如說啊,可以多紮幾個穴位啊,或者把針留得時間長一點啊,或者用手法撚轉提插一下啊,總之啊,得想辦法讓熱邪趕緊出來。”
    黃帝一聽,樂得直拍大腿:“哈哈,岐伯啊,您這方法可真是絕了!那我這熱病三日啊,是不是也可以紮紮這些穴位呢?”
    岐伯大夫一聽,趕緊擺了擺手:“黃帝啊,您這可別瞎琢磨啊。咱們這針灸啊,可是得根據病情來選穴的。您這熱病三日啊,到底是啥情況啊?是風寒還是風熱啊?是實證還是虛證啊?這些都得搞清楚才能動手啊。”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