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病篇第二十四三)

字數:6639   加入書籤

A+A-


    話說有一天,黃帝閑來無事,便找來了岐伯,兩人坐在宮殿的大樹下,邊喝茶邊聊天。黃帝是個好學之人,特別是對中醫針灸這塊兒,他總是有著無盡的好奇。
    黃帝問道:“岐伯啊,我聽說有的頭痛是不能刺針的,這是咋回事兒呢?難道針灸也有搞不定的時候?”
    岐伯一聽,微微一笑,捋了捋他的長胡子,故作神秘地說:“這事兒啊,說來話長,咱們得從頭說起。”
    黃帝一聽“從頭說起”,立馬坐直了身子,心想:“這不就是說頭痛嘛,還真是從頭說起呢!”
    岐伯繼續道:“頭痛這事兒,別看它小,裏麵的門道可多了。頭痛啊,就像是皇宮裏的小太監,有時候鬧騰得要命,有時候又安靜得跟隻貓似的。但要是遇到了那種大痹為惡的頭痛,嘿,那可就像是遇到了皇宮裏的大內高手,針灸這套小把戲,可就不靈光了。”
    黃帝一聽,樂了:“大內高手?那針灸不就是成了江湖騙子,遇到高手就露餡兒了?”
    岐伯哈哈一笑:“也可以這麽說吧。不過,話說回來,針灸也不是一無是處,遇到那種每天定時發作的頭痛,咱們針灸還是能出手幫一把的,至少能讓它稍微安分點兒,不過想徹底搞定它,那就有點難了。”
    黃帝撓撓頭,一臉疑惑:“為啥呢?針灸不是挺厲害的嗎?一根針下去,啥病都能搞定?”
    岐伯搖了搖頭,耐心地解釋道:“針灸啊,就像是皇宮裏的禦醫,雖然醫術高超,但也不是萬能的。遇到那種大痹為惡的頭痛,就像是遇到了絕症,禦醫也沒轍啊。為啥呢?因為這種頭痛啊,它是深入骨髓的,就像是皇宮裏的深宮怨婦,心裏的苦啊,說出來都是淚。針灸呢,就像是禦醫開的藥,雖然能暫時緩解一下症狀,但要想根治,那可得費點兒勁。”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啊。那這種大痹為惡的頭痛,到底是個啥玩意兒呢?”
    岐伯歎了口氣,說道:“這種頭痛啊,其實就是風寒濕邪入侵身體,長期得不到治療,慢慢積累起來的。就像是皇宮裏的積怨,越積越多,最後就爆發了。這種頭痛啊,疼起來那可真是要人命,就像是腦袋裏有個孫悟空在翻跟頭,疼得你死去活來的。”
    黃帝一聽,笑得前仰後合:“孫悟空翻跟頭?那針灸不就是成了如來佛祖的五指山,想把它壓下去,結果卻壓不住?”
    岐伯也跟著笑了起來:“對對對,你這個比喻真是太貼切了。不過啊,話說回來,雖然針灸不能徹底根治這種頭痛,但也不是一點兒用都沒有。至少啊,它能暫時緩解一下症狀,讓你少受點兒罪。”
    黃帝發現自己的頭有點不對勁兒,半邊頭感覺涼颼颼的,還隱隱作痛。於是就迫不及待地說:“岐伯啊,我這頭半邊涼涼的,還疼得厲害,這是咋回事兒啊?”岐伯一聽,嘿,這問題有意思啊,於是他就慢悠悠地說:“黃帝啊,你這頭半寒痛啊,得用針灸治治。咱們得先手少陽、陽明經下手,然後再搞定足少陽、陽明經。”
    黃帝一聽,有點懵:“啥?手少陽、陽明?足少陽、陽明?這都是啥玩意兒啊?”岐伯一看黃帝這迷茫樣兒,就笑著解釋道:“別急,我給你細說。”
    岐伯說:“咱們先從頭說起,手少陽三焦經啊,它可是個‘大管家’,負責疏通咱們身體裏的水道,讓氣血運行得順順暢暢的。這條經上有個穴位叫‘液門’,就在你手背上,第四、五掌指關節前方的凹陷處。你按按看,是不是有點兒酸酸脹脹的?”
    黃帝一聽,連忙伸手按了按,果然,那地方酸酸漲漲的,還挺舒服。“哎呀,還真是呢!這液門穴有啥作用啊?”黃帝好奇地問。
    岐伯笑道:“這液門穴啊,可是個‘清熱小能手’,它能幫你把身體裏的熱毒給排出去,還能緩解頭痛、目赤、耳鳴這些小毛病。你這頭半寒痛啊,說不定就是熱毒堵住了經絡,咱們得把它給疏通了。”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那接下來呢?”
    岐伯接著說:“接下來啊,咱們得去找找手陽明大腸經。這條經上有個穴位叫‘合穀’,就在你手背,第一、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你按按看,是不是感覺特別酸痛?”
    黃帝一按,哎喲喂,這合穀穴可真夠勁兒啊,酸得他直咧嘴。“這合穀穴又是幹啥的?”黃帝揉著胳膊問。
    岐伯笑道:“這合穀穴啊,可是個‘止痛小達人’,它能幫你緩解各種疼痛,比如頭痛、牙痛、咽痛啥的。而且啊,它還能幫你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呢。你這頭半寒痛啊,說不定就是免疫力下降了,讓風寒給鑽了空子,咱們得趕緊把它給趕出去。”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好好好,趕緊的,下一個穴位是啥?”
    岐伯說:“接下來啊,咱們得跑到腳上去了,去找找足少陽膽經。這條經上有個穴位叫‘風池’,就在你後腦勺下方,兩條大筋外緣的凹陷處。你找找看,是不是感覺那兒有點緊繃繃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黃帝伸手一摸,嘿,還真是呢,風池穴那兒緊繃繃的,好像有什麽東西堵在那兒似的。“這風池穴又是幹啥的?”黃帝好奇地問。
    岐伯笑道:“這風池穴啊,可是個‘祛風小能手’,它能幫你把身體裏的風邪給趕出去,還能緩解頭痛、頭暈、頸項強痛這些小毛病。你這頭半寒痛啊,說不定就是風邪作祟,咱們得把它給滅了。”
    黃帝一聽,連忙點頭:“對對對,趕緊的,下一個穴位是啥?”
    岐伯說:“最後一個穴位啊,在足陽明胃經上,它叫‘足三裏’,就在你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脛骨前脊外1橫指處。你按按看,是不是感覺特別酸脹?”
    黃帝一按,哎喲,這足三裏可真夠酸的啊,酸得他直抽氣。“這足三裏又是幹啥的?”黃帝揉著腿問。
    岐伯笑道:“這足三裏啊,可是個‘養生大明星’,它能幫你調理脾胃、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而且啊,它還能幫你緩解胃痛、腹脹、便秘這些小毛病。你這頭半寒痛啊,說不定就是脾胃不和,氣血不暢導致的,咱們得趕緊給它補補。”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好好好,趕緊的,給我紮幾針吧!”
    岐伯一聽,哈哈大笑:“黃帝啊,你這可真是急性子啊。不過啊,針灸這事兒啊,得慢慢來,不能急。咱們先用手法按摩按摩,把經絡給疏通了,然後再考慮針灸的事兒。”
    黃帝繼續問岐伯:“岐伯啊,我這心裏有個事兒,老是琢磨不明白。你說這厥心痛,就是那種突然心痛得要命,而且呢,還感覺後背像被什麽東西拽著一樣,又疼又緊,有時候還抽抽,這是怎麽回事兒啊?是不是我心髒要罷工了?”
    岐伯一聽,哈哈大笑,說:“黃帝啊,你這可不是心髒要罷工,你這是腎心痛在作怪呢!來來來,我給你說道說道,再給你支支招。”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說:“快說說,快說說,我這心髒可經不起嚇啊!”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他的中醫小課堂:“這厥心痛啊,其實有很多種,其中一種呢,就是跟腎有關,叫腎心痛。當你感覺心痛得跟後背被人揪著一樣,還時不時地抽抽,就像有人從背後偷偷摸你的心黃帝:喂,岐伯,你這比喻有點嚇人哦!),讓你彎著腰都直不起來,那多半就是腎心痛在搗鬼了。”
    黃帝聽得一愣一愣的,說:“那這可怎麽辦啊?總不能老是彎著腰做人吧?”
    岐伯神秘一笑,說:“別急,我有法寶!咱們中醫講究的是穴位療法,對於這腎心痛啊,有兩個穴位那是相當的關鍵,一個是京骨穴,一個是昆侖穴。你想象一下,京骨穴就像是腎心痛的守門員,而昆侖穴呢,就是它的後援團。咱們先把守門員搞定,再讓後援團加把勁,這腎心痛啊,就得乖乖投降了!”
    黃帝一聽,來了興趣,說:“快說說,這兩個穴位在哪裏?我怎麽沒找到呢?”
    岐伯開始比劃起來:“這京骨穴啊,就在你的小腳趾頭外側,腳骨突起的下方,你一按,酸酸漲漲的,那就是它了。這個穴位啊,就像是腎經上的一道閘門,能調節腎經的氣血,對於腎心痛這種跟腎經氣血不通有關的毛病,那可是有奇效的!”
    黃帝照著岐伯說的,按了按京骨穴,果然酸酸漲漲的,說:“嗯,確實有點感覺。那昆侖穴呢?”
    岐伯接著說:“昆侖穴啊,就在你腳踝外側,外踝尖和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這個穴位啊,就像是腎經上的一座大山,能鎮住腎經的氣血,不讓它亂跑。對於腎心痛這種氣血紊亂的情況,昆侖穴可是能手到病除的!”
    黃帝一聽,眼睛更亮了,說:“原來這兩個穴位這麽厲害!那要是痛得發狂了怎麽辦呢?”
    岐伯說:“要是痛得發狂了,那說明腎心痛已經鬧得有點過分了。這時候啊,咱們就得請出然穀穴這位大神了。然穀穴在腳的內側,腳弓弓起來的地方,有個凹陷,那就是然穀穴。這個穴位啊,就像是腎經上的一股清泉,能清心火,滋腎陰,對於因為腎心痛而煩躁不安、發狂的情況,那可是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的!”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說:“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看來我這心髒啊,還是得靠你們這些中醫穴位來保駕護航啊!”
    岐伯笑了笑,說:“黃帝啊,你這可就說對了。咱們中醫啊,講究的就是整體觀念,辨證施治。像這厥心痛啊,雖然痛在心上,但根源可能就在腎經上。所以啊,咱們得找準病因,對症治療,才能藥到病除啊!”
    黃帝心想:“哎,我這當皇帝的,雖然天天山珍海味,但身體上的問題也是不少啊。特別是這厥心痛,腹脹胸滿,心還痛得要命,到底是咋回事兒呢?”於是,他就一臉嚴肅地問岐伯:“岐伯啊,我這心裏老是覺得堵得慌,有時候還痛得死去活來的,你幫我看看,這是咋回事兒啊?”
    岐伯一聽,心裏就明白了個大概,他笑著說:“黃帝啊,你這是胃心痛啊!說白了,就是你的胃在跟你鬧別扭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帝一聽,有點懵:“胃心痛?這是啥意思?”
    岐伯解釋道:“胃心痛啊,就是胃的問題導致的心痛。你想啊,胃要是不舒服了,它肯定得鬧騰啊,這一鬧騰,不就影響到你的心了嗎?所以啊,你這心痛啊,其實是胃在作怪呢。”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麽回事啊!那你說說,這胃心痛該怎麽治呢?”
    岐伯微微一笑,說:“治這胃心痛啊,針灸可是個好辦法。你得取大都、太白這兩個穴位。”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大都、太白?這是哪兒啊?”
    岐伯一看黃帝這表情,就知道他沒聽懂,於是就開始了他的“穴位講解大會”。
    “先說這大都穴吧,它可是足太陰脾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位置嘛,就在你的腳內側,大拇趾後麵,那塊兒突出來的骨頭下麵。你摸摸看,是不是有個凹陷的地方?對,就是那個地方。大都穴啊,就像是個‘排水口’,能把你體內的濕氣、濁氣都給排出去。胃心痛的人啊,體內往往濕氣重,濁氣多,所以刺激大都穴,就能幫你把這些不好的東西給排出去,胃自然就舒服多了。”
    黃帝一聽,覺得挺有道理,就點了點頭:“嗯,那太白穴呢?”
    岐伯接著說:“太白穴啊,也是足太陰脾經上的一個大穴。它在哪兒呢?就在你的腳內側,大拇趾根兒那塊兒突出來的骨頭後麵。你摸摸看,是不是有個凸起來的地方?對,太白穴就在那凸起來的骨頭下麵一點點。太白穴啊,就像是個‘大倉庫’,能幫你儲存身體的元氣。胃心痛的人啊,往往元氣不足,所以刺激太白穴,就能幫你補充元氣,讓你的胃更有勁兒去消化食物,這樣胃就不會再鬧騰了。”
    黃帝一聽,覺得岐伯說得頭頭是道,就忍不住問:“那這兩個穴位要怎麽刺激呢?是用手按還是用什麽東西紮啊?”
    岐伯一聽黃帝這話,就忍不住笑了:“黃帝啊,你這可是問到點子上了。刺激穴位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針灸了。就是用那種細細的銀針,紮到穴位裏去,然後留針一段時間,再拔出來。這樣既能刺激穴位,又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傷害。”
    黃帝一聽,有點緊張:“啊?要用針紮啊?那得多疼啊?”
    岐伯一看黃帝這表情,就知道他害怕了,於是就安慰他:“黃帝啊,你放心吧,針灸其實不怎麽疼的。而且啊,針灸師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他們知道怎麽紮針才能既有效又不疼。再說了,你這胃心痛啊,要是不治的話,可是會越來越嚴重的哦。”
    黃帝一聽,覺得岐伯說得也有道理,於是就咬了咬牙:“好吧,那我就試試吧。”
    於是,岐伯就讓黃帝躺好,然後拿出銀針,開始給黃帝針灸。隻見他手法嫻熟,銀針在他手中就像是有生命一樣,準確無誤地紮進了大都穴和太白穴。黃帝雖然心裏有點緊張,但感覺到的卻是一股暖流在身體裏流淌,疼痛也似乎減輕了不少。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