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篇第二十六五)

字數:6184   加入書籤

A+A-


    話說有一天,黃帝閑來無事,就琢磨起人體健康那些事兒來了。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特別嚴肅地問岐伯:“岐伯啊,你說這鼻子出血,咱們中醫管它叫衄血對吧?這背後的道理是啥呢?有沒有什麽高招能治?”
    岐伯一聽,嘿,這問題有意思,立馬來了精神,回答道:“皇上啊,這衄血的事兒,咱們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要說起治療,針灸可是咱們的拿手好戲。一般來說,衄血的話,咱們先取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試試。”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手太陽小腸經?聽著挺高大上的,具體是哪個穴位呢?”
    岐伯笑了笑,解釋道:“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手太陽小腸經上,有個穴位叫少澤,位置在咱們小指的尺側,指甲根角旁0.1寸的地方。你別看它小,作用可大了去了!少澤穴可是小腸經的井穴,有清熱的功效。對於因為熱邪上擾導致的衄血,刺激這個穴位,就像給身體裏的火爐澆了一盆涼水,能迅速降火止血。”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這麽神奇?那如果紮了少澤穴還不見效呢?”
    岐伯摸了摸下巴上的長胡子,沉吟道:“如果少澤穴不奏效,那咱們就得換個思路了。這時候,咱們可以考慮刺激腕骨穴。腕骨穴在小指側腕關節前,手掌尺側,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處。這個穴位啊,它就像是人體的一個‘水龍頭開關’,能夠調節氣血的運行。刺激腕骨穴,可以幫助我們把體內多餘的熱氣排出去,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
    黃帝點了點頭,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嗯,腕骨穴,聽起來就像是給身體裏的水管減壓一樣。那要是腕骨穴也不靈呢?”
    岐伯哈哈一笑:“皇上別急,咱們還有大招呢!如果前麵兩個穴位都不奏效,那咱們就得祭出膕中的大穴了——委中穴!委中穴在咱們膝蓋後麵,膕窩的正中央,也就是膕橫紋的中點。這個穴位啊,它可是‘四大總穴’之一,有‘血郤’之稱,意思是它是治療血症的要穴。刺激委中穴,就像是給身體裏的血海開了一道閘,能把淤血、熱毒都排出去,對於衄血這種血症,效果那可是杠杠的!”
    黃帝一聽,忍不住拍了拍手:“哈哈,岐伯啊,你這一套針灸療法,簡直就是給身體開了一劑‘綜合調理藥方’啊!既有清熱降火的少澤穴,又有調節氣血的腕骨穴,還有排毒止血的委中穴,真是絕了!”
    岐伯謙虛地笑了笑:“皇上謬讚了。其實啊,咱們中醫講究的就是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所以治療起來也得因人而異。就像這衄血,雖然咱們有了一套針灸療法,但具體用哪個穴位,還得看患者的具體情況。”
    黃帝聽了,連連點頭:“對對對,岐伯你說得對。那咱們這套針灸療法,有沒有什麽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岐伯想了想,說道:“當然有了。首先啊,針灸這事兒,得找專業的醫生來幹,畢竟穴位找不準,那可就是瞎耽誤功夫了。其次呢,針灸的時候,患者得放鬆身心,別緊張,要不然針都紮不進去。最後啊,針灸之後,患者還得注意休息和調養,別剛治完就又去熬夜、吃辣椒啥的,那可就前功盡棄了。”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哈哈,岐伯啊,你這注意事項說得真全麵!看來咱們中醫不僅療法神奇,這養生的學問也是博大精深啊!”
    岐伯也笑了:“皇上說得是。咱們中醫啊,就是講究個‘治未病’,平時多注意調養身體,少生病,這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咱們這就來詳細說說這幾個穴位的位置和作用。
    少澤穴:清熱降火的小能手
    位置:在小指尺側,指甲根角旁0.1寸。
    作用:少澤穴是小腸經的井穴,有清熱的功效。對於因為熱邪上擾導致的衄血、咽喉腫痛、乳癰等症狀,刺激少澤穴都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而且啊,這個穴位還特別好找,沒事的時候,咱們自己就可以用指甲掐一掐,給身體降降火。
    腕骨穴:調節氣血的‘水龍頭開關’
    位置:在小指側腕關節前,手掌尺側,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處。
    作用:腕骨穴就像是人體的一個‘水龍頭開關’,能夠調節氣血的運行。刺激這個穴位,可以幫助我們把體內多餘的熱氣排出去,達到清熱止渴、通經活絡的效果。對於衄血、頭痛、耳鳴、目翳等症狀,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而且啊,這個穴位按摩起來也特別舒服,咱們平時沒事的時候,可以多揉揉這個穴位,給身體放鬆放鬆。
    委中穴:排毒止血的‘血郤’大穴
    位置:在膝蓋後麵,膕窩的正中央,也就是膕橫紋的中點。
    作用:委中穴是‘四大總穴’之一,有‘血郤’之稱,是治療血症的要穴。刺激這個穴位,就像是給身體裏的血海開了一道閘,能把淤血、熱毒都排出去。對於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各種血症,以及腰背痛、下肢痿痹等症狀,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不過啊,這個穴位因為位置比較特殊,咱們自己按摩起來可能不太方便,所以最好是找專業的醫生來操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一天,黃帝突然腰板子一疼,哎喲哎喲直哼哼。這疼還不一般,還帶著一股子寒氣,從腰裏直往上竄,凍得他差點兒沒穿上棉褲。黃帝心想:我這可是天下共主啊,怎麽能被這小小的腰痛給難住了?於是,他決定去找岐伯請教請教。
    黃帝一見麵,就開門見山地說:“岐伯啊,我這腰不知咋的就疼上了,還帶著寒氣,你給看看這是咋回事兒?”
    岐伯一聽,笑眯眯地說:“陛下啊,您這腰痛上寒的毛病,得從足太陽膀胱經上找答案。咱們中醫講究的是經絡學說,這膀胱經啊,就像是一條高速公路,連接著咱們身體的各個角落。要是這路上堵了車,或者出了啥故障,那身體可就得遭殃了。”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那咱得咋修這條‘高速公路’呢?”
    岐伯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說:“陛下別急,咱們針灸療法就像是道路上的維修隊,哪裏不通紮哪裏。對於您這腰痛上寒的症狀,咱們得選幾個關鍵的穴位下手。”
    黃帝一聽要紮針,心裏有點兒發怵,但一想到能治好腰痛,還是硬著頭皮點了點頭。
    岐伯一看黃帝這表情,哈哈一笑:“陛下放心,咱們這針灸啊,可是一門藝術,講究的是準、穩、狠,但絕對不會讓您多遭罪的。”
    說罷,岐伯開始給黃帝講解起要紮的穴位來。
    “首先啊,咱們得紮委中穴。”岐伯指了指黃帝膝蓋後窩那個軟軟的地方,“您看,就在這膝蓋後麵的正中央,凹進去的那塊兒。這委中穴啊,可是膀胱經上的一個大站,就像是高速公路上的服務區,氣血在這裏匯聚、休整。咱們紮這裏,就是為了疏通氣血,讓寒氣無處遁形。”
    黃帝一聽,心裏琢磨:這穴位名字還挺有意思,叫“委中”,是不是意味著“委屈中求生存”的意思?不過轉念一想,為了治腰痛,委屈一下也沒啥大不了的。
    “接下來啊,咱們得紮腎俞穴。”岐伯說著,在黃帝後背腰眼的位置比劃了一下,“您看,就在這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的地方。腎俞穴啊,就像是腎髒在背上的小房子,咱們針灸這裏,就是為了給腎髒加加油,讓它更有力氣把寒氣趕出去。”
    黃帝一聽,樂了:“這穴位名字還挺貼心,給腎髒建個小房子,還幫忙加油,真是服務到家啊!”
    “還有啊,大腸俞穴也不能落下。”岐伯繼續在黃帝後背上指指點點,“您看,就在這第四腰椎棘突下,也是旁開一寸半。大腸俞穴啊,就像是腸道在背上的小驛站,咱們針灸這裏,就是為了調理腸道,讓氣血運行得更順暢,寒氣也就沒法兒在體內作威作福了。”
    黃帝一聽,笑得差點兒岔氣:“這穴位名字真是一個比一個有趣,腸道都有驛站了,那以後我是不是得給它們準備點兒幹糧啊?”
    岐伯一聽,也跟著笑了起來:“陛下真幽默。不過話說回來,咱們這針灸啊,可不就是給身體各個部位提供能量的‘幹糧’嘛!”
    “最後啊,咱們還得紮秩邊穴。”岐伯說著,在黃帝臀部靠下的位置按了按,“您看,就在這平第四骶後孔,骶正中脊旁開三寸的地方。秩邊穴啊,就像是臀部的小衛士,咱們針灸這裏,就是為了加強臀部的氣血循環,讓寒氣無處落腳。”
    黃帝一聽,感歎道:“這穴位名字真是各有千秋啊!臀部都有小衛士了,那以後我是不是得給它們頒發個‘最佳保衛獎’啊?”
    岐伯一聽,笑得前仰後合:“陛下真是太逗了!不過話說回來,咱們這針灸啊,可不就是給身體各個部位頒發‘健康獎’嘛!”
    說罷,岐伯開始給黃帝紮針。黃帝雖然心裏有點兒緊張,但一想到這些穴位背後的“深意”,也就不那麽害怕了。
    針一根根紮進去,黃帝隻感覺一股股暖流在體內遊走,腰部的疼痛逐漸減輕,寒氣也似乎被這股暖流給逼退了。不一會兒,黃帝就覺得整個人神清氣爽,腰也不疼了,背也不酸了,連走路都帶風了。
    “岐伯啊,你這針灸療法真是神了!”黃帝高興得直拍大腿,“以後我這身體有啥毛病,還得靠你啊!”
    岐伯謙虛地笑了笑:“陛下過獎了。咱們中醫啊,講究的是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您以後啊,還是得多注意鍛煉身體,合理飲食,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對對對!以後我一定按照岐伯的囑咐來,爭取做個健康長壽的好皇帝!”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這些穴位,咱們再詳細聊聊它們的位置和作用吧!
    委中穴
    位置:在膝後區,膕橫紋中點。
    作用:委中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合穴,膀胱經為陽氣最盛之脈,本穴為氣血匯合之處,故為足太陽膀胱經合穴。委中穴具有舒筋通絡、散瘀活血、清熱解毒等作用,是治療下肢痿痹、腰痛的常用穴,也是治療下肢丹毒的特效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腎俞穴
    位置:在脊柱區,第2腰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
    作用:腎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具有強壯腎氣、增強腎功能、改善耳鳴耳聾等作用。針刺腎俞穴可治療陽痿、遺精、遺尿、月經不調、白帶過多、慢性盆腔炎、腎炎、腎絞痛、腰痛等。
    大腸俞穴
    位置:在脊柱區,第4腰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
    作用:大腸俞穴歸屬足太陽膀胱經,具有理氣降逆、調和腸胃的作用。大腸俞穴主治腸鳴、腹痛、腹脹、便秘、泄瀉、痢疾、痔瘡、腰痛等。
    秩邊穴
    位置:在骶區,橫平第4骶後孔,骶正中脊旁開3寸。
    作用:秩邊穴歸屬足太陽膀胱經,具有舒筋活絡、強壯腰膝、調理下焦的作用。秩邊穴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證;小便不利、便秘、痔疾等泌尿生殖及肛腸病證;坐骨神經痛、臀上皮神經損傷等。
    看到這兒,大家是不是對這些穴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呢?其實啊,中醫穴位就像是咱們身體裏的一個個小秘密,每個穴位都有著它獨特的魅力和作用。隻要咱們好好利用它們,就能讓身體更加健康、更加有活力!
    看到這裏,各位小夥伴是不是已經對這些中醫穴位刮目相看,感覺它們就像身體裏藏著的小寶藏呢?沒錯,這些穴位就像是咱們身體的“秘密武器庫”,每個都身懷絕技,各有千秋。通過針灸理論,咱們可以精準地“解鎖”它們的神奇力量,讓身體這架“機器”運轉得更加順暢、更有活力!所以啊,大家可別小看了這些穴位,好好利用它們,咱們就能成為自己的“健康守護者”,讓生活更加美好、更加精彩哦!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