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順肥瘦篇第三十八(三)
字數:6218 加入書籤
這天,黃帝和岐伯又湊一塊兒閑聊啦。黃帝摸著下巴,一臉好奇地問岐伯:“岐伯啊,平常咱們給人紮針治病,那給普通正常人紮針,這裏頭有啥講究不?”
岐伯一聽,樂了,笑著說:“黃帝呀,這給普通人紮針,門道可不少嘞!首先啊,咱得瞅瞅這人的臉色,是白是黑,根據這個來調整紮針的方法。為啥要看臉色呢?這臉色就好比是身體的一個小信號燈,能透露出不少身體裏的秘密呢!”
“你想啊,要是一個人臉色白白淨淨的,透著健康的紅潤,那就說明他身體裏的氣血運行得挺順暢,就像那清澈的小溪,順順當當沒阻礙。這時候啊,咱們紮針就按照常規的方法來,一般不會出啥岔子。
要是這人臉色黑不溜秋的,嘿,這可就有說法了。臉色黑有可能是身體裏的氣血流通不太好,或者是受了啥寒濕邪氣的影響。就好比一條原本通暢的馬路,突然被一堆障礙物給堵住了,車走得就不順暢啦。這時候紮針,就得稍微調整一下方法,得幫著把氣血給疏通疏通,把那些搗亂的邪氣給趕跑。”
“還有那種看起來端正敦厚的人,就是那種體型、神態都比較正常,穩穩當當的人。這種人的氣血啊,就像訓練有素的軍隊,特別和調。啥叫和調呢?就是身體裏的氣血比例合適,運行有序,各個髒腑之間配合得也默契。
給這種人紮針啊,那就輕鬆多啦,按照咱們平常的紮針規矩來就行,不用搞那些花裏胡哨的特殊操作。就好比你開一輛性能良好的車,隻要按照正常的駕駛方法開,它就能跑得穩穩當當。咱們紮針也是這個理兒,正常操作,就能達到該有的治療效果。”
黃帝聽著,忍不住插嘴問:“岐伯啊,你說看臉色能知道氣血情況,可這具體咋看呢?臉色白到啥程度,黑到啥程度,有個標準不?”
岐伯哈哈一笑,說道:“黃帝呀,這標準嘛,其實也沒個死規定,全靠咱這雙眼睛的經驗。臉色白得不正常,就像白紙一樣,一點血色都沒有,那肯定是氣血不足啦。這就好比一個房子,裏頭沒了暖氣,自然就冷冷清清,沒了活力。
要是臉色黑得發暗,還帶著點烏青,那就說明身體裏有淤血或者寒濕之氣在搗亂。就像水裏混進了髒東西,水就變得渾濁不堪啦。咱們得根據這些不同的情況,來調整紮針的深淺、力度和穴位。”
“比如說,臉色白氣血不足的人,紮針的時候就得稍微淺一點,力度也要輕一些。為啥呢?因為他們身體本身就虛,氣血不夠,要是紮得太深、用力太大,就好比本來就沒多少糧食的倉庫,還被強行拿走一些,身體可就吃不消啦。
而對於臉色黑有淤血或者寒濕的人,紮針就得稍微深一點,力度也要適當加大。這就好比要把堵住河道的大石頭搬開,得用點力氣才行。咱們通過紮針,刺激穴位,讓氣血流通起來,把那些淤血和寒濕邪氣都給排出去。”
黃帝又問:“岐伯啊,那針對不同臉色的人,紮針選的穴位也不一樣吧?”
岐伯點點頭,說:“那當然啦!臉色白氣血不足的人,咱們可以選一些能補氣血的穴位,像足三裏、三陰交這些穴位就特別好。足三裏這個穴位,就像是身體裏的一個氣血大倉庫,刺激它就能增加身體裏的氣血儲備。三陰交呢,能調節肝、脾、腎這三個重要髒腑的氣血,讓氣血運行得更順暢。
對於臉色黑有淤血或者寒濕的人,咱們就得多選一些能活血化瘀、散寒祛濕的穴位,比如血海、委中這些穴位。血海穴,一聽這名字就知道,它能像大海一樣,把身體裏的淤血給化解掉。委中穴呢,就像是一個排汙口,能把身體裏的寒濕邪氣通過這個口子排出去。”
黃帝若有所思地說:“岐伯啊,照你這麽說,給人紮針還真是個細致活,得綜合考慮好多因素呢。那除了臉色,還有其他要考慮的因素不?”
岐伯笑著說:“黃帝呀,那可多了去了!人的體型、體質、生活習慣這些都得考慮進去。比如說,有的人長得五大三粗,身體壯實得很,像個大力士。這種人氣血比較旺盛,紮針的時候力度就可以稍微大一些,就像給一輛大卡車加油,得加足了油才能跑得歡。
可要是碰到那種體型瘦小,弱不禁風的人,紮針就得小心又小心啦。他們的氣血相對比較虛弱,紮針力度就得輕,就像給小樹苗澆水,不能澆太多太猛,不然小樹苗可受不了。”
“還有體質這一塊。有的人是熱性體質,就像個小火爐,老是覺得身上熱烘烘的,容易上火。這種人紮針的時候,就得選一些能清熱降火的穴位,紮針的手法也要稍微涼一些,就像給小火爐降降溫。
要是寒性體質的人,就像個冰疙瘩,老是手腳冰涼,怕冷得很。給這種人紮針,就得選一些能溫陽散寒的穴位,紮針手法也要偏溫熱一些,就像給冰疙瘩加點火,讓它暖和起來。”
黃帝突然腦袋一轉,冒出個問題,拍了拍岐伯的肩膀說:“岐伯啊,你說平常給人紮針咱都有一套方法了,可要是碰到那種壯士,骨頭硬邦邦,身體壯得像頭牛的人,這紮針該咋整啊?”
岐伯一聽,樂了,興致勃勃地開始講起來:“黃帝呀,這給壯士紮針,裏頭的門道可多啦!你得先知道,這種壯士的身體有它特別的地方。他們骨頭硬朗,肌肉結實得很,關節活動起來也很靈活,看起來那叫一個精神。
不過呢,壯士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那種看著壯實,但平時可能不太注意保養身體,生活習慣比較隨性的。這種人啊,身體裏的氣就像那攪亂的河水,流通得不太順暢,血液呢,也有點渾濁,就好比一杯水混進了不少泥沙。
另一種壯士呢,那可是活力滿滿,氣血運行就像山間清澈的小溪,又快又幹淨。咱們紮針的時候,就得根據這兩種不同的情況,采取不一樣的辦法。”
“先說說這第一種,氣澀血濁的壯士。為啥會這樣呢?就好比一條原本通暢的河道,因為長期不清理,堆滿了各種垃圾,水流就變得緩慢又渾濁了。這種壯士可能經常暴飲暴食,大魚大肉吃太多,還不愛運動,身體裏的氣血就被堵住啦。
給這種壯士紮針的時候,咱們就得紮得深一點,而且要多留一會兒針。這就好比要清理河道裏的垃圾,你得把工具伸到深處,好好搗鼓搗鼓,才能把那些堵塞的東西弄出來。多留針呢,就是為了讓針更好地發揮作用,慢慢地把氣血給疏通開。
比如說,咱們選足三裏這個穴位,這穴位就像身體裏的一個交通樞紐,特別重要。對於氣澀血濁的壯士,咱們把針紮進去得深一些,在裏麵多停留一會兒,就像在這個交通樞紐裏好好整頓一下秩序,讓氣血能順暢地流通起來。
而且啊,咱們還得多紮幾針,多益其數嘛,就好比要打掃一個大房間,多派幾個清潔工,才能打掃得更幹淨。通過增加紮針的數量和深度,刺激身體裏的氣血,讓它們重新活躍起來,把那些渾濁的血液和堵塞的氣都給清理掉。”
黃帝聽得入神,忍不住插嘴問:“岐伯啊,你說紮得深、留針久,那具體得紮多深,留多久啊?”
岐伯哈哈一笑,說:“黃帝呀,這可沒有個死規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咱們得根據壯士的具體情況來判斷。一般來說,像足三裏這種穴位,紮個一寸到一寸半左右比較合適,留針時間嘛,大概二十到三十分鍾。但這隻是個大概範圍,要是壯士身體特別壯實,氣血堵塞得厲害,咱們還得靈活調整。這就像開車,得根據路況來調整車速一樣。”
“再說說第二種氣滑血清的壯士。這種壯士啊,生活習慣那叫一個健康,早睡早起,經常鍛煉,飲食也很規律。他們身體裏的氣血就像那歡快奔騰的江河,又幹淨又順暢。
給這種壯士紮針呢,就不能像前麵那種紮得那麽深、留那麽久啦。咱們得紮得淺一點,而且進針和出針都要快,這就叫淺而疾之。為啥呢?就好比給一個運行良好的機器做保養,你稍微調試一下就行,不用大動幹戈。
比如說,咱們選合穀這個穴位,這穴位就像身體的一個小開關,特別靈敏。對於氣滑血清的壯士,咱們把針紮進去淺淺的,稍微刺激一下,就趕緊把針拔出來。就像輕輕按一下開關,讓身體的氣血稍微活躍一下就好啦。
因為他們的氣血本身就很順暢,不需要過度刺激。要是紮得太深、留針太久,就像給好好的機器亂折騰,反而可能會破壞身體裏的平衡。咱們就輕輕地來一下,起到一個微調的作用,讓他們的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
黃帝又好奇地問:“岐伯啊,除了足三裏和合穀,針對這兩種壯士,還有其他特別適合的穴位不?”
岐伯點點頭,說:“黃帝呀,那可多了去了!對於氣澀血濁的壯士,除了足三裏,還可以選血海這個穴位。血海,一聽這名字就知道,它和血液關係密切。就像一個血海大倉庫,專門負責管理血液。咱們紮這個穴位,能把身體裏那些渾濁的血液清理出去,讓新的、幹淨的血液補充進來。
還有三陰交這個穴位,它能調節肝、脾、腎這三個重要髒腑的氣血。氣澀血濁的壯士,這三個髒腑的功能可能也受到了影響,紮三陰交就像給這三個髒腑來了一次大檢修,讓它們重新正常工作,帶動氣血運行得更順暢。
對於氣滑血清的壯士呢,除了合穀,太衝穴也很不錯。太衝穴就像身體裏的一個情緒調節器,能讓氣血更加平和順暢。這種壯士雖然氣血好,但有時候也可能因為一些小事著急上火啥的,紮太衝穴就能把那些不良情緒帶來的氣血波動給平穩下來。
還有內關穴,它能調節心髒和胃部的氣血。氣滑血清的壯士,偶爾可能也會因為飲食或者勞累有點小不舒服,紮內關穴就能起到一個預防和調節的作用,讓身體一直保持良好狀態。”
黃帝接著問:“岐伯啊,那針對這兩種不同情況的壯士,紮針的手法是不是也不一樣呢?”
岐伯笑著說:“黃帝呀,這紮針手法區別可大了!對於氣澀血濁的壯士,咱們得用一些比較重的手法。比如說提插補瀉,進針的時候要稍微用力,把針快速插到合適的深度,然後上下提插,就像用小鏟子在土裏翻土一樣,力度要稍微大一點,讓穴位受到足夠的刺激。
還有撚轉補瀉,把針插進去後,像擰螺絲一樣來回撚轉,幅度要大一些,頻率也要快一點。通過這些手法,把堵塞的氣血給疏通開。
對於氣滑血清的壯士,手法就得輕柔得多啦。進針的時候要慢慢地、輕輕地把針送進去,就像給嬰兒喂飯一樣小心。提插和撚轉的幅度都要小,頻率也要慢,就像微風輕輕吹過,稍微刺激一下穴位就行啦。咱們得根據他們身體氣血的狀態,選擇合適的手法,不然啊,就像用錯了工具,不但達不到效果,還可能把事情搞砸。”
黃帝皺著眉頭思考了一下,說:“岐伯啊,這力度的把控可不容易,咋才能保證既達到效果,又不會傷害到壯士呢?”
岐伯拍了拍黃帝的肩膀,說:“黃帝呀,這就得靠經驗啦!就像一個老廚師做菜,放多少鹽、用多大火候,心裏都有譜。咱們給壯士紮針也是這樣,得多實踐。剛開始的時候,下手可以稍微輕一點,一邊紮針一邊觀察壯士的反應。
要是他覺得沒啥感覺,那咱們可以稍微增加點力度;要是他覺得有點疼或者不舒服,那咱們就得趕緊調整。而且啊,咱們在紮針之前,要跟壯士好好溝通,讓他放鬆心情,別緊張。人一緊張,身體就會變得僵硬,這時候紮針,不但效果不好,還可能讓他更疼。咱們得像哄小孩一樣,讓他放鬆下來,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紮針的力度。”
黃帝又問:“岐伯啊,那給這兩種壯士紮針,頻率得咋控製呢?是天天紮,還是隔幾天紮一次?”
岐伯說:“黃帝呀,這也得看具體情況。對於氣澀血濁的壯士,剛開始的時候,為了盡快把他們身體裏堵塞的氣血疏通開,咱們可以連續紮個幾天,就像連續給一個堵塞的管道做疏通工作。但也不能一直紮下去,等氣血稍微順暢一些了,就可以隔幾天紮一次,鞏固治療效果。
對於氣滑血清的壯士,他們身體本來就好,不需要頻繁紮針。一般一個月紮個一兩次就行啦,就像給一輛好車定期做個小保養。咱們得根據他們身體的變化,靈活調整紮針的頻率,不能一概而論。”
黃帝若有所思地說:“岐伯啊,聽你這麽說,給壯士紮針要考慮的因素還真不少,氣血狀態、穴位選擇、紮針手法、力度把控、紮針頻率,每一個環節都得拿捏得死死的。”
岐伯笑著說:“黃帝呀,就是這個理兒!中醫針灸就是一門精細活,得把這些因素都綜合起來考慮,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而且啊,咱們給壯士紮針的時候,還得注意觀察他們的身體反應。
有的人紮完針後,會覺得渾身輕鬆,這說明紮針起到了作用;可有的人可能會出現一些輕微的不適,比如局部有點酸痛,這時候咱們就得分析原因,看看是不是紮針的手法、穴位或者其他方麵出了問題,然後及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