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係日月篇第四十一(二)

字數:6303   加入書籤

A+A-


    話說黃帝聽完岐伯關於天地陰陽與人身對應關係的講解後,興致勃勃,心裏又冒出了新疑問。他趕忙找到岐伯,一臉好奇地問道:“岐伯啊,你之前講了天地陰陽和人體好多對應關係,那要是和脈象結合起來,這又是怎麽個對應法呢?快給我說道說道唄!”
    岐伯笑著清了清嗓子,開始說道:“黃帝啊,你聽好啦!這十二地支和咱們人體的經絡可是有著緊密的聯係呢。先說寅月,就是正月啦,這時候陽氣開始生發,它對應著左足的少陽經。這少陽經啊,就像是身體裏的一個‘小火苗啟動器’,慢慢讓身體的陽氣活躍起來。在這條經絡上,有個很重要的穴位叫足臨泣穴,就在足背外側,當第 4、5 蹠骨結合部前方,小趾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這個足臨泣穴可有意思啦,就像少陽經的一個‘小管家’。當你感覺偏頭痛,或者脅肋部疼痛,就像有個小惡魔在這些地方搗亂一樣,按按足臨泣穴,說不定就能把這個小惡魔給‘趕跑’,緩解疼痛呢。
    “再說說未月,也就是六月。它對應著右足的少陽經。這條經絡上有個穴位叫陽輔穴,在小腿外側,外踝尖上 4 寸,腓骨前緣稍前方。陽輔穴就像少陽經的一個‘能量充電器’,當你感覺下肢外側疼痛、麻木,或者口苦咽幹這些症狀出現的時候,刺激刺激陽輔穴,能給身體補充點能量,讓這些不舒服的症狀減輕一些。”
    “接著說卯月,也就是二月啦,它對應左足的太陽經。太陽經就像是身體裏的‘大太陽’,能量滿滿。這條經絡上有個昆侖穴,在足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昆侖穴可厲害啦,就像太陽經的‘大保鏢’。
    “要是你腳踝扭傷,或者頭痛、項強這些問題出現,按按昆侖穴,就像給受傷的部位或者不舒服的地方找了個厲害的‘保護神’,能緩解不少疼痛和不適呢。
    “午月,也就是五月,對應右足的太陽經。這條經絡上有個委中穴,在膝後區,膕橫紋中點。委中穴就像太陽經的一個‘能量補給站’。你要是走了很長的路,或者運動後感覺腰部疼痛、腿部疲勞,就像身體的能量被耗盡了一樣,這時候按按委中穴,它就能給你的身體快速補充能量,緩解疼痛和疲勞,讓你重新恢複活力,就像給你的身體來了個‘超級快充’。”
    “辰月,是三月,對應左足的陽明經。陽明經可是身體裏的‘消化大將軍’,負責消化和吸收。這條經絡上有個足三裏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 3 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足三裏穴那可是大名鼎鼎啊,就像陽明經的‘超級大明星’。
    “它對胃的保護和調理作用可大啦!你要是消化不良,肚子脹得像個氣球,或者胃痛、嘔吐這些情況出現,按按足三裏穴,就像給胃這個‘大廚師’打打氣,讓它能更好地工作,把食物消化好,讓你舒服起來。
    “巳月,也就是四月,對應右足的陽明經。這條經絡上有個上巨虛穴,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 6 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上巨虛穴就像陽明經的一個‘消化小助手’,能幫助大腸更好地蠕動,促進消化吸收。要是你感覺大便不順暢,或者肚子有點隱隱作痛,按按上巨虛穴,說不定就能讓腸道‘動起來’,解決這些小問題。
    “為啥把這兩條陽明經合起來叫陽明呢?因為這兩條經絡的陽氣特別旺盛,就像兩個大火球湊到了一起,在身體前麵發揮著強大的作用,所以叫陽明。”
    “再說說申月,就是七月啦,這時候陰氣開始生發,它對應右足的少陰經。少陰經就像是身體裏的‘溫柔小使者’,嗬護著身體的一些細微之處。這條經絡上有個太溪穴,在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太溪穴就像少陰經的‘能量源泉’,對腎髒的各種問題都有很好的調理作用。你要是感覺腰酸背痛,耳鳴,或者晚上夜尿多,就像身體的小零件出了點小故障一樣,按按太溪穴,能給腎髒這個‘發動機’加點油,讓它運轉得更順暢,緩解這些不舒服的症狀。
    “醜月,也就是十二月,對應左足的少陰經。這條經絡上有個大鍾穴,在足內側,內踝後下方,跟腱附著部的內側前方凹陷中。大鍾穴就像少陰經的一個‘小警鍾’,當你感覺氣喘、咳血,或者足跟痛這些症狀出現的時候,刺激大鍾穴,能提醒身體調整狀態,緩解這些症狀。”
    “酉月,是八月,對應右足的太陰經。太陰經就像是身體裏的‘營養收納師’,負責把營養物質收納和分配好。這條經絡上有個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 3 寸,脛骨內側緣後際。
    “三陰交穴可是個‘超級萬能穴’,對婦科疾病、脾胃虛弱、失眠這些問題都有效果。女性朋友要是有月經不調、痛經這些煩惱,或者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按按三陰交穴,就像給身體找了個‘萬能小天使’,能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子月,也就是十一月,對應左足的太陰經。這條經絡上有個地機穴,在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的連線上,陰陵泉下 3 寸。地機穴就像太陰經的一個‘營養倉庫管理員’,能幫助脾胃更好地吸收營養,調節身體的水液代謝。要是你感覺腹脹、腹瀉,或者水腫這些問題出現,按按地機穴,能讓身體的‘營養倉庫’管理得更好,緩解這些症狀。”
    “戌月,是九月,對應右足的厥陰經。厥陰經就像是身體裏的‘情緒調節大師’,負責調節身體的氣血和情緒。這條經絡上有個太衝穴,在足背,第 1、2 蹠骨間,蹠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
    “太衝穴可有名啦,就像厥陰經的‘情緒小管家’。當你生氣、煩躁,感覺心裏像有一團火在燒的時候,按按太衝穴,它就能像給這團火澆盆水一樣,讓你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保持好心情。
    “亥月,也就是十月,對應左足的厥陰經。這條經絡上有個曲泉穴,在膝內側,屈膝,當膝關節內側麵橫紋內側端,股骨內側髁的後緣,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緣凹陷處。曲泉穴就像厥陰經的一個‘氣血調節器’,對泌尿生殖係統的問題,還有膝關節的疼痛都有一定的調節作用。要是你感覺小便不利,或者膝關節疼痛,按按曲泉穴,能讓身體的氣血運行得更順暢,緩解這些症狀。
    “為啥把這兩條厥陰經合起來叫厥陰呢?因為這兩條經絡的陰氣到了盡頭,就像黑夜到了最深的時候,然後又會慢慢迎來新的變化,所以叫厥陰。”
    黃帝聽完,摸著下巴思考了一會兒,又問道:“岐伯啊,你說了這些經絡和月份的對應,那在這些對應的時候,脈象會有啥變化呢?”
    岐伯點點頭說:“黃帝啊,這脈象在不同經絡對應的時候,確實會有變化。在正月寅月,左足少陽經氣血旺盛,這時候脈象可能會稍微弦一些,就像琴弦一樣,有點緊繃。這是因為少陽經陽氣開始生發,身體的氣血也跟著活躍起來啦。
    “到了六月未月,右足少陽經氣血充足,脈象可能還是弦,但會比正月的時候稍微柔和一點。這時候天氣炎熱,人體的氣血雖然也在運行,但不像正月那麽‘衝’啦。
    “二月卯月,左足太陽經氣血強盛,脈象可能會浮大一些,就像氣球浮在水麵上一樣,比較明顯。因為太陽經能量滿滿,氣血往外走,所以脈象會有這樣的變化。
    “五月午月,右足太陽經氣血旺盛,脈象同樣浮大,但會比二月的時候更有力一些。這時候天氣更熱,身體的陽氣也更充足,所以脈象更有力量。
    “三月辰月,左足陽明經氣血充足,脈象可能會滑數。滑就像珠子在盤子裏滾動一樣,很流暢;數就是跳動得比較快。這是因為陽明經是‘消化大將軍’,氣血運行活躍,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嘛。
    “四月巳月,右足陽明經氣血強盛,脈象也是滑數,但會比三月稍微緩和一點。因為隨著時間推移,身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也在逐漸穩定。
    “七月申月,右足少陰經氣血開始滋養,脈象可能會沉細一些。沉就是感覺脈象往深處走,細就像絲線一樣,比較微弱。這是因為陰氣開始生發,氣血往身體內部走啦。
    “十二月醜月,左足少陰經氣血充足,脈象沉細但會比七月的時候稍微有力一點。這時候天氣寒冷,身體需要更多的能量來保暖,少陰經的氣血就發揮作用啦。
    “八月酉月,右足太陰經氣血旺盛,脈象可能會緩而有力。緩就是跳動得比較平穩,有力說明氣血充足。太陰經負責營養收納,這時候身體在儲存營養,所以脈象是這樣的。
    “十一月子月,左足太陰經氣血強盛,脈象也是緩而有力,但會比八月的時候更充實一些。這時候天氣更冷,身體需要更多的營養來維持能量,太陰經的作用就更明顯啦。
    “九月戌月,右足厥陰經氣血運行,脈象可能會弦細。弦就像前麵說的少陽經的脈象那種感覺,但細一些,因為厥陰經在調節氣血和情緒,氣血運行相對沒那麽‘奔放’。
    “十月亥月,左足厥陰經氣血充足,脈象弦細但會比九月稍微柔和一點。這時候身體的氣血在慢慢調整,為下一個周期做準備啦。
    “醫生通過摸脈,感受這些脈象的變化,就能了解身體經絡氣血的情況,判斷身體有沒有問題,然後根據情況進行治療。”
    黃帝又接著問:“岐伯啊,那知道了這些脈象和經絡穴位的對應,在針刺和日常保健上,咱們該怎麽做呢?”
    岐伯回答道:“黃帝呀,在針刺方麵,當正月寅月左足少陽經氣血旺盛的時候,如果要針刺足臨泣穴,手法可以稍微輕快一些,就像給它輕輕撓癢癢一樣,刺激它更好地發揮作用。
    “到了六月未月,針刺右足少陽經的陽輔穴時,手法可以稍微重一點,但也要注意力度,就像給它稍微加加油,讓它的能量更充足。
    “二月卯月,針刺左足太陽經的昆侖穴,進針可以稍微深一點,因為太陽經氣血旺盛,能更好地承受刺激。
    “五月午月,針刺右足太陽經的委中穴,留針時間可以適當長一些,讓氣血更好地調整。
    “三月辰月,針刺左足陽明經的足三裏穴,手法要穩,因為陽明經氣血活躍,要讓它穩定發揮作用。
    “四月巳月,針刺右足陽明經的上巨虛穴,頻率可以稍微高一點,比如多撚轉幾次針,促進氣血運行。
    “七月申月,針刺右足少陰經的太溪穴,手法要輕柔,因為陰氣開始生發,身體比較敏感。
    “十二月醜月,針刺左足少陰經的大鍾穴,刺激強度可以適中,讓身體更好地適應寒冷天氣。
    “八月酉月,針刺右足太陰經的三陰交穴,時間可以選擇在晚上,因為晚上陰氣較重,更符合太陰經的特點。
    “十一月子月,針刺左足太陰經的地機穴,力度可以根據個人情況稍微加大一點,促進營養吸收。
    “九月戌月,針刺右足厥陰經的太衝穴,進針角度要注意,順著經絡方向,更好地調節情緒。
    “十月亥月,針刺左足厥陰經的曲泉穴,留針的時候可以讓患者適當活動膝關節,促進氣血流通。
    “在日常保健方麵,正月寅月可以多活動左側下肢,比如散散步、踢踢腿,讓左足少陽經氣血更順暢。
    “六月未月,注意右側下肢的保暖,因為右足少陽經在這個時候也需要嗬護。
    “二月卯月,多曬曬太陽,有助於左足太陽經的陽氣生發。
    “五月午月,避免過度運動,防止右足太陽經氣血消耗過多。
    “三月辰月,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有助於消化的食物,配合左足陽明經的功能。
    “四月巳月,飯後可以適當按摩右足陽明經的穴位,促進消化吸收。
    “七月申月,晚上早點睡覺,讓右足少陰經更好地滋養身體。
    “十二月醜月,注意腰部和下肢的保暖,保護左足少陰經。
    “八月酉月,女性朋友可以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照顧好右足太陰經。
    “十一月子月,適當進行一些溫和的運動,促進左足太陰經的氣血運行。
    “九月戌月,遇到事情要保持平和的心態,配合右足厥陰經調節情緒。
    “十月亥月,晚上可以用熱水泡泡腳,按摩左足厥陰經的穴位,放鬆身心。”
    黃帝聽完,恍然大悟,開心地說:“岐伯呀,你講得太透徹啦!我以前都不知道脈象、經絡穴位和月份之間有這麽多奇妙的聯係。我一定要把這些知識好好記住,讓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