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元青花八大罐
字數:3912 加入書籤
                    一幹人都抬頭盯住王逸少。
    “不僅僅是因為稀少,也不全是因為頂尖工藝。而是,這種人物故事青花罐,把帝王將相、英雄人物、曆史演義、才子佳人的傳奇故事,都表現在了器物上。我們欣賞青花罐,就能感覺一股曆史的氣息撲麵而來,那些人物的精氣神,藝術的氣韻,都在眼前氤氳而出,引人浮想聯翩!”
    童嫿的心潮,被這番話鼓動起來,她承認自己對元青花罐知之不多,不懂就問:“王隊,您可以介紹一下,有哪八大罐嗎?”
    “可以啊,稍等,我們到一邊去說吧,”王逸少掃了隊員們一眼,“你們也都去幹活吧。早點幹完,早點收工哦!”
    這話一出,大家也不再圍觀青花罐了,各自忙碌起來。
    郭超仁馬上求教:“師父,您剛看了一圈,有沒有看出什麽名堂?”
    換句話說,他是想知道,這個青花罐是畫的什麽內容,什麽題材。
    王逸少搖搖頭,實話實說:“我沒看出來,但應該是一個人物典故。這個不急。定名的事,不用急。先得把它裝好,修複,晚一點我們再查查資料。”
    “行,”郭超仁說,“我把它包裹好,等拿回研究所,再修複它。”
    事情就這麽說定了,王逸少轉過審,笑眯眯地看著童嫿:“小童呐,來,我來跟你講講。”
    “王隊,會不會耽誤你?”童嫿巴不得馬上漲知識,但她不想給王逸少添麻煩。
    “不耽誤,不耽誤,我看了一個小時,眼鏡也有點花,就當是休息吧!”王逸少把童嫿往甲板上領,“走外麵去,外麵亮堂。”
    到了甲板上,王逸少讓童嫿先坐下,自己則跑進臥室拿了平板出來。
    打開一個文件夾,王逸少指著一個元青花人物罐,開始給童嫿介紹:“來,這是第一款元青花人物罐,也是最有名的一款——‘元青花鬼穀子下山圖罐’。它的主人,是英國古董商埃斯肯納茲。”
    因為太有名,童嫿也知道這個罐子,但她不敢在王逸少麵前班門弄斧,便隻微微點頭。
    “這個青花罐的主角,自然是鬼穀子了。鬼穀子這個人就很傳奇。他是戰國中期楚國人,早年時周遊列國,以辭令和智謀聞名於世,可惜時運不濟,仕途不彰。後來,他隱居鬼穀,開始著書立說,廣收門徒,教出了很多弟子。”
    說到這裏,王逸少有意停下,很顯然是想考校童嫿。
    童嫿馬上回道:“我記得,這些弟子裏,最有名的是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等高徒。在戰國時期,這些人都是響當當的人物。”
    王逸少露出欣慰的眼光。畢竟,聆聽者有些學時,他講起來才不會悶。
    “這個青花罐,刻畫的是《戰國策》中‘鬼穀下山’的故事。故事裏說,燕、齊二國交戰,為齊國效命的孫臏,被敵方所擒。鬼穀子聽說這件事,心急如焚,便率領一行弟子下山營救。”
    童嫿應道:“孫臏是鬼穀子先的愛徒。拳拳之心,可以想見。”
    凝望屏幕,可以看見主人公坐在由獅虎共拉的兩輪車上,後麵還跟著兩個騎馬的人,其中的一個人穿著武官的衣服,擎了一麵旗,上書“鬼穀”二字。
    “唉,可惜,”王逸少歎道,“這個青花罐呢,在2005年7月12日那天,被倫敦佳士得拍出,拍了1568萬英鎊的天價。品相這麽好,題材這麽好的青花罐喲,終究沒在國內藏家的手裏,更不在博物館裏。”
    屏幕上隻有圖,沒有文字資料,但王逸少說起這事兒,竟然記得這麽多細節,可想它對元青花鬼穀子下山圖罐的歸屬,是深為遺憾的。
    童嫿在心裏換算了一下,不禁咋舌:“折合人民幣2.3億?真的是天價!”
    “是啊,創下了中國藝術品在世界單位內的最高拍賣紀錄。”
    “還有七個青花人物罐,”王逸少翻著平板上的圖片,逐一介紹,“元青花百花亭圖罐、元青花三顧茅廬罐、元青花尉遲恭單騎救主圖罐、元青花西廂記焚香圖罐、元青花昭君出塞圖罐、元青花周亞夫細柳營罐、元青花錦香亭圖罐。”
    “都收藏在哪裏呢?”
    “嗬嗬,沒一個在國有博物館裏。”王逸少把重新翻起圖片,“百花亭圖罐,在日本萬野美術館;三顧茅廬罐,在裴格瑟斯基金會;尉遲恭單騎救主圖罐,在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西廂記焚香圖罐,在一個亞洲私人藏家手裏;昭君出塞圖罐,在日本東京出光美術館裏;最後一個錦香亭圖罐,在台灣藏家王定乾先生手裏。”
    說完一大堆話,王逸少連聲歎息。童嫿沉默一時,突然想起一件文物,便開口問:“王隊,我見過一件禁止出境的元青花梅瓶,它的地位與‘元青花八大罐’相比,怎麽樣呢?”
    “你說的是,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
    “是。”
    “怎麽說呢?都是國寶級的文物,都是稀世之寶,也分不出什麽高低。”
    童嫿苦笑一聲:“的確是稀世之寶,您不知道,我都往金陵跑了四次,才看到這個梅瓶一次。嗐!而且擺得很遠,還隻給看正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完,童嫿鼓起腮幫子,意甚不滿,王逸少為之絕倒,笑了一陣才說:“這個不難。以後有機會,我帶你去看,慢慢看都行。”
    “真的?”
    “真的!”
    童嫿開心地搖起王逸少的胳膊,忍不住撒嬌:“王隊,您真是太好了!我從沒見過你這麽有親和力,這麽善解人意的領導!”
    話音剛落,背後一句戲謔的話傳了過來:“論拍馬屁,你算第二的話,就沒人敢認第一了!”
    這音色沙沙的,有些磁沉,非常悅耳。童嫿都聽了兩三年了,不看也知道,郭超仁是也。
    她頭也沒回,鼻子裏哼哼兩聲:“我說的都是實話嘞!”
    “回頭我再給你一份資料吧,”王逸少說,語氣裏有幾分迫切,“你把資料讀熟,可以寫一篇專門文章。”
    “好!”
    大概是擔心童嫿不重視,王逸少又換了說辭:“不,我個人請求你寫一篇文章。”
    “言重了,王隊!”
    “要的,要的,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青花八大罐’在國外,我希望更多的人能知道,能……記住!”
    “記住”二字,王逸少咬得極重。
    童嫿也重重地點頭,出語鏗鏘:“王隊,您放心,我一定把文章寫好,還要申請更多的流量投放,一定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它們,記住它們!”
    前幾年,一個名為《逃出大英博物館》的三集短劇,在媒體上爆火。這個擬人化的故事,引發了多方關注,喚醒了國人對流失海外文物的關注。
    童嫿想到這一點,更挺直了脊背。作為一個媒體人,她更有責任承擔宣傳流失海外文物,喚起民族意識的責任!
    喜歡江海潛尋請大家收藏:()江海潛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