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番外3)元青花罐裏的愛情傳奇

字數:3535   加入書籤

A+A-


    上一期,小編為讀者朋友們介紹了“元青花八大罐”中的四件罐子,它們都與曆史典故有關。
    這一期,小編將繼續介紹“元青花八大罐”裏另外四件罐子,它們都演繹著動人的愛情傳奇。
    第一件,是收藏於日本萬野美術館的“元青花百花亭圖罐”,取材於元人愛情傳奇《逞風流王煥百花亭》。
    話說,過去有一位名為王煥的書生,文采風流,意態瀟灑,朋友圈子裏都稱他作“風流王煥”。
    那一年,清明時節百花齊放,王煥前往百花亭遊春,途中邂逅名妓賀憐憐。兩人一見鍾情,日夜相思,苦於相守之機。後來,二人得到了賣查梨條王小二的幫助,順利地走到了一起。
    二人相戀相守,不覺間就過去了半年之久。豈知,忽有一日風波驟起,將軍高邈看上了賀憐憐,便用武力趕走了王煥。高邈逼迫賀憐憐嫁給他,並移住於承天寺。
    百般無奈之下,賀憐憐隻能再次請王小二幫忙,為她和王煥傳情達意。王煥心知賀憐憐對他的感情始終如一,便喬裝打扮,扮作賣查梨條的小販,一路上叫賣吆喝,到寺裏與賀憐憐相會。
    二人也想到了對付高邈的辦法:賀憐憐用變賣首飾資助王煥,讓他棄筆從戎,去西延邊關從軍立功。
    原來,高邈平時囂張跋扈,少不得做些違法之事。王煥一旦有了軍功,便能憑他之力揭發高邈。
    投筆從戎夠,王煥果然沒辜負賀憐憐的期望,後來憑借軍功升為西涼節度,舉告高邈惡行,並奪回愛人賀憐憐。
    【愛情的魔力真偉大,一介弱質書生,竟能為了奪回戀人,而投效沙場,成為一個受人瞻仰的大英雄。最終,王煥事業愛情雙豐收,人月兩團圓。
    ——編者按】
    第二件,是收藏於某位亞洲私人藏家的“元青花西廂記焚香圖罐”,取材於元人王實甫《西廂記》。
    《西廂記》的故事家喻戶曉,編者也不再贅述。在故事裏,有許多令人感動的細節,比如“焚香拜月”這一幕。
    在古代中國,焚香拜月,是中秋佳節的一大習俗。在紅娘的安排下,崔鶯鶯於月夜操琴焚香。原文中寫到,“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見那九曲橋梁紅欄曲,在那湖心亭旁側綠紗窗。那小姐是,她身靠欄杆觀水麵,見那池中戲水有兩鴛鴦。紅娘是,推動綠紗窗,香幾擺中央,爐內焚了香,瑤琴脫了囊,鶯鶯坐下按宮商……”
    在青花罐上,非常傳神地還原了曲中的意境。雕欄、假山、花樹、月色無不是風雅之物。在畫麵的正中,設著香幾,香幾之上置著香爐,其上雲煙氤氳,一旁崔鶯鶯正躬身祭拜……
    可以想象的是,這一廂,崔鶯鶯月夜焚香,隔牆操琴,而在隔壁,張生也在附耳聆聽,準備以琴音相和。
    小編認為,在畫麵上張生並未露麵,反而是很高明的處理辦法,能夠引發一些藝術遐思。這和“深山藏古寺”的構思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永老無別離,萬古常完聚,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如明末清初的文學批評家金聖歎所說,在閱讀《西廂記》時,宜掃地讀之,不存一點塵於胸中。崔鶯鶯焚香拜月的情節,確能表現《西廂記》中的最純粹真摯的感情。
    ——編者按】
    第三件,是收藏於日本東京出光美術館的“元青花昭君出塞圖罐”。
    “昭君出塞”是文人、畫家筆下常寫常新的題材。很多人的看法都不盡相同,有崇敬,有惋歎,也有憐憫。那麽,這個青花罐的製作者,想表達什麽呢?
    在青花罐的中心位置,王昭君騎在一匹白馬之上,懷抱琵琶,梳著高髻,作漢裝女子打扮,神情難辨悲喜。在她身前身後,是兩名隨行的胡服女子。其他人物,有的頭頂貂冠,髡發著胡服;有的頭戴氈笠,身穿漢裝。這些人,或騎在馬上,或搖鞭緩行。觀其形容與身份,應當是送親的漢朝官員和迎親的匈奴使節。
    由此看來,青花罐所描述的景象,是“昭君出塞”旅途中的一個場景。
    在畫麵中,還有山石、蒼鬆、翠柳、修竹、芭蕉等紋飾作為襯托,顯得整幅畫麵布局開闊,疏密有致。
    值得注意的是,畫麵中幾乎沒有出現沙漠中的意象,所以小編認為,圖畫中所繪應該是在昭君尚未入塞的情形。
    【嚴格來說,胡漢和親,王昭君下嫁呼韓邪單於一事,隻關乎政治,與愛情無關,但小編更願意相信,昭君出塞之後,憑借她的美麗與智慧,也曾贏得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否則,“畫圖省識春風麵,環佩空歸夜月魂,”她這一生該是多麽寂寞啊!
    ——編者按】
    第四件,是收藏於台灣著名收藏家王定乾先生的“元青花錦香亭圖罐”,取材於元代劇作家王仲文的《孟月梅寫恨錦香亭》。
    話說,唐玄宗時期有一才子名喚陳圭。某一日,陳圭在孟家花園偶遇孟月梅。這對才子佳人,對彼此一見鍾情,很快私定終身。此事為孟父所知,遂橫加阻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孟父要求陳圭必須高中進士,才能迎娶孟月梅。陳圭依言奔赴考場。
    得中進士後,陳圭因觸怒安祿山,而被貶為陝西石泉堡司戶。在赴任途中,陳圭偶遇雷萬春,雷萬春認為陳圭是值得托付之人,便把侄女許配給陳圭。
    不久後,安祿山反唐,孟月梅全家都陷於敵手。孟月梅和看守的衛士及其女兒碧秋,一起想辦法逃了出去。孰料,在途中,孟月梅與碧秋走散,彼此都很倉皇。
    安史之亂平定後,為了巴結陳圭,孟父偶遇碧秋,故意將之冒認為月梅送往陳圭處完婚。
    而真正的孟月梅,則為亂兵所擄後來被賣入郭子儀宅中,成了一名歌妓。
    得知孟月梅的遭遇,郭子儀便將她歸還陳圭。此時,陳圭調任到四川,設宴邀碧秋、孟月梅相見。弄清事情的前因後果,陳圭不勝感慨,與孟月梅再續前緣。
    這一隻“元青花錦香亭圖罐”,造型端莊、形製規整,青花采用了進口鈷料,色澤十分濃豔。在青花罐的口沿上,有一圈江牙紋,肩部則飾以纏枝牡丹紋、變體仰蓮紋。到青花罐的腹部,是畫麵的中心,以山石、亭台、花草樹木紋飾為襯托,烘托出錦香亭人物故事。
    【家國離亂之時,人生難如初見。很多感情跌進塵埃裏,再難有重拾舊歡的一日。還好,蒼天有情,人間有愛,不至讓有情人天各一方。初見之歡固然可喜,而重逢之喜更讓人鏤骨銘心。
    ——編者按】
    喜歡江海潛尋請大家收藏:()江海潛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