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無痕修複,修舊如舊

字數:4008   加入書籤

A+A-


    次日一早,王逸少第一個來到研究所,開始主持工作。
    短暫休假之後,每個人都神采奕奕。和同事們簡單交流了一下,王逸少交代了下一期工作的重點:進行出水文物清理工作,為期三月。
    “算了算時間,做完這項工作,差不多該過年。過年會放一個長假,大家這三個月要辛苦辛苦,可能要加班,雙休有點難。”
    在上海水下考古研究所上班,幾乎每個人都是一專多能的。他們大多來自考古學專業,接受過係統訓練,所學的專業課程非常龐雜。
    縱向看,從舊石器時代考古,到宋元明考古,都得學;橫向看,考古學、曆史學、文物學、地理學、文物鑒定、考古調查、遺址發掘、文物修複,都得會。
    除了潛水作業,郭超仁最擅長的便是陶瓷器修複。再加上,他對經他手拚合的“元青花獨孤信側帽風流人物罐”有感情,所以,這個重要文物便交與他負責。
    工作安排好之後,大家都各自去忙碌。隻有郭超仁、耿嶽留著不走。
    王逸少看他倆有話要說,便主動問:“怎麽啦?剛交代的工作,有問題嗎?”
    “師父,耿嶽想跟我學陶瓷器修複。”郭超仁把耿嶽拉得近一些,“您先前安排的任務,他也做。”
    考慮到耿嶽半路出家,不是考古專業畢業的,而他現在已經諳熟於電腦繪圖和手工繪圖,王逸少便把他劃到了繪圖組。
    對於一萬餘件出水文物,都要一一繪圖,任務不可謂不重,因此王逸少一共劃撥了三個成員。
    見王逸少沉吟不答,耿嶽怕他反對,馬上做起了保證:“王所長,我保證不耽誤工作。”
    沒在水下工作,大家現在也不喊他“王隊”,隻有郭超仁一直“師父師父”地喊。
    王逸少目中滿是讚許之色,但卻拍拍耿嶽的肩膀:“我知道你想多學點,好學是好事,但繪圖任務實在太重了,我怕你吃不消。不如下次再學?”
    聽了這話,耿嶽臉上寫滿失望,有些躊躇。郭超仁忙幫他爭取一番,說的無非是“不能打擊年輕人學習熱情”一類的話。
    說得老氣橫秋,又語重心長。
    這話聽得王逸少笑起來:“說得像你不是年輕人似的!這樣吧,有關陶瓷器修複,不作為耿嶽的績效考核依據。至於說,耿嶽每天完成了繪圖工作,要去學修複我也不攔著。”
    耿嶽這才高興起來,忙說:“好,我這就去做事了!”
    他語氣鬆快,身子也輕盈。轉身的一霎,王逸少感覺他整個人都要飄起來了。想來,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心情總是很愉悅的。
    等耿嶽出門後,郭超仁才跟王逸少賣乖:“師父,其實我昨天就已經開始工作了。”
    王逸少微一點頭:“嗯,我知道。羅師傅說了,你過來幹活,還沒忘了點一份雞腿套餐!怎麽樣,好吃嗎?”
    嘿,這個老羅,真是的!
    事無巨細地匯報啊!
    郭超仁無語。
    “昨天清洗得怎麽樣?”
    “完成第二遍,估計還要洗兩遍,今天能完成這一步。”
    “好,按流程走就行,去吧。”
    “師父,我還有個事。”
    “嗯。”
    “修複結束了,能不能馬上申報定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三條的規定,各級文物行政部門,每年都會開展經常性的文物定級工作。
    但現在已經接近歲末,再快也要等到明年了。
    “明年一開始,就去申報定級。你先修複好!別到時候人來了,你還在幹活!”
    要知道,這個青花罐一共有四十多枚碎片,要想做到無痕修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若是修複得不好,也許會對定級不利。
    在我國,文物定級標準很明確。在瓷器領域,一級文物的標準很高:時代確切,在藝術上或工藝上有特別重要價值的;在紀年或確切出土地點可作為斷代標準的;造型、紋飾、釉色等能反映時代風格和濃鬱民族色彩的;有文獻記載的名瓷、曆代官窯及民窯的代表作。
    雖說元青花人物罐存世很少,但郭超仁手裏的那個,畢竟碎得厲害,品相不佳,而且還缺了一小塊,所以它能不能評上一級文物,還不好說。
    不過,試問,有哪一個考古人,不希望自己經手的文物,能被評上一級呢?
    念及此,郭超仁豪情滿懷,連連拍著胸脯:“師父,你放心,12月底之前,我會讓你看到完整的青花瓷人物罐。”
    換句話說,郭超仁給自己的時間是四十天。王逸少說了兩句鼓勵的話,便讓郭超仁去忙了。
    修複文物,最基本的原則是“修舊如舊”,還原被修複器物的曆史真實麵貌。
    在這四十天裏,郭超仁先徹底清洗了瓷片截麵;再用雙份組環氧樹脂,對元青花進行粘接複原;再對殘缺之處進行補缺。
    補缺工作,非常考驗功夫。
    郭超仁先用瓷粉加聚酯合成材料,製成瓷器膩子,將底做平,再進行下一步工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為了忠實於器物原狀和原貌,郭超仁在粘接瓷片之前,特意取了一片瓷片,等衛康對它的成分和青花料做成分分析。
    等到郭超仁做好了瓷器膩子後,最接近青花瓷的材料和青花料,都被他找齊了。
    如此這般,補配、作色、補繪圖案紋飾,才會最大程度地接近原狀。
    十二月下旬,在補繪圖案紋飾時,郭超仁格外小心。因為,補繪圖案不能主觀臆造,隨意增刪添改。他都比著青花罐,預先畫了好幾稿,才開始動筆。
    最終的效果讓人驚豔,完全看不出是後天補上去的。
    完成諸多工序後,郭超仁在12月28日這天,在工作手冊上寫下“用地板蠟罩光”的計劃。
    罩光之後,元青花獨孤信側帽風流人物罐“新鮮出爐”。
    修複之後,遠遠看去,青花罐光彩如初,泛著光澤。近些去看,罐上的紋飾繁複有致,人物造型靈動,麵部表情生動。再凝視罐體,完全找不到粘接的痕跡,算得上是無痕修複的範例。
    王逸少忍不住給了愛徒一個擁抱。
    他真的做到了!就在十二月底!
    此間事了,郭超仁請了一天假,美美地睡了一覺,又找老朋友出去搓了一頓。
    到了第二天,他又準時來上班。
    被劃到陶瓷器修複組的,一共三個成員,他、張馳,和從博物館借調過來的褚老師。
    而他們要需要修複的瓷器,少說還有百來件。算起來,分到每個人手裏的任務,都很繁重!
    喜歡江海潛尋請大家收藏:()江海潛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